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554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docx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

本科毕业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月日

二O一二年五月湖北民族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成绩评定表

所在学院:

时间:

姓名

学号

论文(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设计)的评语:

 

成绩(百分制):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评审意见:

 

成绩(百分制):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总评等次:

学院公章:

年月日

注: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

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其与百分制的对应关系为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学术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应用》,系本人在指导教师戴蔚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签名:

2012年5月2日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2

(一)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2

(二)过于推崇本土化和市井化,忽略非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4

(三)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明显……………………………………………4

二,我国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改进策略……………………………………4

(一)提高品质,关注民生…………………………………………………6

1不偏离正确导向,避免娱乐化……………………6

2注重思想深度,坚持创新发展…………………………………………8

(二)树立品牌,突出特色……………………………………10

1打造具有特色的金牌主持人…………………………………………11

2要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8

3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8

(三)各方监督,资源共享..................................................................8

1加强舆论监督,倾听民众心声.........................................8

2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中文摘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柴米油盐、吃穿住行,甚至一日冷暖,无不是民生。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就被越来越作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地方电视台。

正因为民生新闻的覆盖率越来越高,诸多业内期刊杂志对其的讨论就从未消减过,例如齐鲁电视台标志性栏目《拉呱》开播至今六年半的时间正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以往新闻播报形式的鲜明特色广受关注业界和市民关注,但时至今日这些"特色"是推进其提升的动力还是束缚其发展的障碍,换言之,怎样运用"特色"趋利避害,使民生新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此文拟在借鉴一些学者的观点和论述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力图明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生存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自己对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对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选取的看法.

关键词:

民生新闻特色本土化平民化视角

Abstract

People'slivelihoodisnosmallmatter,leavestotalcustoms.Fuel,food,andevenawarm,allwithoutexceptionisthepeople'slivelihood.Sothepeople'slivelihoodTVnewshasbeenmoreandmorewidelyusedinvariouslocalTVstations.Becauseofthelivelihoodofthepeoplenewscoverageismoreandmorehigh,manyindustryjournalsonthediscussionneversubtractive,forexample,QiLuTVcolumn"iconic””thelaunchdateforsixandahalfyearsbecauseitisdifferentfromthepreviousnewsformthedistinctivefeaturesofpopularconcernabouttheindustryandpublicconcern,buttodaythe"characteristics"oftheliftforceorboundobstaclestotheirdevelopment,inotherwords,howtousethe"features"drawontheadvantagesandavoiddisadvantages,sothatthelivelihoodofthepeoplenewstomaintainlong-termvitalityisveryimportant..Thisarticleintendstodrawontheviewsofsomescholarsanddiscussedonthebasis,throughtheirownanalysisandstudy,tryingtotellthelocaltelevisionnewsprogramsexistproblemsinthestatusquo,andtrytomakemyownthinkingandtothelivelihoodofthepeoplenewsonpeople'slivelihoodnewsreportsofthecivilianperspectiveofviewselection.

KeyWords:

peopleslivelihoodnews;Characteristic;localization;Civilians;Angleofview

引言

近几年,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充分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描绘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

同样,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也已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

任何一种节目形态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但是作为某一档栏目是否能较长久地拥有受众以及能否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优化则关乎该栏目的命运,相似题材的栏目是在泛滥中走向落寞还是在精品中走向辉煌则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节目形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民生新闻节目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解决问题有怎样的思路等相关问题。

研究背景

自2005年,齐鲁电视台新闻节目《拉呱》与山东观众正式见面,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实现新闻、文艺一体化,由()作为主持人,还有一个搭词儿(通过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语,而将本一话题和下一话题连接起来)。

除了,播报身边事,又新添和事佬(让百姓当一回调解员)、么也懂(教大家小窍门)、雷翻天(主持人、张帆表演的小笑话)等新栏目板块。

节目从当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地方电视台开设多个频道,一个频道多档栏目都是民生新闻的现象日趋严重,在民生新闻节目看似繁荣发展,一派生机的背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使得近些年来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文中笔者通过各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对比,选取典型事例,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浅述对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的一些观点。

正文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匾。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在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就是把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充分反映民众生活,关注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表达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

民生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以笔者的看法,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种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民生精神与社会新闻结合的产物,是公众所关注的,并与其日常生活和生计相关信息的新闻报道,体现了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说《拉呱》是新闻节目,倒不如说它是生活艺术片,是小说、、电影、电视剧、小品、相声……它不是空乏的新闻,也不是枯燥的报道,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

节目贴近现实,,关心帮主百姓。

节目生动活泼,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观众收看“拉呱”,主要是收看节目内容。

主持人小么哥与搭词之间的游戏应该轻于节目内容,不要淹没节目内容,不要使人觉得对节目的播出是一种干扰,节目内容是主,主持形式是宾,不能喧宾夺主。

同时要避免主持形式的公式化。

例如,节目开始总是这样的:

小么哥一开口,搭词的就出言拦截,于是二人一番斗口,引出节目内容,这种形式不是不可用,但不可期期节目都是这样。

任何一种方式哪怕它再生动,重复久了也难免叫人厌烦。

要想表达手法的生动活泼,还是得有创新意识一。

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

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曾红极一时,他们新鲜的视角和新颖的思路让大众眼前一亮,同时这些节目往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在一段时间内颇受大家的喜爱。

但是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走向没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后果呢?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即对当前不同节目的对比以及同一档节目时间上的对比,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

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

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

具体表现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

例如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报道题为“济南:

一男子吊死河边”,而公共频道的《生活帮》[1]栏目则称之“河岸惊现男尸半夜上吊自杀?

”,同一则新闻在相近的播出时段,相仿的内容被两度搬上荧屏,这种事例在同一地方不同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屡见不鲜。

古人云:

“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

”地方台的盲目克隆,使栏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在定位上略有不同,但如果同质化竞争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节目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的下降将是必然结果。

脱胎于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民生新闻迅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但民生新闻的诞生并不是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终结,相反,同质化竞争在民生新闻领域更为激烈。

(二)过于推崇本土化和市井化,忽略非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

广州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叫《新闻日日睇》[2],这一档节目可能是广州电视台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节目,创造了在短时间里以一个栏目带动一个频道飞跃的奇迹。

但是从2006年开始,收视率已经下滑至不足8%,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呢?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本土化和市井化过于推崇,而忽略非了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

新闻日日睇栏目曾在在广州各城区几个点做户外节日。

在荔湾湖公园门日,所谓老广州聚集的西关,观众非常热情,前来打招呼,要签名,现场要求投诉的络绎不绝,在另外几条老街也很轰动。

最后一站在天河区的天河城广场门日,栏目组感受到的气氛迥异,天河城门日人来人往,怎么拍都没有人注意他们。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原来,在西关,当地居民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精通粤语,收看新闻日日睇的时候没有语言障碍,反倒觉得亲切。

但天河不同,天河是外地人和精英的聚居地,对于倡导本上化川粤语播报的新闻日日睇不易理解,更别说产生共鸣。

市井化,平民化风格浓厚,聚热生活琐事,这样的取材和风格,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白领"关注的兴趣不大。

但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流入和白领阶层的扩张,这部分人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相对地新闻日日睇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小。

其实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这个现象,这一点也确实成为民生新闻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明显

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

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娱乐化的倾向。

融入过多娱乐元素,新闻报道沦为"戏说新闻",降低了新闻本身的力度,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

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其次这种娱乐化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

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

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3]。

其实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很多栏目设置民众互动的环节,但这些有名无实的互动根本不能听到民众的心声,反而很多时候遭到民众的反感;再者,很多栏目喜欢在节目中穿插一些外景连线等,但一些记者,主持人的表现令人不敢恭维,预设立场,主观情绪严重等问题让民众对这些场景感到厌烦……

二,我国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改进策略

(一)提高品质,关注民生提高品质,

每天的新闻数量是有限的,在面对做新闻的栏目有增无减的现实压力下,许多栏目播出时长而不顾品质,一味地追求数量,肆意滥挖新闻。

使得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减低,其“粗制滥造”受人诟病,这也成为限制民生新闻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

“内容为王”是永不过时的真理,一档节目能够生存而且谋求发展,必须从内容入手,真正把内容做好才是硬道理。

1.不偏离正确导向,避免娱乐化不偏离正确导向

把民生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是民生新闻在发展前进道路上的一种错误,如果不加控制,就会使整个民生新闻的发展道路脱离中心。

民生新闻的发展中心一定要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确切实际地关心大众的生活,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关怀人民群众的冷暖,观察市民的喜怒哀乐。

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的图像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风格和形象的平民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观众的认同,对这样的新闻节目自然就愿意付出心理投入。

使节目内容有创新不和他人相似,节目思想不偏离方向。

民生新闻还要反对一枚的强调“收视率”的重商主义,反对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

2.注重思想深度,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思想深度,

报道民生新闻的内容要注重舆论导向的问题,情趣雅俗的问题,更要解决好节目内容意义深浅的问题,论理方法技巧的问题。

民生新闻的看点不要只是停留在一事一报,就事论事的肤浅层面上,也不是仅仅停留在搞笑取乐的感官层面上,而应当看眼光高一些,问题看深一层,要在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上起到一个重要的健康引导的作用。

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健康向上的民生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让广大民众有明确的认识知和深刻的启迪,如此,民生新闻在众多媒体报道中才会显得独特新颖。

民生新闻在中国的发展,要避免一时之利,一时成功而放弃新闻者应该有的品质和责任,自毁形象和前途,要防止民生新闻“市井化”。

3.树立品牌,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新闻的内容至关重要,但是作为电视新闻它的播报形式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于内容,因为作为声画一体的媒介传输形式,作为观众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乃是它的画面,它的声音,其次才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以及声音传输的信息,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让其有兴趣观看节目的内容必须依靠节目的形式。

任何新闻都可以“看”,但只有“好看”的新闻才能吸引观众,并且长久地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

4.打造具有特色的金牌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代言人,主持人受观众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此档栏目被观众认可喜爱度的高低。

因此主持人一定要有吸引观众的本领,必须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标志,使自己和栏目成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品。

从“语言”入手,民生新闻节目的最大特色就是地域化,浓厚的地方特色容易使观众感到亲切产生归属感从而喜爱这档栏目,而“语言”作为最具地域特色的元素之一首当其冲被广泛使用。

《民生直通车》和《拉呱》的主持人都是本地方言,尤其是《拉呱》从这档栏目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它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其主持人名称“小么哥”更是经常靠使用一些令人难得一闻的纯朴方言作为噱头,这种纯粹的方言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

而从"服装"入手也是一条可取之法。

《新聊斋》的主持人王帆乃一妙龄少女,身材,容貌,语言可谓是平实普通,但是凡是看过她节目的人都会记得她,因为她有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标志,那就是她的旗袍,或古色古香或色泽艳丽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总之,看惯了衣冠楚楚的正装和平淡无华的休闲装,她这略带些古典美的服饰完美地塑造了她知书达礼,温文尔雅,风情万种的知性美形象,可谓清丽脱俗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二)要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要有创新意识,

立足本区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出鲜明独特的栏目特点,观众喜欢的是有特点的品牌,独一无二是栏目的生命力,竞争力的资本,实践告诉我们:

人们对身边事情的关注程度往往要比远地方事情的关注程度高,因此本土特色文化应该是地方电视台的最大优势,不但可以大量地吸引本地区观众的关注度,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栏目因被抄袭模仿。

还要有品牌化的经营理念,树立好栏目品牌形象已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头等问题。

电视新闻栏目一样需要靠品牌经营来获取观众,应该把打造品牌栏目与主持人同步发展。

民生新闻能够在中国电视界成功的打造起来,其靠的决不是运气,而是其背后的“人文主义”和“平民精神”的理念。

2.2.3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

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

对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做好节目只是第一步。

只有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规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民生新闻节目有着良好的收视表现和市场前景,它的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视台应对竞争的长久动力。

首先,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在频道不同时段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新闻节目。

其次,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策划实施一系列公关活动,改善媒介与公众的关系,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创造条件。

最后,建立识别系统,强化节目形象。

识别系统有适应,调适功能,统整功能,更新,重建企业文化功能。

通过识别系统的建立和推行,节目特色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

2.3各方监督,资源共享各方监督,

浙江温州晚报在实践中提出:

舆论监督不仅仅是批评坏事,其最高境界应该是推进问题[4]的圆满解决,最佳结果是把坏事变成好事。

在民生新闻中更是要接受民众的监督,同时也要接受媒体间的监督,资源共享,达到共赢。

2.3.1加强舆论监督,倾听民众心声

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这就为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旦我们重新审视舆论监督,烙上“与人为善”的准则,我们“建言式”舆论监督,不仅拥有了“减压阀”的功能,还具备了“稳定器”的性能,这对化解社会矛盾“重塑政府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此时的民生新闻,能够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守望者”的角色,真正意义上反映出“民生至上”的理念,为我们打造美好精神家园,指引全社会向前健康发展,提供"坐标"意义。

“国计民生”是分不开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政和变革必然反映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民生新闻要铭记自己肩负的“新闻监督”职责,所以在满足本土需求,关注本地民众生活的同时需要寻找“国计”与“民生”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时政,经济新闻做成民众熟悉,容易接受的民生新闻,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地新闻,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为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职能。

2.3.2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加强资源共享,一是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

目前,设在广州电视台的“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中心”已经日益完善。

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最鲜活的消息,时效性甚至超过中央台。

“新闻交换中心”今后更大的优势在于和境外媒体联手互换新闻素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交换网。

二是加快城市台网站建设,运用“流媒体”技术获取新闻资源和传播新闻节目。

“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上同步传输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它可以让人们像看电视那样看网络,带来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的革命。

城市台如果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将能在信息源的获取和传播方面打开一方天地。

另外,通过“流媒体”技术,还可将电视新闻节目放置在网站上供外地网民随时随地点播,使不上星的地方电视新闻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延伸了电视的触角。

参考文献

[1]《民生新闻的视角坚持(论文)》"07news019的博客"网站,网址:

,http:

//07news019。

blog。

163。

com/blog/static/111463785200962110544598/

[2]夏德勇。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品牌问题—以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为例,[A]。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7)

[3]衣学勇,李文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