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067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docx

蒲都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蒲都高速公路TJ-2标段

 

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编制: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测量组织机构配置 ............................................................ 2

四、控制点加密 ...........................................................................2

五、质量目标测量工作内容 .......................................................5

六、测量管理专项制度 ............................................................15

一 工程概况 

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蒲都高速公路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境内,起始桩号K319+000—K329+350,其中

桥址有彭河大桥K320+665;石栗沟大桥K322+296;笆笼桥大桥K323+750;曹家大桥K324+240;青龙咀大桥K325+235;临溪河大桥K327+328;卧龙互通中桥K328+672。

其余为路基兼涵洞,涵洞有K320+030、K320+227、K320+388、K320+853、K321+160、K321+646、K321+920、K323+180、K325+030、K325+850、K325+300等。

沿线位于丘陵区边缘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2、K319~K329+350段蒲都高速公路GPS网及加密点坐标成果;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测量组织机构配置

根据项目部的工程建设需要,项目部设测量队,负责本项目部管段的测量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设专职测量负责人负责相应管段内的测量管理工作。

架子队测量组及测量负责人在项目部测量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四控制点加密

为保证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

应根据工程对导线等级的需要,首先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然后再进行加密工作。

将加密控制点布设于设计线路两侧。

控制点拟布设成平面和高程共用点,两控制点间距离控制在150-300m之间,平面加密控制网按GPS网D级要求及一级导线控制网进行施测。

作业前要检查与校正仪器,尽量减小仪器自身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稳定性,要求将三角架踏实以防止仪器下沉。

根据本标段线路特点,平面控制网在加密时遵照分级控制的原则:

控制网的布设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进行布设。

为保证线路连接的整体性,把基础平面控制网在本标段的控制点看作是整个标段的首级平面控制网;而路、桥等又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平面控制网。

标段内地基基础并不十分稳定,随着施工的进行和季节的变化,控制点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复测,以确定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全面复测每年不得不得少于1次。

相关技术要求见下表:

高程控制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加密测量,按与同设计同精度四等水准要求进行。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实测。

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实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加密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四等水准采用苏光DSZ2水准仪及其配套的3米黑红两面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按规范要求,四等水准采用DS2级水准仪进行测量,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段均采用偶数站落点。

作业前要检查与校正i角,尽量减小i角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

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要求将尺垫放在坚实的地方,并踏实以防止尺垫下沉,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稳定状态

测量时采用视距法量距,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不大于5米,累计差不大于10米,以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满足规范要求。

观测精度严格按以下技术要求执行:

五  质量控制目标 

一、测量目标 

1、本工程到达设计及业主要求,争创优良工程。

 2、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二、测量工作内容 

    1、在深刻理解本标段工程特点,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安全适用的原则,以满足业主要求为目标制定本细则。

    

 2、质量指标:

 

   1)桩基测量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桩位放样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避开施工干扰,每个墩位每次放样1个桩位或隔桩(跳桩)放样,不得连续放样,放样时应记录原始地面高程和护筒高程。

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放样示意图

 

 

桩位测量放样资料必须进行报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待钻机就位后对钻机的中心进行复测,检查钻机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检查偏差控制在± 10mm 。

测量出护筒顶面标高,以便控制桩顶混凝土浇筑标高。

在承台基础施工前,测量出桩位的实际位移偏差,纵横向偏差不大于± 50mm 。

 

2)承台、墩柱施工测量控制:

首先定位出承台的中心及四个角的位置及四个角点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开挖基坑后及时检查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

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承台模板支立完毕后,定位出墩柱预埋钢筋位置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 5mm 。

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承台放样示意图

 

3)墩柱施工测量控制:

承台施工完毕后,在承台顶面上放样出墩柱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 5mm 。

测量出承台顶面标高,计算出承台顶面与墩柱顶的高差,及时提供给现场技术员,以便准确的计算出墩柱的实际高度,更好的指导施工。

墩柱模板垂直度控制采用普通的锤球法,对于高度超过 8 米墩柱的垂直度控制采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 %。

墩柱模板支立好后用全站仪复测模板顶的纵横向轴线偏差,偏差控制在± 5mm ,复测值超出允许范围应督促工程队重新调整。

墩柱顶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采用常规的倒悬挂钢尺配合水准仪,测量出模板顶标高,或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控制。

三角高程控制是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高程测量的控制方法(等级高程控制点除外)。

 

4)墩帽(盖梁)施工测量控制:

定位出墩帽的底模轮廓线,支架立模。

底模铺好后在底模上测放出中心轴线和轮廓线;测量标高。

架立钢筋和立侧模并在侧模的边上定出墩帽的标高线。

 

5)支承垫石、支座施工测量控制:

支承垫石和支座是施工测量的关键控制部位,直接影响到现浇箱梁的整体质量,支承垫石的顶面标高误差控制在± 2mm ,平整度控制在± 1mm ;控制支座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支座的方向,安装误差控制在± 2mm 。

 

6)立模和填筑放样:

主要结构线的放样采用极坐标法直接定出轮廓点而在上升中就根据现场情况采用距设计线0.3m定位,这样即方便立模又方便施工校核模板,我部将对每仓砼浇筑前进行模板校核,严格落实测量三检制,终检合格后提交校模资料给测量工程师,并报请联合测量,联测且经测量工程师签认后方可验仓。

 

7)桥梁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利用原设计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

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轴线、墩台控制桩。

桥墩中心线在桥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5mm。

曲线上的桥梁施工测量时应注意斜交角度和线路的关系。

灌注桩通过“桩位坐标表”进行实地放样,施工前应认真阅读有关图纸,对桩基中心坐标等等进行复核,并对所放桩位用钢尺进行各个方向的丈量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桥梁工作流程

桥梁控制次级加密导线的建立、复测

报钻孔桩孔位及测量报验单(合格)

桩位放样

桩位自检、复核、报验

测量护筒顶高程、垂直度、检较钢丝绳

报承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承台基坑、承台模板放样

 

可测设承台十字线或直接测放承台的四角控制点,便于模板拼装和检查

承台模板检查、承台顶面标高放样

承台施工

报墩身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承台检查验收,设置沉降观测点,墩台身放样

可测设墩台十字线或墩台身轮廓

墩台身模板检查

可按墩台身尺寸加宽2cm测放中心线在模板上,钢尺检查各部位尺寸

墩台身模板检查

报墩身台测量报验单(合格)

墩台身检查验收,设置沉降观测点,支承垫石放样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墩台身尺寸

支座中心线放样,检查垫石标高、预留孔位置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预留孔洞位置

桥墩、梁面中心线放样、设置沉降观测点

梁模板位置、高程测量

沉降观测检查

梁面尺寸、高程验收

8)、涵洞施工:

首先定位出涵洞的中心及四个角的位置、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开挖基坑后及时检查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

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涵洞十字中心线及各涵洞角点控制点。

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涵洞基础模板支立完毕后,定位出墙身预埋钢筋位置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 5mm 。

对基础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各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基础放样示意图

 

涵洞墙身施工测量控制:

基础施工完毕后,在基础顶面上放样出墙身的纵横向轴线,定位误差控制在± 5mm 。

测量出基础顶面标高,计算出基础顶面与强身顶的高差,及时提供给现场技术员,以便准确的计算出墙身的实际高度,更好的指导施工。

墙身模板垂直度控制采用普通的锤球法。

墙身模板支立好后用全站仪复测模板顶的纵横向轴线偏差,偏差控制在± 5mm ,复测值超出允许范围应督促工程队重新调整。

墙身顶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采用常规的倒悬挂钢尺配合水准仪,测量出模板顶标高,或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控制。

 

台帽施工测量控制:

定位出台帽的底模线,支立模板。

测量标高。

架立钢筋和立侧模并在侧模的边上定出台帽的标高线。

 台帽和墙身应一次浇筑成型。

9)路基施工测量: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

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各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

 

10)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

❶、填方路基

①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标明填方高度。

②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五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高度。

③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在修整坡面。

❷、挖方路基

①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部分除20m设一整里程桩外,地形变换点都应设置固定桩。

②在界桩内1米左右测量出三维坐标,根据坐标计算出该点的里程、偏距及路面设计高程,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边坡坡率及高差计算出水平距离,再用该点的偏距减去水平距离和路面宽度,当结果等于零时开口线位置确定。

③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开挖断面的边桩,边桩上应注明里程、挖深(×m),左右边桩以拼音字头或英文字头表示。

一般在距开挖边桩30cm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开口线开挖后及时放样出平台坡脚线位置以更好地控制开挖边坡坡率。

❸、边沟放样

边沟放样应每隔20~40m放出边沟中线及上口线;至沟底时每隔10m测设一高程桩。

锥坡的施工测量应按照曲线设计行式计算坡脚轮廓线的放样数据,并按设计的坡度要求计算长、短半径。

锥坡放样一般采用坐标法。

 

11)、报检程序:

所有进入下一步施工工序前,项目部先进行标高、平面自检,自检合格后再向监理报检,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极坐标法放样样工作流程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首先检查仪器设置:

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对比进行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点上架设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

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8)、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9)、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0)、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1)、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2)、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3)、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4、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各承包商确保不因测量工作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5、鉴于以上工作特点,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并达到业主的预期目的,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测量工作中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测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必须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责任,保证工序产品质量,上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强化作业现场管理,在关键工序点,重点工序设置必要的质量控制点,实施现场检查。

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质量记录。

 

2)执行质量负责人制度,质量负责人对作业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对测量产品质量负全责,并有权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

 

3)坚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格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对验收中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并及时对质量进行跟踪,做出质量记录,产品返工完成后要进行二次验收。

 

4)树立规范意识,测量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

 5)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交接制度。

 

业主交付的测量成果(桩、点和资料),承包商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控制点遭到人为破坏。

其它各测点的原始记录各施测单位必须妥为保存,以备必要时对有问题的点及数据进行抽检。

 

6)部由测量工程师主管测量工作,测量中重大事情的处理,必须有主管到场,并对处理意见签字认可后方能执行。

 

7)配备足够的仪器设备,各种仪器设备的精度必须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有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书。

 

8)部将协助业主定期召开施工测量技术会议,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技术总结和交流;经常开展测量先进经验、先进方法的推广活动,使测量生产不断发展,测量质量不断提高。

六、测量管理专项制度

1、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1)、测量仪器的保管和维护。

测量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在潮湿和粉尘环境中作业过后,要把仪器擦拭干净,并置于通风干燥处将水汽晾干。

为保持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和稳定性不下降,或损坏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操作者不得远离仪器,使仪器设备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2)、测量仪器的检校。

用于测量生产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强制送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生产,用于工程的测量设备应建立台帐,仪器的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检校情况应作好记录,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状态。

3)、测量仪器要定期检定,了解使用仪器的精度状况,做好检校记录。

2、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测前控制,每次测量作业前必须制订测量作业方案,明确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2)、测量过程控制(中间过程控制)。

3)、桩点的复测,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4)、仪器对中整平,以保证置镜站、后点和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5)、野外数据的记录

①.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测制。

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计算,严格禁止采用只计算第一测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测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

②.记录员必须在记录簿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

③.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记录员必须对记录数据进行回报,以防止记录员忙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④.导线观测时由于控制点高程采用二等水准高程,可以不必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可以避免因丈量仪高错误而导致该次观测失败。

3、测量内业管理(测后控制),加强内业整理和测量成果的交接制度

1)、原始记录的复核

①.复核原始记录时,应对记录薄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的名称,点之标记,观测数据、日期、人员等。

②.采用双记录复核时,原始记录由两个记录员互相复核,确保记录成果正确无误。

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当发现记录错误时,复核人必须让记录员重新计算进行确认。

2)、图纸复核

测量成果计算前,必须对与施工测量相关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测量计算所采用的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当发现图纸数据与复核结果不符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以防止设计图纸中设计施工数据错误导致计算成果发生错误。

严禁使用未经设计部门认可的非正式图纸中的数据作为测量成果计算的依据。

3)、成果计算和复核

计算人员必须认真抄录原始记录及起算数据。

成果书编制完以后,首先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应重新编制,必要时连同外业一起返工,经审核符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可用施工放样,测量成果必须归档保存。

4)、成果审核与归档

测量成果编制完成后须经总队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对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应重新编制,必要时过同外业一起返工,经审核符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成果必须归档保存。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蒲都高速TJ-2标项目部

测量队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