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763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docx

最新粤教科技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精编

2022年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浅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观察动物”、“水与溶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热与温度”等话题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

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六个。

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

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

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四、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观察动物》教学目标

1、认识小蝌蚪和小鱼,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它们的不同。

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区别。

2、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征。

3、认识昆虫类和鸟类,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学会比较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4、能描述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找出它们的同类。

5、知道草地、泥地、海洋、森林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蝌蚪和小鱼幼体外形的异同以及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的区别。

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两栖类和鱼类的共同特点。

认识昆虫和鸟类的区别,并会区分昆虫和鸟类。

认识小猫和壁虎的区别,知道土地里、海洋里、森林里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

1、会区分两栖类和鱼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区别,并能按照其特点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2、知道草地、海洋、森林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并知道它们具有适应其生物环境的生活特征。

3、建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水与溶解》教学目标

1、知道溶解的三大特点:

均匀、分散、透明,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热、捣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方糖溶解的方法。

3、知道一杯水能溶解的物质是有限的,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

4、明白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知道溶液溶解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2、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捣碎。

3、亲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4、经历“食盐从浓盐水中分离”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难点:

1、知道像茶叶这样生活中的物品既含有可溶解于水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设计对比实验,明确实验中相同条件、不同条件的控制。

3、能利用有效的材料设计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盐或糖的实验。

4、运用分离和溶解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2、知道液体有确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知道液体有确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3、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知道体积单位——毫升。

知道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

4、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能够流动,具有质量,且容易被恢复和压缩,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占据空间。

5、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状态。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道理。

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观察并记录实验的现象。

3、认识测量仪器并学习用它们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4、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出气体具有的特征。

5、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比较,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占据空间。

6、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选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2、通过探究活动,观察、比较并归纳出液体的特征。

3、学习使用仪器测量液体的体积。

4、选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气体的特征。

完成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的实验。

第四单元《热与温度》教学目标

1、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

2、认识到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3、知道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喷泉。

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

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5、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1、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活动。

3、知道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

教学难点:

1、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

2、使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成水时的温度变化。

3、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水的体积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

4、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空气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

5、根据设计“小喷泉”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定方案。

6、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铜球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角色扮演

实验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科学欣赏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1、鲫鱼与青蛙。

第2周2、蜻蜓与麻雀。

第3周3、壁虎与小猫。

第4周4、草地里的小动物。

5、海洋里的动物。

第5周国庆放假

第6周6、森林里的动物。

7、网上学习保护动物。

第7周8、物质的溶解。

第8周9、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吗。

第9周10、能溶解多少物质。

11、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

第10周12、认识固体。

13、认识液体。

第11周14、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

第12周15、认识气体。

第13周16、它们占据空间吗。

第14周17、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第15周18、感受冷和热。

19、测量温度。

第16周20、液体的热胀冷缩。

21、气体的热胀冷缩。

第17周22、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

第18周23、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附: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气体的热胀冷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4课。

本课活动中,学生经历从思考如何让乒乓球鼓起来,到研究在温度变化时烧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化的过程,经过观察发现气体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1“乒乓球能鼓起来吗”,主要是通过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膨胀的实验,初步感受空气具有遇热膨胀的性质。

活动2“会变化的肥皂膜”是通过变化的肥皂膜实验,认识到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学习基础上,能从观察液体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体积也随之变化判断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学生对热胀冷缩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具有很大的帮助。

瘪了的乒乓球如何能重新鼓起来,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会有一定的经验,知道泡在热水里乒乓球就能鼓起来,不过学生就没有深入探究过为什么会鼓起来,也没有思考过如果乒乓球破了还会不会鼓起来。

学生对将实验装置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已经有一定的操作基础,而本课的实验装置使用简单,因此学生操作起来会更加容易。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瘪了的乒乓球能否重新鼓起来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发现出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的现象。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观察、探究活动,发现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空气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

乒乓球训练室内,波波和彬彬要打乒乓球。

这时,波波却发现乒乓球瘪了,不能再用了,彬彬提出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开水里试试。

问题:

这样乒乓球就能鼓起来吗?

交流:

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

通过实验,探究瘪了的乒乓球在开水中能否鼓起来,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然后尝试解释原因。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乒乓球能鼓起来吗

提示:

我们在打乒乓球时容易把乒乓球压瘪。

问题:

瘪了的乒乓球受热后会重新鼓起来吗?

任务:

把瘪了一个小坑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要求:

观察并描述乒乓球的变化,注意不要被热水烫伤。

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

汇报:

瘪了个小坑的乒乓球在放进热水后慢慢鼓起来了,乒乓球恢复原样。

问题:

如果乒乓球破了,还能重新鼓起来吗?

交流:

根据恰当的理由说出自己的判断。

示范:

将瘪了一个坑又破了一个洞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结果乒乓球没有变化。

问题:

为什么破的乒乓球不能重新鼓起来?

和什么原因有关。

交流:

是否和乒乓球内的空气有关呢?

没破的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会膨胀,所以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破了的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会流出去了。

2.活动2:

会变化的肥皂膜

问题:

如果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空气的体积变大了吗?

任务:

探究温度变化时,空气的体积怎样改变。

要求:

把肥皂液抹在烧瓶口,形成肥皂膜。

将烧瓶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也可以用手捂热烧瓶而不放进热水中。

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肥皂膜是否会变化的实验。

汇报:

经过实验发现肥皂膜在烧瓶放进热水时膨胀了起来,放进冷水中会凹陷了下去。

任务:

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内容:

将套着气球的瓶子分别放进热水、冷水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开展观察。

汇报:

瓶子放进热水后气球鼓起来了,放进冷水后又缩回去了。

任务:

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内容:

将密封着有5毫升的针筒分别放进热水、冷水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开展观察。

汇报:

针筒内的空气在受热或遇冷时会增大或减小。

小结: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讨论:

在夏季,为什么人们给自行车充气时常常不会充得太足?

交流:

夏季天气炎热,车胎里的空气太多了,会容易受热膨胀而发生爆胎的危险。

八、板书设计

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