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819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

2021-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I)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

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

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

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

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

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

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

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

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

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

《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

又说:

“修,饰也。

”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

关于湘君究竟是什么样的神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简单的说,洪兴祖以为写的是娥皇,我们知道,娥皇、女英是舜的两个妻子,舜死了,娥皇女英泪滴洒在竹子上,成为斑竹;后来她们死了,成为湘水之神。

这究竟是不是可靠,《楚辞》的湘君是不是娥皇,我们今天来不及考证,至少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所写的美好,是一种女子的魅力,而且是从内在到外在的容德之美。

《楚辞·远游》上还有“神要眇以淫放”一句,洪兴祖注解说“要眇”是“精微貌”。

把两处“要眇”出现的注解结合起来看,我们知道“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这样一种美。

(摘编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在初起时,并不承担言志功能,它仅仅只是一种诗人文士写给歌女的歌词,其主要为歌女的歌唱服务。

B.写词的诗人文士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教养个性等背景在写词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于其创作的歌词中。

C.人们平常所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其实是端架子,装腔作势的假象,缺乏挖掘个体身上最深隐本质的可能性。

D.最初的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文士身上最深隐的本质往往不是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

2、下列关于“要眇宜修”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要眇宜修”出自于《楚辞·九歌·湘君》中的一句“美要眇兮宜修”,是对湘水上的神灵所具有的美态的形容。

B.王国维认为词具有“要眇宜修”的特点,所以其境界就无法与诗的境界媲美,王国维指出“诗之境阔”而“词之言长”。

C.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注解“要眇”为“好貌”,“修”有“修饰”的意思,“要眇宜修”指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D.洪兴祖认为“要眇宜修”和娥皇有关,这点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洪兴祖把“要眇宜修”与女性联系分析的理解有一定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微妙处在于诗人文士主观上并不想要把思想志意完全容纳进去,但客观上却无法避免地将其本质流露出来。

B.人在游戏中往往是不设防的,因此诗人文士用游戏笔墨为歌女写歌词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将自己性格思想表现出来。

C.王国维认为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和词各有特色,各有长短,各具特色。

D.娥皇女英的典故的可靠性不会影响人们对词的美感的诠释,词具有一种女性的美,具有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婴:

一生只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赵兰英

  草婴本姓盛,名峻峰。

草婴是他1942年发表第一部文学译作《老人》的笔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婴喜欢白居易的这首诗,这个笔名伴随他一生。

草婴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草,一生数次遭遇厄运,但他一次次闯过来了。

支撑他穿闯过难关的是什么?

是他品格中造就的坚韧和执着,是他内心充盈的从容和淡定。

14岁那年,草婴考上上海的雷士德工学院附中。

这是英国人办的一所学校,主修英语。

可是草婴不满足,还想再学一门外语。

那个年代的中国,苏联是进步、光明的象征。

草婴看到一些关于苏联的通讯报道和文学作品,非常兴奋,由此产生强烈愿望:

学好俄语,把它们翻译过来,让更多的人对这个新兴的国家有更多的了解。

在一次社会活动中,草婴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姜椿芳。

姜椿芳是一个俄文通,知道草婴在学俄文,便热情地给予辅导。

1941年8月,上海地下党和苏联塔斯社主办的《时代》周刊出版,主要登载有关苏德战争的电讯、特写、通讯、述评及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

姜椿芳是这份刊物的实际负责人。

那时,上海没有几个人懂俄文,姜椿芳就让草婴为《时代》翻译一些稿子。

草婴显得不自信,姜椿芳鼓励他:

“翻翻就会了,你翻好后,我来校阅。

”由此,在姜椿芳这位大翻译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的指引下,草婴走上翻译之路。

  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文学中,草婴最喜欢、翻译最多的是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

他说:

“我为什么特别看重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呢?

因为我感到,从他们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人性的光辉是最强烈的。

我感受到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特别需要培养和唤醒人性的光辉。

  然而,“文革”一开始,对肖洛霍夫的批判,各级报纸铺天盖地,说他是苏修文艺的鼻祖、人民的死敌等等。

被批判为吹鼓手的草婴,丝毫不惊慌:

你批你的,我信我的。

有朋友劝他,把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的原著和一些外文书籍统统销毁,或者送到废品回收站去,争取主动。

他却这样回答人家:

“他们要来销毁,我没办法。

但是,我自己绝不会销毁的。

”免不了,他被批斗、被隔离。

草婴内心非常坚韧,而且逻辑思维能力很强。

什么事,到了他这里,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高、谁低,谁轻、谁重,谁先、谁后,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

翻译家傅雷,被扣上“右派”帽子,有关部门让草婴写材料揭发,他一个字没写。

草婴后来说:

“我当时就这样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他们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一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要有良心。

我不能昧良心,人家是好人,一定硬说他们是坏人。

”在草婴的人生信条上,有这样几个字:

心、脑、眼、骨。

具体说,心,就是良心。

没有良心,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做得出。

脑,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

眼,就是要观察,明辨是非。

骨,就是脊梁,任何时候要挺得直。

1975年,又一场灾难降临。

瘦得体重只有90来斤的草婴,被叫去扛水泥包,一包水泥100来斤。

扛了一包又一包,一次,他人还没站稳,车上的人就把水泥包压在他的肩上。

他只听到腰背部“喀嚓”一声,人就昏倒在地。

第十二节胸椎压缩性骨折!

他是“牛鬼蛇神”,没有资格住院,只得回家。

躺在木板床上,一动就痛入骨髓。

结果,在木板床上吃喝拉撒一年之久,被折断了的胸椎骨,才愈合起来。

这种非人的生活,有几人能挺过来?

支撑他的,就是内心那份坚韧、那份淡定。

他认为,人这一生注定有许多磨难,重要的是要有韧性,挺过去。

躺在木板床上,他每天给自己“打气”:

坚持、坚持,一定要渡过难关!

 因为不拿工资,没有级别,这位大翻译家看病也成问题。

很多人知道,巴金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资的专职作家。

其实,在翻译界,还有草婴、罗稷南、傅雷、满涛、萝海,不拿工资,不定级别,不进国家编制,靠翻译稿费生活。

因此,在很长时间,草婴不享受任何医疗待遇,生病后只能在街道小医院诊治。

其实,草婴也有机会成为国家编制人员,并且当官。

但是,他放弃了。

那是1977年,文学春天来临之际,上海筹办上海译文出版社。

那天,市委宣传部领导来到草婴家里,请他出任总编辑。

他也有机会,从事外交工作。

但是,他放弃了,对于国家编制和当官,他看得很淡,他选择的路子不会改变。

草婴说:

“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并不很长,所谓人生苦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能集中你所有精力,在你的一生中做好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那就算不错了。

”就是这份淡定、从容,使他内心安静,不目迷五色心分四处,更不会怀疑和后悔自己的选择与执着、坚定。

  放着总编辑位子不坐,草婴有“私心”:

集中时间和精力,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

他说:

“我认为是正确的,就把全部精力、时间都放到这上面去,其他事情一律都推掉。

从18岁开始,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有限的精力、时间,怎么能够用到对社会、对人民最有益的工作上面。

因此,我对时间的吝啬,也可以说节约,像犹太人节约金钱一样。

  整整20年,他埋首于托尔斯泰所描绘的世界里。

他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早饭后,进入书房,开始工作。

亲朋好友来访,他也是坐一会儿,就说:

“对不起,我要上班了。

”不待人家反应,就自顾自地走进书房。

他的长女不幸患上癌症,卧室与草婴的书房仅一步之遥。

一边是女儿痛苦的呻吟声,一边是父亲笔头的沙沙声。

草婴没有停笔!

老年丧女,草婴该忍受多大的煎熬?

他挺住了。

他想,不能因为女儿,影响工作。

否则,就是“双重损失”!

正在进行中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是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孩子!

  草婴严谨的翻译态度在翻译界有口皆碑。

一般翻译一本书,他先把原作看过几遍甚至十几遍,弄懂弄清所有人物关系,所有情节起源,甚至做卡片。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就有559个。

草婴给每个人做一张卡片,姓名、身份、性格特点,与其他人的关系等,一一写在上面。

同时,他还要熟读有关俄罗斯历史、哲学、宗教、政治、军事、风俗等方面的书籍。

直到把整部原作理解透了,烂熟于心了,他才动笔翻译。

即便如此,对一个词、一句话的推敲,他还要反复多遍,直到满意为止。

也许人们不相信,一年365天,草婴没有一天不翻译。

12卷本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他花了20年的时间!

他每天的翻译速度是:

1000字!

他的每个字,是用心血“呕”出来的。

  草婴认为,一个文学翻译家是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他必须时时刻刻想到他们,对他们负责。

他说:

“我做了一辈子的翻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我平生只追求一点,那就是: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自己非常喜欢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所以盛峻峰便以“草婴”作为自己一生的笔名,而草婴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确实与草相似。

B.草婴走上翻译之路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他不满足自己已学的的知识,二是当时苏联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三是姜椿芳的鼓励和指引。

C.草婴宁可被批斗、被隔离,也不听朋友劝告,把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等外文书销毁或送废品回收站,说明他不懂权宜之计,也表现他执拗的性格。

D.草婴把自己的翻译工作看得比女儿的健康和生命都重要,听着隔壁女儿痛苦的呻吟,他竟然能安心翻译,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让人难以理解。

5.草婴的翻译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6.草婴的“坚韧和执著”与“从容和淡定”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结合材料说明。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

”文官涅维拉济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

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

”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

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

”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

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

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

”涅维拉济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

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

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

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

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

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

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

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

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

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连姓也糟透了:

涅维拉济莫夫①!

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

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

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

”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

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

”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

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

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济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

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

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

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

”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7.下列对小说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D.“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

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E.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

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8.请指出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4分)

 

9.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

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文是韵文,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

D.“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

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5分)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11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老:

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她的朴实。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E、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前辈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15、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送东阳马生序》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的句子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表现出对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渴望。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②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③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地利队和英格兰队都是世界强队。

 ④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⑤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

 ⑥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杂光强烈的干扰,对测量设备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相对导航的可靠性均造成较大影响,给交会对接的可靠实施带来一定风险。

B.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猎狐2015”行动办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对潜逃印尼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集中缉捕行动。

C.关注原创和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年空缺,它在xx年终于被“透明计算: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成果终结。

D.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武昌南湖中学邀请了四个大学的热衷于饮茶文化的教师利用选修课时间为同学们传授茶之历史、品茶礼仪等方面知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字并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