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020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docx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探索宇宙》是青岛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2课。

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4课组成,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构建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功应归功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智慧。

早先,人类用眼睛和想象来认识宇宙。

今天各种先进的天文工具的诞生,如非常敏感的无线电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使用这些仪器来观察宇宙,可以搜索到非常丰富的光谱信息;计算机可以进行日益复杂的引力系统计算和核反应图片和数据等。

本课时就是带领学生了解“温暖的大家庭”——宇宙的探索历程,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太阳系以外的星体有所了解,而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知道人类探索这些信息所使用的一些先进技术手段,但因我校生源大多数是农村的,认识问题程度不高,受教育的限制,学生对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过程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从观测、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立志于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奋斗。

【教学目标】

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乐于交流与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搜集并整理有关望远镜以及宇宙探索的进步、世界各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的相关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搜集中国航天史大事、世界航天大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宇宙更是人类的大家园,它浩瀚而神秘,我们对它充满着遐想。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这个大家园进行探索和研究,请看一段录像资料。

课件播放视频:

宇宙介绍的录像资料。

   2、讨论:

看完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

3、宇宙,这个浩瀚的大家园,它充满着神秘与神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宇宙之中,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感受人类智慧的无穷。

板书课题:

22探索宇宙。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一段录像资料,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初步意识到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没有终点,激起学生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神秘无限,自主探究

(一)、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

1、“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宇宙神秘无限,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摇篮里,永远对浩瀚而神秘的宇宙都充满着遐想。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那你们知道人类最初是靠什么来观察宇宙、天体的?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手头的资料相互说说。

3、全班交流、补充。

4、根据交流,老师评价并按时间的发展过程梳理总结。

5、课件展示:

望远镜的发展(各种图片)

6、小结:

各种图片就说明人类对探索宇宙所做的积极努力和贡献。

【设计意图:

本环节组织学生对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宇宙最初使用的工具进行归纳整理与交流,让学生更多了解从来没听说过探索太空的仪器,教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出人类观察天体的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激发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走进航天展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研究宇宙,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航天展厅。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航天器的材料。

2、请同学们看书54页,思考:

你还了解到什么?

3、课件展示图片:

卫星、行星探测器、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太空探测器

4、有了这些先进的探测手段,也就涌现了新一代的航天英雄,交流你知道的航天英雄。

5、课件图片: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我国宇航员

6、随着第一艘载人运载火箭的升空,人类又把探索宇宙的脚步迈进了太空,到今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足迹。

这是怎样的一个探索历程呢?

请同学们小组自由合作,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将你们认为有代表意义的主要事件进行提炼和总结。

3、课件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教师指导分析并填表格。

时间

事件

贡献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开创先河

1960年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1969年7月20日

美国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为人类的探索迈出一大步

1965 年3 月18 日

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 米,停留12 分钟

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的“东方红”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人跨入航天时代

1975年

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式技术的国家。

1976年2月17日

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运行15年

创造了航天史上上午一大奇迹

1981 年4 月12 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5 年7 月25 日

王赣骏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1号无人飞船

我国在航天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2008年9月25日

“神舟”7号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

  ……

……

……

4、师:

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是多么漫长啊!

请同学们再看这样一段资料。

课件播放视频,出示相关文字: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进行它的它升空73秒时,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挑战者”顷刻间华为一团火球坠入大西洋。

这次太空灾难使7名宇航员付出可宝贵的生命。

5、思考:

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你们认为探索宇宙有什么困难?

探索宇宙有时会牺牲生命你认为值不值得?

学生自由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各种航天器资料的展示,航天英雄图片的出示,再通过梳理航天事件,总结填写表格,以及对失败事件看法的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受到探索宇宙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感受到探索宇宙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的进步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无数人的艰苦奋斗,懂得珍惜家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

三、实践运用,展望未来

1、对于这个神秘的家园,在其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通过自己不断创新和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

课前,我让同学们也搜集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探索宇宙的历程吧!

2、教师鼓励学生交流,按时间顺序引导梳理。

3、课件展示:

“神舟”5号、6号、7号发射成功的相关录像资料。

4、你们知道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意味着什么吗?

(学生根据新闻资料和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

5、小结:

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的成功及其他科研成就的取得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希望同学们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我们大家自豪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时时刻刻额渗透与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结合具体事例展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也为学生奠定学科学的思想基础。

四、拓展内容,探索无限

为了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现在,人类的足迹已踏上了月球,探测器也成功地登陆了火星。

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空间望远镜、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向宇宙的深处进行探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不断关注探索宇宙相关的信息,请同学们1、课后制作手抄报或你喜爱的模型。

 2、课后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继续探索神秘的宇宙!

【设计意图:

课后继续拓展研究,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广阔宇宙空间的兴趣。

五、全文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探索宇宙使用的手段以及了解了探索宇宙的意义,学习了宇航人的精神,知道了我国探索宇宙所取得的成就,了解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及发展现状。

宇宙无限、探索无限!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索,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类造福!

【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的教学是在老师各种教学手段,如录像资料的介绍,各种望远镜的图片,各个航天英雄的图片等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搜集交流资料,激发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设计上努力体现我校的“导学练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探究的教学思想,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前指导,重视学生的经验基础。

 2、乐于合作交流、评价,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探究氛围。

 3、探究手段灵活,课件制作,声、画、文字融为一体,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兴趣。

【设计特色简述】

本节课所学内容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外来的,接触信息少,对人类探索宇宙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过程认识不够、了解不够,加上第一次接触宇宙方面的知识,学生想知道想探究的问题更是特别的多,因此,我设计本课根据生源特点,从朴实出发,以“温暖的家”为主题,给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温暖、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让学生在家里无拘无束自主、自由地活动、探索、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用爱与学生一起研究探索,适时鼓励、点拨、评价,以完成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22、探索宇宙

                     望远镜

航天器         宇宙无限,用于探索

                     航天人   

【学生记录单设计】

我的活动情况

重要的航天事件(航天器、航天英雄)

我的表现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