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2443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docx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②以勇气闻于诸侯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

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

7.D(①“把”;②⑤“凭”;③④⑦⑧表目的的连词“来”;⑥⑨介词“因为”)

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8.B(①⑧使动用法;②③⑦名词作动词;④⑩动词作名词;⑤⑥⑨名词作状语。

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使不辱于诸侯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9.D(D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是被动句。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10.D(“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二、课内片段阅读

(一)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赵王悉召群臣议()

③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④臣请就汤镬()

11.①用刀杀或杀;②弹奏;③回头;④后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舍相如广成传

C.引赵使者蔺相如D.璧有瑕,请指示王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臣请就汤镬

12.D(D项都表示谦敬副词“请允许我”;“负”分别为“依仗”和“对不起”。

“传”分别为“传递”和“传舍”;“引”分别为“延请”和“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必欲急臣B.秦王恐其破璧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臣请完璧归赵

13.C(C项形容词作动词,其他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4.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C.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14.C(“无意”指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今另外还指非故意);“因而”是两个词,指“趁此机会”“来”;“以往”指“到那里”;“布衣”指平民。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④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⑤臣请就汤镬⑥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①②③B.①③④⑥C.①⑤⑥D.③④⑤

15.B(①③④⑤都是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果断,②是表现蔺相如的气愤,⑤表现蔺相如的英勇无畏。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

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

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16.B(蔺相如利用秦王贪婪,一心想得到璧,唯恐璧碎于柱子的心理,巧加指责,迫使秦王不得不装着同意“以十五城易璧”,秦王倒未识破蔺相如的目的)

1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①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璧撞碎)。

②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③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了接见的礼节,让他回到赵国。

(二)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赵王鼓瑟()②左右皆靡()

③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④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8.①弹奏;②后退;③回头;④献礼。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如张目叱之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秦王为赵王击缻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终不能加胜于赵故燕王欲结于君

19.C(“以”都是表目的;“之”分别为代词“群臣”和“的”;“为”分别为动词“演奏”和“替”;“于”分别为“对”和“与”。

20.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缻”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紧张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D.“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20.B(“对秦王的恭敬”评述不准确,“跪”貌似恭敬,实则表现了蔺相如的不卑不亢。

21.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国的音乐,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来互相娱乐。

②(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攻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三)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且相如素贱人()②相如引车避匿()

③顾吾念之,强秦……()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22.①向来;②掉转;③只不过;④假如。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

言语

B.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扬言

C.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

不相似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谢罪:

道歉请罪

23.C(没有才能)

24.下列各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而相如廷叱之

24.C(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

25.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

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25.B(安排舍人的责问,是衬托蔺相如宽容大度。

2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①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

③两人终于一起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27.这一部分可分作三个层次,请概括这三个层次的意思。

(每层概括不超过20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廉颇欲辱相如,蔺相如不与他争列。

(2)蔺相如不争列的原因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3)廉颇“肉袒负荆”向蔺相如谢罪,成“刎颈之交”。

三、课外阅读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

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

“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2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皆称之()②非欲以窥赵也()

③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④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28.①赞扬;②伺机图谋;③欺骗;④通“戮”,杀戮。

2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A.同手压住B.止住C.查看D.依照

(2)而归直于秦

A.职责B.理C.正直D.一直

29.

(1)C

(2)B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斋而受璧B.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D.左右欲刃相如

30.B(A、C、D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1.下列对“而责璧与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责难赵国暗中送回玉璧和表示坚决遵守信约用十五城换璧。

B.要索取赵璧,并责令赵国守信,用玉璧来换取十五城。

C.责备赵送璧是假,表明秦用十五城换璧是真。

D.要赵交出玉璧,而秦当遵守信约,划给赵十五城。

31.B

32.下列对“两无所曲直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能分清谁是谁非。

B.没什么是非争端。

C.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

D.不应该有什么曲直。

32.C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①如果使大王因为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如同草芥一样抛弃了。

②所以能够保全赵国,这实在是上天在袒佑着他啊!

34.从文章内容看,“既畏而复挑其怒”句中的“畏”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挑其怒”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畏惧强大的秦国;秦王按图以予城,设九宾,斋而受璧,而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

35.请简要概括作者分析秦不会失信于赵的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①这时,赵国想得到璧是实情,并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

②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来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后才来接受这块玉璧,照这种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参考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

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

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

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

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

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

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

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

“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

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

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

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

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

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

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

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四、填空题

37._____《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体通史。

3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

3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

40.卒相与欢,___________。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句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舍(shě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shè馆舍)②臣愿奉(fénɡ带着)璧往使③秦王竟(jìnɡ完毕)酒④可予不(fǒu同“否”)⑤吾羞,不忍为(wéi在,介词)之下⑥瑕疵(xiácī)⑦佯(yánɡ假装)为⑧汤镬(huò大锅)⑨琴瑟(sè)⑩刎颈(wěnjìnɡ)

A.①②④⑦⑧B.③⑤⑧⑨⑩C.④⑥⑦⑧⑨D.②③⑤⑥⑩

答案:

C

2.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

A.大王亦幸赦臣君幸于赵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秦贪负其强宁许以负秦曲决负约不偿城肉袒负荆

C.赵立奉璧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大石侧立千尺

D.私握臣手从道旁私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11B.①②⑦○11/③④/⑤⑥⑧⑩/⑨

C.①②⑨○11/④⑧⑩/③⑤⑥/⑦D.①/②⑦⑨○11/③④⑥/⑤⑧⑩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

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泰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答案:

A

5.选出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A.B.

C.D.

答案:

D

6.下面句子中的“者”字前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答案:

B

二、阅读部分(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5分,每小题3分)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7.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不下纴:

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

式,用;廊庙,指朝廷。

C.未战一士:

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

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

答案:

D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形容枯槁B.简练以为揣摩

C.山东之国D.嫂蛇行匍匐

答案:

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

C.D.

答案:

C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

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④式于政,不式于勇⑤转毂连骑,炫煌于道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答案:

C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0分,每小题2分)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