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324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资源拓展试题新人教版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识能力

1.(2019陕西宝鸡陈仓期中)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B.贵州省C.云南省D.浙江省

2.(2018海南中考)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右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3.

在远古时代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最有可能使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4.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

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生存下来

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

C.建造房屋,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D.常常几十个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5.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同学们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一头野兽

C.猎取野兽的人很高兴,吹起骨哨告诉其他同伴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三年模拟

1.(2020河南漯河临颍期中,3,★★☆)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古代诗歌C.学者推断D.考古挖掘

2.(2019江西上饶中学期中,3,★★☆)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蓝田人、山顶洞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

3.(2019福建泉州晋江安海期中,2,★★☆)在历史课堂剧《北京人的一天》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使用天然火B.打制石器群居生活D.磨制石器

4.(2018北京丰台期末,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

五年中考

1.(2018北京中考,1,★★☆)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右图)的主要依据是()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2.(2016湖南郴州中考,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3.(2015广东茂名中考,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北京市B.陕西省C.浙江省D.云南省

核心素养

1.右图是北京人生活劳动想象图,小娟同学认真观察后,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①北京人不像现代人,有猿的特征

②他们上摘树上的果子,下挖植物的根茎,说明食物主要来源于采集

③他们使用磨制石器挖植物的根茎

④他们过群居生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为解决同学们的好奇,某校七年级历史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以“穿越历史·感悟先人”为主题的时空之旅。

【时空之旅第一站】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史前社会,遇到了一位史前先人。

(1)观察图1,说出人类是由什么进化来的?

什么人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空之旅第二站】

同学们来到了距今5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白天带着去打猎(图2),晚上还进行篝火晚会(图3)。

(2)这里的“主人”被称为什么人?

观察图2、图3,结合所学知识,借助想象说一说当地人在吃、穿、住、用方面的真实生活。

(3)

 

【时空之旅第三站】

同学们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现实。

图4

(4)观察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进化的历史给我们什么感悟?

 

答案

知识能力

1.答案C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故选C。

2.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把握题干关键词“北京人复原头像”,观察图片可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故选D。

3.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北京人会制作石器和木棒等工具,所以,他们在切割鹿肉的时候,最有可能使用锋利的石制工具。

4.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由于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恶劣,再加上生产工具简陋,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故A不符合题意。

另外,B、C不符合史实,只有D和题干有因果关系,故选D。

5.答案D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故此题选D。

三年模拟

1.答案D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通过考古挖掘。

2.答案D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1921年被发现。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故选D。

3.答案D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北京人还不会制造磨制石器。

4.答案B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灰烬堆”,可判断北京人会使用火。

五年中考

1.答案C根据题干并联系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提供了重要证据。

因此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的主要依据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答案B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故本题选择B项。

3.答案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来自周口”“直立行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70万—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核心素养

1.答案C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因而会使用打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挖植物的根茎不符合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故此题选C。

2.答案

(1)古猿。

元谋人。

(2)北京人。

吃:

狩猎而来的动物,采集而来的植物果实,烧烤食物;穿:

编织起来的树叶,剥下来的兽皮和树皮;住:

洞穴;用:

粗糙的打制石器,天然火。

(3)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作工具;我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缓慢进化着;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勇于战胜困难。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阅读思考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1)问观察图1并回顾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2)问根据有效信息“距今5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可知这里的“主人”是北京人,从而回答第一小问;观察图2、图3,回顾所学知识即可想象出北京人的真实生活,便可回答第二小问。

第(3)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能力

1.(2019江苏盐城建湖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长江流域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C.长江流域是栽培粟和黍的起源地

D.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E.农作物种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6.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

3.(2019吉林通化外国语学校期中)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A.干栏式建筑B.木结构水井C.半地穴式房屋D.洞穴

4.(2017湖南怀化中考改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E.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

5.一个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

F.穿着缝制的衣服,吃上了粟米饭,再配以各式素菜和荤菜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用漂亮的彩陶装东西

6.(2015贵州黔东南中考)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7.阅读下面材料: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远古人类遗址时写下这样的诗句: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诗的内容,请你推断这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该地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

(3)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三年模拟

1.(2019北京西城二模,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水稻、胡豆B.粟、水稻C.粟、小麦D.水稻、玉米

2.(2019广东深圳南山同乐学校期中,5,★☆☆)稻花香里说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3.(2018山东济南槐荫期中,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4.(2018江苏连云港灌云实验中学模拟,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五年中考

1.(2018江苏无锡中考,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2.(2017广东中考,1,★★☆)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约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佐证他们生活在()

石斧骨耜(复原图)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3.(2016山东青岛中考改编,1,★☆☆)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下列远古人类中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4.(2015重庆中考A卷,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2018湖南怀化中考,2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判断上述说法,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

核心素养

3.解读邮票,探究其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使命;走进古遗址,感悟历史空间的恒远和生命传承的意义。

观察下面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回答问题。

【邮票】

【古遗址】

(5)将四枚邮票和对应的文化遗址进行正确的搭配。

E——。

F——。

(6)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

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

(7)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位于哪一大河流域?

(8)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建筑和农作物种植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9)总结两处原始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

4.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

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文物图片资料

 

6.考古小专家:

请你观察上述文物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

图1:

图2:

图3:

图4:

第二组复原图片资料

7.记忆小能手:

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两幅房屋复原图中建筑的名称,并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8.分析小智囊:

请试着说出这两种房屋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

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说明了什么?

知识能力

3.答案B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故A、C正确,B不正确。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D正确。

4.答案A从图片分析,四个文物都为农具,故选A项。

5.答案A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故选A。

6.答案B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属于黄河流域,其已过上农耕生活。

北京人、元谋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7.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子,所以C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不符,故选C。

8.答案C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发现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氏族聚落遗址。

半坡人已经学会种植粟,并且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A、D还没有开始农业生产;B是我国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居民。

故选C。

7.答案

(1)半坡原始居民。

•粟。

•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信息“彩陶”“人面”“双鱼”“农耕”,推断出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

(1)

(2)问。

第(3)问根据诗中“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可得出结论。

三年模拟

4.答案B依据所学可知,在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南方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所以选择B。

5.答案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还没有进行农耕生活。

故选B。

6.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

①③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有关,故选D。

7.答案D①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②是北京人等原始人群使用的打制石器,③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④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故选D。

五年中考

3.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给出的“种植水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元谋人、北京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故选C。

4.答案B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图片中的石斧是经过钻孔和磨制加工的,属于磨制石器,骨耜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故B项正确。

5.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坡原始居民,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粟”。

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由此判断C正确。

北京人、元谋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因此A、B、D均与题意不符。

6.答案D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制造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使用的纺轮。

因此可以看出,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都与半坡人有关,符合题意的是D。

7.答案T

解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核心素养

1.答案

(1)E——A、B、D。

F——C。

(2)C

(3)河姆渡原始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4)建筑:

河姆渡人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农作物种植: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

(5)自然环境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辨别能力。

(1)问通过观察本题所给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进行正确的搭配。

(2)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建筑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不同之处。

第(5)问,自然环境的不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

2.答案

(1)图1: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彩陶,在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

图2: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图3:

河姆渡人已饲养猪等家畜。

图4:

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

(符合史实即可)

(2)图5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6是干栏式房屋。

分别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

原因:

自然环境的不同。

说明:

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

(1)问结合图片下的文字信息并联系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来回答。

(2)(3)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房屋样式和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知识能力全练

F.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一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周口店B.涿鹿C.阪泉D.西安

2.(2019江苏泰州兴化常青藤学校联盟期中)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的是()

A.女娲B.伏羲C.炎帝D.黄帝

7.“务农桑,筑成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是写给传说中的的()

G.炎帝B.蚩尤C.黄帝D.禹

8.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联盟首领,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水()

A.黄帝B.尧C.舜D.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材料三传说舜年老时,召开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后继人。

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联盟的首领。

(4)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5)材料二中所说的人物是谁?

根据材料三回答,禹为何被推选为联盟首领的后继人?

 

(6)结合材料,说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意思。

这种推举联盟首领的制度叫什么?

“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7)议一议“禅让”的实质。

三年模拟

1.(2020北京北师大附中期中改编,11,★★☆)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船只,制作衣裳

H.让部下发明文字、算盘和音律C.他是传说时代的农神和药神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2019安徽蚌埠十二中期中,6,★★☆)“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

《山海经》。

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

3.(2018河北石家庄期中,6,★☆☆)相传在黄帝时期,发明算盘的是()

A.嫘祖B.隶首C.仓颉D.伶伦

五年中考

1.(2018四川绵阳中考,1,★★★)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元妃。

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手工业B.当时已经建立了国家

C.黄帝主要活动于四川地区D.禅让制度已经被破坏

2.(2016贵州六盘水中考改编,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

3.(2016江苏无锡中考,1,★☆☆)2016年4月4日(清明),万余名海内外华人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

本次公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尧B.舜C.禹D.黄帝

4.(2018江苏苏州中考,27,★☆☆)(节选)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注:

此题为填空题。

5.(2017安徽中考,11,★☆☆)(节选)走近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注:

此题为填空题。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

核心素养

5.五千年前,当文明的曙光与滔滔的黄河融在一起的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是谁告诉我们龙的来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厚重的历史长廊,见证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人文初祖】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0)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哪两个人物为它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两个人物因此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说说黄帝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

(11)怎样看待黄帝的发明创造?

【杰出首领】

山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关于尧、舜、禹的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12)上图中所纪念的联盟首领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请你按他们担任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将三幅图片进行排序。

(13)有一种推举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是什么?

第一个实践这种制度的是谁?

(14)“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房屋倒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