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232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docx

毛邓三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7,我国建国初期属于(A)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B)年

A1978B1980C1992D1995

1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C)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1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17,在我国,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 B反对党C在野党 D参政党

18,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表明(D)

A民主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的国家

C民主的本质是民主集中制  D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1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B)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

A培养“四有”新人 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科学精神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C)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正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23,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

A反对和遏制“台湾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回到“九二共识”2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

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26,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C)

A一极化B两极格局C多极化D三足鼎立

27,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

28,江泽民在某些方面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C)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2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31.新民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A)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

32.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A)

A.武装斗争  B.农民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 D.土地革命

3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49年建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改革开放起

3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A)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服务 C.为所有人服务  D为全党人民服务

37.人类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D)。

A.公平    B.正义   C.道德    D.发展生产力

39.2007年4月新当选的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是(D)

A.连战   B.马英九    C.王金平  D.吴伯雄

4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B )开始的。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41.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C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宫僚主义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腐败、反官僚主义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43.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C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44.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D)

A.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B.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C."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5.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D )

A.中央文件     B.宪法      C.生产力      D.实践

46.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   D)

A.社会保障制度   B.国家宏观经济调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47、“实事求是”一词源于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

对“实事求是”作全新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B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刘少奇

48、( A )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A、帝国主义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49、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5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B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51、(  A)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A、帝国主义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5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 B )手中。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小资产阶级

53、( B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54、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是(A )

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5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在党的(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56、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A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5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8、是否有利于(  A)是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A、发展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加强党的领导

5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 B )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60、(A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公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61、计划和市场(C )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都是经济调节的手

手段       D、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6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C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 A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本分配 D、按技术贡献分配

64、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5、现阶段我国奉行(D  )的外交政策。

A、一边倒 B、一条线 C、联俄抗美D独立自主和平

66、现阶段,( A )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6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D )

A、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C、力求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68、“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C )

A、大陆地区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台湾、香港、澳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69、2004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在白宫宣布国务卿正式提名为( C)

A.鲍威尔      B.切尼   C.赖斯       D.拉姆斯菲尔德

70.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D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邓小平理论

71、“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斑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对“实事求是”作全新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B)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刘少奇

7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在党的(  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73.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是(B )

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7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 A)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75、计划和市场( C)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D、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7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 C )

A、大陆地区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台湾、香港、澳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

77、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原则是(B )

A对外开放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78.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用的是(  C)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7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D)

A、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C、力求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8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C)

A.民主集中制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做主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8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C)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8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一论断( B)

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是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83.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D )

A.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繁荣文学和艺术

B.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使中国文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85、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C )

A生产力落后  B人口众多

C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8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A)

A.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B.澳门从此结束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

C.澳门在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接受中央政府领导D.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完全实现

89,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90.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放在首位的是(  A )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组织建设,,C.党的作风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E)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提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是(BC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 E,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DE)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E)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5,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ABDE)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D,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E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6,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ABCD)

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人的全面发展 E民主法制

7,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ABCD)

A为了解放生产力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E对原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目的  E稳定是前提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E)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ABDE)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宗旨不同E主体不同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AC)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C最高立法机关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E最高领导机关

8,实行改革开放是(ABCE)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13,台湾问题是(ABC)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14.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毛泽东首倡的方针是(BD  )

A.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CD) 

A.议会民主制 B.三权分立制 C.集体领导制  D.民主集中制

16,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BC)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E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新时期祖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E技术领导

19,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DE)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为人民服务D密切联系群众E批评与自我批评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AB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了B、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

初级阶段

C、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D、我国正处于过渡时期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BC)

A.经济  B.政治C.文化   D.民主

• 22、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ABCD)

A、政企职责不分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C、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D、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ABCD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4、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 ABD )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     D、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2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产生了( ABCD )等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AB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了B、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C、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BCD )

A、经济B、政治C、文化 D、民主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BC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1.邓小平理论是(AB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B.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法宝是( BDE  )  

A.实事求是 B.武装斗争 C.独立自主D.统一战线 E.党的建设

34.在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关系( )。

A.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B.改革是发展的动力C.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D.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