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024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等呀,等呀,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熊一起床就感觉到很凉快。

小熊出生不久,还没有见过秋天呢。

听妈妈说秋天来了,它就高兴地对妈妈说:

“我要出去找秋天。

   小熊离开家,前面有一片树林,它走到小树边问小树:

“喂,小树,秋天在哪里?

”小树没有回答,只是抖抖身体,让落叶在风中跳起舞来。

   小熊又问树林边的高粱:

“高粱,你快点告诉我秋天在哪里?

”高粱没有回答,只是涨红了脸,低垂着头。

   小熊问了许多人,可谁也没告诉它秋天在哪里,它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

“唉,想出去找秋天,可是谁也不告诉我秋天在哪里。

”熊妈妈一听,和颜悦色地说:

“我的小傻瓜,如果你再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永远都找不到秋天!

   小熊恍然大悟,连忙向外面跑去。

   小熊来到草地上,看到一只蟋蟀,它彬彬有礼地问:

“蟋蟀哥哥,你好,你能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吗?

”蟋蟀微笑着说:

“秋天就在你身边啊!

”说完,它在草地上为小熊唱起了歌,动听的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闷闷不乐:

________

②恍然大悟:

________

(2)小熊去找秋天,它问了许多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

(3)小树和高粱为什么没有回答小熊的问题?

找出正确的答案(   )。

①小熊不懂礼貌,小树和高粱不愿意帮助小熊。

②小树和高粱也不知道秋天在哪里。

③小树和高粱想让小熊自己去寻找秋天。

(4)请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

A. 秋天来了                                B. 小熊找秋天                                C. 小熊和妈妈

【答案】

(1)心里不快活。

;一下子明白过来。

(2)小树;高粱

(3)①

(4)B

【解析】【分析】

(1)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①心里不快活。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2)小树、高粱;(3)①;(4)B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榴

   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籽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阅读短文,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春天,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夏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秋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2)第①段中“驰名中外”一词写出“我”内心________的心情。

我知道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

(4)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________之情。

【答案】

(1)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2)自豪;闻名中外;举世闻名

(3)拟人;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4)喜爱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春天,抽枝长叶(用四个字概括)→夏天开花(用两个字概括)→秋天,结果(用两个字概括)。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第①段中“驰名中外”一词写出“我”内心自豪的心情。

我知道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闻名中外、举世闻名等。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又如: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抽枝长叶  开花  结果

(2)自豪   闻名中外 举世闻名

(3)拟人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4)喜爱

【点评】

(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课外阅读。

欢乐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春天,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老远就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夏天,大家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讲着有趣的故事;秋天,大家一起跳皮筋、打球;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披上银色的衣裳,同学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有欢乐。

校园像录音机一样,录下了我们的读书声和笑声;校园又像摄像机一样,拍下了我们天真、可爱的样子。

   我们爱我们的校园,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琅琅的             故事

银色的             读书声

有趣的             衣裳

(2)我会根据短文内容来填空。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________。

春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夏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秋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冬天,同学们在校园里________。

“我们”爱“我们”的校园,它是“我们”________。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短文中的校园充满了欢乐,你的校园是怎样的呢?

请用几句话描写一下你的校园吧。

【答案】

(1)

(2)充满了欢乐;读书;乘凉、讲故事;跳皮筋、打球;打雪仗、堆雪人;成长的摇篮

(3)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略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短文,根据题目在短文中边读边画出相关词语的搭配。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然后结合前后句补充填空即可,只有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知识,作答时才能更准确的写出答案。

(3)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出于文章中中心地位的句子,他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

短文中通过叙述充满欢乐的校园表达了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本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自己所处的校园是什么样子就怎么去写。

故答案为:

(1)

(2)充满了欢乐;读书;乘凉、讲故事;跳皮筋、打球;打雪仗、堆雪人;成长的摇篮

(3)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表达了作者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4)略

【点评】

(1)、

(2)都结合短文内容知识作答,答案都在原文之中,一定要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掌握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也要掌握技巧。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自己的现实中的校园。

4.阅读绘本《爱心树》的故事梗概和绘本选页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

(一)故事梗概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

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捡树叶、编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

男孩还常常爬树、荡秋千、吃苹果、跟大树捉迷藏。

玩累了,他就在树荫里睡觉。

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

男孩逐渐长大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大树说:

“爬到我身上来吧!

荡秋千、吃苹果,到阴凉里玩一玩吧!

”男孩说:

“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

我想买些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大树说:

“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吧。

”男孩把苹果全都摘走了。

大树很快乐。

   男孩好久都没有来了,大树很难过。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他说:

“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

我要娶妻子,生孩子。

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

”大树说:

“森林就是我的房子。

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

”男孩砍下树枝,盖了一座房子。

大树很快乐。

   男孩又有很长时间没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了。

男孩说:

“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大树说:

“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男孩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树很快乐,但心坎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男孩又来了。

大树说:

“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

”男孩说: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

我太累了。

”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

“来吧,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男孩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二)绘本选页示意图

(1)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

________和________。

(2)请把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一排。

①大树只是个老树墩,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②大树让男孩砍掉树枝去盖房子。

③大树让男孩摘掉苹果去买好玩的东西。

④大树让男孩砍断树干做一条船。

(    )→(    )→(    )→(    )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请你写出来。

(4)看到孤零零的树墩,你会对文中男孩提出什么建议?

请写在下面。

【答案】

(1)大树;男孩

(2)③;②;④;①

(3)示例:

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

(4)示例: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解析】【分析】

(1)、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4)结合短文内容,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大树、男孩

(2)③;②;④;①

(3)示例:

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

(4)示例: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点评】

(1)、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结合原文在横线上补充选段。

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②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用横线画出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呢喃细语”中的“呢喃”指的是(   )

A. 小声说话                             

B. 大声说活                             

C. 用粗犷的声音说话

(4)选文中的风有许多像人一样的动作,比如:

________,这些词把风写活了。

(5)选文第2自然段是从小雨滴的敲敲打打和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水的声音。

打击乐的声音有________、________。

小溪的声音是________的,大海的声音是________的。

(6)观察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试着仿写一句。

(7)选段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 总——分——总                             

B. 分——总                             

C. 总——-分

(8)如果你同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你还能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

试着写一写。

【答案】

(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A

(4)演奏、翻动

(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

(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

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

(7)C

(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情况,结合自己自己的背诵,填上正确的词语。

(2)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总述的作用,一般在段落开头。

(3)本题是对词义的考查,结合上下文联系,呢喃细语中“呢喃”是小声说话的意思。

(4)第四自然段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风”,其中的“演奏”“翻动”都是人的动作。

(5)本题是对段落内容知识点的考查,答案都在段落之中,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找出正确答案。

(6)本题是对句子句式结构特点的考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河流、大海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而这种结构特点符合顶针的修辞手法。

仿写时也要注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

(7)本题是对段落结构的考查,选段先概括风、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描写,这是总分的结构。

(8)本题是对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能力,结合内容合理想象即可。

故答案为:

(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A

(4)演奏、翻动

(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

(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

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

(7)C

(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点评】

(1)此类题一定要对课文内容熟读透彻,尽量做到背诵。

(2)段落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的作用,本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3)对词语词义的理解既要平时积累,也要结合当下文,句子,短语去理解,从而选择正确的词义。

(4)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好理解,就是把某物赋予人的动作,表情等,注意找出哪些才是人应该有的动作,表情等。

(5)本题是对段落知识考查,要做到仔细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答案就在段落之中。

(6)本题是对句式结构的考查,仔细观察,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句式结构去写。

(7)本题是对短文结构的考查,首先要清楚常用的行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它们的结构特点。

6.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

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

“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

“叽叽,谢谢!

   老屋说:

“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这是老屋第________次做好事。

(2)老母鸡提出了什么要求?

请你在选文中写出相关句子。

(3)老屋有没有答应老母鸡的请求?

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二

(2)“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

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3)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

这说明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解析】【分析】

(1)、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二

(2)“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

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3)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

这说明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点评】

(1)、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7.阅读课文片段。

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文中说明秋天树叶颜色的语句是________,这些颜色写出了秋天由________变________的气候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一句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选文中具体写到的秋天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表现了秋的________(声音 气味 色彩)。

【答案】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炎热;凉爽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枫叶;邮票

(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解析】【分析】

(1)本题是对课文知识的回顾,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文中描写秋天树叶颜色的句子,可以知道语段分别写到银杏树树叶是黄色,枫树树叶是红色,同时也写到两个关于气候的词语“炎热”,“凉爽”,写出了秋天气候变化的特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认识,比喻句中要有本体喻体及喻词,把什么比作什么。

(3)本题也是对课文的回顾,从段落中找出描写到的颜色及景物,要逐句去寻找。

(4)本题是寻找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具有概括性。

故答案为: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炎热;凉爽

(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炎热;凉爽

(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点评】

(1)本题要读懂问题中的关键词,段落中描写颜色的句子很多,但问题只问秋天树叶的颜色,由此便可找出句子。

(2)本题要清楚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平时阅读时遇到比喻句一定要注在旁边,把什么比作什么,慢慢积累。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同学要学会边读边画的技巧。

(4)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也就是整个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点去写的,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树叶

   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

   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chuǎng)山的客人。

阿姐乐了,她顺手摘片树叶,放在嘴边,和小鸟对起话来——

   “滴沥!

滴沥……”那是向黄莺(yīng)问好。

   “布谷!

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

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树叶歌:

“呜咿(yī)——咿哟……”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

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着悠(yōu)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回来。

   我问阿姐:

“树叶怎么也会唱歌呀?

   阿姐说:

“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

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

跳来跳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2)树叶为什么会唱歌?

(3)阿姐都对小鸟说了哪些话?

(4)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答案】

(1)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游;游;跑;跑;走;走

(2)“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

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滴沥!

滴沥!

   布谷!

布谷!

   如意!

如意!

 

(4)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①给出的词语“大大小小”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

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

从②给出的词语“跳来跳去”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

游来游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