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3715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重点段落品析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________     失信——________

(2)分别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如果……可是……________

……因为……    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理解。

【答案】

(1)牢记;守信

(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

;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果……可是……”是假设关系;“……因为……”是因果关系。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故答案为:

(1)牢记;守信;

(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

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重点段落品析。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 lǔi)________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jìng)________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________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

(3)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

【答案】

(1)liǔ;jìn;chà

(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解析】【分析】

(1)字音题。

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2)仿写句子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liǔ;jìn;chà;

(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点评】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

(   )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2)请你用“____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 语意未尽                      B. 引文的省略                      C. 说话时断断续续                      D. 列举的省略

(5)请你用“____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答案】

(1)A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

(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解析】【分析】

(1)总分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分析可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插说。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A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每当看着可爱的小麻崔时,我不禁______(jīn jìn)想起发生在去年暑假里的一件事。

   那天,我一走进院子,就听到几个小孩议论着。

原来,他们打伤了一只小麻崔我对这些孩于说:

“这只小麻崔是一个小生命啊,我们应______(爱惜  珍惜)它,把它放了吧!

”孩子们很听话,把小麻雀交给了我。

   我双手摔着这只小麻雀,回到家里,拿了一个小盒子,在里面铺上一层妈妈刚买回来的白白的新棉花。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个生命垂危的小东西放到里面。

我行细地给它检查病情:

小麻雀的右翅膀被石子打伤了,鲜血直流;再摸摸它的心脏,心跳十分缓慢,仿佛随时能终止似的。

小麻雀一双黑眼睛惊恐地看着我。

我悄悄地安慰它:

“小麻雀别怕,我一定把你医好。

”我从药箱里找出药,小心地涂在小麻雀的伤口上,用纱布包扎好。

然后把装小麻雀的小盒放在窗台上,抓了把小米,撒______(sā sǎ)在盒里,又找了一个塑料盒盖,接满水,放到小麻雀面前。

小麻雀大口地吃着小米,吃饱了,又美美地喝了两口水用完餐,小麻雀用快活的黑眼睛望着我,伤痛似乎减轻了许多。

   过了一个星期,小麻雀的翅膀已经能活动了,只是身体还很______(软弱  虚弱),需要滋补。

我翻阅着一本知识台历,看见一段关于饲养的话。

我如获至宝,按上面介绍的方法,给小麻雀做营养价値很高的鸡蛋糕,喂食小麻雀。

这样,小麻雀,的身体果真一天天好起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麻雀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健康。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站在窗前,双手捧起小麻雀,轻轻地说:

“再见了,小麻雀我们该分手了。

”小麻雀仿佛明白了,两只黑眼睛深情地盯着我,似乎有些湿润。

我对它点点头,松开手。

小麻雀扑扑翅膀,飞到窗外,飞向蓝天。

我目送它远去,直到它消失在碧空里

(1)给这篇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

(2)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3)生命垂危的意思是生命即将结束,从哪里看出小麻雀生命垂危,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有三处写小麻雀的眼睛,请你找出来,分别画上波浪线。

并说说从第三处小麻雀的眼睛中,你读懂了什么?

(5)为了小麻雀的康复,我做了的三件事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给小麻雀做一个温暖的窝         B.给小麻雀唱歌

C.给小麻雀喂食小米和鸡蛋糕       D.给小麻雀上药、包扎伤口

E.给小麻雀洗澡

(6)“我目送它远去,直到它消失在碧空里。

”这句话中,“我”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5.【答案】

(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梧桐树

;芽苞

;许许多多

(3)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  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类词语的归类。

细读语段找出即可。

(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这类题实际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对比喻这个修辞的运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要多积累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和作用,此处是首尾呼应,可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

故答案为:

(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梧桐树;芽苞;许许多多(3)比喻句: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点评】

(1)此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子的生日礼物

   从前,有个叫“砰砰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

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叫大嚷,警察吹着异常刺耳的哨子,连城里的鸭子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嗓门。

“砰砰城”里最吵闹的是喧闹王子,他________还不满八岁,________制造噪声的本领全国第一。

王子的生日快到了,国王问他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

“我想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喧闹王子回答,“我要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喊,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于是,国王下旨,在王子生日的那一天的某一个时间,大家要齐声高喊“生日快乐”,共同制造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砰砰城”的居民们开始谈论这件让人激动的事。

一个人想:

“我也想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要是我自己叫得那么响,怎么听得见呢?

”邻居替他想了个办法:

“你张大嘴巴,装出叫喊的样子,别发出声音,就可以好好听了。

”他们的办法在城里传开了。

   王子生日那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王宫前。

大家一起等待着,时间到!

可是,什么声音也没有!

“砰砰城”发生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整个城市一片寂静。

这下糟了,王子肯定要发怒。

谁也没有想到,阳台上却传来王子的笑声。

因为四周安静,喧闹王子听到了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

小鸟在林间歌唱,春风在田野吹拂,小溪在河谷奔流。

这些声音……是他得到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从此,“砰砰城”不再吵闹了。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砰砰城”里最吵闹的是喧闹王子,他________还不满八岁,________制造噪声的本领全国第一。

(2)为什么王子生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发出声音?

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原因。

(3)为什么王子从来没有听到过小鸟、春风、小溪的声音?

(4)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砰砰城”再也不吵闹了?

【答案】

(1)虽然;但是

(2)一个人想:

“我也想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要是我自己叫得那么响,怎么听得见呢?

”邻居替他想了个办法:

“你张大嘴巴,装出叫喊的样子,别发出声音,就可以好好听了。

”他们的办法在城里传开了。

(3)因为以前“砰砰城”太吵了,噪音掩盖了小鸟、春风、小溪的声音。

(4)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安静的好处和噪音的坏处。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虽然……但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虽然、但是

(2)一个人想:

“我也想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要是我自己叫得那么响,怎么听得见呢?

”邻居替他想了个办法:

“你张大嘴巴,装出叫喊的样子,别发出声音,就可以好好听了。

”他们的办法在城里传开了。

(3)因为以前“砰砰城”太吵了,噪音掩盖了小鸟、春风、小溪的声音。

(4)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安静的好处和噪音的坏处。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是吗?

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你到海边去看看:

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

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潮汐这匹烈马呢?

人们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早在20世纪,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

(1)将下面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做比较    D.列数字

(3)填空。

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大海“呼吸”的特点是________。

(4)为什么可以利用潮汐发电?

(5)人们是怎么利用潮汐的?

【答案】

(1)要不了多长时间,海水会把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B;D

(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解析】【分析】

(1)“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它的名称叫“潮汐”。

这是下定义。

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

这是列数字。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BD(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点评】

(1)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河落日扁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

这是光的折(zhé shé)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é shé)成两段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

也会。

为什么呢?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ò báo)。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

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折________(zhé shé)射    折________(zhé shé)成    稀薄________(bó báo)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光的________造成的。

(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

用“________”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答案】

(1)zhé;shé;bó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

(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

(5)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zhé、shé、bó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

(5)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9.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樵夫

   有一次,一只狐狸被猎狗和猎人们追击,狐狸心里很害怕。

它急急忙忙地逃走,可猎人们紧追狐狸不放。

   就这样,它跑到了一位樵夫家。

正好樵夫在院子里乘凉,他听见敲门声,便打开门一看,发现了那只狐狸。

   樵夫问它:

“请问有何贵干?

”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樵夫让它进去并藏在自己的屋里。

   不一会儿,猎人们带着猎狗追过来了。

猎人问樵夫有没有看见一只狐狸。

   樵夫一边对他喊:

“不知道!

”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屋子,暗示着狐狸的藏身之处。

但猎人们过度性急,根本没有明白樵夫的意思,又向远处追去了。

   猎人们走远后,狐狸想悄悄地溜走,被樵夫看见了。

樵夫很不高兴____责备它说____你真是太没良心了____临走之前对你的救命恩人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吗____

   狐狸地说:

“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1)在短文的第六自然段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樵夫很不高兴________责备它说________你真是太没良心了________临走之前对你的救命恩人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吗________

(2)“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狐狸是怎样说的?

请你想一想,写在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