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2060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docx

妈妈作文之妈妈传记作文

妈妈传记作文

【篇一:

第一套传记和作文】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1933年9月,16岁的徐舜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组,毕业后到杭州笔桥飞机制造厂工作。

这一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轰炸杭州笔桥,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

1944年9月他被派往美国学习航空,参加了fd-i飞机的设计工作,学成回国后从事运输机设计等工作。

1949年春,徐舜寿所在的南昌第二飞机制造厂被迫迁往台湾,他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投身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建设。

建国初期,中国的航空工业极其薄弱,为摆脱这一落后局面,1953年国家把航空工业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为航空工业提出了“有修理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的战略发展方针。

1956年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在沈阳创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首批受命组件飞机设计的有徐舜寿、顾诵芬、陈一坚等,同时还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百名科技人才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未设计飞机设计。

徐舜寿被任命为设计室主任。

当时空军学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桨、后三点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为了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经过反复思考和仔细分析论证,徐舜寿认为,第一架飞机应当是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后定名为歼教1飞机)。

这不仅是培养新飞行员的需要,也是新中国射击队伍建设的需要,况且,中国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维修飞机的经验,并成功仿制了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7高亚音速战斗机;同时,我国已经具有制造喷气歼击机的工业基础。

徐舜寿很重视苏式飞机的研究,到任后也倡导设计人员认真研究苏联各类型号的飞机和各种技术手段,而他的设计思路并没有被苏式飞机框住,他的想法是“学习苏联,参考英美”,稳步前进。

因而,他在后来歼教1的设计中,选用了美英的两侧进气方式,而没有沿袭苏联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

这种两侧进气的布局先后被用到我国的强5飞机以及一系列新的战斗机上,后来苏联自己设计的飞机也改用了两侧进气。

1958年7月26日,正式试机。

首飞成功后,叶剑英元帅特地从北京赶到沈阳参加了歼教1的庆功会,并观看课歼教的精彩飞行表演。

这一年大跃进开始,飞机设计室曾提出设计超音速歼击机的设想,初始方案尚比较实事求是:

马赫数1.4,升限18000米。

由于形势变化,飞机设计指标一路攀升:

马赫数急剧上升至1.8,2.0。

看到不尊重科学规律的种种现象,徐舜寿大胆直言:

目前我国还不具备研制这一种飞机的条件。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徐舜寿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伍修权将军曾撰文回忆他:

“生于江南水乡,为了发展我国航空工业,足迹遍及全国,并且长期生活在北方,每次调动,他从不讲条件、地点,往往只有一句话,只要搞飞机,到哪儿都行。

解放初期,国内有关飞机强度计算方面的书籍很少,1953年,四局的情报资料部门新到了俄文版本《飞机强度学》,徐舜寿看到后,当即着手将其翻译出来,供我国航空院校和飞机设计部门使用。

设计室成立初期,飞机设计资料奇缺,徐舜寿要求设计人员收集当时国内

已有的苏联米格和雅克飞机的各种资料,每次有人去北京出差,他都会嘱托购置和预定美英等国的航空期刊、书籍,引导青年技术人员不断学习。

为了尽快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他把能请来的专家都请来,给设计人员授课,传授飞机设计的经验。

文革中他逼写汇报材料时这样写道:

‘开始设计歼教1以后,经常请些教授来讲课,我当时在心里是有一张名单的:

风调试验ⅹⅹⅹ,气动力学ⅹⅹⅹ,操纵稳定ⅹⅹⅹ,结构强度ⅹⅹⅹ等等“徐舜寿故意隐去了这些专家的姓名,显然担心这些人受到了牵连。

据顾诵芬院士回忆,这些隐去的人都是我国出色的专家、教授。

(摘编自张盛秋《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等)相关链接: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当得知部分年轻工程技术人员被牵连时,徐舜寿在党的回忆上坚决反对把一批离校不久的年轻人化为右派,担心飞机设计事业会陷于瘫痪。

而后,徐舜寿被认为有“右倾思想”而遭到批判。

(XX百科)

2.在徐舜寿的领导下,飞机设计室成为培养飞机设计师等等摇篮。

后来我国建立了多家飞机设计结构,其技术骨干几乎都来自这个飞机设计室。

这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如顾诵芬、屠基达、管德、陈一坚等。

(周日新《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奠基人——徐舜寿》)

3.在飞机设计与航空理论的研究上,徐舜寿和吴大观都是我的导师、楷模(陈一坚《陈一坚自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抗战时,日军进攻上海轰炸笕桥,具有航空背景的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这种爱国情怀一直激励着他为中国航空事业做贡献。

b.为改变我国航空工业落后的局面,国家高度重视飞机设计室的创建,把它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并各地调集了近百名飞机设计人才。

c.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飞机,并不是对现成飞机的模仿,而是在收集、研发国外飞机资料的基础上,优选技术手段,形成自己的方案。

d.为了尽快提高设计人员的能力,完成歼教1飞机的设计,徐舜寿亲自翻译了俄文版《飞机强度学》,还请专家来设计进行指导。

e.凭着年轻人的热情,设计室成立不到两年,便在1958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开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

[答案]c(3分)a(2分)d(1分)

[解析]b项中“各地调集了近百名飞机设计人才”与原文表意不当,原文提到“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百名科技人才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未设计飞机设计”;d项徐舜寿翻译俄文版的《飞机强度学》的原因在原文中体现的是“国内有关飞机强度计算方面的书籍很少”“供我国航空院校和飞机设计部门使用”而不是题干中说的“为了尽快提高设计人员的能力”e项“凭着年轻人的热情”表意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够准确。

(2)徐舜寿为什么认为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飞机“应该是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客观方面,①空军学校普遍使用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

②中国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维修飞机的经验,有了制造喷气歼击机的基础。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原因,思考原因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谈,主观原因来自于个体自身,客观原因通常来自于外界环境和他人。

本题只要找到问题句——第三自然段,然后在问题句的前后左右找出主客观原因即可。

(3)作为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在航空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他主持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的设计工作,为中国飞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②主持、组织或亲自参与了多种类型的飞机,为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飞机设计人才,为我国飞机设计及其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在文本中提取并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需注意的是在提取信息是要围绕“航空事业”和“成就”进行思考,逐段找寻答案。

(4)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说,徐舜寿是他的“楷模”。

徐舜寿哪些方面的表现堪称“楷模”?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①热爱祖国。

对航空事业有执着的追求,为了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任劳任怨,足迹遍布全国,为中国的航空事业鞠躬尽瘁。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飞机设计的科学规律,反对毫无根据的提高飞机设计指标的做法。

③爱护年轻人,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爱护他们的政治生命,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年轻人,为新中国造就了一批批航空事业的栋梁之材

④注意保护设计人才,文革中注意保护曾经给设计人员上课的一批出色的专家、教授。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球星大黎以队长的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

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

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南旺俱乐部。

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

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篇来自现实的材料,故事略有改编,关心篮球的球迷,一看材料就知道“大黎”是谁。

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人才流动问题、关心市场规则问题、关心物质待遇问题,关心如何留住、吸引人才问题。

现在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将来他们也许会遇到类似问题,这是一堂人生案例分析课,是预演,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不仅如此,人生中我们也常常会遭到非议,怎样回应呢?

也是一次历练。

这次作文的意义不同凡响。

二、作文任务

我们在仔细读了题之后,先看看作文任务,因为我们带着任务再去分析材料,针对性特别强,就便于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1)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

这是对象任务,四选一。

不可多选。

否则离题。

(2)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这是内容、思维任务一一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态度、看法;文体任务一一表明态度、看法,就是写一篇议论文。

“回应人们的非议”,要回答人们的非议,首先就得弄清楚人们非议什么?

这是分析作文材料的指针。

只有弄清楚了人们非议什么,你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回应。

主要任务:

回应人们的非议,非议有道理吗?

属于因果思维(为什么)。

三、作文要求: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四、此事的影响:

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此事”什么事?

核心事件是大黎转会。

“非议”,什么是非议?

非议就是不赞成、责备。

责备是批判指摘。

非议什么?

做法?

态度?

不明确,那么,可能是两个都有,那么,分析时就都得研究研究。

五、含意分析

带着写作任务,再梳理一下四方的表现,并——分析其“含意”。

1.北兴俱乐部:

(1)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效力。

一一可以说这是在打感情牌,用感情留住人才。

可是合同已到期,说明大黎履行了合同,大黎已经付出了。

人们非议:

打感情牌,不懂真格的。

(2)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

——俱乐部打感情牌,或说人情牌。

可是,不让大黎参加冠军仪式,会伤大黎的感情的,所以人们非议。

大黎的离开,所影响的一定是球队下一赛季的成绩。

缺少了一个主力得分手。

大黎的走,带来的是球迷对于最终排名成绩上的预期下调。

大黎的转会虽然对球队近期成绩会有影响。

所以,人们非议。

2.南旺俱乐部:

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

——大黎加盟了,似乎与高薪有关。

但大黎说加盟的原因是“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这里必须说说人生价值的问题:

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两者的统一。

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即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人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评估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理解人生意义大小。

人生价值的价值量大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及实现程度来决定。

人生价值的确定及价值量的增减,也是个人人生拼搏的结果。

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人生价值显然包括薪水,薪水高,一般说,人生价值就高。

以高薪邀请大黎加盟,显然大黎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人们非议的是高薪使大黎加盟了。

大黎是一流人才理应得到相应的待遇。

从大黎的理由看,高薪也不是重点,还包括尊重、理解等。

南旺俱乐部邀请大黎加盟,付出高薪,一定是看重了大黎的价值,大黎的球技和某种精神一定和自己的球队风格等契合。

薪酬待遇并非是左右大黎选择的首要因素。

人们非议高薪挖人。

【篇二:

人物传记】

母亲小传

母亲是个善良了一辈子的人。

话正传,都是写给先驱,亦或是阿q这种集多种人素于一身的,自传,从何谈起,亦都是“夸”自己,他传,总要些洋洋洒洒的笔锋,我呢,适不适合的,于是便有了这母亲小传。

从何谈起,总之母亲是个善良了一辈子的人。

我曾若虚若幻地听旁人谈起过母亲的小时候,在具体的成绩上,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过什么所谓的一鸣惊人,唯一的留言录上也只有一笔乐于助人,“天真无邪”。

总觉得对于母亲的评价是少了些什么,又是什么呢?

曾听外公谈起过,小时候我母亲一家是生活在沙漠边界的,又由于母亲年纪较为年长,便又免不了那些天天为家里生计所干的重活,母亲家中较她小的弟弟妹妹又较为多,母亲的母亲,便是我的外婆,又因常外出,便少有时间照料家人,于是家中女二号的她时时就要在女一号中的事务中繁忙,学会坚忍。

“换做你大姨妈,要是要抱怨几声的,而你妈妈却一直都?

?

我还亲口听及外公讲述母亲儿时的为家人的吃苦,当时还小,自然是对比于当时的自己,是大为震惊的亦虚亦幻。

我儿时的七岁,是最为调皮的七岁,自然也是那种学校受气,家中一展抱负的人。

于是,对我罕有还手的母亲便成了我的“出气对象”。

我时常是披上头巾,仿佛一股混世魔王,海盗头目的形象,便对老妈用稚嫩的腿手,拳脚相加,这似是不孝,以下犯上的表现,可母亲是母亲,时常是以沉默而表示她特有的性格。

有时,她也是时常因事务,少有陪我的时光,于是,我便似“鬼哭狼嚎”,母亲是关心我的,也便忙里偷闲的干些她最讨厌的事,与我“共演”武侠片。

母亲自言自语的说过,她希望一辈子能善待他人,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生命,她也曾若有若无的提起过:

她希望在她老去的那一天,等我长大的那一天,能回到故乡,与故乡待在一起。

这种试想总归试想,可母亲就是母亲,她善待长辈,晚辈,故乡。

母亲,是个善良了一辈子的人。

【篇三:

【优秀作文】我的自传(三篇)】

一篇我的自传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五日,随着一阵阵哇哇的啼哭,一个新的小生命呱呱落地了mdash;mdash;这就是我。

我的诞生令爸爸妈妈又惊又喜,他们希望我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学问,有道德,而且有所成就的人,便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mdash;mdash;尹圣君。

就这样,我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舞台,在亲人的关爱呵护下,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五岁的我mdash;mdash;可爱的问题口袋

转眼间,五个春秋已经过去,我五岁了。

正在上幼儿园的我已经明白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了能天天向上我学会了不懂就问,可问的问题都是些令大人们无法回答的问题:

妈妈,天上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

人为什么会这么聪明?

妈妈说我是个问题口袋,还对我说:

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那时候我好想快快长大。

七岁的我mdash;mdash;一个废寝忘食的小书迷

时间过得飞快,七岁的我已经升入了小学。

可我并不留恋幼儿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多想快点学习知识,解答我小时候的种种谜团。

升入小学不久,老师就教会了我们拼音。

这时候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记得我得到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mdash;mdash;《注音版儿童趣味小故事》,并认真阅读时,发现自己读得和妈妈讲的截然不同。

虽然当时认字少,读起来很费劲,但我仿佛感觉每一篇故事都像通往知识的窗户像我打开,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不但忘记了吃饭,而且有时连作业都忘了做。

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岁的我mdash;mdash;一个妈妈的得力助手

十岁,我真的长大了。

在家里,洗碗洗筷,拖地扫地,已经是我每天都做的家务。

那时的我,真正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

平时,爸爸上班,我便当妈妈的助手有时我还会大显身手给妈妈做个炒鸡蛋,麻辣土豆丝,令妈妈喜笑颜开。

一次,妈妈得了落枕,脖子痛的厉害,我便帮妈妈贴膏药,买水果,按摩。

妈妈高兴地直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我却觉得这样回报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是在太少了。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了。

爱思索,爱提问,爱动脑筋。

相信只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我一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篇我的自传

1996年7月20日,随着一阵哇哇的哭声,一个可爱的婴儿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从此,生活的大舞台上就有了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脚丫在小天地里任意的涂鸦,涂鸦成我难忘的昨天。

4岁mdash;mdash;问号小女孩

4岁是我步入学堂的第一年。

当我接触一些有趣的知识时,我就会被深深地吸引住。

特别是上课时,我总是紧紧地盯着老师,生怕漏听了哪怕一秒的知识。

听到老师跟我们说天上的宇宙、地上的故事,我的小脑袋就会随着那些有趣的事物转个不停。

我很爱动脑筋,所以总会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我就去问妈妈。

妈妈,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

妈妈,我的肚子为什么会饿?

妈妈,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吗?

妈妈,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妈妈招架不住我的进攻,常常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我去问老师,可老师也常被我问得一个头两个大。

于是我就追着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因为我总是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追着大家不停地提问,大家就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问号小女孩。

这就是4岁的我,一个满脑子都是问号的小女孩。

8岁mdash;小书迷

8岁的我爱书如命。

故事书、漫画书、作文书、科幻书、小说等等,不管什么书,我都一股脑儿拿起来就读。

不管晚上作业有多少,事情有多忙,我都会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书。

我看书很着迷。

我会随著书中的趣事哈哈大笑;也会为著书中令人落泪的悲惨故事而伤心痛哭;看到本领高超、助人为乐的人,我会产生敬佩之情;看到那些烧杀qiang掠的恶人和那些贪赃枉法的坏人,我心中的愤怒油然而生每当妈妈看见我忽而大笑、忽而大哭,忽而喜悦,又忽而愤怒时,总会无可奈何地叹息道:

这丫头,真是没办法!

我还曾经因为看书而耽误了事。

时间在慢慢流逝,而我却浑然不知。

笑够了,也乐够了,合起书,回味无穷。

突然一个激灵,天哪!

几点了?

一看,竟然八点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在拼命赶作业。

这就是8岁的我,爱书如命的小书迷。

12岁mdash;mdash;懂事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想起妈妈以前整天都为我操心,而我却总是惹她生气,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星期五放学回到家,妈妈放下我的书包,就径直走进厨房准备做饭。

我想:

妈妈工作了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又要去接我,回到家还要做饭,这多么不应该!

想到这,我马上走进厨房。

妈妈。

有什么事儿吗?

妈妈,您去休息吧,我帮您做饭。

不用了,你快去做作业吧,饭菜很快就好了。

妈妈,就让我为您做一顿饭吧,嗯?

妈妈只好笑了笑,点了点头。

晚饭后,我又替妈妈把碗碟洗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打扫了一遍,最后还为妈妈捶背按摩。

妈妈很高兴,对我说:

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妈妈真高兴!

我听到这句话,心就像被浸在一罐世界上最甜的蜜糖里。

这就是12岁的我,懂事的我。

这就是我,一个有着多样性格的我。

看完我的自传,你们喜欢我吗?

三篇我的自传

我叫熊贝,今年九岁,就读于黄冈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别看我年纪小,可是个名副其实的精灵鬼,小姨常夸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呢!

我这张小嘴巴只要看见香喷喷的饭菜就想立马尝一尝,好像嘴巴里长了很多馋虫一样,我吃小馒头小包子都是一口一个准的,才懒得慢嚼慢咽,吃完饭我转悠两圈还能吃很多零食,

妙脆角、薯片、辣皮等等都是我的最爱,有时候妈妈担心我吃多了消化不好影响健康,就禁止我吃零食,可是我就会转转小脑袋,咕嘟着小嘴巴,停着个小肚子,撒娇的说:

妈妈,你看我胖乎乎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啊,你就让我再吃点吧?

妈妈招架不住我这又可恨又可气的样子,狠狠的说:

看你吃成个小胖子就不美了,怎么办?

我只管享受美食,认为把自己吃的胖胖的才有力气,男生也不敢欺负我。

我性格比较活泼,每次跟爸爸妈妈出去玩,看见我喜欢的熟人我就会大方的打招呼,因此大家常夸我懂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过我也是有个性的,看见我不喜欢的人我是懒得搭理,因此也常听人说:

这个小孩子脾气还不小啊!

虽然我在家里有时候表现得很糟糕,可我一直孝敬长辈,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我在学校里不是第一名,可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