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形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4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孔子形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形象.docx

《孔子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形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子形象.docx

孔子形象

摘要

《论语》是孔子言行的可靠记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论语》来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首先,孔子具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有思想见解、坚持自己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知识分子。

他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所以他提倡宗法、礼乐制度,恢复社会等级秩序,并在现实中艰苦实践;他反对诸侯争霸战争,提倡休养生息,提倡读书人入仕做官,造福百姓。

其次,孔子具有作为师者的形象。

他是一个严于律己、推行教化、以传播祖先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的师者。

他本人有着严于律己的人生哲学。

他自己刻苦好学,并且学为所用;他遵守世俗礼法,以身作则,堪称楷模,为人称颂,更值得学习。

他推行教化,普度众生,并以此为目的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

最后,孔子具有君子的形象。

孔子是一个体道悟道、追求内心解放、天人合一、带领大众走上觉悟之路的君子。

孔子倡导和树立“修身心,济俗世”的理念。

在战乱不断与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他仍然不对追求内心觉悟,希望通过思想理论的创立与形成,为社会人生找到一条出路。

他树立“君子”理想,力图使所有觉悟之人走向人生正途。

因此,他身体力行,亲身体悟大道,并且,他提倡仁爱思想及其作用。

关键词:

教育理念、仁爱思想、体悟大道、君子理想

 

Abstract

 

一、孔子的知识分子形象的表现

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个担忧天下安危、体谅百姓的一名士人的形象。

他提出了很多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

这在现在仍然有巨大积极作用。

(一)维护国家统一、天下安定

1、提倡宗法、礼乐制度,恢复社会等级秩序

在《论语》中,孔子之所以具有知识分子即当时士人形象,是因为他怀有维护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思想。

他提倡恢复宗法、礼乐等制度使社会重新恢复以周天子为最高统治权威的统治秩序,从而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统一。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通过这些制度的维护,使以血缘为关系的政治统治得到加强和巩固。

孔子作为当时士人阶层的代表,他表达了对但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担忧。

这在《论语》中有充分体现。

孔子不满三桓专权,各诸侯蔑视王权,僭越礼制就是其上述思想的侧面反映。

例如,“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1】而姚公认为孔子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从宗法礼乐观入手,这有着其他的好处。

他认为孔子直接从“礼为政本”的角度提出了德治主义的仁政,从礼乐并言的角度提出了乐的教化作用。

“礼使人相互敬重,乐使人和谐流畅,与物通情。

”【1】

另外,孔子之所以备成为知识分子是因为他为国家民族前途提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学说,就是所谓“内圣外王”思想,李振纲认为:

“外王之道在孔子那里叫做‘德治’”。

【2】此观点较为中肯。

这种“以德治国”的主张是孔子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代表当时的知识分子即士人表达了对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用仁德道义来治理国家的期望。

这也表现了作为知识分子即士人阶层渴望的代表的孔子在国家民族发展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的愿望。

在《论语》中“为政以德”【1】等就是孔子担忧国家未来的体现。

最后,孔子之所以具备知识分子形象还有他对国家人才的筛选上有着自己的理论思想。

他认为在儒家所提倡的“德”中孔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孝”。

俗话说“自古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因此,“孝”在“德治”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在《孝经》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子曰: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2】因此,孔子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找到了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的现实可行方法。

所以,他本人具备了大知识分子的形象。

2、鲁国施政及游历各国的实际行动

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是知识分子即士的理想抱负,从孔子的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孔子在鲁国期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从事政治,先后担任过很多的官职。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乘田”,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后又升任大司寇;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

可以说孔子积极入世是一种知识分子即当时的士人阶级为了参政议政改变国家现状的一种积极进取的的实践。

然而,孔子思想与当权者的统治发生冲突及三桓乱政使孔子无法进一步实行他的思想政策。

再加上齐国害怕由孔子帮助下的鲁国变得更加强大,因此,拿美色财务来贿赂鲁国君臣。

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让孔子心灰意冷,最后退出了鲁国政坛。

鲁国的失败并没有使孔子对现实彻底失望。

因此,孔子决定周游列国来实现他的理想。

他带领他的弟子向西去了其他诸侯,希望各国的君主能接受他的思想。

但是,他的思想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当中无法适应时代整体变化趋势,同时他提出的思想当中损害了诸侯们的利益,这使各个诸侯国对孔子并不重用。

然而,作为一位士人,他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维护国家统一、建功立业的思想充分的表现出来。

因此,孔子身上具有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关心百姓疾苦

1、反对战争诸侯战争,提倡休养生息

《论语》中之所以认为孔子具有知识分子的形象是因为他国家民族未来走向,同时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给予极大的关注。

看到下层劳苦人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孔子感到痛心不已。

所以,孔子提出了很多提醒诸侯王关注体恤百姓的思想即仁爱思想,希望君主接受他的思想,给予天下太平、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这些举措都是当时作为士人阶层的知识分子里切改变现渴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孔子希望通过自已的理想抱负来改变劳苦人民的生存状况。

在《论语》中“子曰:

‘泰伯

(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论语.泰伯》)【4】就是体现。

这句话表明只有用仁德来治理天下,百姓才会幸福,才会安居乐业。

其次,如果再仔细品味孔子的思想内涵,我们还会发现孔子有一种作为知识分子的自主意识,隐含着不和君主合作,甚至反对君权的意识。

孔子本人具有一种大知识分子的正直品格,因为君主在许多方面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如果绝对听从,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国家战乱不断。

所以孔子及后来继承孔子思想的孟子在很多情况下都为人民谋取利益、谋求和平的。

因此,“孔孟学说,至今为学者多崇仰”,“我国国民性仁爱和平,是受着这派学说的影响”。

【3】

最后,知识分子在国家民族发展走向上具有指向和指导作用。

而孔子面对当时的显示就有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颜佳华在《孔子的治国智慧》一文中指出了“孔子主张德治”的观点。

【4】这在《礼记·孝经》中也有着明确体现,如“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天子章第二》)【5】从这句话可以明白孔子人只有用德孝之道才能使国家得到根本的治理与安定。

他伸手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相信通过“德治”思想的施行,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

孔子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大量知识分子即当时的士人阶层的积极入世来辅佐君主能以德治国、爱惜百姓、珍惜民力,从而改善百姓生活状况。

因此,从孔子关爱百姓的作为上体现了一名大知识分子的积极形象。

2、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学识渊博,造福天下百姓

在《论语》中孔子能被称为知识分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他总结出了一些治国理念和传统。

他提倡统治者应该仁德爱民和任贤用能的政治文化传统。

《礼记·孝经》和《论语》中都有体现。

如《礼记·孝经》中“子曰: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6】而在《论语》中“子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1】就是例证。

前一句告诉我们要用仁孝道德来统治天下,才能使人民幸福安康。

而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才能按辅佐君王、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从中我们看出之所以认为孔子具有知识分子的形象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孔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的使命感和对天下百姓安危的责任感让他更具有知识分子形象的资格。

同时,孔子具备知识分子形象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孔子本人学识渊博。

孔子相信在自己的学识的配合下,凭借自己不断修炼心的境界,可以达到在入世时用出世的智慧干入世的事业,选贤任能、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只有这样,百姓才会按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下去。

在《孔子家语·辩政》中就有体现,如“子曰:

‘夫到不可不贵也。

中行文子倍道失义,以亡其国;而能礼贤,以活其身。

圣人转祸为福,此谓是与?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发挥自己的才能、德才兼备、选拔贤能,才能造福国家百姓,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通过《孔子家语·辩政》我们会看到孔子在强调品德的同时博采众长、学识渊博也是具备知识分子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孔子的师者形象的表现

要想具备师者形象不仅要教给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孔子就做到了这一点。

他本人在严格要求自己并遵守规范的同时,也推己及人,采取措施,力求把做人的智慧思想普及于世人。

因此,他采取了“修己”和“度人”两种并行方法来实现这一现实理想。

接下来让我们对孔子“修己”和“度人”两方面的具体分析,体会一下孔子的师者形象及其内在价值。

(一)严于律己的人生哲学

1.刻苦好学,学为所用

对自己严格要求是孔子的师者形象具体体现。

他希望通过严格地要求自己为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目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师者形象与风度就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思考学习与体道悟道的实践才使他成就他以后的理想和未来的功绩。

这在《论语》中,有许多地方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受骗,只空想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从孔子的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孔子之所以具备师者形象的两个具体因素。

首先,作为师者要有探索宇宙人生,挖掘自身的奥秘的思考与探索。

而孔子就是在不断从内心当中挖掘顿悟本真所拥有的东西,并懂得从反省自身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通过这种途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孔子的内心变得更加笃定、更加清净。

这是“修生修心”的大智慧!

正如李泽厚认为儒学执著的追求人生意义,对于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成为人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

”【5】其次,身为师者还要具备一个要素就是常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

孔子终身追求并且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奋斗、勤奋实践就是具体的体现。

作为师者的孔子很清楚人的一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顿悟和实践,同时三者要结合到一起、相互补充应用。

并且他把人生的学习顿悟划分了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在他整个生命历程的发展轨迹中体会到这一点。

而这在《论语》中就有一段他一生求学经历的具体体现: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这是孔子身为师者具体证明:

对终身学习阶段的具体诠释和对人生学习顿悟的一种精妙的总结。

而通过曹文星对《论语》特点的诠释,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何孔子具备师者形象:

《论语》的最大特点是精辟深刻,富于哲理性,它是夫子对生活深邃的观察和透彻的认识结晶,是用丰富的阅历获得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性体认凝聚而成的,因而“语语珠玑,掷地有声”。

【6】因此,孔子的师者形象在《论语》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遵守世俗礼法的表率

作为一名师者应该具备的一个要素就是为后来者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顿悟的方法,而孔子在世俗礼法上就做到了这一点。

孔子在那时是第一个总结出在体道悟道的情况下结合世俗礼法以求达到符合实际现实的结论的人。

他认为体道与悟道是一种超脱一切束缚追求解脱的终极手段。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终极手段与社会秩序、人际沟通等关乎人现实生存意义的事情存在差异。

因此,孔子在体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时,就必须把它结合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从而使世俗生活不会对理想真理的追求产生过多的干扰,最终为觉悟之人找到了一条比较理想的追求真理之路。

因此,孔子在世俗礼法上能具备师者形象的另一个要素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体悟总结出一些重要的思想来使现实与理想的到调和。

这些思想包括遵守礼乐制度、社会等级制度和教会人们在这个现实社会当中如何为人处世。

这在《论语》中有很多体现,如“子曰: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他相信这些思想结晶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希望!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具有师者形象,成为遵守世俗礼法的表率是因为他具有以身作则,有着敢“为天下先”的使命感。

只有自己做的优秀,给社会带来良好示范,那么别人才会真正地相信他。

他坚信只有入世修行成为大德典范的师者、表率,才能可能让人们从入世修行当中体会到出世后解脱顿悟的好处。

正如孟庆茹在《凤兮凤兮何去来》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孔子在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的指导下,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入世,最后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

”【7】

(二)推行教化、普度众生的社会实践

1.私学机构的开创与师者思想的推广意义

智慧思想需要被推广!

这是作为一名师者、导师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证明孔子具有师者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过去只有官府开设教育教学机构。

这是贵族和官员才能拥有的特权,只有贵族和官员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孔子“私学”的首创使这一切发生了彻底的改观。

教育不再成为官家独揽的贵族奢侈品。

在人民大众当中的很多人都有着接受教育的机会。

因此,他的思想和学问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并且紧接着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了兴办“私学”之风!

这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师者关心劳苦大众寻找未来出路的风范,同时也体现了孔子作为一名师者站在时代前沿,把握国家未来走向的的思考和求索。

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1】等优秀思想的广泛传播就是一个重要印证。

所以,孔子开创的“私学”对孔子师者形象的形成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为后来儒家称孔子尊为“圣人”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大儒’;他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

”【8】因此,正因为孔子认识到自己身为一名文化传承的导师、师者,所以他采取了普及教育的思想,让儒家思想广泛流传,使中国的士人阶层发展壮大,成为古代中国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孔子具有师者形象。

2.育人理念的发展与创新

在《论语》中孔子能够具备师者形象,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领悟的。

因此,后天的育人教育对成为一名师者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这位师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在自己能开拓进取的同时,对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与创新。

而这种发展与创新更为突出了一名师者对教育人的一种耐心的关注与开导。

可以说,作为师者的孔子就是一个把很多心血都灌注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教育家。

而且,我们可以用对教育的关注来间接地证明孔子有资格成为一名师者。

这在《论语》中就有体现,如《论语》中孔子反复的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也”。

(《论语·里仁》)【1】。

因此,陈斐通过《论语》对孔子的生命化教育观进行深刻的探讨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他认为孔子对于学生不论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有教无类”。

【9】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这“有教无类”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被尊为师者还在于他提出总结了很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其中之一。

这就话是从他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意思就是: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

这如果应用于人与人的日常交际之中的话,有益于使社会更加和睦和谐。

而他提出的“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教育思想又是以日常当中的一些小事中总结的经验。

这对我们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很大好处。

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他有资格成为师者的重要证据。

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提倡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0】

三、孔子的君子形象的表现

孔子之所以能够具备君子形象,这在《论语》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不断地发掘内心,通过不断自省顿悟来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追求“君子”理想,寻求自己内心的解脱,体悟大道;另一方面是修养身心、性命双修,提倡积极入世思想,造福天下,已达到守土安民的最终目的。

(一)励志君子理想,走向人生正途

1.亲身体悟大道的切身实践

在《论语》中孔子之所以具备君子形象是因为他有着对大道的一种亲身的体悟,同时通过把这种体悟到的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促使自己看破世俗繁杂,体悟天道。

这是成为一名君子的必要条件,而孔子就做到了。

他认为天道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当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所存在的形式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俗世当中的礼法和社会秩序规则等。

人通过学会这些规则,并且遵守这些规则,从而使人由感性无知的动物成长为理性智慧的人。

因此,孔子之所以具备君子形象就是因为他学习了这些大道、天道所衍化出来的规则。

这是一种理解天道规律的一种必要途径,通过对这些外在规则的学习,让人变得优秀成为可能,近而更加接近君子这一理想形象,从而体悟天道。

可以说这是孔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君子形象的必然途径的一种总结,也给予世人很大的启迪。

如《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对子贡的教诲就体现了这一点。

孔子当时对子贡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意思就是:

对于自己要说的话,先实行,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这告诉了只有符合道理、天道,才能在自己不断努力的情况下无限接近君子这一理想形象,才能融洽的身处现实之中,才能更接近地感悟天道。

另外,正如上面所叙述的,君子形象只是一种我们所想的理想状态。

《论语》中很多句子讲述人在理想状态下的作为,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1】而这种圣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正是孔子所追求的,并且为此而不懈奋斗,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君子。

2.仁爱思想在孔子实现正道君子理想当中的作用

在《论语》中仁爱思想在孔子迈向君子理想形象的道路上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论语》中特别强调学习者的道德修养,而其中的仁、仁爱便是重要思想之一。

例如,学习者要“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1】。

另外,因为仁爱思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心志坚定,所以为了坚持君子之道,孔子认为仁爱思想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孔子在坚持君子之道的过程中为什么把仁爱思想看的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无限接近君子理想境界的努力过程当中,心地善良坚定是努力前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只有具备这个必要的条件,这样才能让自己基本具备了一颗清净之心,进而为顿悟体道,追求君子境界多了更多的把握。

而君子境界所倚重的仁又与圣有着重要联系。

因为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圣,圣是仁的道德最高境界的一种终极体现。

在《传习录》中阳明用“金之成色”与“金之数量”来形象的描述圣与仁的关系。

阳明认为尧舜是“万镒”之金,孔子是“九千镒”的金,他们之间的分量虽不同,但是成色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

“人皆可为尧舜”的地方就在于此“成色”,“纯乎天理”的地方.【11】因此,圣的道德境界的到达,就是通过不断修炼自身境界的仁以达到君子的理想。

另外,通过孔子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思考,我们能看到一种孔子对君子理想的坚持和忠贞,因而在他的身上具备成为君子的可能,因此,他具备君子形象。

而“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的等公正、无私的优秀品格,使孔子的君子形象的内涵更加丰富,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因为孔子的为追求君子形象所形成的君子思想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孔子被称为“中国的文化巨匠大师”【12】

(二)孔子提倡的“修身心,济俗世”思想理论

1.战乱不断与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与孔子的实践努力

孔子之所以具有君子形象是因为他有一颗正直公平、担忧国家、百姓未来前途的心意!

孔子生活在东周时期的春秋时代,当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曾经的“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并起,群雄争霸,致使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因此,为了挽救周王室岌岌可危的境地,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想,那就是恢复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恢复礼乐制度和社会等级秩序等等。

虽然这在某些方面有些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但是也表达了孔子希望结束群雄割据,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同时,通过对国家的一种前途的担忧侧面烘托了孔子正直无私的君子之心、君子形象。

这在《论语》着一定的反映和体现。

其中记载了鲁国三桓不守礼法,僭越鲁国君主甚至是周天子的才能用的礼法制度及鲁国君主的某些做法的不认同,最后孔子无奈隐退;后是周游列国,游说各国,然而各国都没有采纳孔子的建议,最后还是无奈东归。

然而,他仍然坚守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理想。

因此,具备了面对巨大困难仍然保持操守和理想的人,他值得被人称为君子。

孔子能够被人们认为他是一名君子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对国家百姓继承祖先传承的优秀文化的关注。

中晚年的孔子专注于著书等学问方面的研究,力求自己修身问道的同时,能把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和文化整理出来,以便子孙后代能够继承。

在《论语》中孔子也多次提到在文化继承方面他及自己研究所起到的作用。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1】因此,孔子虽然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的现实,但是,他以君子之心通过坚韧不拔之努力实践为后世延续中华优秀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为文化传承延续进一个文人的操守与努力之心的人应该被称为君子形象。

2.追求内心的解放与现实社会的关联与联系

孔子之所以能让我们在《论语》中体会到他具备君子所具有的气质和形象是因为他执着于内心探索与挖掘。

这不仅在于他不断地自省觉悟,而且还在于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会实践以印证真理的正确性。

这是一种内在与外在同时的求索,这为孔子具备君子之心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因此孔子能具备君子的气质与他这种心灵的成长、内心的点化与领悟有着重要的联系。

因为君子之心的成长是先天人性的继承,而更为重要的是人后天在大量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与运用更多的灵感与心灵成长成熟的契机。

如果拿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相比较看哪个更重要的话,无疑是后天条件!

因为当孔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新鲜事物的时候,人的视野变得更加开放,心胸变得更加广阔,放下很多事情,从而使心境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

而只有这样的心境才会在取得更大的成就。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充分地体现了在社会大量实践基础上的儒家“自省慎独”的思想,这为孔子探索内心打下基础,同时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另外,《礼记·中庸》说: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不远人,不可以为道”【3】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句话的意识是:

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修心修道,不要远离“道”。

而这与孔子提倡的“天人合一”所讲究的追求人与内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回归自认,回归大道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

因此,人们就用“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古代天人之间相通相合的思想【13】所以孔子是一名修炼自身,终生追求天道的一名君子。

 

结语

孔子远离我们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论语》给我们具体展现了他的形象。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孔子的人格魅力无论经历多么漫长的时间,都会长久不衰。

作为知识分子即士人,他敢于面对现实,探索挽救国家百姓于危难的方法,为国家和民族寻求未来出路;作为师者,他冥想顿悟,找到了人生至纯至真的真谛,体悟大道;作为君子,他懂得坚持,用他的整个人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