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719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docx

部编版《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金色的草地

16金色的草地

课时目标

1.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蒲公英一天的变化情况(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大家听。

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二

1.文中的兄弟俩是怎么玩的?

“我”:

弟弟:

2.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是();中午,花朵(),草地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变成()。

3.课外搜集普里什文的资料(生平、故事等)。

(二)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学生从描写蒲公英的句子中不难体会这片草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难点在于朗读。

如何读出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方法:

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预设2体会重点语句

(1)“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我”和弟弟对草地、蒲公英浓浓的爱!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把蒲公英当作人来写,突出了“我们”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预设3有感情地朗读

(1)“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一句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2)“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这两句话要读出对蒲公英、草地的喜爱之情。

预设4对于草地变色的原因的理解,只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花朵(合拢),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花朵(张开),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四、检测环节

1.仿写句子。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仿写感叹句)

2.仔细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填一填。

早上,草地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

中午,草地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

傍晚,草地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

五、本课小结

作者抓住时间的变化,描写了草地和蒲公英一天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对蒲公英花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

我们以后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细心观察)

早晨——绿色(合拢)

中午——金色(张开)

傍晚——绿色(合拢)可爱

七、拓展阅读

作品:

《桂花雨》

教学课题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准确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

生:

课前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看看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出课题

1、师:

喜欢猜谜语吗?

嘘!

听好了,出示谜语: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对,谜底就是蒲公英。

(出示词语:

蒲公英)咱们再来读一读。

请注意哦,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所以它是什么偏旁?

(草字头,上下结构),千万别看成了三点水旁的左右结构。

请跟我美美地写写它的名字吧。

师在预先写好“公”字的田字格里范“蒲、英”两字,生跟着书空。

师边写边补充强调:

“蒲、英”的草字头略宽,下面的“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不要漏掉“甫”右上角的点。

2.介绍蒲公英,

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

你来说一说?

师:

瞧,这就是蒲公英,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蒲公英的图片资料:

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绒毛里带着的白白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

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

这金色的花瓣簇拥在一起,不但美丽,而且把整片草地都染成金色的了。

3、引入:

孩子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这片金色的草地上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金色的草地。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字词

(1)师: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同桌检查一下字词的预习情况。

读错的请帮对方及时纠正。

(集中出示词语)

钓鱼使劲合拢大喊假装

反而观察有趣睡觉喜爱

玩耍蒲公英朝着我打哈欠

盛开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①师:

全都对了的举手,真了不起。

我来抽查一下大家,这个字怎么读?

(出示:

耍)

“耍”字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

(而+女)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

还有其他办法吗?

(要字的“西”换成而),你用了换一换的方法。

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区分这两个字。

(板书:

要)引导分别给两个字组词(相机出示两个形近字的组词,齐读辨别)

②师接着出示“钓”字谁来单独认读这个字?

真细心,没把它和“钩”字给混淆。

(出示“钩”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别组词,相机补充词语,齐读。

③(出示“打哈欠、合拢、大喊、盛开、睡觉、观察”几个词)

谁来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指名领读)师适时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指导读准”拢、盛”的后鼻音。

师:

咦,发现了吗?

这些词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动词)

那我想邀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些词,其他同学负责读词考考他。

(指名表演,其他同学举手出题)

那位同学真是表演得惟妙惟肖,咱们一起来边读边做动作吧。

(齐读)

④(出示“一本正经”)你来读读这个词,你有不同意见?

你再来读读。

你读得非常正确。

“经”字应该读一声,而且它还是后鼻音(出示拼音),大家不要和口语混淆在一起。

一起读两次。

(2)再次集中出示词语

师:

在这些生字当中还有两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

假、朝,学生组词,相机出示预设词语)

将多音字送回句子,指名根据语境正确朗读。

(3)学习本课生字词

师:

在本课的生字当中,你认为哪几个掌握起来有困难?

(集中出示要会写的生字)

预设:

察:

上下结构,下面是个“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喜:

笔划有点多,上面是“士”字,两个扁扁的“口”之间夹着一个“点撇横”。

盛:

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钩略微舒展,与下面部分呈半包势,下面的“皿”要注意写得扁而略宽。

睡:

睡要特别注意右边“垂”的笔画安排及笔顺,其中第三笔是中间长竖,第四笔横画最长,同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紧凑。

讲解的同时出示这几个难写的字。

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适时范写或口头讲解。

投影展示1-2名学生的书写情况,师生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课文感知

(1)师:

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和词语,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金色的草地上的哪两件事?

(2)请同学们听读《金色的草地》,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听读课文。

(4)指名回答问题。

(第二段讲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第三段写我们发现草地会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

师:

你归纳得既简洁又明了。

(板书:

玩耍变色)

(5)师:

本课共有四个自然段,谁来读一下?

(指名读,学生点评,生再读。

(6)师:

通过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

预设:

生1:

我知道课文写了小哥俩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把蒲公英的绒毛往对方脸上吹。

师:

那片草地在哪儿呢?

生:

就在“我们”的窗户前面。

师:

真好!

窗户前就有一大片草地,来到草地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2:

我还看到了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非常多。

师:

在这样的草地上玩耍,难怪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

生3:

我还从课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为蒲公英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师:

真奇妙!

但是老师更为你们第一节课就能知道这么多关于课文的知识而感到高兴。

(7)引导学生在了解段落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补充(本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

“看,那片神奇的草地就在眼前了,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

生1:

我觉得这真像一片金黄的稻田,看上去一望无际,很美。

生2:

这真像一张巨大的金色绒毯,让人想睡在上面打个滚。

生3:

绿色的草地变成了金色的,多神奇呀!

师:

同学们,快看,草地上除了小草,还有什么?

生:

还有很多蒲公英。

师:

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颜色吗?

生:

是金色的。

师补充出示金色蒲公英的图片,能再说说你的观图感受吗?

(预设:

好美的草地,好美的蒲公英呀)

2、这么美的草地,谁想读读?

(出示第一段,指名读)

学生闭上眼,师补充描述:

蒲公英盛开了,在你能所看到的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

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

这样美轮美奂的地方,想去吗?

那将我们的渴望和喜爱之情送进句子里吧,美美地读读第一段吧。

(齐读)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儿,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

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

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

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上课之前,我们想考考你们,你都见过金色的什么呢?

(出示词组填空),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补空: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童年、金色的秋天、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田野等)其实,还有一片金色的草地(出示最后一个答案),这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咱们又怎能错过呢。

现在让我们出发吧,飞舞的蒲公英一直为咱们指路呢,让我们礼貌地和它们一一问好吧。

2、出示读词游戏

开小火车读。

3、集中出示词语,齐读复习。

感谢它们的帮助,让我们再次大声和它们打招呼吧。

4、引入:

终于来到了金色的草地啦(出示图片和第一自然段,让我们在文字的指引中进入草地吧。

(齐读第1自然段)

二、融情入境、学习第二自然段

1、如果将你置身于这金色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预设:

生1:

我特别想躺在上面晒太阳、打滚。

生2:

我还想跟小伙伴们在这样的草地上开心地玩耍呢。

师:

那书中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大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第二段及听读要求)

2、指名读,想一想: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

3、再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的感觉,划一划,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他们快乐玩耍的情形。

4、指名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这段话中的

第2、3、4这三句话。

根据回答相机标红一些关键词,并引导学生看看兄弟俩都是怎么玩耍的,抓住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加入一些适当的想象,来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可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展开细节的想象。

(出示要求:

我会演)指名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玩耍的过程,让过程更具体可感。

随文理解“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指名表演,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一本正经”说一句话。

5、课件出示第5句话: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有趣的情形?

(比赛看谁把蒲公英吹得更远更高......)

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们自然非常喜爱蒲公英,同时随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6、(出示填空,学生补充)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体会孩子们心中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二、探究交流,体验快乐

(一)学习第三段

1、发现变色

(1)师:

小哥俩是怎样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

现在请

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师:

为什么要强调很早去钓鱼呢?

生1:

说明作者平常起得不是这样早。

生2:

作者以前起得不是这样早,没有发现早上的草地与自己以往见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师:

你说得真好!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是呀,这里强调起得很早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作者说——标示绿色“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引生齐读)

师:

我们品读文章就要做到咬文嚼字,一个“并”字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

“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

师:

是呀,可是这一次的发现却打破了作者以前的认识。

师:

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草地是会变颜色的。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

(板书:

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2)指导朗读

师:

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此时面对如此多变的草地你的心情怎样?

生1:

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我一直认为这片开满蒲公英的草地是金色的,可是它也有变色的时候!

生2:

我觉得太奇妙了!

这片草地居然会变色!

生3:

有了这样的发现,我感觉非常兴奋!

师:

是呀!

多么奇妙的“变色草地”,发现这样的奥秘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那么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份感受表达出来吧。

出示句子

(指名读)你来试试。

师评:

从你语调的渐渐升高中,我感受到了你的惊讶。

来,让我们也学着这位同学的方法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

2、寻找原因

师:

看到如此神奇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生:

我最想知道它为什么会“变色”?

师:

让我们赶快再来读课文,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

你能找到具体的词语来谈谈作者的发现吗?

生:

我从“张开”可以体会到蒲公英开花时是金色的,“合上”时把金色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

你真会读书,抓住了“张开”“合上”两个词语。

我们读书的时候就要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师: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1:

比喻的方法。

师:

真神奇呀!

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子。

合上、张开,合上、张开。

花朵张开时,——(出示课件: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一朵蒲公英张开,能让草地成为金色的吗?

那第二朵谁来开?

你读

第三朵,谁来

第四朵,

所有的花朵一起张开时——引读:

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并出示两张图片)

师:

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说,你也来说说。

花朵一朵、一朵合上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草地又变成绿色了)

师:

看来,这秘密就在这蒲公英身上了。

师:

终于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

现在这样美妙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播放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草地),那你能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蒲公英这一特点,为这些美妙的画面配音,并介绍草地变色的原因吗?

(学生练习复述)

依次出示提示语: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

早晨,草地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

中午,草地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

傍晚,草地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

根据交流出示答案: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是张开的;

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二)学习第四段

师:

面对着这片草地,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引读:

(出示句子: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

所以作者说——标绿“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1:

这句话非常生动。

我们起床时,蒲公英的花就开放了,到了晚上,我们睡觉时,蒲公英的花就合上了,就像和我们一起睡觉一样。

生2: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

是呀!

这怎么能是一株普通的蒲公英花呢?

它就是我们一位可爱的朋友!

面对这样可爱、神奇的朋友,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

那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1、指名读句子。

2、师:

学到这里你明白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了吗?

(指名回答)

过渡:

原来草地会变色是与蒲公英有关啊!

这是多么的可爱!

多么的有趣啊!

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齐读)

师:

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你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喜爱、喜欢……)

师:

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

预设:

(1)(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

如果将句中的这两个“!

”改成“。

”后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了还是浅了?

你体会到了吗?

(出示课件对比)

过渡:

所以,可别小看了这两个“!

”,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

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思考:

作者把蒲公英当做成了什么来对待?

(把蒲公英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过渡:

是呀!

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

他分明是把蒲公英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

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

(指名读)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探究交流:

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观察不仅能够让人发现更多知识,而且还会给观察者带来很多乐趣。

(板书:

认真观察)

2、出示课后“交流平台”的句子,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师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学生交流课前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含羞草、秋天树叶会变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必要时予以纠正、补充。

同时,仿照课后“初试身手”中的示例,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出示“初试身手”)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神秘的现象正等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孩子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呢!

 

板书设计

早晨绿色

16、金色的草地中午金色认真观察要

傍晚绿色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金色的草地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色、草、片、变、并、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品读感悟第1自然段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字“色、草、片、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新,激趣导入

   1、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记得它们吗?

(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轮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我们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谁想赞美这美丽的草地。

   3、设疑激趣:

我们随着小男孩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读读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读悟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1)出示早上草地变化的句子谁来读读?

      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

    

(2)中午、草地颜色又是怎样变化的?

      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

      师:

多有趣呀!

这草地居然会变戏法。

想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草地颜色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自由畅谈感受。

    (3)把1、2句连起来读读吧!

      师:

草地会变颜色引起小男孩极大的兴趣,他开始仔细观察。

他又有什么发现?

      指几名学生读,相机评议,读出小男孩喜欢观察、善于发现,读出傍晚蒲公英的神奇。

    (4)老师和男、女生合作读这三个句子。

   3、质疑:

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归纳问题出示: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齐读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草地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男孩可是个有心人呀!

我们跟着他去找找答案吧!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

    

(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小组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2)词语质疑,组内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哦,原来是这样…….合拢”。

一句

    

(2)结合手势理解词语“合拢”、“张开”。

      指导朗读,读出蒲公英的有趣

    (3)利用课件再现蒲公英开合特写情境,理解词语“攥”。

      指导读好“张开时……….成了绿色的。

”一句。

      指名读,评议读,男女生比赛读。

    (4)出示“清晨…….变成金色了。

”一句

      师语言渲染,学生想象画面。

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评议读。

读出草地的美丽。

   4、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句说话。

     齐读蒲公英花瓣开合的三个句子,加深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5、师:

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和老师一起读读吧,能不看书更好

    (引导背诵)

   6、师:

在小男孩的带领下我们弄清楚了草地变颜色的秘密。

谁来夸夸小男孩。

  四、激发情感,体验乐趣。

    正因为小男孩这么喜欢观察,他和蒲公英交上了朋友。

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受。

    今天我们和小男孩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知道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

让我们把文章从头到尾连起来在读读吧!

  六、识字写字,拓展延伸

   1、出示“色,片,草”,指名读,齐读。

   3、交流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4、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5、老师范写“片”。

   6、学生描红,练写。

                 17金色的草地

                 张开   金色

                 合拢(攥)绿色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金色的草地人教部编版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会认“蒲、英、耍、欠、钓、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