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47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docx

八年级课后题word版

第一章第一节

1.同学之间交流: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钥丝的直径?

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2你知道吗?

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为多少。

3.一天等于多少秒?

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图1.1-8)。

要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刻得更准确?

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5的摆吗?

第一章第二节

1.分别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流水D.河岸

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

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章第三节

1.v=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l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

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

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第一章第四节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s,用_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________________求出平均速度v。

2.在用图1.4-1的方法侧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3.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

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

4.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

第二章第一节

1.用手拨动绷紧的撑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

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

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4.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第二章第二节

1.观察一件乐器。

它是由什么振动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

人类能听到吗?

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吮高歌”“低声细语”。

这4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性?

4.小小音乐会。

试着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

看看以下制作方案能否给你启发。

方案一: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图2.2-7)。

方案二: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或油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第二章第三节

1.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利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3以“声的利用”为关健词.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利用声的主要方面。

第二章第四节

1.调查一下校因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

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嗓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如果你认为无效或不合理,简单说明理由。

(1)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2)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嗓声的耳罩;

(3)在教室周围才植树;

(4)教室内安装嗓声监测装置

3.在安静环境里.侧量你的脉搏在1min内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呜?

测量一下。

4.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

第三章第一节

1.图3.1-8中各个遇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个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

2.在教室挂一只寒署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3.1-9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一时间图象。

通过比较.你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3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有非常接近一273.15℃.但不可能比它更低。

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

如果它每

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

4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帐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

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

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

画出你的设计草图。

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署表《图3.1。

10》,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署表,

第三章第二节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请各举一个例子。

2.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3.图3.2-6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利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它的熔点是多少?

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4.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

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一117℃,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就可以了。

小明按照这样的想法进行了实脸,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

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针时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什么?

第三章第三节

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

篮子里有剩饭、剩莱,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图3.3-9),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

2.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

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

为什么?

3.吐兽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

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图3.3-10),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

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井可达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知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第三章第四节

1.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变没了。

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

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4.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

请你动手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

如图3.4-5,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雄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图3.4-6).

5.调查学校和家庭水的使用状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若干建议。

第四章第一节

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2.做一做手影游戏(图4.1-9),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3.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

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第四章第二节

1.光与镜面成30o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

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

画图表示出来。

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4.2-7所示。

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

试着在图4.2-7左图上画出反射光线。

3.如图4.2-8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

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雨后晴朝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

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5.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

激光侧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土10cm。

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第四章第三节

1.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

若她远离平面镜0.5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

镜中像的大小会改变吗?

2.试画出图4.3一中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4.3-10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4检查视力的时恢,税力农放枉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4.3-11)。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脸时,认为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是实像。

你能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6.潜水舰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例作一个潜望镜(图4.3-12),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开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

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

画出光路图来。

第四章第四节

1.图4.4-7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图4.4-8),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请你说一说这一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4.如图4.4-9所示,有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

逐渐往杯中加水,则现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第五章第一节

1.如图5.1-8,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按照2:

1的比例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光线。

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箫些?

2.么位里?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试试看。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

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1-9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4.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5.1-10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I.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

判断图5.2-1中的树所成像的正例。

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像;在投影仪中成.、立的像;宜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

3.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琦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怎样估侧凸透镜的焦距?

为使估侧结果更准确.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4.请你根据本节课的“想想做做”,试着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或幻灯机工作时是通过怎样的操作改变像的大小的。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霆鹦」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图5.3-3)。

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笠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际做一做,验证你的猜想。

与前面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

3.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

“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

是不是需要“调焦”?

4一位同学在利用图5.3-2所示的装里做实脸,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

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屏的位里,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左侧还是右侧?

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实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中,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

你说呢?

6.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五无论如何调节调焦环都不能实现。

请你利用本节课学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帮小丽想想办法。

应如何做,才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

I.一艘船把货物从赤道运到南极矍鲤星鉴上愉过程中货物没有损失.这些货物的质量改变吗?

2.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说出你的侧量方法.并实际侧一测。

3.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oA.仍是100gB.大于100gC.小于100g4.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祛码.其中】个100g,I个50g,1个2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笠如图6.1-6所示。

这块金属的质量是多少?

5.有些商店里使用一种案秤(图6.1-7)。

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

这种案砰的哪两部分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

什么相当于天平的祛码、游码?

怎样利定它的横梁是否平衡?

它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笠?

怎样调整才能使横梁平衡?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图6.2-2)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

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岩,长14.7m、宽2.9m,厚1.0m.它的质量约为多少?

I.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用天平和尺能不能求出它的厚度?

如果能,说出你的办法。

2建筑工地需用沙石400m',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多少车(P,y=2.6x一。

,kg/m')?

3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x10"m',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叱?

4.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3-3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in为_g。

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6一3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水面升高.如图6.3-3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犷为CM。

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妙msM,相当于kg/m气

i.下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密度、熔点、导热性能及导电性能等物理特性。

研究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综合考虑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不仅要阐明你的观点,还要说清楚理由。

(I)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

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

(2)哪一种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什么金属做的?

为什么人们炒菜时宁愿用铁锅而不愿用铝锅?

(3)哪一种金属的密度最小?

生活中什么地方使用这种金属?

综合评价为什么使用它。

2.有一种1角硬币,看上去好像是铝制的。

它真是铝制的吗?

请你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实脸方法,你所采用的实验步骤。

I角、5角和1元硬币所用的金属一样吗?

通过实验脸证你的判断。

3.1cm'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

体积是多少?

4.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I.请举例说明: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

请在图7.1-7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7.1-8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7.1-9,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

为什么?

I.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图7.2-4)’’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

说说你的理由。

2.小强用弹黄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

这是什么原因?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刚力计不能准确测量力的原因。

4.请读出图7.2-5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试数。

圆筒测力计每个小格表示0.1N。

5.如图7.2-6,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像皮塞插入瓶中。

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细苦中水面高度如何变化?

请你从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的角度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它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时地面附近同一物体

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时,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牛?

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

汽车时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4.若用三角尺利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

怎样操作?

请作图说明。

5.一个木块从料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

请分别画出木块在针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7.3-12).

I.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

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们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2.如图8.1-6,用力击打一挥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回原位置。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2)不小心珠到沙堆里,通过跺脚清除鞋上的浮沙。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说出你的理由。

I.在图8.2一中,F:

和凡是物体所受奋置堕国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在平i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西运动.试忌出小牟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3.质黄40kg的小拓静止在水面上,它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列另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方向加何?

试着画出小船受力的示意图。

4.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欣的太阳能小汽牟《图8.2-5)受到几时平衡力的作用?

为什么说它们是互相平街的?

请在图8.2-6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I.下大雪后有些北方城市常常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在自行车中有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请各举两例说明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3.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根据冰壶的运动情况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

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质地并不相同:

珍冰脚的鞋底为像胶制成,,币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请你利用本节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4.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

如果要做上面的研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脸?

5.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l0s.我们身边的情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描迷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1.估测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鱼鲤星鉴」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

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田都与地面接触(图9.1-6L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靡,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再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

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如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cm,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与你对地面的压强相比哪个大?

2.解释下列现象。

锯、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书包为什么要用宽的背带,而不用细绳?

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味,这对它的生存为什么特别重要?

3.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

这为在沙漠行走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4.一个图打帽的面积是0.8cm',图打尖的面积是5x104c时,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N.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各是多大?

I,一+空的里科鸽仅。

血口扎上‘皮吸.,立且浸人书中。

一次之口栩上。

~次仪口.F.这两次药氏在水1的位I翻月《日,.24).为ft么每次.皮扭娜自内.?

哪一次曰‘俘之乡?

为什么?

I.91-9的两+t吕中‘有网什栩日脸.的注.。

哪个t吕L.到的压任欠?

3.如图9.2-10,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国孔用薄像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

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脸。

(1)若要检验“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这一结论,应该怎样实验?

说出实脸步骤和应该看到的现象。

(2)若要检验“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跟密度有关”这一结论时,应该怎样实验?

说出实验步骤和应该看到的现象。

4工程师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85m,当水库水位为175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

5.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9一II所示,请你分析地漏存水杯的作用。

人的血压的正414AI收缩压和舒张压)大约是多少帕?

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枯算。

2.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脸。

人们把两个钢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当每爹一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图9.3-9为同学们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钢丰球模拟马德堡半球实脸的情形。

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

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请说出你的理由。

3.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

如图9.3-10,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司趁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盆景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

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

请问:

是什么原因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