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054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docx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1、银行贷款承诺

2、自筹资金证明

附图:

1、校区总平面布置图

2、图书馆地下一层平面图

3、图书馆一层平面图

4、图书馆二层平面图

5、图书馆三层平面图

6、图书馆四层平面图

7、图书馆五层平面图

8、图书馆六层平面图

9、图书馆七层平面图

10、图书馆立面图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我省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使山西教育事业保持勃勃生机。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高校。

学校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各类在校生已达到3万余人,学校原有的图书馆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设施上都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建设新的图书馆已成为当务之急。

1.2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中北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

中北大学

3、项目负责人:

张文栋

4、项目性质:

新建

5、项目地址:

太原市上兰镇中北大学校区内

6、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山西国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编制依据

(1)中北大学和山西国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关于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协议书

(2)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

(3)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2、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目标及主要内容;

(3)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4)土建工程建设方案;

(5)公用工程建设方案;

(6)环保、节能、消防;

(7)项目实施进度;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招标方案。

1.4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的原则。

2、项目的建设力求完善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信息采购、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要求,节约投资,尽量做到简洁、大方。

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标准和规范。

1.5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1、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图书馆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及综合布线工程等。

2、建设规模

拟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4806.78平方米,以满足该校师生阅览图书及获取信息的需求,并适应学校将来的发展。

该大楼拟采用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

其中:

工程费11363万元

     建设工程其他费用1048万元

预备费989万元

建设期利息600万元

2、资金筹措

中北大学图书馆共需筹措资金140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

申请贷款支持9800万元

建设单位自筹解决4200万元

3、申请政府贴息支持

按省有关规定对贷款部分予以贴息。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图书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5960.5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34806.78

3

建筑总高度

50.2

4

层数

八层

5

总投资

万元

14000

1.8研究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科教兴国”事业的发展要求,对我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中北大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3、本项目选址在中北大学校区内,学校原有的供水、供电、供暖设施均能够满足新建图书馆的需要。

4、本项目已作了大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设的选址、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标准,都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建设条件已具备,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研究结果认为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其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

1949年改称华北第二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校,并于1963年划归国防科工委领导,成为当时国防工业八所本科院校之一,是我国常规兵器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摇篮,之后曾先后隶属于五机部、机械工业委员会、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等。

学校于1993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1999年成为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实质性共建的高校,2004年更名为中北大学。

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中北大学已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国防军工特色鲜明,在山西省乃至全国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多学科性大学。

  一、办学规模、层次与办学条件

  中北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0642人,其中本科生24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现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拥有工程硕士授予权,具有在职研究生培养资格,可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中北大学占地3046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0余台(套)。

现有设施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体育场馆、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学科专业及结构

  中北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七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八个学科上具有教授自评权。

有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管理专业9个),覆盖工、理、管、文、经、法、教7个学科门类。

  学校设有23个院系,还有研究生院(筹)、后备军官教育学校(招收国防生)、信息商务学校、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学校等教学机构。

  学校设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有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精密成型、传爆药研究开发及性能检测、无损检测技术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三、教育教学工作

  经过60多年的积淀,中北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基础,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管理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2002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受到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被评为优秀,并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近几年来,在国际性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外语等重大赛事中,学校成绩优异,保持山西省领先水平;学校每年有15%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并有一大批学生考取了清华、北大、交大等国内重点知名学府。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6万余名。

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队等用人单位的欢迎,一次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由于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学校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了“中国航天科技人才贡献奖”。

《光明日报》也多次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定位,在评估过程中受到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认可。

目前,学校正朝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在“科教兴校、科技强校”思想指导下,锐意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观念、机制、制度和管理的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学术创新。

从2001年以来,学校基础研究能力开始逐渐得到加强,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973”、国家攻关项目等)近30项,省部级项目548项,各类项目总数达1652项。

学校科研经费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2004年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大关。

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包括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6项,省部科技二等奖50项。

发表学术论文超过2800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6部。

科研基地及保障条件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校目前拥有各类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等13个。

  学校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

为此学校被评为山西省高校中唯一的“结构调整突出贡献科研单位”。

  五、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15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74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有4名工程院院士在学校兼职工作,他们是:

我国轻武器奠基人朵英贤教授、我国含能材料研究领域领衔科学家王泽山教授、我国信息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张锡祥教授和我国国防军工行业的著名坦克专家王哲荣教授。

有6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的人员1000多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

有100多人在IEEE、IMTC、ISEP,微机械、微电子、计算机、铸造、机械与制造等国际、全国或省部级学术机构中担任理事以上的职务。

  六、对外合作与交流

  多年来学校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扩大,已通过多种形式,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与全国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保持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基本情况汇总表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在校生人数

30642

2

专职教师数

1586人

其中:

教授、副教授

574人

3

生师比

19.32:

1

4

学校占地面积

3046亩(合203万平方米)

5

校舍建筑总面积

830000平方米

6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27.09平方米/生

7

固定资产总值

9亿

2.2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2.2.1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图书馆作为大学建设中的三大支柱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图书信息大楼的建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书馆建设,而是学校通往外部的另一座大门。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谁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谁就有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图书信息大楼正是学校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点,能够让学生更广泛的接触世界其他高等学府的资料,真正作到与世界同步。

2.2.2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专业藏书

中北大学设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有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精密成型、传爆药研究开发及性能检测、无损检测技术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校的技术研究一直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收集与重点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文献和具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著就显的尤为重要,这就对重点学科的藏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图书馆的建设可使重点学科的藏书达到国内和世界的一流水平,为该校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2.2.3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进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其突出代表。

我国开展文献检索课已有20年的历史,教育部高教司20年来一贯支持文献检索课教学,曾在1984和1986年两次以文件形式强调和指导文献检索课教学,1996年成立了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

大多数学校,包括一些重点高校的文献检索课都列入了学校的选修课程,还有一些学校的某些院系将其列为必修课,通过图书馆的建设,可使学校开好学生的文献检索课、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向他们介绍各类世界大型的检索性期刊.工具书,如,CA(美国化学文摘),SCI(科学引文索引),El(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索引),ISR科学评论索引)等,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检索。

图书馆的建设势必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也使得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

2.2.4为毕业生撰写学术论文提供咨询服务

学校现有在校生3万余人,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毕业,图书馆的建设将会更好地为毕业生撰写学术论文提供咨询服务,把有关的文献信息及时地提供给他们,并将他们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汇编,建立学术论文专题数据库。

通过为高校读者群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可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学术水平和本身的知名度。

本项目完成后,将会大大缓解该校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不足的现状,使中北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成为一所多功能综合高等学府,为国家科研建设和该校的人才培养起积极作用。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建设目标及主要内容

3.1项目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为中北大学的师生增加图书阅览中心以及信息共享的平台。

作为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连通的桥梁,该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增加学生与世界交流的机会,作到与世界接轨,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课外阅读的需求。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学生,更可以提高中北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促使中北大学早日成为国际知名院校。

3.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图书馆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及综合布线工程等。

2、建设规模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4806.78平方米,能够满足该校师生阅览图书及获取信息的需求。

该大楼拟采用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第四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建设地址

中北大学位于太原市北部尖草坪区上兰镇。

校园北依二龙山风景区,西南邻汾河,与古晋阳八景之一的冽石寒泉、元代古迹窦大夫寺仅一墙之隔。

东为太原市规划中的大学城产业园。

该校环境相对市中心来讲比较偏远,通往市区的道路主要是南部和西部的新兰路和柴西路。

目前校区内部市政配套设施完善,已形成了具备相当规模的生活区。

新建的图书馆位于校区的西部,座北朝南,面向学校体育场,东侧为教学主楼,西为拟建的体艺馆。

4.2建设条件

4.2.1气象条件

校址所在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雨,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夏季高温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多雨,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其主要气象指标如下: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单位温度:

-12℃

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

-7℃

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

23.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7.6℃

绝对最高温度:

39.4℃

绝对最低温度:

25.5℃

平均降雨量:

466.6mm

日最大降雨量:

183.5mm

全年主导风价北向

全年平均相对温度:

60%

平均气压:

926.8mbar

全年无霜期:

188天

最大积雪深度:

160mm

冻土深度:

80cm

基本雪压:

200N/m2

基本风压:

300N/m2

平均风速:

2.5M/S

全年日照时间:

2576H

地震设防烈度:

8度

4.3工程地质

经勘探,场地地基土主要为湿陷性粉土、园砾和粉土构成。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地基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物等级丙类;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场地稳定性良好,属均匀地基。

适宜建造建筑物。

该地区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基加速度0.20g。

设计抗震分组属第一组。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该地区最大冻结深度0.8m。

拟建场地天然地基土第②层为湿陷性粉土,选择第②层为持力层,应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垫层法,处理深度不小于2m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执行。

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Ⅱ一Ⅲ级,建筑应采取结构措施和防水措施。

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执行。

项目建筑物需按8级地震设防。

4.4公用配套工程

4.3.1给排水

学校供水自成体系,由自备井与山上贮水池供水,已形成完整的给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校区排水管网。

4.3.2供电

学校由二电厂、柴村变电站接入双回路电源,新增35KV变电站一座,内设2×10000KVA三相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

能够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

4.3.3暖通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第五章土建工程建设方案

5.1工程概况

中北大学图书馆总占地面积5960.5m2,南北长45.85米,东西长130米,建筑基地呈长方形,拟采用框架结构,地上七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

34806.78m2,建筑左右两侧高50.2米,中间高33.8米,室内外高差2.4米。

建筑类别:

一类

耐火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5.2设计原则

人文+科学+开放+环保,把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与现代的科学发展相结合,通过富于艺术与哲理的表现,充分展示中北大学的形象风貌。

力求构思新颖、特色突出、分区自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体现历史、展示未来。

1、中北大学图书馆的设计,结合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依山而建的地形特点,考虑了师生的人流组织和学校对图书馆的感受及现代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意识,力求建筑空间、环境高品位。

3、节约用地,各种配套设施完善,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强调中北大学的特质风格。

5.3总体建筑设计

5.3.1总平面布置

图书馆在中北大学新区规划中教学主楼西北角。

南临学校主要干道,面向学校体育场。

图书馆四周有环形通道。

5.3.2建筑平面设计

中北大学图书馆基本采用长方形布置,方案将阅览、书库、报告厅、办公空间等功能区合理的划分,做到分流有序,彼此互不干扰,而且联系便捷,结合有机。

根据各分区使用性质,将主入口设为南向中心公众入口,东入口为设备入口和办公次入口,西入口为图书入口和办公入口,同时东西入口亦肩负整个大楼的次要疏散功能。

通过桥和庭院的连接,图书馆与北临的台地和建筑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整个建筑分区明确,流线清晰,联系便捷,空间四通八达,在校园中形成空间流动的枢纽。

该图书馆以阅览室为主,并附有一些书库及报告厅,具体各功能用房布置如下:

地下室为书库、办公室和设备用房。

一层为书库、阅览室和室内花园。

二、四、五、六、七层为普通阅览室,五、六层设一两层高的报告厅

三层为电子阅览室。

5.3.3建筑立面造型与设计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庄重典雅,舒展大气,建筑形体简洁流畅,曲线的墙面使整个建筑如同一个巨大的博士帽,有力的塑造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中“知识的殿堂”的枢纽地位,同时新颖的造型,飘逸流畅,雄浑有力,给莘莘学子的内心以强烈的振奋与力量,象征“知识就是力量”。

用钢结构及玻璃幕墙这些现代机械美学的建筑符号,隐喻该大学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5.3.4交通设计

一、平交通

该建筑设有三个主要入口和二个次要入口与外界相连,充分保证了紧急事件下的人员疏散,同时主要出入口外有较为广阔的空间,避免紧急事件下交通出现阻塞的情况。

该建筑的主要水平交通是由走道和休息厅来实现的,每个房间到楼梯间或门口的最短距离均满足消防疏散要求,保证紧急事件疏散距离,同时采用约3米宽的内走道,保证疏散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安全为本的设计原则。

二、竖向交通

该建筑共有八部楼梯可进行疏散,设有六部电梯,其中四部消防电梯兼作客梯,另有两部货梯,楼梯均为两跑楼梯,每跑梯段的净宽均在1.6米以上,充分满足日常需求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

采用不锈钢楼梯扶手,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大于梯段宽,符合消防要求。

楼梯的设置主要考虑到与门口相距不远,而且能够便于进入门口的师生发现楼梯。

5.4结构设计

5.4.1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

0.3KN/m2㎡

2、基本雪压:

0.2KN/m2㎡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4、建筑场地土类别:

Ⅲ类

5、冻土深度:

0.80m

5.4.2采用的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95)

5.4.3活荷载取值

1、书库活荷载标准值6.0KN/m2

2、阅览室活荷载标准值6.0KN/m2

3、报告厅活荷载标准值3.0KN/m2

4、办公室、会议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5、楼梯间、走道活荷载标准   2.5KN/m2

6、卫生间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

7、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KN/m2

8、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9、相关专业提出的设计荷载要求

5.4.4结构形式

考虑到图书馆大楼的大空间要求,以及书库、阅览室的高荷载要求,结合抗震设防的需要,综合比较各种结构形式,决定结构型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5.4.5地基基础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压浆桩技术处理,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5.4.6上部结构设计

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3、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为一级,框架为二级。

本工程建筑物长度100多米,已超出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固本工程拟采用两道后浇带及加强外墙外保温措施来减少温度收缩。

中间部位大跨度的报告厅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

屋顶悬臂构架采用轻钢结构。

4、框架结构填充墙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重量不超过7.5KN/m3,M5混合砂浆砌筑。

5、后砌填充墙与柱、板的拉结均采用0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详图》(02G02)的结点详图。

6、门窗过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02G05)图集,荷载等级为二级。

7、回填土采用2:

8灰土分层夯实。

8、所有现浇柱,墙、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第六章  公用工程建设方案

6.1供电工程设计

6.1.1设计规范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

6、《建筑照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