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637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吉林省通榆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吉林省通榆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2-12-18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Ba-13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分化后,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遗传物质改变

2、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须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4、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5、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6、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过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气体中的HCl,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

B.除去Cl2气体中的HCl,可以用NaOH溶液。

C.盐酸溶液导电能力强于醋酸溶液。

D.SO2通入C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

B.酸碱反应时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C.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中加入反应物A,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

D.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物质的键能越大,自身具有的能量越低。

9、X、Y、Z是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X<Y<Z

X

Y

Z

B.X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Z的气态氢化物

C.若Z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D.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能均为强碱

10、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

、OH-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u2+、H+、Cl-B、CO

、OH-、Cl-

C、K+、H+、Cl-D、K+、OH-、CO

11、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L(标准状态)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2.3g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是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中含有NA个原子

D.标准状况下,11.2LH2O所含氢原子个数为1NA

13、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的活塞。

甲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乙中充入4molSO3和1molHe,在恒定温度和相同的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3(g)

2SO2(g)+O2(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活塞固定在6处不动,达平衡时甲

乙两容器中的压强:

P乙=P甲

B.若活塞固定在3处不动,达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SO3的浓度:

c(SO3)乙>2c(SO3)甲

C.若活塞固定在3处不动,达平衡时甲乙容两器中SO2的体积分数:

ψ(SO2)乙>2ψ(SO2)

D.若活塞固定在7处不动,达平衡时两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mgB.F1mg

15、用竖直拉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再接着匀减速上升到速度为零。

如果前后三个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三段的位移分别为S1、S2、S3,三段过程拉力做的功依次为W1、W2和W3,则()

A.W1可能等于W2B.W1一定大于W3

C.W2可能等于W3D.可能有S1=S2=S3

16、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B.卫星的线速度为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7、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18、如图5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

19、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  )

A.电场A1的电势高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小于R点的电场强度

C.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Q点处的动能

D.电子从P到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20、如图8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光滑弧形槽固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在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C.物块被弹簧反弹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处

21、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极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极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极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提米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4分)利用光电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

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

(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

D.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23、(10分)

右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

做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

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

(如图所示)。

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_______。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

水平射程(m)

1

0.20

2.0

0.40

2

0.20

3.0

0.60

3

0.45

2.0

0.60

4

0.45

4.0

1.20

5

0.80

2.0

0.80

6

0.80

6.0

2.40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24、(15分)如图所示,质量m=2.2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

(1)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地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x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1;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m,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

 

26、(14分)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图中曲线       (填“a”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的能量变化曲线。

 

(2)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3v(H2)正=2v(NH3)逆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保持体积不变,0.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0.4molNH3,则平均反应速率v(N2)=          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若升高温度,K值变化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为了寻找合成NH3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

T(℃)

n(N2)/n(H2)

P(MPa)

450

1/3

1

_

_

10

480

_

10

(5)已知:

N2(g)+O2(g)=2NO(g)△H=+akJ/mol

          4NH3(g)+5O2(g)=4NO(g)+6H2O(g)△H=-bkJ/mol

         2H2(g)+O2(g)=2H20(g)△H=-ckJ/mol

则N2(g)+3H2(g)

 2NH3(g)的△H=kJ/mol。

(用a、b、c表示)

27、(14分)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Q

M

原子半径/nm

0.037

0.186

0.074

0.075

0.077

0.110

0.160

主要化合价

+1

+1

-2

-3,+5

+2、+4

-3、+5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M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X、R、M、Y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X可与R按1:

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化合物甲,甲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X可与W组成含18电子的化合物乙,则乙的电子式为。

(4)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难溶于水,已知298K时,该物质的的Ksp=5.6×10—12,若此时测得溶液PH=13,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M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5)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28、(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知:

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1)装置的链接顺序为___→____→a→b→___→___→____→___→j→i

(2)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9、(12分,每空1分)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

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胆固醇属于脂质,脂质的分类主要有、和固醇,一般来说,脂质的主要元素有,有些还有N、P元素。

(2)图中①过程的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_________个。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__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__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0、(14分,每空2分)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阳生植物的叶片是。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的过程,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中的化学能。

(2)如果在某光照强度下,叶片放氧速率为零,其生理学含义是。

(3)光照强度>600mol光子·m-2·s-1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限制。

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

(4)若绘制A、B两片叶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mol光子·m-2·s-1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31、(8分,每空1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

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

圆:

长=9:

6:

1

实验2:

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

圆:

长=9:

6:

1

实验3:

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

圆:

长均等于1:

2: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

(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

圆=1:

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分,每空1分)请回答下列与DNA分子有关的问题:

(1)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

(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假定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

现将只含15N的DNA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个脱氧核苷酸借助

通过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成DNA链;

(5)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未标记

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短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到有放射性的主要部分是(上清液、沉淀物)

34、

(1)、(6分)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匀速运动到N,如图4所示,已知力F和MN间夹角为θ,MN间距离为d,则MN两点的电势差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9分)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求:

(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在距地球表面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时,探测卫星上的观测仪器某一时刻能观测到的地球表面赤道的最大弧长。

(此探测器观测不受日照影响,不考虑空气对光的折射)

38、(16分)已知①~④均为工业生产及应用的常见反应。

其中常温下B、D、J、P为气体,C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氧化物,E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1的液体。

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固体,两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

2,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个别反应的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实验中,还需用到的药品是(填化学式)    、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④装置使用阳离子交换膜的优点是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向K溶液中加入N溶液的反应现象为 ;

H在高温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式为 。

(3)P与N反应的产物之一能和K的溶液发生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产物与K以物质的量按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第1空外,每空2分)

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