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139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文言文倒装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倒装句.docx

《文言文倒装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倒装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倒装句.docx

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三、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以强调、突出谓语,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⑴谁欤?

哭者。

《礼记·檀弓下》——哭的人是谁啊?

欤:

同“与”正常语序应是:

哭者谁欤?

⑵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

“子邪?

言伐莒者。

”《吕览·重言》——过了不久,东郭牙来到。

管子说:

“主张攻打莒的,是你吗?

”莒:

古代国名,在今山东莒县。

顺说应是:

言伐莒者,子耶?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⑴美哉!

室。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飘亮啊这房子。

顺说应是:

室美哉!

⑵仁夫公子重耳!

《礼记!

·檀公下》——晋文公重耳真仁德啊!

顺说应是:

公子重耳仁夫!

⑶惜乎!

子不遇时。

《史记·李将军列传》——真可惜啊,你生不逢时。

子:

李广。

顺说应是:

子不遇时,惜乎。

⑷展矣君子。

《诗·邶风·雄风》——君子真诚实啊!

展:

诚实。

顺说应是:

君子展矣。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⑴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你实在是太聪明啦。

顺说应是:

汝之不惠,甚矣。

⑵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史记·匈奴列传》——夷狄为害很久了。

顺说应是:

夷狄之为患也久矣。

⑶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战国策·赵策》——唉,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啊!

顺说应是:

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⑴助哉!

夫子。

《史记·周本纪》——勉励啊夫子!

助:

xu,勉励。

夫子:

指司徒、司马以及蜀羌等族的将士。

顺说应是:

夫子助哉!

⑵来,尸虫!

(柳宗元《骂尸虫文》)——尸虫,你走前来!

顺说应是:

尸虫来!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yaoyao),开了一树鲜艳的花。

这个女子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

夭夭:

美丽茂盛的样子。

灼灼(zhuozhuo):

鲜艳的样子。

顺说应是:

其花灼灼。

之:

这。

归:

出嫁。

宜:

和顺。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周南·》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的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窈窕:

美好貌。

淑:

善。

君子:

贵族阶级男子之通称。

好:

男女相悦。

逑:

同“仇”,配偶。

顺说应是:

雎鸠关关。

③郁纡(yuyu)陟高岫,山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魏征:

述怀》

——弯弯曲曲登上高山,遥望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寒鸟鸣,空山中夜猿啸。

郁纡:

弯曲萦绕。

陟:

登。

岫:

峰峦。

应说:

空山夜猿啼,古木寒鸟鸣。

主谓倒序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们。

“主谓倒序”对于我们并非陌生,古今汉语的“主谓倒序”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古代汉语中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例如“谓宾倒序”的几种情况。

这些特殊的词序是先秦著作中口语的常规形式。

汉代以后,在口语中逐渐消失。

但是在后来的文言文中,后人在语法结构上有意仿古,因此,这些特殊的词序也常出现在后代仿古的文言文中。

因而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

2、谓宾倒序(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主要有以下三条规律: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宾语前置,用复指代词“之、是”等作标志的。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置。

何为疑问代词?

有三类:

①指人的:

谁、孰;②指物的:

奚、曷、胡、何;

③表示处所的:

安、焉、恶。

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

例如

①王送知莹曰:

“子其怨我乎?

”对曰:

“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这几句话,是楚王与晋国的知莹说的几句话。

知莹在晋楚的一次战争中被楚国俘虏了。

战后两国交换俘虏,楚王问知莹:

“你怨恨我吗?

”知莹回答:

“两国打仗,我实在不行,被你们俘虏了,又敢怨恨谁呢?

“谁”在这里是“怨”的宾语,但却放在了动词谓语“怨”的前面。

现代汉语不能允许这种现象出现。

“谁敢怨”就是“敢怨谁”,将其与“子其怨我乎”相比较,就会发现:

“我”是代词,但不是疑问代词,所以仍然放在动词“怨”的后面。

而“谁”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怨”的前面。

这就是说: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

②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左传·闵公三年》

——晋献公说:

“我有许多孩子,不知道该立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来继承我的帝位呢?

③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古代圣王有许多,我该效法谁呢?

正常语序应是:

吾法孰焉?

④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这个名称是指哪一个呢?

指周文王。

“文王”同是“谓”的宾语,但因为它是名词,所以放在了动词谓语“谓”的后面,而没有前置。

⑸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

《墨子·鲁问》

——固车良马:

好的车马。

奴马四隅:

质量差的车子。

注意:

“将”是副词,不是助动词,所以宾语“何”位于“将”后。

若是助动词,则“何”将位于其前。

⑹吾谁欺?

欺天乎?

——这是两个并列的疑问句,同用一个动词“欺”,但作宾语的“欺”“天”的位置却不同。

“谁”由于是疑问代词,故作宾语时前置。

“天”由于是一个名词,故作宾语时没有前置,而是放在了动词“欺”的后面。

(我欺骗谁,欺骗老天吗?

 )

从上可见:

在古代汉语中,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才前置。

其它代词作宾语时仍然同现代汉语一致。

还要注意: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如“又谁敢怨”。

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如“子将何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

①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成公三年》

②吾谁与为亲?

《庄子·齐物论》——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

③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

④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许行》——(孟子问陈相)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

⑸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君子离开了仁,从哪儿成就名声呢?

以上例句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奚、恶”是介词“以、与、自、为、乎”的宾语;“恶乎”的“乎”等于“于”,是介词,“恶乎”的意思是“于恶”,即在哪儿,这些介词结构都是用作谓语动词的状语。

总之,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

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没有例外,可能有人说:

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

——把“何”当作宾语来处理,这是个误解。

在“如何”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自然就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必须前置这条规律的制约了。

“如何”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如之何”的省略,宾语‘之’省略了。

在这个结构中,“何”作谓语。

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论语·为政》

——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协力和互相勉励,对这个应该怎么办?

疑问代词“何”作描述性的谓语。

“如”加“之”一种介宾结构作状语,“何”作谓语。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对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

“如太行、王屋”是个介宾结构,作谓语“何”的状语。

“如之何”中的“之”可以省略,代词“如”的宾语“之”省略以后,“如之何”就变成了“如何”。

可见,“如何”这种结构形式正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

“何”在“如之何”的结构中,本来不是宾语,而是谓语,所以就不受这条规律的制约了。

由此可见,“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汇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如何”和“何如”这两种说法(凡是在“如何”这种结构形式中,都可以在中间加上一个“之”字,构成“如之何的形式)。

再如

③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可以再伤害他一次呢?

④与不谷同好,如何?

在这些结构中,虽然“如何”可在在中间加进一个宾语代词“之”,但是这种分析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与“何如”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固定的结构形式,意思已经不是表示“象什么”,而是表示“怎么样、怎么、怎样”的意思。

在句子结构中也只能作为一个成分来分析,不能拆开来作为两个成分来分析。

如:

⑸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战国策·赵策》

——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么样呢?

“昭奚恤”是楚之名将,这是楚王问群臣的话。

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何如”——怎么样的意思。

“何如”如“如何”一样,也没有必要拆开解释,因为它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怎么、怎么样”,所以没有必要再拆开解释了。

同“如何”“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奈何”“若何”“奈之何”“若之何”,见教材

⑺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

《左传·僖三十三年》

——这是晋襄公的母亲对晋襄公说的话。

晋襄公的母亲本来是秦国的女子,嫁给晋文公作妻子。

晋文公死了以后,秦国与晋国打了一仗,在秦晋崤之战中,晋襄公打败了秦国,俘虏了秦国的三个大将。

这时,晋襄公的母亲叫晋襄公把秦国的三个大将放回去。

说“让他们回到秦国去,接受诛戮,以便能使我秦国的君主能够泄愤,怎么样呢?

”奈何“也是一个固定结构,在这里作谓语,也不能拆开解释。

⑻先生助之奈何?

《战国策·赵策》

“奈何”也是一个固定的结构,作谓语,不能拆开解释。

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兵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乃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阙,美人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奈何”是个固定结构,作头一句“骓不逝”的谓语,“奈若何”中的“若”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虞兮啊虞兮啊,把你怎么办呢?

”“奈若何”的“何”作谓语,“奈若”是介宾结构作“何”的状语。

再如:

⑽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

《庄子·盗跖》疑问代词“何”作谓语,“奈之”介宾结构作状语。

上面我们对“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作了分析,它们本来是可以拆开分析的,但是由于经常连用,也就凝固成一种固定结构了。

在阅读古代作品中,我们只要了解它们是表疑问的形容词性的词语(谓语),意思是“怎么样”“怎么办”“怎么”就行了。

固定结构在句法分析中可以作为一个词语来对待。

前面已经说过,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本来是先秦口语中的规则。

汉以后,口语中这条规则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请看: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遗谁”是一个动宾结构,疑问代词“谁”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就放在了后面。

但在仿古的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仍然是要前置的。

如教材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

顾名思义,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也就是带有否定词的句子。

它是同表示肯定的句子相对的。

各种类型的句子,都可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对立。

例如“制,严邑也”,这是表示肯定的判断句;“人之质,非木之质也”,这是表示否定的判断句。

“任重而道远”这是表示肯定的描写句,“是女子不好”这是表示否定的描写句。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这是两个句子,前一句“吾入关”,是表示肯定的叙述句,后一句,是表示否定的叙述句(谓语是动词)。

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

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莫”,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

这里讲的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问题,只涉及到表示否定的叙述句。

也就是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

因为只有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才有带不带宾语的问题。

我们知道:

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往往可以前置,放在动词之前。

例如

①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左传·僖公七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将不会容纳你。

“将不女容焉”是否定句,“女”作第二人称代词,作动词“容”的宾语。

但由于代词“女”是在否定句中,所以放在了动词“容”的前面,成为“不女容”,用现代汉语的话说就是“无适小国,将不容女焉”。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只限有带否定副词“不、未、毋、”这样的句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的句子,也就是:

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莫字句”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

(下面分别讲)

1、“不”字句

①“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不吾知”是否定句,“吾”是“知”的宾语,提前。

②乱世恶善,不此听也。

《荀子·乐论》——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不此听”是否定句,代词“此”作宾语而前置。

③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这是孟子说的两句话,孟子认为:

教育有多种方法,“不教”也是一种方法,意思是说:

我不屑于去教诲他的,这也就是教育他了。

前一句,“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教诲”的前面,后一句是肯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教诲”的后面。

前后两句一对比,代词宾语“之”的位置是不同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了;肯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而没有前置,这个例子是很典型的。

再比较“

④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郑风·褰裳》——你不思念我,难道还没有别人吗?

“子不我思”是否定句,代词“我”作宾语而前置。

后一句子“岂无他人”,宾语是“他人”,(别的人),因为不是代词作宾语,所以就没有前置。

2、未字句

①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未吾亲”就是“未亲吾”,代词“吾”作宾语而前置。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汉书·张衡传》——自从书籍记载以来,还没有过地动仪这种东西。

“未之有”就是“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③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大概有这种情况吧,(只是)我没有见过。

前一句因为是个肯定句,所以代词“之”作宾语没有前置,而后一个句子是否定句,所以“之”作宾语就前置了。

“未之见”就是“未见之”。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左传·襄公十年》——晋国的命令,没有这样的。

“未是有”就是“未有是”也。

3、毋字句

①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的意思,因为有否定词“毋”,所以代词“吾”作宾语而前置,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

②毋是剪弃。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不要剪弃这些人。

指示代词“是”作动词“剪弃”的宾语而前置。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无”通“毋”,否定副词,这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尔”和“我”作宾语而前置。

4、莫字句

“莫”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词性也不一样,在现代汉语中,“莫”是个否定副词,表示“不要”“不”的意思;例如“仓库重地,闲人莫入”,“莫入”就是“不要入”或者“别入”。

在古代汉语中,“莫”是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不是否定副词,意思是“没有谁”“没有什么人(事)”。

“莫”可以作主语,如果谓语是及物动词,就可以带宾语;如果宾语是代词,那么这个代词宾语就要前置。

例如

①莫余毒也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谁危害我了。

这是晋文公听说楚国的一个大将死了以后,他感到楚国死了一个对他有危害的人,于是非常高兴,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代词“余”作宾语而前置。

②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即使让一个五尺高的小孩到市场上买东西,也没有人欺骗他。

“莫之或欺”就是“莫或欺之”。

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以后才计划着向南飞。

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总之,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是在上面四种句式中才放在动词前面,至于否定副词“弗”和“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因此不存在宾语前置的问题。

偶然用“弗”用“勿”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同样也要前置。

例如

④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

《韩非子·孤愤》——现在大臣掌握了政权独断专行,而君主却不收回政权,这就是君主不明智。

“弗之收”就是“弗收之”,代词“之”作宾语前置。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严格。

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后置的。

例如:

①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魏风·园有桃》

②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王风·黍离》

——这两个例子均引自《诗经》,第一句所用的词完全一样,但是词序却不一样。

例①中代词“我”作宾语而前置,例②却没有前置,这就说明在先秦时代,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就已经开始从前置往后置发展。

两汉以后,代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越来越少。

魏晋以后,接近口语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百喻经》和唐代的变文,几乎没有前置的现象了。

可见,当时的口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后置了。

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着代词宾语前置的习惯方式:

③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柳宗元

④古之人莫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

例如

①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诗·小雅·节南山》

比较:

“是”是判断词吗?

即“四方是维护”(错)

“是”是前置宾语吗?

即“四方维是”(错)

 都不对。

实际上,“是”是复指代词,用来复指前置的宾语“四方”,即“维四方”。

译为:

——执掌国家的大权维护四方。

“四方是维”即“维四方”。

“维”是动词,是“保护”的意思。

宾语“四方”前置,用复指代词“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②今吴是惧而城于郢yǐng(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比较:

“是”是判断词吗?

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

(错);“是”是前置的宾语吗?

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

也不对,“是”实际上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译为:

——现在害怕吴国而在郢修筑城墙。

宾语“吴”放在动词“惧”的前面,而用“是”复指。

“今吴是惧”即“今惧吴”;“城”,用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城的意思。

③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我以为你是问别的呢?

竟然问仲由与冉求啊!

注意:

“之”不是“的”,不能译成“仲由与冉求的询问”。

“异之问”就是“问异”,“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问”的宾语,放在动词“问”的前面,而中间用“之”加以复指。

“由与求之问”就是“问由与求”,“由与求”是联合的名词性词组,作动词“问”的宾语而前置,中间加“之”作它的标志词,或者说用“之”复指前置的宾语“由与求”。

④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谚语所说的面颊(辅)与牙床骨(车)相互依存,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吧!

“虞虢guó 之谓”就是“谓虞虢”,“虞虢”是名词性的联合词组,作宾语而前置,中间加“之”来复指。

⑸寡君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大夫苟跞说)我们的国君正担心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急难吗?

“其罪之恐”即“恐其罪”。

宾语“其罪”前置,用“之”作它的标志词。

⑹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

——(瑕吕饴甥说)国君不担心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真是仁惠到了极点。

(恤:

忧)

⑺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⑻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更法》

——古代的政教各不相同,(我们)效法哪个古人?

帝王不相因袭,(我们)遵循谁的礼制?

这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特殊句式,与上面所讲的两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是不一样的,它不象疑问代词或代词,作宾语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式的词组。

这种格式,目的是强调宾语,比一般的动宾式语气要强调得多。

可以比较:

“今吴是惧”和“今惧吴”,这个特殊的宾语前置的句式在现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初学古代汉语的人要特别注意。

不要把前置的宾语误认为是全句的主语,而把“之”或“是”看成是另有所代,这样就会同另一种句式混淆起来。

试比较:

⑼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代楚》

主+宾语“是”+谓语

⑽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同上》前置宾语+标志词“是”+动语

“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名词(名词性的词组)+是+动词,表面上形式是相同的,实际上却是两种句式。

前者是“主语+前置宾语‘是’+动词谓语”,后者是“前置宾语+复指代词(标志词)‘是’+谓语”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上句式结构有别的情况呢?

因为在先秦汉语中,代词“是”作宾语时经常放在动词的前面,前置。

例如

“维叶莫莫。

是刈 yì 是濩 huò ”——葛叶密密麻麻,已经成熟,割下它,蒸煮它(蒸煮是为了织成葛布)。

两个“是”字都作宾语,并且前置,放在了动词的前面。

可见,“是”既可以自由地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的宾语,因此,两种句式在形式上有时发生重叠,发生误解。

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之前再加上语气词“唯(惟)”,构成“唯(惟)……是……”式或“维(唯)……之……”式。

例如

①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成公十三年》【我虽然与晋国往来,但是,我只看怎么有利。

“唯利是视”就是“唯视利”,名词“利”作宾语而前置,用代词“是”复指,再用语气词“唯”加强语气。

这种句式具有特别强调地意味,具有排它性,单一性。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为政》——父母就是担心子女的疾病。

“其疾”是指子女的疾病,作动词“忧”的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用“之”复指,再用“唯”加强语气。

这种句式的语气是非常强烈的,不仅突出了宾语,而且还突出了动作行为的对象。

也就是宾语是单一的,是有排它性的。

“唯利是视”就是:

只考虑利益,不考虑别的。

正由于这种格式具有特别强调行为对象的作用,所以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这种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你是问”都是这种格式。

这种格式,前置的宾语除了名词之外,还可以是代词,遇到这种情况,复指的代词只有用“之”而没有用“是”的。

例如:

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也。

《左传·宣公三年》

——(诗经上说的)因为我的怀念啊,自己留下了这一忧伤,恐怕说的就是我吧!

“我之谓”即“谓我”。

“我”是前置的宾语,再用“之”加以复指。

②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论语·阳货》

——古时候,人们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没有了。

“是”:

代词作宾语而前置,指代前一句的“三疾”,“是之亡”即“亡是”,“是”前置而且用‘之’加以复指。

前置的代词宾语,再加代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