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2641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docx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

3D3S拉索拉杆结构分析过程

D

适用于结构形式1)2);

原理:

采用节点力平衡的计算手段,即在每一个节点上保证节点力平衡从而得到和节点相连的各个构件的内力,初始态只有内力没有位移。

当去除予应力构件后,允许结构成为机构。

例子:

红色虚线拉杆施加里预张力,该对称结构,为保证节点力平衡,在索杆找型后内力是对称的;当删除红色单元后,结构就是一个机构,所以必须通过预张力单元使结构具有刚度。

B、索梁体系:

适用结构:

适用于结构形式3);

原理:

把预张力作为节点荷载作用到结构上,进行线性或非线性的分析得到初始态的内力和位移(线性分析即为线性找形,非线性分析即为非线性找形);当去除予应力构件后,结构必须仍旧为稳定结构,如果去除了预张力单元后,结构就变成机构,那么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找形都会不成功。

例子:

红色虚线拉杆施加里预张力;当删除红色单元后,结构仍旧是一个稳定结构;这样的结构找形是可以进行的,如果删除红色单元后结构成为机构,那么索梁找型一定是不成功的。

线性找形和非线性找形:

原理和几何非线性的内力分析是一样的,即线性认为最终的平衡态为变形前的状态,按照小变形计算相应的内力和位移,不需要迭代;非线性是把变形后的状态作为平衡态,需要迭代得到最终内力和位移;注意:

不是所有结构都能最终迭代收敛的。

2)工作态计算

工作态和初始态是两个独立的状态,如果存在予应力就必须进行初始态分析,如果没有予应力构件,那只需要进行工作态分析。

工作状态有两类:

线性计算(内力分析菜单)和非线性计算(非线性菜单下的荷载态分析菜单)。

一共存在下列8种不同的荷载分析方式:

1)直接内力分析:

2)直接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存在预张力时:

3)索杆找型后内力分析:

1)索杆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5)线性索梁找型后内力分析:

6)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7)非线性索梁找型后内力分析:

8)非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3~8荷载态分析时都叠加了初始态计算出来的内力;

5)、7)、8)在荷载态分析时叠加了初始态计算出来的位移(观察时程曲线可以看到在荷载级数为0的时候仍旧存在位移,这个位移就是初始态计算得出的位移);6)在荷载态分析时不叠加了初始态计算出来的位移(观察时程曲线可以看到在荷载级数为0的时候位移为0);

3、索梁体系的例子

通过下例说明5~8各个不同的找型和荷载分析过程产生的不同计算结果:

荷载条件:

远端节点力(活载)30KN和地面连接的拉杆的控制预拉力10kN。

A、使用5)线性索梁找型后内力分析:

线性找型:

找型好显示正常使用下的位移图,最大位移为17.6:

使用内力分析菜单:

得到组合1(恒载+活载)下的最大位移为-109.1;

如果事先去掉只拉单元上10KN的预张力,直接内力分析,那么在组合1下的位移为-126.7,等于109.1与预张力下的初始位移17.6之和。

B、使用6)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找型方法同上面所述,最大初始位移为17.6。

使用非线性菜单下的工作状态荷载态分析。

组合中添加组合1作为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组合。

点击计算按纽,完成荷载分析。

使用非线性分析下工作态分析下的显示位移,得到正常使用下的位移为163.6。

使用非线性分析下工作态分析下的时程曲线:

可以看到端节点的位移是从0到163.6(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的时候计算位移时候不叠加初始位移)。

C、使用7)非线性索梁找型后内力分析:

显示初始位移,最大位移17.8,比按照线性找型的大0.2:

使用内力分析菜单,内力分析后显示位移(17.8+108.9=126.7,即预张力作用下,使得最终的位移比没有预张力的情况下小了17.8):

D、使用8)非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

找型同上,最大初始位移为17.8。

使用非线性分析下工作态分析下的显示位移,得到正常使用下的位移为163.3。

使用非线性分析下工作态分析下的时程曲线:

可以看到端节点的位移是从17.8到-163.3(非线性索梁找型后非线性荷载态分析的时候计算位移时候叠加了初始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