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工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654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净水工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净水工题库.docx

《净水工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水工题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净水工题库.docx

净水工题库

1、现在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GB5749-2006共有106项,分成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四大类。

2、地表水水质的共同特点是含矿物质少、水的硬度较低、但受污染的机会多、水的浑浊度高、细菌含量高。

3、水源防护区的距离是取水口上游1000米到下游100米范围内。

4、加氯消毒时,总加氯量包括原水本底耗氯、余氯两部分。

5、自来水企业水质考核的四项指标是指浑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6、助凝剂一般采用氯气、石灰、骨胶、水玻璃。

7、影响混凝的一般因素有水力条件、水温、pH值、混凝剂的投加量。

8、常用的混凝方式:

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9、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液体的密度,其表达式为:

ρ=M/V

10、快速混合的混合过程大约在10--30秒钟内完成,一般不超过2分钟。

11、1个工程大气压=98kN/m2=98(kpa)=10米水柱(mH2O)=735毫米汞柱(mmH)g。

12、地下水的共同特点是矿物质含量高、水的硬度比地表水高、直接受污染的机会少、水的浑浊度低、细菌含量少。

13、絮凝池种类:

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网格或栅条絮凝池。

14、原水中游离氨来源有三方面:

有机氮化物被微生物分解而成、土壤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被某些微生物还原、工业废水。

15、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是分成四个区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区。

16、滤池的冲洗质量要求是:

要有足够的上升流速冲洗强度、要有足够的冲洗时间、冲洗水流均匀分布、冲洗污水全部排放。

17、水厂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18、常规处理工艺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致病生物。

19、混凝原理是电性中和作用、吸附作用、架桥作用。

20、净水工艺包括加药(矾氯)、混和、反应、沉淀、过滤。

21、ClO2的消毒能力比Cl2强,相同条件下,投加量比Cl2少。

22、清水池主要起调节水量和储存水量的两个作用。

23、水头损失分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24、液体质点的轨迹极为紊乱,质点互相混杂和碰撞,这种流动称为紊流,又称湍流。

25、给水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

26、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有机污染物。

27、混凝一般分为混合和絮凝(反应)两个阶段。

28、过滤过程中,滤速越慢,水质越好,滤速越快,水质越差。

29、微生物指标项目及限值:

总大肠菌群/(MPN/100mL),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mL)≤100。

30、色度高的水,浊度不一定高,浊度高的水,色度不一定高。

31、在伯努利能量方程中,P/γ称为压力水头,V2/2g称为流速,水头ha称为水头损失。

32、用硫酸铝作净水剂时,混凝的pH值在5.8--7.8之间。

用三氯化铁作净水剂时,混凝的PH>4。

用硫酸亚铁作净水剂时混凝的pH>8。

33、观察滤池运行状态中主要技术指标有滤速、水头损失、冲洗强度、膨胀率、工作周期、滤料含泥量。

34、混凝过程中对反应的要求是:

(1)控制好流速由大变小;

(2)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必要的速度梯度即GT值。

35、叶片泵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

36、由电源,负载和开关,经导线连接而形成的闭合回路,叫电路。

1、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pH>7中性、pH<7碱性、pH=7酸性。

(×)

2、余氯有三种形式即总余氯、化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

(√)

3、投氯量愈大,消毒作用愈强,所以投加越多越好。

(√)

4、消毒就是把水中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光。

(×)

5、在氯瓶上浇水,目的是减少液氯的热量,使工作正常。

(×)

6、所谓溶液就是指由两种或多种成份所组成的均匀体系。

(√)

7、两次冲洗间隔的实际时间冲洗周期。

(√)

8、所谓冲洗强度就是指砂层受到水力冲刷的强度。

(×)

9、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管道越长,水头损失越大,管道越短,

水头损失越小。

(√)10、氯消毒的原理是因为氯气腐蚀性强

是强氧化剂,能把致病菌氧化。

(×)11、清水池

是调节和贮存水量的构筑物。

(√)

12、过滤过程中,滤速越大,水质越好。

(×)

13、混凝的机理主要就是降低胶体的电位作用。

(√)

14、浑水在理想沉淀中沉淀时间越长,水质越清。

(√)

15、水库水位的高低和水质没有任何关系。

(×)

16、氨氮、溶解氧、亚硝酸盐、耗氧量等是表示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项目(√)

17、作为水厂的滤料有下列要求

(1)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要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3)能就地取材价廉,(4)有适当的级配和孔隙率。

(√)

18、测定水温时,用0-300C温度计要比0-100C温度计准确。

(×)

19、用GDS-3型光电式浊度计测定浊度,水越浑浊透射光越强,水质越清透射光越弱。

(×)

20、滤池的流量计算公式是流量(m3/h)等于滤速(m/h)×滤池面积(m2)(√)

21、空气中含有氯气,人应向上风和高处走,因为氯气的比重比空气

重越是低处越是浓度高。

(√)

22、水质相同的原水,水量大,混凝剂用量可少一些;水量小,混凝剂用量需要多一些。

(×)

23、一般来讲,上游受污染较少,因此水质较好;中下游受城市废水污染多,水质较差。

以取水口位置看江心取水比江边源水水质好。

(√)

24、水温低时颗粒的碰撞机会多,混凝效果好;水温高,水的粘度大,混凝、沉淀效果好。

(×)

25、液氯钢瓶外淋水是为了加温。

(√)

26、水泵混合的原理是将药剂溶液加在水泵的吸水口再另加电动机驱动机械设备进行混合。

(×)

27、在加药设备中恒位葙的作用是维持恒定的液位。

(√)

28、所谓回转式反应池是指水流方向沿着隔板回转。

水头损失小的优点。

(√)

29、测定浊度时开启电源开关,将被测水样直接测定就可以了。

(×)

30。

源水中氨氮多少。

表示水体受污染程度。

(√)

31、在测定氨氮时、源水不必进行预处理,就能得到正确结果。

(×)32、细菌学指标是问接衡量被病原菌污染情况。

(√)

33、化合性余氯又叫氯胺,有三种类型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

(√)

34、折点加氯的目的就是降低细菌数。

(×)

35、在分散系中,把浊液和溶胶称做胶体。

(√)

36、原水的pH值越高,消毒效果越高,而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

37、在净水处理中,只要多加净水剂,水会越做越清。

(×)

38、所有的助凝剂,本身并无混凝作用,但能促进和完善混凝过程。

(√)

39、雷诺数表示推动水流的惯性力与重力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

40、轴承的温度不允许超出以下数值,滑动轴承45℃,滚动轴承65℃(×)

1、反应池进口流速和出口流速为(A)

A、0.6m/S、0.2m/S。

B、1.0m/S、0.5m/S。

2、测定原水氨氯,要进行预处理,先加下列药剂(C)

A、酒石酸钾纳B、纳氏试剂、草酸C、硫酸锌、氢氧

化钠D、盐酸

3、给水系统通常有下列构筑物组成:

(B)

A、取水、净水、过滤、贮水B、取水、净水、贮水、输水

C、取水、混凝、反应、过滤D、取水、澄清、过滤、输水

4、加氯运行时,氯瓶出气阀和地面垂直安放,在上面出氯阀出氯,开启后出来(B)

A、液氯B、气态氯C、液氯和气

态氯混合

5、氯气泄露时,一般用(D)检查会产生白色烟雾。

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甲苯D、氨水

6、进行余氯测定的目的是:

(C)

B、了解制水水质质量,进

D、了解水中细菌数的多少

B、硫酸铝、三氯化铁、

D、硫酸亚铁、聚丙烯

A、了解原水水质,正确掌握药剂投加量行质量评价

C、掌握水中消毒效果,保证制水质量

7、常用的混凝剂有(C)

A、明矾、三氯化铁、氯化钠石灰

C、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

8、过滤原理是(C)

B、隔滤吸附作用C、接触絮凝、

A、混凝、沉淀作用

隔离、沉淀作用

D、物理、化学、生物作用9、滤料级配的指标K80表示(D)

A、滤料中小颗粒有效粒径B、滤料中大颗粒有效粒径

C、均匀系数D、不均匀系数

10、高分子混凝剂,“PAC”是指:

()

A、硫酸亚铁B、聚合氯化铝C、精致硫酸铝D、聚合

硫酸铝

11、水温对下列(B)没有影响。

A、混凝。

B、出水。

C、沉淀。

D、消毒。

12、在氯消毒时,源水pH值(C)对消毒有利。

A、pH值>10。

B、pH值>7。

C、pH值<7。

13、使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源水最佳的pH值(C)

A、8以上B、4.1-5.3。

C、6.5-7.6。

D、

2-3.5

14、使用硫酸铁(或三氧化铁)作混凝剂如投加量偏高,会产生(B)A、净水效果不好,水做不清。

B、会增加水中铁的色度。

C、净水效果极好,对水质无任何影响。

15、评价原水水质黑臭的标准是采用(D)大于5。

A、溶解氧、B、水温、C、耗氧量、D、污染指数。

16、在净水处理中,只要多加净水剂,水会越做越清(B)。

A、正确、B、不正确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D)项

18、V型滤池和普通滤池不同,最大的特点是(C)。

A、采用多层颗粒直径不均匀的滤砂层。

B、采用二种不同的

颗粒直径的滤砂层。

C、采用单层均匀颗粒的滤砂层。

19、用邻甲联苯胺测定余氯时,立即显色的是(C)。

A、总余氯、B、化合性氯、C、游离氯。

20、给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消毒法是(D)。

A、加热高锰酸钾B、臭氧、活性碳C、加氯、紫外

线、活性碳、

D、加氯、臭氧、漂白粉。

21、水源水(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

溶解氧、粪大肠菌群

A、≥6.0mg/L、≤2000(个/L)。

B、≤6.0mg/L,≤2000(个/L)。

C、≥6.0mg/L、≤200(个/L)。

22、测定氨氮时,加入(C)。

目的是和水中的钙美等离子形成络合物起隐蔽作用,防止干扰。

A、氨氧化纳。

B、硫酸锌。

C、酒石酸钾纳。

D、纳氏试剂。

23、水中的需氯量是指(A)

A、水中加入氯用于杀死细菌。

氧化有机物和还原物质等所消耗的部份。

B、水中加入氯后除了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物质外还有一定的余氯。

24、加氯机上中转被动罩的功用是(C)

A、转换氯气,使液氯变成气氯。

B、转换氯气。

使气态氯变液氯。

C、稳定加氯量,水源中断时破坏真空。

25、下列微生物特点不正确的是:

(C)A、分布广、种类多B、繁殖快C、不易变异D、易培养

26、平流式沉淀池存泥区为了便于排泥底部采用(C)A、平底。

B、钻形底。

C、斗形底。

27、当水中有氨氮存在。

加氯后出现余氯当化合氯是最高值其名称叫(D)

A、零点。

B、最高点。

C、拆点。

D、峰点。

28、当水中有氨存在加入氯后。

出现化合氯又叫(C)A、活性氯。

B、游离氯。

C、氯胺。

29、(高级)纳氏试剂的成份是(C)。

A、Hgl2NazKoHB、Hgl2NaclHclC、HglzKINaoH30、

30、一般液体碱式氯化铝中氧化铝质量要求就是(D)

A、5%以上。

B、10%以上。

C、20%以上。

D、8%以上。

31、常用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有:

(A)A、重力投加法,吸入投加法,压力投加法。

B、重力投加法,吸

入投加法,机械投加法。

C、人工投加法,机械投加法,压力投加法。

D、重力投加法,人工投加法,机械投加法。

32、取水口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是:

(C)

A、上游100m。

下游1000m。

B、上游500m。

下游500mC、上游1000m。

下游100m。

33、平流式沉淀池分成的以下几个区域:

(B)A、进水区、沉淀区。

排泥区。

出水区。

B、进水区。

沉淀区。

泥区。

出水区。

C、进水区。

拦截区。

排泥区。

出水区。

D、进水区。

拦截区。

存泥区。

出水区

34、水中的致病菌主要有:

(A)A、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B、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

肠杆菌

C、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D、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

乱弧菌

35、国家生活饮用水规定。

细菌总数下超过(A)。

A、100只/毫升。

B、50只/毫升。

C、100只/升。

D、10只/升。

36、测定氨氮时。

加入(D)目的是起显色作用。

A、氢氧化纳。

B、硫酸锌。

C、石酸钾钠。

D、钠氏试剂。

37、混凝剂的溶解常用方法有(C)。

A、电动搅拌和人工搅拌。

B、人工搅拌和水力搅拌。

C、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

D、机械搅拌和人工搅拌。

38、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不超过(B)。

A、10只/升。

B、3只/升。

C、5只/升。

D、1只/升。

40、水厂加氯消毒主要目的是:

(A)

A、杀灭致病微生物B、杀灭病毒C、杀灭细菌D、

杀灭大肠菌

41、进行浊度测定时,必须对浊度计预热20─30分钟。

主要是:

(D)

A、仪器去潮B、元件加热C、稳定电压D、稳定光

─电转换

42、伯努利能量方程中V2/2×G称为:

(B)A、压力水头B、流速水头C、位能水头D、动力水头

43、(中、高级)加氯设备检漏氯时,用氨水产生白烟来确定漏点这是因为生成了(B)

A、氯胺B、氯化铵

C

、氯霜

D

、氯冰

44、快滤池的滤速宜采用:

D)

A、20m/hB、12m/h

C

、8m/h

D

、6m/h

45、斜管沉淀能提高沉淀效率是由于

:

(A)

A、增加了沉淀面积B、

增加了沉淀速度

C

、增加了沉淀时

间D、增加了颗粒接触

46、折点加氯时,所产生的盐酸使原水因有的缓冲能力不以弥补氢离子急剧增加的需要,使水的(C)大大降低。

A、藻类B、氯化物C、pH值

47、反冲洗时砂子浮起的高度。

我们称为膨胀率,一般砂层膨胀率在(C)最佳。

48、氯瓶出库使用时,应顺次搬运,早进早用,储存期不超过(B)

A、二个月B、三个月C、四个月

49、浑水加药后,经过混合反应会形成矾花,其主要原因是(A)。

A、降低胶体电位的作用和粘结架桥作用;

B、降低胶体电位的作用和布郎运动作用;

C、粘结架桥作用和布郎运动作用;

50、氯瓶一般要求使用后必须留有0.05-0.1MPa余压,以免(A)。

A、吸水腐蚀B、钢瓶变形C、爆炸

1、简述自来水厂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2、什么叫混凝剂?

常用混凝剂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

在给水处理中,为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而投加的主要药剂叫做混凝剂。

常用混凝剂有:

铝盐,如精致硫酸铝;铁盐,如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高分子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等。

3、请你谈谈浊度与色度的区别?

答:

浊度与色度虽然都是水的光学性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所引起的,而浊度则是由于水中不溶解物质引起的。

所以,有的水样色度很高但并不混浊,反之亦然。

4、混凝剂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

能生成重,大,强的矾花,净水效果好,对水质无不良影响。

价格便宜,货源充足,运输方便,并便于贮存等。

5、决定混凝剂的投加量有哪些因素?

答:

(1)进水量;

(2)源水水质;(3)水温;(4)沉淀池积泥;(5)

沉淀池流速并参考上一班投加量

6、混凝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所用设备是什么?

答:

(1)机械搅拌,搅拌机;

(2)水力搅拌,管式混合器。

7、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答:

在反应池的缓慢水流中经过一定时间,使细小矾花凝聚成0。

6--1。

0mm大小的矾花颗粒,以便在沉淀池内快速下沉。

8、什么叫滤速?

写出滤速的公式。

答:

滤速是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的距离。

滤速(m/时)=某一测定时间内水位下降做值(m)*3600测定时间(秒)

9、什么叫助凝剂?

答:

助凝剂本身不起凝聚作用,但和凝聚剂配合使用,能增大矾花的尺寸,重量和强度,提高净水效果。

10、胶体颗粒有哪些特性?

答:

1、丁达尔效应;2、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3、电泳现象;4、胶体粒子的聚沉现象。

11、常用的反应池种类有哪些?

答:

隔板反应池(平流式,竖流式,回转式),涡流式反应池,机械反应池,析板反应池,主要四种。

12、源水中有哪些杂质?

答:

(1)水中漂浮的杂物;

(2)悬浮物;(3)胶体物质;(4)溶解物质;(5)细菌微生物。

13、制订感官性指标有什么意义?

答:

感官性指标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受的指标,如达不到这些指标会让使用者产生厌恶感。

14、现象:

絮凝池末端的矾花大而轻,沉淀池出水浊度偏清但有大颗粒带出。

试分析其原因,如何解决?

答:

原因:

混凝剂投加量偏大,使絮体再次稳定,不宜沉降,从而矾花易被水流带出池外。

解决方法:

减少混凝剂的投药量。

15、混凝的原理是什么?

答:

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淀物的卷扫或网捕。

16、简单写出无氨存在时的氯消毒原理

答:

氯加入水中。

cl2=Hcl→Hocl+Hcl

┗━H++OCL-因此主要是次氯酸根起杀菌作用。

17、什么叫余氯?

余氯的作用?

答: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作余氯。

余氯的作用是

(1)保证供水过程中继续维持消毒效果,抑制水中残余的病菌在管网中再度繁殖。

(2)可作为水质受到再度污染的指示信号。

18、普通快滤池有哪些构成?

答:

快滤池本身包括进水渠道,洗砂排水槽,滤料层。

垫层及配水系统,存管廊内还有浑水进水清水出水,反冲洗水排水等四种管道有的还有初滤水管。

19、什么叫膨胀率?

答:

存反冲洗时把砂子除起的高度与砂层的厚度之比叫膨胀率。

20、V型滤池的优点?

答:

气水反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采用均匀粒径滤料,反冲洗后不会导致水力分层;滤层厚,粒径大,截污能力强,滤速大、周期长;冲洗时可用部分待滤水作为表面漂洗;滤池水位稳定,避免砂层下部产生负压;进水不需要调节阀。

21、原水中游离氨有哪些来源?

答:

(1)有机氮化物被微生物分解而成。

(2)土壤中亚硝酸盐,硝酸盐被某些微生物还原成氨。

(3)工业废水。

22、平流式沉淀池常采用哪些排泥措施?

答:

有穿孔管排泥,机械排泥,排泥装置和多口虹吸式吸泥机斗底排泥。

23、什么叫雷诺数(Re)?

答:

雷诺数表示推动水流的惯性力与粘滞力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Re=VR

V:

水平流速,R:

水力半径,

γ:

水的运动粘度。

24、什么是滤池负水头,负水头有什么影响,如何避免滤池出现负水头?

答:

过滤时,当滤层截留了大量的杂质,以致砂面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便出现了负水头(即该处形成了负压)。

由于上层滤料截留的杂质最多,故负水头往往在上层滤料中。

影响:

负水头会导致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形成气囊。

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影响滤后水水质。

另气囊会穿过滤层上升,能带出部分

细滤料,破坏滤层结构。

避免过滤时出现负水头的方法:

就是增加过滤时砂面上水深,缩短冲洗周期。

25、滤池出现跑砂、漏砂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解决?

答:

跑沙:

如果冲洗强度过大,滤层膨胀率过大或滤料级配不当,反冲洗时会冲走大量相对较细的滤料;漏沙:

如果冲洗水分布不均,承托层发生移动,从而促使冲洗水分布更加不均,使滤后水通过配水系统漏进清水库内。

解决方法:

应检查配水系统,并适当调整冲洗强度。

26、自来水偶尔出现浑浊或黄水,为什么?

答:

?

家中自来水偶尔出现浑浊或流出黄色的自来水,一是在改造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时,个别施工队没有对管网进行冲洗,或在接头安装时使闸井内的污水流进了供水管网;二是局部地区停水后.再次恢复供水的过程中,管道内附着的铁锈等杂质被水流冲刷影响了管网水,造成部分居民家中自来水略显浑浊或黄水。

遇到这种情况后,经几分钟放水后,自来水水质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27、影响加氯消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加氯消毒作用的影响因素:

接触时间:

水中含余氯时,接触时间多些,消毒作用完全些。

触时间过长,余氯会消失,细菌会重新繁殖。

一般要求接触时间不小于30min;

投氯量:

投氯量愈大,消毒作用愈强。

一般要求接触时间30min后,自由性余氯≥0.3mg/L,上限4mg/L。

浑浊度:

水浊度高,耗氯量多,降低了杀菌效果;水温:

对自由性氯消毒影响不大,但对氯胺消毒来讲,增高水温能加速杀菌;

pH值:

水中pH值越大,加氯消毒效果越差。

28、水源水质指标限值

项目

限值

色度

不应有明显的其他异色

臭和味

可以接受且无明显的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出现较明显的油膜、浮沫等异物

PH

6.5~8.5

氯化物

≤50mg/L

氨氮

≤0.5mg/L,无较快升高趋势

高锰酸盐指数

≤4mg/L

溶解氧

≥6mg/L

总有机碳

≤5mg/L

29、氯化物的作用于影响?

含有少量氯化物饮用水通常是无毒性的,当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超过250mg/L时,人对水的咸味开始有味觉感官,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250~500mg/L时,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没有影响,大于500mg/L时,对胃液分泌、水代谢有影响。

且对配水系统有腐蚀作用。

30、加氯机中水射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加氯机的真空是由水射器产生的。

2、氯气是由水射器溶入水中成为氯溶液的。

3、水射器的动力,即进水的压力应稳定,并保持在0.25MPa以上。

31、什么叫脉冲?

答:

在短时间内池中进入较大量的原水,上升流速增大,使悬浮层上升起来,然后在较长时间内池中停止或者少量进水又让悬浮泥渣层下沉。

这种悬浮泥渣层周期性的上下脉动叫做“脉冲”。

32、滤池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答:

气阻;跑砂;漏砂;截污能力不足;水头损失增加很快,运行周期缩短;水头损失增加很慢,过滤水浊度不合格;滤层表面不平;及水生物繁殖;结泥球等.

33、低温时混凝沉淀效果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混凝效果?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