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629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老北京的门神

门神是我国,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祇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突出的。

其中,祈福门神专为祈福而用。

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名,以迎祥祉。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

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

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世人赞为:

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

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

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

古籍记载: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

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噩梦,常见祟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鬼魅呼叫,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

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

是夜,果然无事。

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

此后邪祟全消。

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

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

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

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

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

贴谁呢?

多为捉鬼神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

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数朝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所以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官宦、旅游者纷纷来到北京,与此同时,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之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

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

如:

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

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

这些历史上的门神在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神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人们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只有贴上门神才能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得到一种让他人难以想象到的思想满足和精神满足。

1.下列各项中关于“门神”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门神为祈福而用。

“爵鹿蝠喜、宝马瓶鞍”,各取其名,供奉者希望从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

B.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多手持兵器,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

C.门神有前门和后门门神之别,北京住宅后门多为单扇门,只贴“魏征”一位门神。

D.住宅院落中的门神形象,多取自古典名著中那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人物。

2.本文认为门神是北京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祇之一,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北京作为数朝政治中心,政局动荡,门神文化最能体现北京百姓渴望和平、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B.北京民居的门神形象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人物,也有历史英雄人物,各地门神可谓应有尽有。

C.历史上,各地文人、商贾、官宦等,因各种目的纷纷涌进北京,他们带来了各地各种不同的门神文化。

D.北京百姓喜欢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他们认为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贴上门神能够得到神的庇佑。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京的门神形象各异,风格多样,是北京作为数朝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的体现。

B.门神风俗能够流传至今并成为一种文化,与中国古典名著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C.随着时代发展,门神已失去了原来的“祈福”、“镇鬼”等功能,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D.门神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这是当时人们心理的渴望和精神抚慰的需要。

【答案】1.D2.A3.C

【解析】

1.试题分析:

A项,此处所说门神是祈福门神;B项,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的是武将门神,是诸多门神种类中的一种而非全部;C项,北京住宅后门门神多为钟馗或魏征。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

A无中生有,“政局动荡”和“最能体现”文中没有类似表述。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

C项文中并未提及。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厨师

俄罗斯·帕乌斯托夫斯基

(1)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

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

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然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①。

(2)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

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

(3)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冷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

“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

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

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5)街上空无一人。

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

(6)玛丽亚等了很久,才碰到一位陌生人。

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

(7)“好吧,”那人平静地说,“我固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

走吧。

(8)他俩进到屋里。

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

(9)“您说吧!

”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给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10)“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

“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

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很多种珍贵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

”陌生人问。

(12)“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

“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

”老厨师阅读答案

(13)“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

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14)“阿门!

”老人小声说。

(15)“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17)“这由我来做。

您还希望什么呢?

(18)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忽然露出微笑,大声说:

“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

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19)“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

急促的琴声忽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

(20)“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

(21)“我看见了,先生!

”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

“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由于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

那是冬天,在山里。

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

她笑了。

”陌生人弹奏着,一边看着黑洞洞的窗口。

“现在呢?

”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

(22)老人默默地谛听着。

(23)“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

热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

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

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热了,上边直冒热气。

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

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24)“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

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

他气喘吁吁地说:

“我像很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

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

名字!

”“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

(25)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

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1940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巧妙设置悬念。

文章一直没有对陌生人的身份进行说明,只是以陌生人睿智的语言和高超的弹琴技术令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直到末尾才在读者面前揭示莫扎特这位大师,构思巧妙。

B.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围绕一个卑微而自私的灵魂如何得到临终关怀而展开的,莫扎特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感受到抚慰与温暖。

C.莫扎特答应玛丽亚为老厨师弹琴,老厨师希望莫扎特能够照顾玛丽亚,他也答应了,这些都表现了莫扎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D.作品通过老厨师描绘听到琴声后看到的景象来直接表现莫扎特高超的弹琴技艺。

莫扎特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因感受到抚慰而激动不已,玛丽亚也被感动得双膝几乎触地向莫扎特施礼。

E.小说中的画线句借“莫扎特”之口说出,充分印证了作者作为浪漫主义大师提出的“文学应该具有救世功能,展示世界的苦难,同时给人以救赎”的观点。

5.文章开篇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请根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老厨师形象的特点。

【答案】4.AE5.

(1)点出故事发生的季节,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应,

(2)共同渲染出一种悲剧氛围,突出老厨师临死前的凄凉。

(3)与结尾老厨师去世时,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窗外雪花沐浴在霞光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莫扎特的音乐给老人的抚慰关爱,使老人的心愿得以满足。

6.

(1)勤劳善良,为人本分。

干了一辈子活直到双目失明,写出了老厨师的勤劳;老人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临终前仍相信人们会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表现了老厨师的善良;一辈子除了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而冒险偷了金盘子而无其他值得忏悔的罪孽,表现了老厨师为人本分。

(2)灵魂高尚,有羞耻心。

老人想要净化自己的心灵表现了他是个灵魂高尚的人;而他忏悔时的“小声”,也表现了他是一位有羞耻心的人。

(3)对待爱人,情意真挚。

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而冒险偷了伯爵夫人的金盘子,表现了老厨师对所爱之人的真挚。

【解析】

4.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B项中“卑微而自私的灵魂”概括不准确,老人在临终前“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故应是“卑微而高尚的灵魂”C项中老厨师并没有要求莫扎特照顾玛丽亚,D项中应为“间接表现”。

5.试题分析:

一道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

点出故事发生的季节,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共同渲染出一种悲剧氛围,突出老厨师临死前的凄凉。

与结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莫扎特的音乐给老人的抚慰关爱,使老人的心愿得以满足。

点睛: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

6.试题分析:

本题是考查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

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本题勤劳善良,为人本分;灵魂高尚,有羞耻心;对待爱人,情意真挚。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梅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

少好学,有辞辨。

进士及第,为利丰监判官。

后以秘书省著作佐郎、御史台推勘官,预考进士于崇政殿,真宗过殿庐,奇其占对详敏,召试中书,除集贤院。

李继迁攻灵州急,吴淑上书请遣使谕秦、陇以西诸戎,使攻继迁。

询亦请以朔方授潘罗支,使自攻取。

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时契丹数侵河北,询请遣大臣临边督战,募游手击贼。

又论曹玮、马知节才可用,傅潜、杨琼败当诛,田绍斌、王荣等可责其效以赎过,凡数十事,其言甚壮。

帝欲命知制诰,李沆力言其险薄望轻,不可用。

后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知苏州,就徙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

坐议天书,出知濠州。

为湖北转运使,擅假驿马与邵晔子省亲疾而马死,夺官一级,降通判襄州,知鄂州,徙苏州,为陕西转运使。

坐荐举朱能,贬怀州团练副使。

又以善寇准,徙池州。

复直集贤院,改直昭文馆、知荆南,擢龙图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

历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判流内铨,为翰林侍读学士、群牧使。

累迁给事中、知审官院。

仁宗御迩英阁,读《正说养民篇》,览历代户口登耗之数,顾谓侍臣曰“今天下民籍几何?

”询对曰:

“先帝所作,盖述前代帝王恭俭有节,则户口充羡;赋敛无艺,则版图衰减。

炳然在目,作鉴后王。

自五代之季,生齿凋耗,太宗、真宗休养百姓,天下户口之数,盖倍于前矣。

”因诏三司及编修院检阅以闻。

病足,出知许州卒,故事侍读学士无出外者。

天禧中,张知白罢参知政事,领此职,始出知大名府,非历二府而出者,自询始。

询性卞急好进,而侈于奉养,至老不衰。

在濠州,梦人告曰:

“吕丞相至矣。

”既而吕夷简通判州事,故待之甚厚。

其后,援询于废斥中,以至贵显,夷简力也。

(选自《宋史·梅询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B.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C.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D.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任命官职可叫“除”,给官员升职可叫“擢”,给官员降职可叫“贬”,给官员调职可叫“徙”。

B.古代对各方的少数名族有着不同的称呼,常常称呼西方的少数民族为“戎”,而称东方的少数民族为“夷”。

C.古代“坐”是会意字,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文中“坐议”的“坐”是席地而坐的意思。

D.古代与帝王相关的事物都有专称,帝王的食物可叫“御膳”,帝王的诏书可称“御旨”,帝王亲自到某处可谓“御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询聪慧,善于辞令,在崇政殿参加进士考,他的出众的表现,引起了皇上的关注,受到了皇上的好评。

B.梅询可称得上忠臣,边事危急,梅询上书献策,使“蛮夷攻蛮夷”;在用人上,梅询积极进言,主张唯才是用等。

C.梅询在官任上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既有自身原因——“险薄望轻”,也有外在因素——李沆的力阻、寇准的善变。

D.梅询性格急躁,一生都讲究生活的奢华;梅询同吕夷简关系很好,能得到要职,得益于危难中吕夷简的救助。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夺官一级,降通判襄州。

知鄂州,徙苏州,为陕西转运使。

(2)自五代之季,生齿凋耗,太宗、真宗休养百姓,天下户口之数,盖倍于前矣。

【答案】7.A8.C9.C

10.

(1)梅询因此被降了一级官职,降为襄州通判,做陕西转运使。

(“夺”“知”“徙”,句意)

(2)从五代末期以来,人口凋零衰减,而后是太宗皇帝、真宗皇帝,他们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天下的百姓户口数目,大概比以前多了一倍。

(“季”“生齿”“盖”,句意)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

由上文可知,梅询上书请求把朔方郡授给潘罗支,让他们自己相互攻打,于是“帝问谁可使罗支”,意思是皇帝问谁可以出使潘罗支,依据文意梅询请求前往符合情理,所以“询请行”后应断开,可排除BD两项。

比较AC两项,“未至灵州陷还”意思是梅询还未到达灵州,灵州就被攻陷了,他就返回了,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若将“陷还”单独断开,则主语仍是“梅询”,语意不通,据此可排除C项。

故答案为A项。

8.试题分析:

C项,“文中‘坐议’的‘坐’是席地而坐的意思”不当。

结合上下文可知,“坐议天书,出知濠州”意思是“又因妄加议论圣旨,出任濠州知州”,“坐议”的“坐”应是“因为”的意思。

点睛:

本题将实词与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起来考查,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

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

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C项,“寇准的善变”错。

文中第三段说“又以善寇准,徙池州”,意思是又因与寇准关系好迁任池州,“善”是“与……交好”的意思,不是“善变”的意思。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中需要落实的关键词有:

(1)“夺”,被降职;“知”,主管,掌管;“徙”,调任。

(2)“季”,末期;“生齿”,人口;“盖”,表推测,可译为大概。

文言文参考译文:

梅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

少时很好学,善于言辞辩论。

进士及第后,做了利丰监判官。

后来凭借秘书省著作佐郎、御史台推勘官的身份,在崇政殿参加进士预考,真宗皇帝路过殿旁的庐幕时,感觉他缜密敏捷的应答很奇特,就把他召到中书省测试,授予集贤院的官职。

李继迁迅猛地攻打灵州,吴淑上书皇帝请求派遣使臣晓谕秦、陇以西的各少数民族,让他们攻打李继迁。

梅询也上书请求把朔方郡授给潘罗支,(引起他们的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相互攻打。

皇帝问谁可以出使潘罗支,梅询请求前往,还未到达,灵州就被攻陷了。

回京后,梅询做了三司户部判官。

梅询以为自己遇到了明主的知遇,屡次上书陈述西北边防事务。

当时,契丹多次侵占黄河以北地区,梅询请求派遣大臣前往边地督战,招募游民攻打敌人。

又上书说曹玮、马知节有才能可重用,傅潜、杨琼战败应当诛杀,对田绍斌、王荣等人可以责成他们取得成效来赎罪,共上书了数十件事,言辞都很豪壮激昂。

皇帝想任命他为知制诰,李沆极力地(反对)说他轻薄无行,名望轻微,不能够任用。

后来,梅询因裁断田产的案子不合乎事实,被降为杭州通判。

又因妄加议论圣旨,出任濠州知州。

做湖北转运使时,梅询擅自借驿站的马给邵晔的儿子回家探视父母的疾病,但马死了,梅询因此被降了一级官职,降为襄州通判,主管鄂州,后调任苏州,做陕西转运使。

因举荐朱能,被贬为怀州团练副使。

又因与寇准关系好迁任池州。

历任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群牧使。

多次升迁后做了给事中、知审官院。

仁宗皇帝来到迩英阁,阅读《正说养民篇》,看了历代户口增减的数目,回头对身边的侍臣说:

“现在全国有多少户籍?

”梅询回答说:

“这是先帝撰写的,历述前代帝王如果恭谨俭约有节制,那么户口就充足有余;如果田赋税收没有限度,那么户籍就会衰减。

现在仍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作为后世帝王的借鉴。

从五代末期以来,人口凋零衰减,而后是太宗皇帝、真宗皇帝,他们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天下的百姓户口数目,大概比以前多了一倍。

”于是皇帝诏令三司及编修院检阅把情况奏明使自己得知。

梅询患了脚病,出任许州知州,病死在任上。

按照旧例,侍读学士没有出京任职的。

真宗天禧年间,张知白被罢免参知政事后,领任侍读学士这一职务,开了侍读学士出任大名府知州的先河。

但是没有历任二府的职务而出京任职是从梅询开始的。

梅询性格急躁,喜欢进言,并且在生活待遇方面很奢侈,到老年时也没有改变。

在濠州时,梅询梦到有人告诉他说:

“吕夷简丞相要来了。

”不久吕夷简真的前来巡查州中的事务,所以梅询对他很敬重。

后来,梅询在被废黜贬斥时受过他的帮助,梅询能做到显贵的职务,是吕夷简的功劳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

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无实意。

11.对这首词所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B.“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

C.“清风散晓霞”抒发了作者早起时眼见之景,表达了诗人此刻神清气爽的愉悦心境。

D.“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

“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E.全词从大处着眼,写作者一路所见之景,景物多样,色调清丽,作者追昔抚今,有感而发,令人动容。

12.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

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1.CD12.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

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或静景)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或动景)描写。

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答出三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要有分析才能得满分。

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解析】

11.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掌握。

选项中C项愉悦心境不当。

“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

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D项“从大处着眼”不当。

12.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表达效果。

题干“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答题关键词“上阕”“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答题时首先点明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

点睛:

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