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069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准备

1、练读第二幕。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

(课前板书:

21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随机板书:

一心为国。

这里有一幅对联,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

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相不和。

2、小结过渡:

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

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二、角色品读

1、通读第二幕:

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

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

2、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

出示文本:

〔幕启。

几天以后。

蔺相如在客厅踱步。

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勃(紧张地)大人!

大人!

蔺相如什么事?

韩勃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勃是!

教学思路:

(1)过渡:

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

要求:

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

(下同)

(3)品读韩勃的台词

引导:

你觉得韩勃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要点:

①大人!

大人!

第一层:

韩勃看到廉颇上门了,心里会怎样想?

(上门寻事,点:

读书如果能注意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了这些,韩勃能不紧张吗?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

第二层:

联系方括号中韩勃匆匆,老师描述:

韩勃说这句话时,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谁会喊?

②廉将军来了!

还在紧张之中。

③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紧张之中还有什么?

④是

(韩勃这句话怎么读呢?

我们等说好了蔺相如的话再来看)

韩勃能领会蔺相如的意图吗?

(联系第一幕,多元解读,肯定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根据学生的理解,给这句话加提示语。

(4)品读蔺相如的台词

引导:

你觉得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要点:

①什么事?

其一:

联系蔺相如的身份说:

蔺相如是文人,慢条斯理。

其二:

联系蔺相如的经历说:

想当年,完璧归赵、渑池相会,面对凶残的秦王,蔺相如生死不顾,勇斗秦王,那是何等的壮烈,现如今,一个门客的紧张他会放在心上吗?

②(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读互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

③快请廉将军进来!

蔺相如知道廉颇来干什么吗?

态度怎样?

为什么要热情主动?

设难:

我有点想不通,在这之前,廉颇是三番五次地挡道,还侮辱蔺相如,蔺相如这么做不是太没有骨气了吗?

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好好羞辱廉颇一番呢?

从这句台词可以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一心为国,心胸宽广)随机板书:

宽容大度,点蔺相如宽容大度是为了什么?

为国而宽容大度,为国家而热情迎接廉颇。

(5)总结读书要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能体会到,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不仅要注意小括号、方括号里面背景、动作、神情的提示,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注意说话人的经历,体会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如果没有动作、神情的提示,你还可以补充出动作、神情的提示。

(6)自由练读。

(7)男女生分角色读。

3、运用学法品学剧本后面内容

教学思路:

(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

读好了这个片断,读好剧本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

下面请大家运用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方法,读读剧本后面的内容,说说后面的台词,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语。

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练读句子。

引导语:

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呢?

能告诉我们吗?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点拨要点:

①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②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一是体会自责、悔恨的心理,强调狠狠、抽。

二是介绍荆条是古代刑具,体会真诚:

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

(提示看背景介绍)跪。

还有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不肯起来。

机动:

从这句台词中,你能想到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错能改、爽直磊落)板书:

知错能改,点廉颇知错能改是为了什么?

为国改错,为国向蔺相如请罪。

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

负荆请罪。

③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

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

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一是自责、悔恨;二是骂人,哪些词是在骂自己(机动:

由此,你体会到廉颇是个怎样的人);三是动作低头。

廉颇对蔺相如说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向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样做?

(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迷途知返、改头换面、改过自新)

④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

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讨论蔺相如的笑法。

(机动)(文人身份:

蔺相如用您,廉颇用你)

蔺相如此时的心情如何?

高兴什么?

(提示联系后面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想)

蔺相如的心思是什么?

你想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含有国字的成语有哪些?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大公无私、赤胆忠心、精忠报国、以身许国、忧国忧民)蔺相如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

另外随机点拨:

迎笑,扔急切,别提原谅,明白由衷赞美等。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

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使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更加鲜明,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

课堂上,我们没有时间对每一句台词来进行讨论,但是我相信,有了刚才的学习,大家再来读剧本,一定能读得更好,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现在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三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5、推荐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幕。

(或者男女生分别做廉颇和蔺相如,老师做韩勃,或者根据学生的愿望,自定角色参与朗读。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内容(机动)

师:

读了剧本的第二幕,说了剧本第二幕的台词,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

能不能请你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理解?

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关联词语。

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宁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第二幕中的廉颇和蔺相如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一起读读。

廉颇:

知错能改,迷途知返;负荆请罪,痛改前非。

蔺相如:

顾全大局,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

(3)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

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

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读:

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四、拓展延伸

1、编写对联

这是××市回车巷的碑亭,碑亭高4.4米,宽2.3米。

碑文记载就是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的历史故事。

××市市政府想重新整修这个碑亭,还想在碑亭的两个高高的石柱上写上一幅对联。

现在上联已经有了,下联还没想好。

如果请你来对下联,你准备对什么样的下联?

上联:

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

()

对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语文活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比试,一定要分出个高低。

2、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

板书

廉颇知错能改

负荆请罪一心为国

蔺相如宽容大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