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451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docx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思考题及答案(总17页)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

一单元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

1.X线谁发现的?

——1895,德国  伦琴

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像?

——放射性

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

——居里夫人

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钋,镭

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了纯的金属镭——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1.什么是辐射——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什么是电离辐射——携带的能量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能量阈值成为自由电子

3.电离辐射有哪些:

粒子,高能电磁波

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光子、γ、X射线,中子

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  

第三节原子与原子核

1.原子同什么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2.原子核由什么组成——质子中子

3.电子、质子、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0.000549amu 1amu, 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核外负电子数=核内正质子数

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

—质量亏损  

第四节放射性与辐射

1.同位素指的什么——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235、92U143各个数字和字母和含义是什么——235代表核子数,92代表质子数,U代表元素符号,143代表中子数。

3.什么是衰变——把不稳定核素自自发地蜕变成为另外一种核素的转变过程

4.活度的单位——贝克Bq 

5.电离辐射的类型——α、β、γ、X射线,中子  

二单元第一节辐射的应用及其危害

1. 目前电离辐射应用到哪些领域中——医疗、工业、农业、军事、考古、航天、核能等

2. ICRP和IAEA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机构简称。

——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3. 辐射防护早期认识阶段,辐射损伤的主要危害表现及主要产生原因是什么——早期对辐射损伤主要原因是大剂量外照射和食入性放射元素,产生的危害主要是临床各种疾病;损伤的对象主要时:

X线球管制造者和应用x线的技术人员;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的科学家;铀矿工人及用含镭夜光涂料的操作女工。

4. 辐射防护概念和辐射防护体系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早期对辐射损伤认知不足;中期对辐射损伤限定了剂量限制;近期对辐射损伤建立了完整详细的体系。

第二节辐射防护常用量及其单位

1.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的平均吸收剂量即为当量剂量。

有效剂量——与人体各器官对辐射的敏感度相联系。

描述辐射照射人体,给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和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

在非均匀照射下随机效应发生率与均匀照射下发生率相同时所对应的全身均匀照射的当量剂量

2. 辐射权重因子的作用——考虑了特定类型的辐射对组织或细胞的损伤

3. 组织权重因子的作用——评估当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在受到相同的照射时,多产生的风险应组织器官不同而不同。

4.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只能在远低于确定性效应阈值的吸收剂量下提供随机性效应概率的依据。

5. 当吸收剂量相同时,不同类型的辐射类型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损伤相同么为什么——不同,要考虑辐射权重因子  

第三节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电离作用有哪几种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 什么是随机性效应,主要是争对那些情形的照射?

随机效应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

3. 什么是确定性效应,主要是针对那些情形的照射?

确定性效应,以前叫非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有明确的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有到有害效应,达到阈值则有害效应肯定会发生

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分为哪三种类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肠胃型急性放射病;脑型急性放射病

5. 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辐射接触史;计量估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1.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物理因素有哪些?

——辐射剂量,辐射品质,辐射剂量率,照射方式

2.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不同生物种系的辐射敏感性,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

3.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高度敏感?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胃肠上皮,性腺,胚胎组织

4.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中度敏感?

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

5.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轻度度敏感?

——中枢神经内分泌腺心脏

6.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不敏感?

——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

7. 在外照射条件下,对于中子,γβα等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γβα

8. 在内照射条件下,对于中子,γ、β、α、X等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αβγx

三单元辐射来源及其影响

第一节天然辐射

1.人类接受天然辐射的来源——宇宙射线、宇宙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

2.宇生放射性核素约20多种,为什么我们特别关心H-3和C-14——量大,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对公众产生长期辐射影响。

3.原生放射性核素三个衰变系列——钍系、铀系、锕系

4.我国居民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外照射和内照射导致的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 3.10msv 

5.土壤和岩石中所含的铀、钍、镭、钾等元素中,什么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

——K-40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  

第二节人工辐射

1. 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哪三大类?

其中核医学实践中放射性来源主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

主要是各种放射性药物,即非密封源,也称为开放源,特点是容易扩散,并污染工作场所表面及环境介质。

  

2. 电离辐射的工业应用主要有那些方面。

工业辐照,工业射线探伤,各类核子仪器,放射性测井,放射性示踪,核武器试验与生产等

3. 那些人为活动会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室内温度控制,泉水利用,高空旅行

4. 在高空飞行,特别是10000M以上的飞行,为什么要关注机组人员的辐射安全——机组人员一年若飞行1000小时,所受到的放射线剂量就高达5mSv/h  

5. 人为的工业或技术甚至生活活动能够影响天然辐射的照射,减少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照射,须要从那些方面入手——低碳环保  

四单元辐射防护

第一节辐射防护的目的及

1.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

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电离辐照,又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及其环境,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到达的最低水平。

2.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践的正当性;个人剂量限值;辐射防护最优化

3. 如何理解实践的正当性——对于一项实践,只有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代价和危险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

  

4. 如何理解个人剂量限制——为了避免发生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并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必须对个人剂量加以限制,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5. 我国基本标准中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多少?

——工作人员为每年20msv 公众1msv  

第二节、外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制。

2.外照射防护的的三个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3.常用于屏蔽X、γ射线的物质——高原子序数物质铁,铅,混凝土等

4.对于X、γ射线,什么是物质的半值层

半值层就是将射线强度降低到初始值一半时,所需屏蔽材料的厚度。

 5.防护γ射线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注意控制辐射产生的γ射线的防护

6.常用于屏蔽中子的物质有哪些——水、石蜡、混泥土、泥土、锂和硼

第三节、内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1.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吸入,食入,通过皮肤渗入,通过伤口侵入

2.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哪些?

——包容,隔离,净化,稀释。

3、内照射防护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包容、隔离、净化是主要的,稀释是次要的 

4.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气体应该怎么处理?

—高效过滤器过滤

5、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废液应该怎么处理——放入处理设备贮存处理。

第四节、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和分级  

1.放射性工作场所怎么分区——控制区和监督区

2.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怎么分级——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

3.按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可分为几组——极、高、中、低毒组

4.控制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入口处提供防护衣具、监测设备和个人衣物贮存柜;出口处提供皮肤和工作服的污染监测仪、被携出物品的污染监测设备、冲洗或淋浴设施、以及被污染防护衣具的贮存柜;定期审查控制区的实际状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该区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或该区的边界。

5.监督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入口处的适当地点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定期审查该区的条件,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和做出安全规定,或是否需要更改监督区的边界。

6.不同等级的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别应采取什么管理方法——分别参照I II III类放射源  

第五节、辐射防护标准

1、GB18871-2002规定中的职业人员与公众人员的限值是多少?

——职业人员连续5年内平均值为20msv/a,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50msv/a;公众人员连续5年内平均值为1msv/a,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5msv/a。

2、对于年龄在16-18周岁的徒工或者学生,剂量限值是如何规定的?

——年有效剂量6msv,眼晶体的年单量剂量50msv,四肢或皮肤年单量剂量150msv

3、什么是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对应的标准是多少

纪录水平:

当某个辐射量的值超过纪录水平标准时,应当采取记录行动,低于记录水平标准的可忽略即不予记录,为年单量剂量限值或年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一。

调查水平:

当某个辐射量的值超过调查水平标准时,应当采取调查行动,且追究产生的原因,为年单量剂量限值或年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三。

干预水平:

当某个辐射量的值超过干预水平标准时,应当采取干预行动补救。

4、电离辐射标志通常放在哪些地方?

——设置在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源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上。

5、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通常放在那些地方?

——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贮存场所;放射性工作场所出入口,室内、野外作业安全防护区域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运输工具上。

五单元辐射监测

第一节、辐射探测器

1.气体探测器的的共同特点和适用范围

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好,广泛应用。

适用范围:

电离室—脉冲电离室用于测量入射粒子数量,电流电离室测量大量入射粒子所产生的的平均电流;正比计数器—可以测量入射粒子的数目,也可以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G-M计数管—只能用于射线强度测量

2.常用闪烁探测器的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无机闪烁体:

NaI—适用于γ射线能量测量;CsI—适用于强γ辐射场中低能X射线和γ粒子测量;ZnS—适合在γ、β场中测量α等重带电粒子;锂玻璃闪烁体—可用于γ、β和中子的测量。

有机闪烁体:

蒽晶体—主要用于反冲核法探测快中子及β射线;塑料闪烁体—多用于β射线计数测量,也可用于γ和快中子测量;液体闪烁计数器—用于低能β放射性活度的测量,尤其是H-3与C-14等低能β的测量。

3.常用半导体探测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纯化离子注入平面硅(PIPS)探测器—用于带电粒子和低能γ或X射线测量;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平面型主要用于测量中、高能的带电粒子、能量在300keV至600keV的X射线和低能γ射线;同轴型测量能量低10keV的γ能谱;金硅面垒型探测器—适用于测量电离本领较强、穿透力较差的离子;锂漂移型半导体探测器—主要用于测量β射线、低能γ射线和X射线。

4.中子探测器测量应注意什么射线干扰——γ射线

5.TLD种类和适用范围——原子序数低的材料—用于个人剂量监测(能量响应好);原子序数较高材料—环境剂量测量(氟化钙,硫酸钙,能量响应差,灵敏度高)

第二节、监测仪器的选择与使用

1.仪器选择应注意哪些性能指标——灵敏度、量程范围、能量响应  角响应、时间响应、探测效率、能量分辨率、环境特性、对其它辐射的响应  

2.中子和β射线测量应注意哪些干扰因素——γ辐射的响应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仪器使用应注意哪些方面事项——定期检查,期间核查,使用前后检验

4.新仪器首次送检应检定哪此项目?

——外观,相对固有误差,能量响应和角响应,校准因子,过载特性,重复性

5.仪器维护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仪器贮存场所环境条件应符合规定要求;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受到放射性沾污;避免电缆老化;运输过程中应存放在专用包箱中,防止仪器损坏;仪器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仪器工作电压应满足要求

第三节、辐射监测类型

1.环境监测类别、监测对象

类别:

运行前的本底调查,运行中的常规监测,寿期终结时的退役监测,事故工况下的应急监测

监测对象:

陆地γ辐射、环境介质和生物体

2.工作场所监测目的和分类

目的:

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或超剂量照射、工作场所受到污染;为优化工艺过程,完善防护措施提供资料;监测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分类:

运行前的本底调查;竣工试运行期的竣工验收监测;正式投入运行后的常规监测;场所退役终态监测;事故工况下的应急监测;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预防性监测。

3.工作场所X、γ外照射监测仪器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便携式剂量率仪的性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用于脉冲场测量的仪器对时间响应有要求

4.测量α表面污染常用的探测器表面污染测量依据的标准——测量α表面污染用ZnS(Ag)探测器。

表面污染测量依据的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限值标准。

5.流出物监测采样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气载流出物:

监测点为排气口;监测项目为气溶胶、应用核素浓度;监测频次为每年不少于1次

应用粒子加速器的液态流出物:

监测项目为循环冷却水总β放射性;监测频次为每年1-2次

应用开放源如核医学、放射性实验室的液态流出物:

监测点为废水贮存室或排放口;监测项目为测量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频次为每年1-2次

应用γ辐照装置的液态流出物:

监测项目为测量贮源井水总β放射性;监测频次为每年1次

6.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类——常规监测、任务相关监测、特殊监测。

常用的剂量计监测周期:

一般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 .

外照射个人剂量计佩带方法:

躯干表面受照射最强的部位,一般在左胸前。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主要内容

专人管理,定期发放和回收剂量计,防止丢失和误用;妥善保管,防止剂量计受到误照射或受污染;有条件的单位可自行监测,否则应委托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核实、调查、报告;个人剂量档案保存:

年满75周岁,或停止辐射工作30年;监测质量保证。

第六单元辐射事故应急

第一节、应急准备

1、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有哪些?

——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辐射污染事故;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辐射事故;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辐射影响的境外核试验、核事故及辐射事故;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辐射事故。

2、辐射事故怎样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级。

3、放射源与射线装置是怎样分类的?

放射源分类:

Ⅰ类—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一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到几天可致人死亡;Ⅲ类—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Ⅳ类—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射线装置分类:

Ⅰ类——事故时短时间照射可以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较严重的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高;Ⅱ类——事故时可以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严重的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较高;Ⅲ类——事故时一般不会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相对简单;

4、应急预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辐射事故分级和应急响应措施;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辐射事故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方案。

第二节、应急响应

1、辐射事故报告程序

2、应急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1权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辐射事故的作业,组织控制事故现场。

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

3、国家标准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剂量控制水平如何要求的?

 

一般应急行动尽可能不超过50mSv;为避免大的集体剂量或防止演变成灾难性情况,尽一切可能控制在100mSv以下;抢救生命应作出各种努力限制在500mSv以下。

4、应急辐射监测主要包括哪些?

 

人员外照射监测:

应急人员包含累积个人剂量计,音响报警的电子式个人剂量仪;公众包含测定环境剂量率,统计公众的停留时间。

人员体表及体内污染监测:

体表污染监测包含对β和γ射线的监测,关注α核素,注意事项和监测顺序;体内污染监测包含排泄物测量和活体测量

空气污染监测

地表污染水平测量

5、辐射事故发生时警戒区一般是怎样设置的?

 

外警戒区——资质人员可以进入

内警戒区——响应人员才可以进入

第三节典型事故响应示例

1、放射源丢失响应行动有哪些?

收集并评价丢失源的所有文件资料和信息;向事故应急组织汇报,重现丢失的历史和状态;评价潜在危害水平;如有必要,事故响应组织联合发布公共信息;制定找源计划;组织搜寻队,准备合适的仪器设备和资料;监督搜寻工作;找到源以后,立即采取行动使源处于安全状态。

2、放射源失去屏蔽及α放射源弥散事故的响应行动有哪些?

3、

4、

放射源失去屏蔽事故的响应(工业量具、湿度探测器、近距离放射治疗仪):

在辐射评价人员到场前不动源;隔离放射源周围10m以内区域;请辐射评价人员到场支持;辨识可能受到照射的人;检测并恢复源。

放射源失去屏蔽事故的响应(测井仪源、探伤源、远距离放射治疗源):

在辐射评价人员到场前不动源;隔离放射源30m以内区域;请辐射评价人员到场支持;辨识可能受到照射的人;通知医疗机构;检测并恢复源;检查源的完整性。

α放射源弥散事故(散落)的响应:

人员撤离并隔离散落区域;戴呼吸防护器,穿防护服;辐射评价人员到场进行评价支持;专业人员处理散落放射源或货包;如可能有辐射损伤,则通知医院;检测并控制辐射污染;人员去污;对现场进行去污及废物管理

α放射源弥散事故(火灾)的响应:

按常规灾害应对程序处理,首先灭火、救人;隔离事故区域,让非必要人员离开事故区域;戴呼吸防护器,穿防护服;辐射评价人员到场进行评价事故情况;辨识和隔离可能受到污染的人;如有辐射损伤,则通知医院;检测并控制辐射污染;人员去污;对现场进行去污及废物管理。

5、放射源丢失辐射监测的方式和目标是什么?

方式——步行、车载或航测方式搜索;目标——确定源的位置。

6、放射源失去屏蔽的辐射监测的方式和目标是什么?

方式——放射源监测,污染巡测,人员监测;目标——设置警戒区和安全警戒线;立即采取防护行动;检查可能的污染表面和物品;控制人员照射;计划源的恢复

7、非密封放射性事故辐射监测的方式和目标是什么?

方式——空气取样;空气中的总α和总β测量;放射源监测;污染巡测;地面沉积测量;取样和实验室分析;人员监测。

目标——设置警戒区和安全警戒线;立即采取防护行动;确定空气污染程度;确定污染区域和物体;控制人员照射和污染;计划恢复和清污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