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14215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

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林媛2015、9、15,主要内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健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009年太原公交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感染事件。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一院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

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0名死亡;,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2005年,陕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对宿州眼球事件的反思,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

反思感染管理的目的?

无菌技术操作?

消毒灭菌质量?

感染管理的督查形式?

医院感染概念,1、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nosocomialinfection)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001,MOH),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s)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

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s)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

如:

人体的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贮藏库”。

感染,媒介因素,病原体,易感人群,引起感染的因素,1.介入性器械污染程度21.年龄2.基础疾病3.皮肤、粘膜防御机能破坏4.免疫机能低下5.正常菌群防御功能破坏.无菌操作制度执行情况3.消毒灭菌质量控制程度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年龄2.基础疾病3.皮肤、粘膜防御机能破坏4.免疫机能低下5.正常菌群防御功能破坏,1.病原微生物2.各种菌耐药性3.特殊致病因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控制医院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护理人员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军。

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2、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3、医院感染培训制度4、医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5、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执行消毒灭菌原则,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有关规定执行。

4、基层医疗机构设消毒供应室的,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见附件1)。

5、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

(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标识清楚,保持环境清洁。

2、医务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抽出的药液及开启静脉输入无菌液体不超过2小时,溶媒不超过24小时。

3.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

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5.每日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

6.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三、口腔科感染控制环节,血源性感染经空气传播的感染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水源性感染接触传播(特别是器械传播),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200573号,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四、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五、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六、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七、控制X光室拍片过程的交叉污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后备用。

八、口腔检查用的器械如镊子、口镜、弯盘、探针、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独立包装。

抽出的药液(如麻醉剂)不超过2h,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九、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口腔科“四手操作”,清洗重要性,牙科手机清洗、灭菌与维护流程图,四、加强手卫生、控制医院感染,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有效措施。

手卫生是医护人员最好防护方法。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最重要措施。

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感染控制,手当其冲,医院内感染的30%是由手引起双手带菌率100%护士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患者查体、换药103105CFU/手一般护理、测脉搏、更换体位、铺床等,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WHO推荐的手卫生五个时刻,要求:

手卫生的“2前3后”,1.掌心对掌心,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2,1,3,4,5,6,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遵循的原则,有污染时先流动皂液洗手,无污染时用手消毒液搓手,要求:

揉搓双手时间不少于15s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我院手卫生设施,错误习惯,五、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收集,黄色袋装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红色袋装放射废物。

锐器盒装损伤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感染性损伤性利器,在做任何一项医疗活动、医疗行为时,要同步考虑的是:

“我这样做患者安全吗?

这样做我安全吗”?

六、职业暴露与防护,职业暴露的类型,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粘膜暴露:

眼睛、伤口、粘膜,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

案例:

2011年手术室护士在急诊手术时被手术刀片不小心割破手套及手指,两天后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为HBV阳性!

(一)职业暴露防护最好方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接种乙肝疫苗。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戴好防护用品如戴手套、防护眼镜及口罩等。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二)掌握标准预防知识,(三)防护用品应用,进入工作区先洗手,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四)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医疗锐器伤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0.5%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粘膜暴露后立即用皂液和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暴露者立即执行局部处理措施2、填写医疗器具针刺伤登记表3、科负责人签字确认4、报告院感科现场调查评估暴露级别按暴露源不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