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385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docx

浙江科学中考特训实验探究型化学计算

中考特训10化学反应的计算

10.3实验探究型计算

重难点集训目录

一、实验探究型计算与解答

1、抓住物质的性质(物质共性与个性)及反应现象

2、常考可能性存在的物质,留意易错点,如检验NaClNa2CO3Na2SO4等

3、求反应中某段的溶质种类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1、向盛有10g质量分数为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错误的是(  )

A.a→b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取b点时的溶液,加入锌粉,无气泡放出

C.c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D.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2.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1:

m2=3:

8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从坐标图可以看出,金属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步骤

(1):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步骤

(2):

取少量步骤

(1)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步骤(3):

取该白色粉末10.6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步骤

(1)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B、步骤

(2)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只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C、该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D、该白色粉末中不一定含碳酸钙

4、将铁粉(On段)和稀硫酸(n点后)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

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两种B.m=6.4

C.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为15.2gD.取c点对应的溶液加Zn粉,产生气泡

5.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m克。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②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

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⑤⑥D.②④⑥

6.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

为了研究该混合物的成分,某同学按下列流程进行了实验(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20.9g(其中含钠元素质量为6.9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11.65g白色沉淀A,产生2.2g气体W。

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其质量为g。

7.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

向20g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图所示。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请结合图像,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01%)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8、按下图进行实验,已知A为H2、CO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为CuO、炭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甲、乙、丙装置中的固体或溶液依次出现红色、蓝色、浑浊,则气体A是_________,黑色粉末为_________。

(2)若A为纯净物,反应现象与

(1)同,则A是______,黑色粉末为______。

(3)若第

(1)问中,乙装置的物质增重3.6g,丙装置中的物质增重4.4g,则至少需通入_________g气体。

(4)若第

(2)问中,甲装置生成6.4克红色物质,乙装置中物质增重0.9克,则至少需要_________克黑色粉末。

9.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取适量牙膏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C装置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同样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0.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

(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通过计算在图戊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1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3)请你选择

(2)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2.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

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

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

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

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

主题Ⅱ:

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称取20.0g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2.33g。

请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去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①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

(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14.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 。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15、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是由C、H、O、Na、Ca中的元素组成,其中甲~戊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非金属固体单质,甲和乙是常用的灭火剂,丁可发生中和反应。

它们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1)物质乙的化学式为  。

(2)生成物质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物质既能与丙又能与戊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A.锌B.稀硫酸C.氧化铁D.氯化钡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丁溶液的烧杯中,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

①请解释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

②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

(5)现有物质己与氧化铜两种粉末的混合物3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放入带有气体导管的大试管中,高温加热该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4.4g二氧化碳,则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16、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17、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

下面是对铁的腐蚀条件及铁锈组成的探究。

(1)【探究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b.4分钟后观察:

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水分和________有关。

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

(2)【探究二】测定铁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可知,铁锈的成分主要为Fe2O3·H2O,还含有少量FeCO3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锈铁铁钉的组成。

取一高度腐蚀的干燥铁钉(含有少量铁),称其质量为20.08克,在N2氛围中,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该过程中仅考虑发生反应Fe2O3·H2O====Fe2O3+H2O和FeCO3====FeO+CO2↑,且不需要考虑装置中空气对本实验的影响。

(碱石灰成分:

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a.若反应前后称得C装置总质量分别为100.00克和102.24克,则反应生成的CO2和水蒸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克,D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

b.仅有上述实验数据,无法计算组成,若在B、C之间增加一套装置即可,则装置名称和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

c.经过改进后,测得m(H2O)=1.80克,m(CO2)=0.44克,请计算锈铁钉的组成。

①锈铁钉中Fe2O3·H2O的质量=________克。

 

②锈铁钉中FeCO3的质量=________克。

③锈铁钉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

d.将20.08克该锈铁钉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中________(填“有”或“无”)H2。

请通过计算说明。

[假设铁在H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为Fe+Fe2(SO4)3=3FeSO4]

 

参考答案

1、D

2、【解析】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M1

24224﹣2=22

Fe+2HCl═FeCl2+H2↑△M2

56256﹣2=54

A、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

56=3:

7,答案项说法错误。

B、由题意,m1﹣△M1、m2﹣△M2即为金属质量与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的差值,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等,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m1﹣△M1=m2﹣△M2,答案项说法错误。

C、由A选项的分析,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答案项说法正确。

D、图中表示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无法看出,金属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答案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3、C

4、C

5、D

【解析】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银和铜,锌、银和铜两种情况,故①错误;

②硝酸铜可能部分反应,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故②正确;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由于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所以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可能硝酸银只与过量的锌反应,溶液不一定变成蓝色,故③错误;

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故④正确;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故⑤错误;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故⑥正确。

6、【答案】

7、【答案】

(1)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答出两种即可)

(2)解:

据图可知,与2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

设20g待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H2O

4036.5

8g×1%x

 x=0.073g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0.37%。

答:

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37%。

(3)NaCl、HCl

8、答案:

(1)H2、CO;CuO

(2)H2;CuO和炭粉

(3)3.2克(4)8.3克

9、【答案】

(1)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2)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造成质量偏大

(3)由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的方程式分别是:

CaCO3+2HCl═CaCl2+H2O+CO2↑;Ba(OH)2+CO2═BaCO3↓+H2O,所以可建立CaCO3→CO2→BaCO3的关系式;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8g×x  3.94gx=25%。

10、【答案】

(1)CaCl2

(2)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的量到70g时,反应正好完成,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题意,设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m,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106

M40g×26.5%111∶106=m∶40g×26.5%,解得:

m=11.1gCaCl2%=11.1g/60g≈18.5%

(3)由图丁可知乙反应后的溶液pH<7,说明溶液中仍有稀盐酸,直到滴加的Na2CO3溶液达到30.0g,稀盐酸被完全反应掉,Na2CO3溶液开始与CaCl2溶液反应,当滴加Na2CO3溶液到70.0g时,CaCl2溶液被完全反应掉.设:

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70g时(此时与C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溶液质量为40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100

40g×26.5%x解得:

x=10.0g

11、【答案】

(1)B

(2)②④

(3)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0.22gx=0.53g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6%

答: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12、【答案】

13、【答案】

(1)CaCO3;Na2CO3

(2)①设生成19.6g氢氧化铜沉淀需要NaOH溶液的质量为x,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80     98

y  x×8%   19.6g  x=200g,y=32.0g;

②因此46.2g的粉末中含有硫酸钠,且Na2SO4的质量=46.2g-32g=14.2g

46.2g固体粉末由14.2g硫酸钠和32.0g硫酸铜组成.

【解答】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澄清溶液,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但溶于水后得到的是蓝色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铜,一定没有碳酸钙和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

14、【答案】

(1)79%;B

(2)B装置吸收了二氧化碳中带出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3)解:

根据图像可得:

二氧化碳体积V=244mL=0.244L,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1.8g/L×0.244L=0.44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则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0.44克  X=1克  CaCO3%=1克/1.25克=80%

(4)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

则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5g 50gY         Y=7.3%

【解析】【分析】

(1)根据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第二次加盐酸,滤渣继续减少,说明第一次中盐酸完全反应且碳酸钙有剩余,可知50g盐酸完全消耗5g碳酸钙,而第二次减少的质量为2.9g,说明碳酸钙完全反应,剩余滤渣的质量就是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进行解答;

(2)因为盐酸是溶液且具有挥发性,用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分和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和生石灰都能吸水且能与氯化氢反应,使B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质量增加量等于二氧化碳、水分和氯化氢质量之和。

(3)根据二氧化碳体积和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即可。

(4)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或者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15、【答案】

(1)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都是由C、H、O、Na、Ca中的元素组成,其中甲~戊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非金属固体单质,所以己是碳,甲和乙是常用的灭火剂,丁可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丁是酸或碱,丙应该是盐、酸或碱,所以乙是水,甲是二氧化碳,水可以转化成丙,所以丙是氢氧化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戊是碳酸钠,碳酸钠可以转化成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乙的化学式为:

H2O;

(2)生成物质丁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既能与氢氧化钙,又能与碳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的是稀硫酸,答案:

B;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所以

①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②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b,温度达到了最高点;

(5)现有物质碳与氧化铜两种粉末的混合物3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0g×19%=5.7g,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4g×

=3.2g,剩余氧元素的质量为:

5.7g﹣3.2g=2.5g

设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x

2CuO+C

2Cu+CO2↑

1244

x1.76gx=0.48g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9.8%。

16、【答案】

(1)装置B中前面导气管应插入液面下,后面导气管应刚好透过瓶塞。

(2)2H2O2MnO2H2O+O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收空气中CO2的气体,防止CO2进入E装置。

(4)0.84CxHy+(4x+y)O2点燃4xCO2+2yH2O(5)偏大

17、【答案】

(1)C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氧气(或空气);氧气的浓度

(2)2.24;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进入装置C中;洗气瓶;浓H2SO4;17.8;1.16;5.6%;无

【解析】

(1)探究一、a.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C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