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575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docx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剖析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⒈下列混合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是(B)

A、0.5mol.L-1HAc~0.1mol.L-1NaAc

B、0.5mol.L-1HAc~0.5mol.L-1NaAc

C、0.1mol.L-1HAc~0.1mol.L-1NaAc

D、0.6mol.L-1HAc~0.4mol.L-1NaAc

⒉某一元弱碱pKb=1.0×10-6,用它配成缓冲溶液,则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B)

A、5~7B、7~9C、5~6D、6~8

⒊相比于同族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变化规律,H2O具有反常的熔、沸点,这是由于(C)

A、范德华力B、配位键C、氢键D、离子键

⒋某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则该反应是(B)

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

⒌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D)

A.9.0g/L的NaClB.50g/L的葡萄糖(M=180)

C.100g/L的葡萄糖D.0.09g/L的NaCl

⒍.S轨道为球形,意即(D)

A、S电子为球形B、S电子在球面上运动

C、S电子在球内运动D、电子运动的角度波函数图形为球形

⒎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之所以要进行杂化,其原因是(C)

A.进行电子重排B.增加配对的电子数

C.增加成键能力D.保持共价键的方向

⒏对于一个电子来说,下列哪一种表示方式代表一组合理的量子数(A)

A.3,2,1,+½B.3,1,2,-½

C.以上两种都是D.以上两种都不是

⒐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总是小于100%,原因是(B)

A、电解质本身不是全部电离B、正负离子相互吸引

C、电解质不纯D、以上因素都有

⒑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D)

A、容量瓶体积未校正B、使用了受损的砝码称量

C、用含量约为98%的标准物质标定D、溶解式样时将溶液溅出

⒒HPO42-的共轭碱是(C)

A.OH-B.H2PO4-C.PO43-D.H3PO4

⒓0.1mol.L-1的HAc溶液PH(C)

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等于-1

⒔pH=1和pH=4的两种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的pH是(C)

A.2.5B.1,25C.1.3D.2

⒕0.4mol/L的HAc和0.2mol/L的NaOH等体积混合,其溶液PH(A)

1.等于KaHAcB.(CHAc·KaHAc)1/2C.1D.HAc和H2O

⒖欲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若用HAc(pKa=4.75)和NaAc溶液,则缓冲比为(B)

A.-0.25B.10-0.25C.0.25D.100.25

⒗Fe2S3的溶度积表达式是(A)

A.Ksp=[Fe3+]2[S2-]3B.Ksp=[Fe3+]3[S2-]2

C.Ksp=2[Fe3+][S2-]D.Ksp=[Fe3+]3[S2-]

⒘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

A.HAc(pKa=4,75)-NaAcB.甲酸(pKa=3.75)-甲酸钠

C.NH4Cl-氨水(pKb=4.75)D.NaHCO3(pKa2=6.37)–Na2CO3

⒙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量为(B)

A.n,lB.n,l,m,msC.n,l,mD.n,m,ms

⒚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有(D)

A.取向力B.诱导力

C.色散力D.以上三种力和氢键

⒛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其原因是(A)

A.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活化能降低

C.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D.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

A.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B.发生渗透现象必须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要有浓度差.

C.渗透的方向总是稀溶液向浓溶液渗透。

D.渗透压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22.某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为1s22s22p63s23p63d74s2,因此可确定该元素(A)

A、为第四周期元素B、为ⅠB族元素

C、属于d区D、元素符号为Ba

23.下列各组数据,运算结果为两位有效数字的是(C)

A、34.21+16.62+2.47B、21.36%×31.1-28.55

C、0.41+(0.7491×4.9×10-6)D、pH=3.8的溶液CH+

24.下列物质中,在形成配合物时不能做配体的是(B)A.CH3NH2B.NH4+

C.NH3D.H2NCH2CH2NH2

25.0.1mol.L-1的下列溶液中,粒子总浓度最大的是(B)

A、[Cu(NH3)4]SO4B、Na2SO4C、[Ag(NH3)2]OHD、[Ni(CO)4]

26.H2O2分子中氧的氧化数是(D)

A..+2B.-2C.+1D.-1

27.CH4中C原子SP3杂化,C-H之间的键角为(B)

A、180ºB.109º28'C、120ºD、104º45'

28.当一元弱酸的Kac≥20Kw,意即,可以(A)

A.忽略水的解离B.1-α≈1C.溶液PH=PKaD.[HB]=[H+]

29.沿原子轨道伸展方向重叠而成的共价键为(A)

A.键B.键C.双键D.叁键

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

B.Cu可溶解于稀H2SO4中。

C.HCO3-既可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

D.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所有稀水溶液。

二、是非题

⒈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即为化学计量点(F)

⒉缓冲溶液是能缓冲各种冲击力的溶液。

(F)

⒊没有渗透现象发生,溶液就没有渗透压。

(F)

⒋生理盐水和10%的葡萄糖溶液各100ml混合,其混合液与血浆不等渗。

(F)

⒌典型金属元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型化合物(T)

⒍相同浓度的NaOH和NH3溶液中的OH-浓度相同。

(F)

⒎磷酸溶液中的H+浓度是PO43-浓度的三倍(F)

⒏将弱酸稀释时,解离度增大,所以H+浓度也大。

(F)

⒐在正常人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是H2CO3-HCO3-,其缓冲比为20/1。

(T)

⒑当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Q)等于其溶度积时,该溶液为其饱和溶液。

(T)

⒒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大分子物质产生的。

(F)

⒓化学平衡是一动态平衡。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相同。

(F)

⒔缓冲溶液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等于1,缓冲容量最大,(T)

⒕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叫酸(F)

⒖2p轨道的3个分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称为简并轨道。

(F)

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T)

⒘元素的氧化数和化合价是同一个概念,因此氧化数不可能有分数。

(F)

⒙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或电极反应)组成原电池。

(T)

⒚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鳌合物较稳定。

(T)

⒛因为溶液的蒸气压大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所以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F)

三、填空题

⒈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取决于()步电离。

⒉反应速率常数k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⒊某患者血液PH值为7.2,则该患者为()中毒。

⒋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态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作为()剂。

⒌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范围内的溶液叫等渗溶液。

⒍中心原子的成键轨道为d2sp3杂化,该配合物为()型。

⒎波函数又称为()

⒏沉淀生成的条件是Q()Ksp

⒐根据酸碱质子论理,酸是(),碱是()。

⒑共轭酸碱是()物质对。

⒒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⒓若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的离解度将变(),溶液pH()。

⒔能抵抗外加的少量(),()或(),而保持溶液()基本不变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⒕决定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和()。

⒖某难溶电解质(MA),其溶解度(Smol/L)与kSP的关系是()。

⒗配位数等于配位()总数。

⒘。

共价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分为()和()。

⒙核外电子排布应服从(),()和()。

⒚共价键具有()和()。

⒛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的能力;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答案:

⒈第一,⒉浓度,温度⒊酸中毒⒋还原⒌280-320mmol/L⒍内轨⒎原子轨道或原子轨函⒏大于⒐给出质子的物质,接受质子的物质⒑组成上相差一个质子、可以通过质子的传递而互相转变。

⒒质子的转移⒓小,升高⒔强酸,强碱,稀释,pH⒕缓冲比,总浓度⒖S=√Ksp⒗原子⒘键,键⒙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⒚方向性,饱和性

⒛吸收成键电子,氟

四、问答题

⒈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⒉缓冲溶液是如何发挥缓冲作用的?

⒊什么是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离子积。

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糸?

五、计算题

⒈分别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⑴4.5gNaCl配制成500ml的生理盐水。

(0.154mol/L)

⑵将100ml的2.78mol/L葡萄糖溶液稀释到1000ml。

(0.278mol/L)

⒉将5.0g某高分子化合物,溶于100ml水中配成溶液,在27℃时测得该溶液的渗透压为0.37KPa,求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4×104)

⒊某患者补Na+0.05mol,应补多少克NaCl,如果用生理盐水补钠,需要多少毫升?

(2.925g,3.25ml)

⒋若将浓度均为0.20mol/LHAc溶液和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该混合液的pH?

(pka=4.75)

5.298K时,氨水的电离常数是1.76×!

0-5,计算0.10mol/L氨水溶液的[OH-]和电离度?

(1.32×!

0-3mol/L)(1.33%)

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0.1mol/L的NaCl、HCl、CaCl2、HAc,各种溶液中负离子活度因子γ最大者是()

A、HAc.;B.NaCl;C.HCl;D.CaCl2

2、HAc-NaAc缓冲溶液中,其抗酸成分是()

A.Ac-;B.HAc;C.H2O;D.H3O+;

3、下列电子运动状态存在的是()

A.n=1,l=1,m=0;B.n=2,l=0,m=

1;

C.n=3,l=3,m=

3;D.n=4,l=3,m=

2;

4、与血浆相比,下列溶液不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C(葡萄糖)=0.30mol/L;B.C(NaHCO3)=0.2mol/L;

CC(CaCl2)=0.1mol/L.;D.C(NaCl)=0.15mol/L;

5、下列各元素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不是电子层数2倍的是()

A.SB.HeC.PD.C

6、有a、b、c、d、e五种元素,在周期表内的位置如图所示,元素的金属性递增的顺序是()

A.a、b、c、d、eB.e、d、c、b、a

C.d、a、b、c、eD.e、c、b、a、d

7、下列各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能组成缓冲对的是()

A.0.1mol.L-1NH3.H2O-0.1mol.L-1HCl;

B.0.1mol.L-1NH3.H2O-0.05mol.L-1HCl;

C.0.1mol.L-1NH3.H2O-0.1mol.L-1NH4NO3;

D.0.1mol.L-1CH3COO4-0.1mol.L-1NaOH;

8、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X和Y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A.XYB.XY2C.X2YD.X4Y

9、[Ag(NH3)2]Cl的配位数是()

A.1B.2C.3D.4

10、HCO3-的共轭碱是()

A.H2CO3B.HCO3-C.CO32-D.CO2

11、已知NH3的Kb为1.79×10-5,则NH4+的Ka是()

A.5.59×10-10B.1.79×10-5C.1.0×10-14D.1×10-7

12、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A.C(NaCl)=0.2mol/LB.C(C6H12O6)=0.2mol/L

C.C(CaCl2)=0.2mol/LD.C(

NaCl)=0.2mol/L

13、将50ml0.2mol/LAlCl3和50ml0.1mol/LCaCl2溶液相混合后,氯离子的浓度是

A.0.5mol/LB.0.4mol/LC.0.3mol/LD.0.2mol/L

14、与原子序数为2的N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和与原子序数为18的A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IC.Al2O3D.KF

15、pH=3.00的HAc(Ka=1.76

10-5)溶液的浓度为()

A.5

10-4mol/LB.1.0

10-4mol/LC.1.32

10-3mol/LD.5.7

10-2mol/L

16、下列溶液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A.缓冲比为1的0.1mol/LHAc-NaAc溶液

B.缓冲比为5的0.1mol/LHAc-NaAc溶液

B.缓冲比为11:

1的0.1mol/LHAc-NaAc溶液

D.缓冲比为1:

15的0.1mol/LHAc-NaAc溶液

17、维持人体血液pH基本在7.35~7.45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A.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B.血浆渗透压

C.血液中有以H2CO3-HCO3-为主的多种缓冲体系D.机体的呼吸作用的参与

18、0.10mol.L-1的NH3·H2O溶液20ml中加入0.10mol.L-1的HCl溶液20ml,溶液C(H+)值为()

A.0B.√0.05×Ka(NH4+)C.0.05D.0.20

19、根据杂化轨道理论,NH3中N的杂化态及分子的几何构型为

A、sp3杂化,四面体B、sp2杂化,平面三角形

C、不等性sp3杂化,三角锥形D、不等性sp3杂化,V形

20、对于3个量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B.角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C.m决定原子轨道伸展方向D.主量子数n可取任何值

21、当角量子数l为2时,m可能值为()

A.0,1B.0,+1,-1C.0,1,2D.0,

1,

2

22、下列哪种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A.B.

C.D.D.

23、0.1mol/L某一元弱酸溶液中,有1%电离,则该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A.1.0

10-6B.1.0

10-5C.1.0

10-7D.1.0

10-4

24、0.01mol/L的H3PO4溶液[H+]()

A.0.03B.0.01C.大于0.01D.小于0.01

25、1.0

10-3mol/L的NaAc溶液的pH值()

A.小于7B.等于7C.大于7D.以上都不对

26、下列不正确的是()

A.溶液pH越小,其氢离子浓度[H+]越大

B.常温下,任何水溶液中[H+][OH-]=1.0

10-14

C.在浓盐酸中没有OH-离子

D.溶液pH越大,其pOH越小

27、同离子效应能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

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28、在[Cl-]=[Br-]=[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

A、最先生成AgCl沉淀B、三种沉淀同时产生

C、最先生成AgI沉淀D、最先生成AgBr沉淀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反应,温度不同,K值不同。

B.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有不同K值。

C.K越大,说明平衡时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越小,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越大。

D.K既与浓度有关,也与温度有关

30、乙醇和水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A.共价键B.诱导力和氢键

C.诱导力和色散力D.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31、若将某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式写成1s22s22px22py1,则违背了()

A.能量最低原理B.洪特规则

C.保里不相容原理D.轨道对称性匹配原则

32、第3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A.5B.10C.18D.32

33、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ΨB.Ψ2C.电子云形状D.几率密度

34、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有关浓度数据记录如下:

N2(g)+3H2(g)

2NH3

(g)

起始浓度(mol/L):

130

2s末浓度(mol/L):

1.8

用NH3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4mol/(L.s)B.0.4mol/LC.0.8mol/(L.s)D.1.2mol/(L.s)

35、下列哪一项属于系统误差?

()

A.方法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B.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计算错误

C.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微小波动引起的误差D.过失误差

36、基态11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这个电子运动状态为()

A.3,0,0,+1/2B.3,1,0,+1/2

C.3,1,1,+1/2D.3,1,1,-1/2

37、EDTA测水的硬度,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

A、MY的颜色B、EDTA的颜色C、指示剂的颜色D、指示剂-M的颜色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

B.每一个电子层可有2n个原子轨道

C.每一个电子都有其固定的原子轨道

D.基态6C原子中的电子分别填充1s,2s和2个3p轨道

39、欲使15毫升0.2mol.L-1HAc电离度和pH都减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加蒸馏水稀释B.加少量1mol.L-1NaOH

C.加少量1mol.L-1HClD.加少量0.2mol.L-1Hac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级反应就是双分子反应B.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反应一定为元反应

C.元反应是单分子反应D.元反应的反应速率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填T,错误的填F)

1、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这里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指定。

()

2、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皱缩。

()

3、血液中血浆含有许多缓冲对,其中H2CO3-NaHCO3最为重要。

()

4、能抵抗外来大量强酸、强碱或稀释,而保持其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5、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测不准。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6。

()

7、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这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

8、缓冲容量相同的溶液,若PH值改变相同,则在等体积溶液中所加入的碱或酸量相同。

9、在HAc中存在HAc分子和Ac-,有抗酸的Ac-和抗碱的HAc,因此HAc是缓冲溶液。

()

10、酸效应是指因溶液酸度增大而导致配离子解离的作用。

()

11、反应物的本性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12、原子轨道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相似。

()

13、将氖原子的一个2p电子激发至3s轨道所需能量低于激发至3p轨道所需能量

14、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2个原子轨道()

15、只有当3个量子数组合合理时,才能确定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

16、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

17、人的毛细血管壁、细胞壁、膀胱膜和羊皮纸都是半透膜()

18、凡是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都是配位化合物()

19、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20、原子轨道杂化后所形成的各杂化轨道的能量相同()

三、填空题

1、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为由()向()渗透。

2、常温下,1.0×10-14mol/L氨水溶液的水的离子积为()。

3、[Zn(NH3)4](NO3)2的配位原子是( ),配位数是(),名称是()。

4、第17号元素是(),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

()

5、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个,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

6、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趋势上是()

7、共价键的特点在于具有()和()

8、Van’tHoff规则认为:

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一般增加到原来速率的()倍

9、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在()之间,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一般控制其总浓度在()之间

10、渗透压是溶液的本性,但是只有在()和()两个条件满足时才有渗透现象发生。

11、在100毫升0.1mol/LNaOH溶液中,H+离子浓度为()

12、正常人的血液pH值在()之间

四、问答题

1、0.1mol/L氨水和0.1mol/LHAc溶液的导电能力都较弱,为什么把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导电能力就大大增强?

2、为什么把固体物质溶解成溶液后反应速率会大大增快?

3、为什么每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而不都是各个电子层最大容纳数2n2?

五计算题

1、用100毫升0.20mol/LHAc和50毫升0.1mol/LNaOH混合后,稀释成1000ml,求溶液的pH为多少?

(HAc的pKa=4.76)

2、在浓度为0.20mol/L的某一元弱酸(Ka=5.0

10-6)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100ml中,加入5.0mmol固体NaOH后,pH为5.60,计算加入NaOH前溶液中共轭碱的浓度。

答案

一.选择

1.A2.A3.D4.B5.C6.C7.B8.C9.B10.C11.A12.C13.B14.D15.D16.A17.B18.C19.C20.D21.D22.C23.C24.D25.C26.C27.B28.C29.D30.D31.B32.C33.A34.A35.D36.A37.C38.A39.C40.D

二、判断

1.T2.F3.T4.F5.F6.F7.T8.T9.F10.T

11.T12.F13.T14.F15.T16.T17.T18.F19.T20.F

三、填空题

1、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为由(纯溶剂或稀溶液)向(溶液或浓溶液)渗透

2、常温下,1.0×10-14mol/L氨水溶液的水的离子积为(1.0×10-14  )

3、[Zn(NH3)4](NO3)2的配位原子是(N),配位数是(4),该化合物的命名是

硝酸四氨合锌(II)

4、第17号元素是(氯),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1s22s22p63s23p5)

5、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个,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