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635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Ⅲ卷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全国卷Ⅲ)

本试卷共4页,共17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

“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

“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

“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  )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

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这反映出(  )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32.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

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

这反映出,当时(  )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

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

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主张(  )

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图6 第一步

34.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

这种状况(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

“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

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

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

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

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

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

业工作

读书上

大学

去大城

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

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

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

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9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

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7分)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

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

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

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

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

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

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称赞他:

“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

(9分)

 

答案与解析

2020年全国卷Ⅲ

2020年全国卷Ⅲ查缺补漏表

题型

题号及考查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能力要求

学科素养

查缺补漏

24(中国古代史)

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

对试题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解读及阐释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5(中国古代史)

曹操实行屯田制的客观作用

对文字材料进行解读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6(中国古代史)

张旭书法的特点

对文言文材料进行全面释读及合理推理的能力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27(中国古代史)

明朝内阁权势强大

对材料信息进行准确解读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8(中国近代史)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对人物的观念进行准确解读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29(中国近代史)

孙中山和袁世凯关于

政府组建主导权的分歧

对比分析历史现象及阐释历史本质的能力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0(中国近代史)

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1(中国现代史)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准确识记历史知识及阐释历史本质的能力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32(世界近代史)

宗教改革的作用

准确解读历史现象及判断材料主旨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3(世界近代史)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准确获取并解读有效信息及辨别历史事实的能力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4(世界近代史)

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

鉴别图片信息及准确识记历史特征的能力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5(世界现代史)

七十七国集团的作用

准确归纳历史现象及判断推理历史结论的能力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41(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1)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获取有效信息、对比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及多角度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及全面分析历史影响的能力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42(中国现代史)

江浙部分地区农民的人生观和择业观调查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45(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的对外贸易

获取有效信息、对比概括历史特征、阐释历史缘由的能力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46(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及贡献

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历史特征、阐释历史贡献的能力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47(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

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贡献

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背景、阐释历史贡献的能力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试卷评析】

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考核总目标

一是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本卷通过突出对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考查,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从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如第31题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第42题通过江浙部分地区农民观念的调查统计坚定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第46题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坚定道路自信;第47题通过盛唐名相张九龄的高尚品德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等。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的考查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如第26题和第34题通过对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特征的考查,强调对美育的考查;第42题通过对江浙部分地区农民观念的考查,强调对德育、劳育等的考查。

三是拓宽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增进历史见识。

如第32题通过对日内瓦钟表业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探究,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坚持关键能力的多样化考查途径

一是筑牢阅读理解、信息加工的能力考查基础。

试题采取多元化的素材(文字、图片、表格)呈现方式,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大基本能力。

如第24题通过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三个不同时期的货币形制变化考查学生读图和提取图中关键信息及调动所学知识准确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是完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设计。

借助于任务驱动、增强探究与开放性、改进作答指向等手段,加强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第29题通过孙中山和袁世凯关于共和政府组建主导权的分歧,考查对清帝退位的历史作用的辩证思维认识。

三是丰富语言表达、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方式。

通过主观题的多重及多样化设问,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加强对语言表达、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

如第42题通过对1995年江浙部分地区农民观念的调查统计,要求学生自拟论题,考查学生围绕论题组织史料进行表述的能力。

关注社会稳定,彰显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

一是强调试题素材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如第42题用表格的方式将1995年江浙部分地区农民观念的相关史料进行组织,选取的素材相对新颖,对学生而言体现了公平性;第24题和第34题均采用了图片,体现了史料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二是确保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和稳定性。

为降低疫情对不同考生群体的影响,本卷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阅读量、考查内容均保持稳定。

试题明显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难度明显降低。

如第27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第28题考查洋务运动、第35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第45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等,这些均是教材的基础知识。

三是注重保证情景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历史学科在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注重卷面整体风貌的正面导向性,试题情景力求把真善美的人文观念和奋斗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传达到学生内心,引导学生汲取成长的财富。

如第47题通过盛唐名相张九龄的事迹创设情景,展现其忠诚进谏的耿直性格、关注民生的人文关怀、温雅博才的知识素养等,激发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富强紧密结合的家国情怀。

24.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

从商周时期的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再到汉朝的五铢钱,其形制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方便,这是适应商品交易需要的产物,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的货币经历了从天然贝币到铜铸币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和汉朝的五铢钱以铜铸为主,故A项错误;题干图片无法体现贝币、布币和五铢钱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关系,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故D项错误。

25.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粮食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客观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军队或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能进行土地买卖,因此无法助长大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可知屯田增产的粮食主要作为军粮和民众食粮,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将粮食销售到市场上去,因此无法体现农业商品化进程,故B项错误;曹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实行屯田制,对安定中原人民从事农业耕作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措施不能促进中原人口南迁,故C项错误。

26.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唐朝的张旭是草书大家。

“公主与担夫争路”比喻草书行笔中的穿插避让之理,“公孙氏舞剑器”比喻草书行笔蕴含低昂回翔之状的神韵,这些均呈现出张旭草书书写气象的灵动性,故B项正确;书写结构的严整性强调书法的规范和法度,这是楷书的特点,故A项错误;草书讲究简化、随意而为,不追求繁杂,故C项错误;书写技法的内敛性强调含蓄深沉、不外露,但草书强调狂放不羁,故D项错误。

27.A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先后制止了明神宗关于工部铸钱供内府使用和向户部索求费用的旨令或要求,这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权,即内阁权势强大,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出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严重”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神宗为内府索求钱财,无法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

28.D 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

面对洋商控制中国各口岸轮船生意的现象,李鸿章主张“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同时为防止洋人“挟重资以侵夺”,李鸿章主张必须“自建行栈,自筹保险”,即中国必须创办自己的轮船公司,这体现了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的意图,故D项正确;“商战”的思想是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故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是李鸿章“求富”思想的体现,故C项错误。

29.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

根据题干材料“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孙中山认为共和政府应由民众选举产生,因此其与袁世凯分歧的本质在于共和政府组建的主导权是在清帝手中还是在民众手中,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袁世凯和孙中山均主张实行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社会革命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临时大总统的人选问题,故D项错误。

30.C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许多工矿企业……难以维持再生产”“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可知这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统制经济及滥发纸币给民族工业带来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这说明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窘境,A、B两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国民党军阀混战主要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1.A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根据题干中的合同规定,可知对于企业的利润分成,企业有了相应的自主权,这反映出企业活力得到增强,故A项正确。

1984年,国企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

B、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可排除。

32.D 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6世纪中期大量的法国工匠逃入新教教派——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促进了日内瓦钟表业的发展,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助推了日内瓦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技术和资金用途的变化,不是人文主义的传播,故A项错误;法国逃难者进入日内瓦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是因法国宗教改革中出现的宗教战争,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日内瓦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是城市生活面貌,故C项错误。

33.C 本题考查美国的联邦制。

题干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体现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分权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可知麦迪逊并不是主张单纯赋予各州主权,而是强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故A项错误;麦迪逊主张在坚持联邦制度的前提下,赋予各州一定的自主权,并不是主张恢复邦联制度,故B项错误;麦迪逊主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制衡,没有主张扩大联邦政府权力,故D项错误。

34.A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根据题干中的绘画作品,可看出其采用了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这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

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故A项正确;强化直观印象的作用是印象画派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绘画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没有强调素描的准确性,故C项错误;追求画面严整和谐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故D项错误。

35.B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意见基本一致,这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努力,故B项正确;当今世界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国际格局,故A项错误;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围绕裁军问题意见基本一致的状况不能遏制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D项错误。

41.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和古希腊城邦。

(1)问,“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西周的都城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根据材料一“‘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根据材料一“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可知都城建有宗庙和社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

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可知古希腊城邦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根据材料二“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可知公民享有参政权;根据材料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可知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问,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