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0782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docx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观后感影片观后感

《失踪顺序》影评精选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

  《失踪顺序》是一部由汉斯·皮特·莫郎执导,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克里斯托弗·海维尤/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主演的一部剧情/喜剧/犯罪/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踪顺序》影评

(一):

第三者插足式的雪地复仇

  你夺我儿性命,我必取你首级。

身处挪威的瑞典移民米尔斯刚被颁发了荣誉市民奖,就乐极生悲的发现亲儿被当地黑帮无故杀害,于是乎怒发冲冠,挥起老拳拿起枪,去他妈的理性和良好市民,誓要从头杀到尾,一定要灭掉幕后主使才方休。

  本片走的仍旧是“飓风”系套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演的男主目露凶光,凶狠残暴,一路上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用冷面、沈默寡言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杀红了眼”的父亲,相反的,敌方对头则是一个大大的逗逼,时而严肃,时而疯癫,情绪不定,话唠又腹黑,一个嘴炮无敌之人,临死也不忘骂自己的前妻是个贱货。

二者交相呼应,一股大大的黑色幽默气息扑面而来。

  就像“冰血暴”一样,被皑皑白雪包围的小城像是与世隔绝一般,独立的空间感给人一种“小世界”的感觉,导演恰恰利用了挪威当地天然的地理环境,覆盖大地的银白色给了本片特有的风格,冷峻,粗砺,直线条,仿若发生在此的罪恶瞬间就会被白色掩埋,散发着一种冷酷的对视感,让你随时觉得身旁的雪地里可能有尸体存在一般。

  同前文标题所讲,本来是一对一的复仇模式,因为种种误会,西伯利亚黑帮也被牵扯进来,三方势力角逐于此,像绝大多数同类影片的结局一样,他们汇集到了一处,相爱相杀,倒尸一片,活下来的是两位老人,本来二位老人还剑拔弩张,准备再干一场,这时影片却来了一个急转,毕竟同时失去儿子的心理让二人达成一种默契,相互谅解,颇有“冰血暴”的宿命论味道,铲雪车继续翻着几十米的震撼雪浪,缓缓驶向远方。

  本片虽然没有脱离“好莱坞叙事”的框架,但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电影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感观,导演也“心灵手巧”般的在片中加入了许多关于挪威社会需要正视的问题,巧就巧在他没有直接灌输给你,说者有意,听者无心是创作者与观众最佳的交流距离,若是你有意那就纯属个人行为,起码你在一部电影的基础上了解到比旁人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欣赏角度和水平的问题,属于另一范畴,就不多说了,当然,最好的仍是这样,你想看到什么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最后提一下本片空灵的配乐,与设定的环境与剧情都配合的相得益彰,且颇具仪式感,加上极具风格化的镜头,为全片加分不少。

  《失踪顺序》影评

(二):

个人认为的一些笑点补充

  仍旧认为这是黑色幽默的电影,犯罪什么的只是题材而已。

介于网上字幕版本各有千秋,所以豆瓣的7分可能还是偏低了一些。

  个人认为一些笑点罗列于此,欢迎讨论补充:

  ==================剧透分割线===================

  1、老爹那个嘴唇粘枪管

  2、尸体裹网扔瀑布那个音乐和节奏感

  3、第三个大胡子打到累了就——梆

  4、一对突然暴露的gay

  5、撒毒品和雪一样一样

  6、每次出门杀人鞋底先亮相,自带节拍器的首领

  7、刺客的诨号“中国人”——看到脸就明白了

  8、睡前读物是铲雪车说明书居然还津津有味

  9、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0、滑翔伞的人飘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撞上来

  11、几次黑帮车队和铲雪车相遇于墓地旁边

  12、每次死人都要黑屏默哀三秒钟外加宗教标志

  13、黑帮上门没找到人的原因,是因为“最佳市民Dickman”带着肉票扫雪去了,寻仇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这也是这也是他说儿子不吸毒妻子都不信,以前肯定也是一周七天制度,最后妻子也是受不了离开了,这么一想还挺心酸的。

  这么一总结,对挪威人的冷幽默真是萌的不要不要的。

片中对于父亲儿子的亲情刻画还是很温情的,其他血腥和冷萌的部分平衡的很诡异。

脸盲发作的我又把男主和“百岁老人”搞串了,但是对于极北的幽默还真是毫无抵抗能力啊。

  《失踪顺序》影评(三):

个人观影感受

  说说我觉得好的地方。

  1.元首老爷爷在滑雪场找小孩的那场戏让人感动。

  塞尔维亚黑帮去滑雪场找仇人家的小男孩。

演元首的老爷子这次扮着塞尔维亚黑帮的老大。

  元首老爷爷瞪大着眼睛,一个一个盯着从眼前快速滑过的孩子们,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男孩。

没想到看着看着,自己竟然也渐渐的乐呵起来。

渐渐的忘掉了一直压在心头的丧子之痛,渐渐融入了从眼前嗖嗖滑过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和快乐里。

  他的“入戏”反而让观众出戏:

还能从头来过吗?

要是复仇就止于此该多好。

可是叫失去儿子的黑帮老大放弃复仇,又怎么可能……

  直到手下来跟他汇报复仇计划时,他好像被迫回到阴冷的现实里,有种快乐被打断的不高兴。

这场戏安排的好,老爷爷演得也好。

忘却伤痛时的开心神色隐隐约约,被打断时不高兴的神色一晃而过,但观众还是都感受到了。

  2.对于小男孩这个角色的处理。

  按说,如常人设想的绑架,被绑架的小孩子必定都要瑟瑟发抖、哭哭啼啼,或者干些蠢事,——其实这样反而不太合理。

小孩子应该是不知道绑架的严重性的。

而故事里的这个小男孩又有些特殊:

作为另一个黑帮老大的儿子,一方面有着与年龄相符的童真,比如在睡前要听故事;一方面又有着不合年纪的淡定,对绑架也见怪不怪,处变不惊。

  所以当他被男主角拐走后,晚上被男主分配在一间卧室里单独睡觉时,他反问男主说,你不怕我逃走吗,你不是绑架了我吗。

——他似乎是在说,这不符合绑架的设定啊……哈哈,就有一种诡异的和谐感。

  而男主角阴差阳错的成功拐走了小男孩后,按说应该对小孩很坏,要父债子偿,要以牙还牙。

可是都没有。

小男孩要求睡前给他讲故事,男主角说他不会;小男孩说那就读一个吧,于是他们一起读了很鬼畜的类似于铲雪车操作说明书一样的东西。

冷笑话一样的场景,却让看到此处的观众觉得温暖。

读完以后男主和小男孩并排躺着,小男孩钻到他怀里,男主角没有动。

他们看起来倒更像是亲人,或者说观众看到这里会不会想,要是他们是真父子就好了?

而那一刻,男主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吧,也一定觉得此刻的场景很诡异。

  直到小男孩幽幽的说,你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哈哈哈,想起这里还是会笑。

他是在问男主角,也是在问观众。

  3.最后两个老人沉默坐在车里的那一幕。

  刚才还在滑雪场里像男孩一样幼稚的玩雪的塞尔维亚壮汉们,瞬间就接二连三的惨死在枪战中,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天还在下着大雪,慢镜头一点点的扫过每个死掉的人。

明明是该表达一种壮烈,可处处透着荒谬。

仔细去想前因后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这场枪战,这种牺牲?

这些牺牲必要吗?

难道故事说得还不清楚吗,整场事件都是出于一个误会,可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前赴后继的搭性命进去?

  说到这里,我暗自揣测了一下片子名称的意思。

Kraftidioten。

Kraft是力量、机械力、电力的意思,Idioten是白痴。

细想整个片子里接二连三挂掉的人,或者说两个黑帮最终火并的原因,似乎都是在暗讽这种Kraftidioten。

  说到这里就想到另外一部电影《荒蛮故事》。

其中一个小故事是,两个男人为了争一口极、其、幼、稚的气,最后都命丧黄泉。

  说回到最后一幕。

漫天大雪里,幸存的男主和幸存的元首老爷爷两个人坐在轰隆隆的、像极了擎天柱一样的威武铲雪车里,镜头从车的正面扫过,让我们看到这两个人沉默的呆坐在车里。

故事好像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为什么是这两个人此刻坐在同一辆车里?

喔,就突然意识到,他们都失去了儿子。

  这之前的情节里,元首老爷爷经过短暂的内心挣扎后,放下了指着男主角的枪。

那一刻我想他也是意识到,此刻眼前的人,也是一个失去儿子的可怜人。

  两个苍老、破碎、不知何去何从的老人。

就为这样的和解感到有些心酸。

  4.配乐太棒了。

  配乐极好。

尤其是男主角每次在瀑布抛尸的时候,音乐充满了一种殉道的感觉。

就算没有音乐,那个大瀑布啊,我真的从没见过这么酷炫的抛尸。

不输给爆爆为《孤独的幸存者》配的乐的等级。

  一直以为这么空灵的配乐应该是sigurros做的,刚好也是北欧的电影。

居然不是。

查了一下为这部电影配乐的三个人,只有BrianBatz是能够查到他有个乐队是叫SleepPartyPeople,网易云有他们的专辑。

另外一个KasparKaae的乐队叫cody。

另外一个人K?

reVestrheim连维基百科的英文版都没有啊……资料少到可怜。

  查了一下,主题曲是出自瑞典大叔Bj?

rnEidsv?

g的《Floden》,但是版本相差太多了。

  url=tuning=EADGBEtranspose=-2

  懂吉他的朋友来检验一下是不是同一首。

但我不知道需不需要翻墙才能打开……

  为了保持排版整洁只粘贴个开头。

  GmDm

  Detrennereielv,enduvandeflodgjennomlivetmitt

  GmDm

  Egfyllesavmildhetogfredn?

regvasseisivetditt

  CmGm

  Ogkvergangegv?

ge?

badaidegbliregheilogrein

  DmGm

  Ogegkjenneeitlindrandeljusg?

gjennommargogbein

  ——————————————

  ,1

  最有意思的是每死一人都切出黑色的屏幕,列出死掉人的名字,一本正经念出来,浓浓的“XXX,扑街”即视感。

  而且每个死掉的人的十字架还不一样。

一半人看来信基督教,另一半信的是东正。

唯一一个人列出的是六芒星,可能是犹太人或者信犹太教。

  ——————————————

  .2

  关于最后的结尾,我倒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相反,如果去想这个玩滑翔伞侥幸逃过一劫的人没死的话,那接下来会怎样?

  这个逃过一劫的小哥会继续追随元首老爷爷,拖着老大给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整个故事就有种还没结束的感觉。

相反等小哥撞在铲雪车上的时候,镜头越拉越远,就有一种“啊最后一片雪花终于也落在了地上”的感觉。

我觉得这种“随性”大概就是欧洲片和主流的美国类型片的区别吧。

  《失踪顺序》影评(四):

一点看懂和看不懂的讨论

  个人瞎猜,错了莫怪。

  影片最后,在滑翔伞上的人,是元首老爷爷那个帮派的,他被派出去乘着滑翔伞在小镇上空找那辆车和那个小孩。

不然整个帮派都在忙,他自己乘滑翔伞去玩不科学。

并且当时他们主要任务是找到那个小孩。

能想到这个方法也真是挺“高冷”。

  关于每个人死后都出一个黑屏,配名字和标志。

如果是宗教的话,那么那个“中国人”也是十字架,显然他不是个真的中国人。

或者有别的深意?

  最后黑帮老大死后出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有点像安卓的标识。

  补充一个get到的笑点,当主角去找兄弟,寻求帮助,他兄弟给他介绍了一个外号叫Chinese的杀手,他们又说到道上每个人都有外号,例如他兄弟就是wingman,主角就问:

这个杀手的外号“chinese”有什么深意?

镜头一转,他和杀手一起坐在出租车后排,杀手就是一个“东方面孔”的人,深意写在脸上。

  《失踪顺序》影评(五):

《失踪顺序》两位老帅哥的彪悍人生

  如果可以避免人生的波折,使前行的脚步绕过触目惊心的曲折之路,那么宁愿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不要火花的炫丽,不要峰回路转的惊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其实是一种遭遇不幸之后的心态,如果没有失去,岂不是更好。

是啊,可是那就不是人生了,那是演员手里的剧本。

当然,戏剧为了超越生活,它很多的时候想要更残酷,简直毫不畏惧伤害与死亡,把生活气死的情况也存在。

  《失踪顺序》便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取材自普通人的生活,却走进了不寻常的残酷世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越过生活的边界,用无情且理想化的手法表现出了极端残酷的美好愿望。

在洁白无暇的雪世界,利益像吸血鬼贪婪地吸食着雪世界的生灵,白粉与鲜血污染了它的纯净,只有清理掉污染源,雪才能继续保有圣洁。

  若在真实的人生里,对于年过六旬的铲雪车司机尼尔斯来说,黎明时分,他是绝对不愿面对这样一道必须接受的选择题的。

“这里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

您想先听哪一个?

  事实上,选择哪个是毫无意义的,好与坏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发生着。

只不过从尼尔斯的视角出发,他被评为荣誉市民的好消息是提前预告过的。

一大早起床洗漱,他穿上妻子熨烫好的衬衫西装,拿着讲演稿,与妻子一同出门走向表彰大会的现场。

这样想来,后来的坏消息对尼尔斯来说更像是“乐极生悲”的产物。

他会不会有过一丝怀疑与懊恼,把儿子还给他,他把认可正直品质的荣誉通通丢掉。

  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想法。

他在停尸房与警察的对话说明了一切,“你们就不打算做点什么?

”没错。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瘾君子,他笃定儿子是被杀害的。

尼尔斯的强壮与高海拔在远景镜头里显出逼人的气势,这也在无形中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蔑视。

警察的不作为与懈怠狠狠地嘲笑了尼尔斯心中的正义与责任。

妻子的精神崩溃这也打击了尼尔斯生活的希望,为儿子复仇的种子在他心里种下,只等春风吹来。

  当然,中间设定了一个过度的桥段。

这起连锁杀人事件的“源头”——尼尔斯儿子的朋友芬恩,一个以为从黑帮毒品包里偷拿一袋白粉无大碍的瘾君子,他死里逃生跑到了尼尔斯的工作间,向尼尔斯讲明真相,这证明尼尔斯的儿子是无辜的,同时找到了杀害尼尔斯儿子的幕后真凶,由此,彪悍无畏的老尼尔斯单挑贩毒黑帮,大开杀戒的目标一一被锁定。

  在尼尔斯为子报仇的主线之外,又扯进来贩毒黑帮与塞尔维亚黑帮之间因乌龙的利益纷争引出的另一个“为子复仇”的戏。

如是,单枪匹马的尼尔斯算一个队,贩毒黑帮算第二队,塞尔维亚黑帮是第三队,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缠绕成了一个看似混乱但明确“复仇目标”的麻团,使得剧情有了较为丰富饱满的感觉,而且各条线索看起来都很明晰。

  不过,在节奏上是有点温吞缓慢的。

剧情人物外的空间完全映照了北欧人的生活高品质,精致、优越、闲散。

因北欧的人文环境所致,他们的电影多少会透出一股冷峻内敛的闷骚的文艺气质,就连打打杀杀的枪战片也要留出可以喘息,撩一撩雪片的浪漫空间。

它有别于德国精雕严肃的简洁,青山碧水也好,皑皑白雪也罢,看片人的注意力极易被背景吸走,会被它震撼到,甚至在无意识的状态里身心已融入到了独特的风景意境中。

  这部剧在细节上做得十分讨喜。

失踪顺序也就是杀人顺序,干掉一个,黑一次屏,画一个十字架。

人物关系的设定虽然单一,却很讲究。

四组人马,四种恩怨纠葛,全部由“父子”这一关系带出。

父与子,它还有一层寓意,是故乡与游子的关系,是落叶寻根的象征,也是世代延续的血脉、种族、传统、文化。

  1.男主人公尼尔斯为死去的儿子复仇。

他找到杀害儿子的毒贩黑帮老大“伯爵”,在实施复仇计划的过程中绑架了“伯爵”的儿子卢恩。

尼尔斯与卢恩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基础是彼此都认同“良善”,小孩子卢恩有超越同龄的成熟心智,他们关系的转折是一种铺垫,冤冤相报将止于此。

  2.塞尔维亚黑帮“老爹”为儿子复仇,理由相同,贩毒黑帮无端杀害了老爹的儿子,这激起各种休眠的纠葛。

江湖规矩,一命抵一命,老爹的手下也在计划绑架伯爵的儿子卢恩。

黑与黑的矛盾实际上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纷争,借暗示“1389年科索沃战役”的海拔数标,来揭示种族矛盾可能引发玉石俱焚的毁灭性战争。

  3.一开始,尼尔斯找哥哥Dickman帮他,这里又暗藏了Dickman与贩毒黑帮的恩怨。

在Dickman退出江湖之前,他曾是贩毒黑帮的成员,为伯爵的父亲效力。

因为伯爵的父亲抢了Dickman的妻子,上一辈的仇恨被种下。

Dickman在被伯爵杀害之前,他为保护弟弟尼尔斯,揽下所有的罪状,承认自己找杀手去暗杀伯爵,理由是“父债子还”。

  4.伯爵最后四面楚歌,因之前他们作奸犯科干尽坏事。

伯爵至始至终流露出的都是凶残的一面,唯有面对儿子小卢恩时,伯爵才能在狂躁分裂的精神状态里回归平静。

这种正常又非正常的父子关系,使得最后的火拼得以完满收尾,警察来收尸也显得异常自然。

另外,一开始,卢恩在学校被强悍的强纳森欺负,他求爸爸为他报仇,这样的小铺垫仍是勾芡拼缝补充完整的作用。

能够说明的是,伯爵是他父亲的翻版,而小卢恩与他的爸爸伯爵则截然相反。

  这样的人物关系最终用小孩子卢恩串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圆圈。

在阴差阳错的乌龙戏里,让一切纷争止息在枪火与染红的白雪中。

除了尼尔斯的儿子是无辜的祭祀品,其他恶贯满盈的罪人都被各自的神收走了,留下了没有危害的、彼此可以和平相处的种族代表。

或许,尼尔斯注定要做神牧养的领头羊,像开着铲雪车清除路障,他还要清除社会的害群之马。

  显而易见,剧情人物的民族背景、宗教信仰抑或肤色这些也是刻意编排的。

挪威人、瑞典人、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中国人;基督教、东正教、犹太教、无神论等,也在一幕幕黑屏的十字架上被分得清清楚楚;“移民”这个词亦多次出现,故乡与尊严紧密相连,个人恩怨直接激化成种族仇恨。

如此多的信息与符号,足够证明导演立意的大野心与大抱负,是要拍出严肃的黑色幽默大戏的。

  总的说来,这部剧的故事是很有深度的,只是表现太过内敛,一个英雄的分量显得单薄,貌似减弱了全片的战斗力。

可是杀人杀得快、狠、决绝,这跟电影的整体风格相当匹配,看着也有艺术的美感。

转场自由老练,规避了两个小时冗长沉闷之感。

演技亮了,老戏骨布鲁诺.甘茨饰演塞尔维亚黑帮老爹,是个让人喜欢的大佬形象,一边吃牛排一边看着面前的尸体,教手下接电话的动作完全是偶像范儿。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真是老当益壮,这位已经培养出4位大明星的明星老爹也很拉风,出拳的速度与他的大块头传递出力量的魅力。

借光推荐一下他的大儿子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这小哥我在《真爱如血》里追过他的戏,演技也很不错。

  最后要说说让人感动的电影OST。

视听效果是这部电影最独特的地方,配乐有极强的感染力,贩毒黑帮俩马仔开车时哼唱的floden一下子就能叫醒你的耳朵。

挪威雪城的风光,不论黑夜还是白昼,像天然的交响乐舞台,能够激活乐谱上所有的音符。

每一段配乐都让我产生悠悠的清愁,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流浪”的忧伤。

何时能归乡,哪里是故乡?

无根的浮萍,在漂泊的歌声里,永远唱着哀愁,轻轻地、慢慢地蓄积成悲伤的河,那就是故乡的河。

  《失踪顺序》影评(六):

为子复仇而目露凶光的“老山羊”

  最近这段时间看了好多北欧的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有着冰天雪地的风光,特别适合越来越燥热的五月。

所以,最初打算去资料馆看这部《失踪顺序》也是希望北欧的风雪能让五月的北京稍稍凉快下来,却没曾想到去看电影的昨天却是一个刮妖风的日子,但这部电影整体而言并没有让我失望。

  电影的名字叫做《失踪顺序》,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失踪的顺序,而是他们死去的顺序。

电影还特意强调了顺序这件事,在每个角色死去之后会有一个黑幕镜头,画上十字架,写上死去角色的称号和名字,配之有宗教色彩的音乐,颇有祭祀的意味。

而且每个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十字架也有所不同。

最恶搞的是黑帮大哥大概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所以他死去之后的表示人道主义的标志。

  关于死亡顺序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电影的最后出字幕的时候是直接把所有演员的名字全打在一页上,然后按照电影中死亡的顺序,一个个消除,最后只剩下没死的那两个老头。

  电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因为电影中涉及到大量黑帮成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称号。

比如黑帮大哥“伯爵”,金钱至上的杀手“中国人”,男主尼尔斯原本也是黑社会现在隐居的哥哥“僚机”。

电影中解释道:

这都是老黑帮的传统。

让人忍俊不禁。

  在人物塑造上,男主角尼尔斯是一个平凡的扫雪工,兢兢业业的他甚至获得年度最佳市民,可是复仇中的他却是一个目露凶光的“老山羊”,残暴冷血;而黑帮大哥“伯爵”则是一个有着独特品味的现代艺术爱好者,时而严肃,时而疯癫,话唠腹黑的素食主义者;另一个帮派塞尔维亚黑帮的大哥则是一个年迈的老头,沉默寡言,心狠手辣。

  其实从这些小细节就能看出这部电影黑色幽默的风格。

电影的主题非常老套,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是却没有走冷酷暴力的路线,而是在复仇的过程却引来了“第三者的插足”,一场黑帮之间的火并一触即发,而为子复仇的主角在两者之间不断挑衅。

  所以说,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部西部片,快意恩仇、肆意厮杀、毫无王法。

电影中的警察毫无存在感,第一次出现是带着主角尼尔斯夫妇查看他儿子的尸体,告诉他们孩子是吸毒过量死亡,并且表示警察对于伤害自己的年轻人毫无办法,不打算立案调查

  接着再出现的一对警察只会贴罚单,收尸体,甚至面对尸体的时候还会呕吐不停。

对于整部电影中黑帮火并杀人,主角报仇杀人抛尸,警察毫不知情。

电影中警察唯一的存在感,大概就是电影最后展示出来的那一个基情无限的镜头。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中的冰天雪地其实就是当初那片还没有文明的西部,以武力解决一切,只存在最基本的道义和规矩。

所以电影中的两个黑帮也同样讲究规矩,尊重合约精神、崇尚礼节,所以多年以来相安无事。

  但是男主尼尔斯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原本和谐的黑帮秩序。

因为他并不是来讲规矩的,他是带着最直接的仇恨和死亡而来的。

  尼尔斯儿子的朋友偷偷拿了黑帮的一些毒品,黑帮却怪罪在尼尔斯的儿子头上,最后以伪造吸毒过量的手法杀害了他。

老年丧子的尼尔斯心灰意冷在准备吞枪自杀之时,被那个罪魁祸首的朋友打断,并被告知整个事情的缘由和杀害他的儿子的真凶。

  电影的前半段节奏特别好。

清晨,男主尼尔斯起床,开着硕大笨重的扫雪机去扫雪。

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为车辆开辟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所有的车都跟在他的后面缓缓前行。

轰隆的机器把路上的积雪喷洒到几米开外,扬起的雪尘好似一场沙暴。

  等到夜晚降临,尼尔斯从郊外穿过一条被冰雪覆盖的大桥进城,而桥的尽头那座灯火辉煌的都市就好像“哥谭市”一般。

有一瞬间几乎觉得尼尔斯就是这座城市的蝙蝠侠,昼伏夜出、惩恶扬善,只不过尼尔斯的目标更简单直接一些,只是为儿子报仇而已。

  连续三个夜晚,尼尔斯干净利落地杀了三个黑帮分子,并且非常机智地用细铁丝网卷好尸体抛下大瀑布。

因为这样,尸体就不会水肿浮上来,并且小鱼可以穿过细铁丝网把尸体吃干净。

不得不说,身为扫雪工的尼尔斯是天生的杀手。

  电影中抛尸的场面也非常震撼,万丈悬崖边挂着一个汹涌澎拜的瀑布。

男主尼尔斯颤颤巍巍地站在悬崖边,用力把尸体扔下,尸体伴随着水流,落入深渊。

这个场景反复出现,并伴随着殉道的音乐,让人印象深刻。

在他第一次抛尸的时候,甚至对这具尸体有一些羡慕,能够葬身在如此壮观的大瀑布之下,也算死得其所。

  连续三个手下“失踪”之后,让黑帮大哥“伯爵”误以为是塞尔维亚黑帮对他们的挑衅,所以他们决定以牙还牙杀了一个塞尔维亚帮派分子,却没想到这个人却是塞尔维亚黑帮大哥的亲生儿子。

这让塞尔维亚黑帮大哥怒不可遏,准备杀害“伯爵”的儿子以偿命。

而与此同时,男主尼尔斯也准备绑架“伯爵”的儿子用以要挟伯爵。

  所以,此时“伯爵”的儿子把这三个势力串联起来,他们都想得到这个小男孩。

最终尼尔斯成功绑走了小男孩。

小男孩作为黑帮大哥的儿子,有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心智,也有着孩子该有的天真和无知。

  小男孩甚至要求尼尔斯给他讲睡前故事,尼尔斯只好一本正经地给他读类似于扫雪机机型介绍手册之类的图书。

两个人相拥而眠,相当温暖。

因为尼尔斯并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或许一定程度上他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电影的最后,三个势力的人马全部聚集在尼尔斯的公司门前,一场混战势所难免。

黑帮之间以抢对决,而尼尔斯却开着巨大的扫雪机追杀仇人。

所有帮派成员都死在这场枪战中,只有尼尔斯和塞尔维亚黑帮大哥两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开着扫雪机驶向远方。

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痛失爱子的老人,电影导演特意让他们活下来。

  所以,可以理解为儿子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尼尔斯和塞尔维亚黑帮大哥都是老年丧子,为子报仇。

另一个黑帮大哥“伯爵”则是深爱着他的儿子,甚至和离婚的妻子为儿子的抚养权天天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