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675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docx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2篇

本文目录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大全

  12月28日阴雨

  下午三点,经过半个小时的行车(从天河出发)终于抵达将要进行实习的工地——广州市xx高尔夫花圆南区星瑞巨。

该工程建筑面积为5520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a栋17层、bc栋25层、d栋10层,平面图其中bc两栋主楼居中,两栋副楼分居两侧成对称排列。

  初到工地生活区现场,环视四周,建筑工人的住宅、食堂、洗浴间、工地办公室、建筑材料的储存加工区一切都如图纸上所安排一切都井井有条。

地面上的人、车各行其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着。

这些令我有点震惊,虽然读了三年多的大学,也了解到不少关于施工场地的安排内容,但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观察安排得如此有条理的施工现场。

毕竟我印象中的工地还是那种杂乱无章,工人住处简陋,伙食其差无比,到处大小便的现象随处可见的老工地。

  更让我兴奋的是即将进行实习的工程。

带上安全冒、跟随吴工进入现场,经过那些布满各种设施、模板的楼层,踏着那位于半空中的脚手架来到七楼顶面的工作面。

这里是钢筋、混泥土以及模板的天下。

一些工人正在绑扎剪力墙的墙筋,另外一部分则在对给绑好剪力墙钢筋的墙支撑模板。

从现场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剪力墙结构,其上找不到一根传统的柱子,都是用现浇的混泥土墙来替代,当然有些部分还是要有柱的影子,但亦是以异形柱的形式出现。

  吴工给我介绍了工地的概况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安排好在施工现场实习的施工员后。

我们就离开施工现场,进行下一步的实习生活安排。

  12月29日周四

  走下开出大学城的早班车,突然发觉少了昨天的蒙蒙细雨,有点灰蒙蒙的早上不时可以感受到那暖人心肺的阳光,呼吸着xx山脚下的新鲜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的怡人。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我单刀赴会自闯施工现场(因为工地是早上7点就上班,而我的早班车是7点才出发,最早我也只能8点才到)。

当我沿着昨天的路线走上楼面即将抵达顶层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支撑挡着我的去路,里面黑呼呼的一片,我只能绕过另外一栋上去。

上到顶面才发现原来从支撑那里走过去还是可以的。

这也许就是没在工地呆过,太缺乏经验了。

  施工现场繁而不乱、紧张而有序。

浇注混泥土、绑扎钢筋(其中扦插着预埋管道的布置)支撑模板分成三个区域同时进行,流水作业。

初到工地,对各个工种都十分感兴趣,东张西望,东一步西一步,但都看不出什么门路来。

但工地给自己的感触还是满多的。

  1、速度惊人。

昨天才进行浇注剪力墙的楼层,今天已经进入了梁钢筋的布置绑扎。

  2、剪力墙模板的制作是整面墙的进行,而不是分段进行,也不是采用升模系统,或许这样做更为合理。

  3、箍筋的距离弯钩的方向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

  4、钢筋的锚固长度也十分讲究。

  12月30日周五阴天

  为了看放线,早上7点赶到施工现场,施工员正给东侧两栋(cd两栋)楼进行。

其大原则是先对外墙大框架的定位,再根据外墙线对里面的房间过道的墙体进行定位。

不过其中的小技巧不少。

  西侧两栋正进行梁板钢筋的布置和绑扎。

板筋的布置一般先根据图纸的规定用粉笔将其距离与大小标注在板上,再由工人将钢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

底筋须做到长筋在上短筋在下,两端必须伸入墙体或梁的相应位置,以保证起锚固受力。

在施工过程中,我发现小部分底筋的长短方向调换。

当时我想把它调整过来,但是因为施工秩序的原因,要调整必须大面积的返工,于是不做调整。

  在板筋布置之前先把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并用工具将其安置到梁模板中。

梁的箍筋要求绑扎稳固,间距也很严格在两端较密(受到的剪力比较大),中间的比较梳,而且数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出现箍筋出现偏移的时候必须调整,有时候甚至要把梁提起来重新绑扎。

为了保证梁的受力筋、腰筋、架立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要加焊一些辅助的钢筋条。

  12月31日周六阴天

  在昨天绑扎好的楼板、梁钢筋的模板上进行混泥土浇注。

浇注混泥土前先用水将楼板浇湿,其目的是避免干模板吸走湖泥土中以致水泥不能获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充分水化而出现麻面、蜂窝、孔洞等不良现象。

板、梁的混泥土全部采用泵泵送,其反冲力相当大。

除了模板的支撑,我并没看到工人采用什么特别的措施避免墙的侧移,或过大的应力。

  因施工的需要,综合脚手架在进行九、十层的搭建。

同时因为工作的先后关系,a、b栋铁工组休息一天。

  1月1日周六阴天

  今天a栋八层绑扎剪力墙钢筋bc栋浇注梁板的混泥土d栋进行楼面养护。

梁板混泥土的浇注采用的是商品砼,先由运输车从混泥土搅拌站把混泥土运过来,再由高压泵送到工作面。

  为了配合实习的需要,我们借来数码相机拍了一些工地的实际情况。

工程采用的是流水作业施工方案,同一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工作面上施工。

为了拍到更多的照片我们整天满工地跑,拍了不少照片,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隔墙的砌筑

  工程采用流水施工,当楼层建到八九层的时候,底层的装饰装修以及水电安装各种工种都陆续进场施工。

  我们还特意观察了内墙的砌筑,发现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彻底的遵循着砖墙的施工原则:

横平竖直、沙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的原则。

对隔墙、楼梯扶手等的砌筑,工人首先根据施工员定好的尺寸,利用吊垂、墨线对墙体的竖向、平面进行定位、砌筑。

该工程内隔墙采用的是空心混泥土砌块和灰沙砖混合砌筑。

其中空心混泥土砌块作为主要的填充材料,灰砂砖作为辅助材料。

当空间不能满足布置空心混泥土砌块的时候,特别是砌筑到与梁板接近的位置就用上了灰砂砖。

在这个时候只有用比较小的的砌块才能保证砂浆的饱满。

  预埋件“移动位置”,剪力墙遭殃,工人累苦

  在拍照片的过程中,突然听到附近的房间传来阵阵猛烈的锤击声,令人感到惊奇。

于是我们几个人走过去看个究竟,一问,原来是工人在用锤敲击剪力墙以找出预留孔道的位置。

以便修复在浇注混泥土的时候堵塞预埋的管道。

(对于预埋管道的质量,我一直都怀疑它的工艺是否能完美的实现其预期目标。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施工员,但是他给我的答案是:

如果在浇混泥土后发现管道出现破坏影响使用的情况,只能敲开混泥土从新铺设浇注。

只是对不同种类的管道的处理面积不一样而已,如果是水管的处理就相对电线管道的要麻烦!

)对于采用巧击的方法是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不过这次没什么效果,施工人员本来想采用冲击钻探测的,但当时因为害怕伤害到墙体而没有采用。

这次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已经填满了管道,或者是管道偏离的位置实在太远了!

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是不是应该直接凿开管道预先设计部分外加一条管道,再进行浇注。

不过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墙体的抗裂性能。

  “假记者”,引虚惊

  当我们在对搅拌机进行拍照的时候,现场的工人急忙问我要干什么,并慌还张张的把电箱盖上。

他这紧张的行为让我感到很纳闷,不知和解。

几分钟后他们有急急忙忙的跟那个管理人员打招呼,极为紧张的样子。

好在哪个管理人员认得我,告诉他原因。

并把我们叫过去,告诉我们在工地不要乱拍照,要拍也要叫上一个施工员做指导,被误认为是记者就难办了。

被这样一说,我也醒悟了。

现在有关部门对建筑的不规范现象处罚的比较严厉,轻者罚款,重者勒令停工加罚款。

停工后工人本身的收入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当然不规范的操作也不能单方面的指责某方面,毕竟事物都是由大多数因素引起的。

  在工地上每个实习生都应该注意细节问题,。

也许无意中的一个很小的行为也许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当然小心不等于畏首畏尾的,但多加小心尤其重要。

  1月2号星期日晴

  “放线”试水

  依然如往日,六点中起床,乘坐首班车赶到工地。

跟着施工员给剪力墙、门洞放线。

随后,他叫我门跟他一起去五楼“平水”。

刚听到“平水”二我一头雾水,到了现场才知道是进行水平线的定位。

  现场施工的时候,施工员问我要不要试一试。

如此好的机会,岂有不试之理,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实际操练的机会。

对于水准仪的操作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操作过,但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

熟练程度就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还是犯了不少错误。

  错误

一、在观测基准线的时候不是把尺的下端贴住基准线,而是想的到一个整数而去调整标尺。

这是明显的概念不清晰。

好在施工员及时的给我提出来。

  错误

二、在十叉丝模糊的时候,未能及时的使用目镜去调整其清晰度。

  我看“平水”

  “平水”其实就是将标准的水平标高引向将要施工的墙体。

即画出墙体的某个对施工定位极其有意义的水平线。

一般情况下采离楼板一米高,当然这要从首层的水准点引上来的。

  “平水”其实是水准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应用。

平水的过程首先是选择测站。

测站的选取要保证标准水准点与测站和测站与所要“平水”的墙体间的视线畅通无阻,而且尽可一次测量到尽可能多的墙体。

随后,支架水准仪,调平、调焦、读出标尺的读数。

接着,根据读数和水准仪把水准点引到其他墙体上并用红色铅笔作出标记(一般每墙一面画两个点,分别在墙的两侧)。

最后利用两点一线弹好墨线。

  凝固后的混泥土板出现扩张的情况

  今天在跟随施工员检查已浇注好的混泥土楼板的时候发现有一块板的混泥土向外扩张了2cm,靠边上的剪力墙墙筋也向外偏离原来的位置2cm,即墙筋处在原来的外墙边上了。

究其原因有:

  

一、模板的侧向支撑不够稳固,在浇注混泥土的时候产生过大的侧向力引起侧向位移,导致钢筋、墙体最后偏离预定位置。

  

二、摸板在施工的时候没有把尺寸量准确。

  处理方法有:

  

一、在支上部墙模和浇注时即使矫正钢筋和剪力墙的位置

  

二、在装修阶段若出现影响到外观尺寸需要时候,可以凿去部分钢筋,但不可仪伤及钢筋。

这种处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施工员说在理论上影响到钢筋保护的问题,但是局部的处理对整体的影响还是相当微小的。

  1月3号星期日晴

  模板的安装

  按计划a、b栋今天进行模板的安装。

b栋进行的是里支撑和板模板的安装。

a栋则在进行剪力墙钢筋的绑扎和墙模板的安装。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首先是根据图纸放好线,木工按照所放好的线钉下固定墙模板的板块(墙厚为200,模板的厚度在20mm左右,左右两块所以线的距离是240mm);再根据剪力墙的图纸拼接模板。

剪力墙浇注时候的距离由绑扎在剪力墙墙筋上垂直与剪力墙长200mm的钢条控剪力墙制,而控制剪力墙向外张开则由对拉螺栓拉紧和外部的模板支撑来保证,外部斜支撑更多的是保证墙体的竖直。

  1月4号星期一晴

  今天c、d栋的二三层进行墙面扇灰、铺地板砖和水电安装。

  墙面扇灰

  扇灰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技术也极为成熟。

但我总是觉得扇灰的效果好坏主要在于工人的技术和本身拥有的感觉。

在和其他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同学说如果用模板制作,一次成型,又快又漂亮。

我个人认为这种办法是可以用变通的方法实现,但是在现浇混泥土剪力墙结构中实际操作还是挺难的。

  

一、结构的梁板变化较大,模形制作比较困难,其造价必将加大。

吃力不讨好!

或许你认为在浇注梁模板的时候就一次成型结构层和垫层。

但这不现实,毕竟结构层与垫层的材料不同在浇注的时候会形成相互的渗透,材料的互混,虽然相互的黏结力较大,但难于达到很合理的效果。

  

二、混泥土与模板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粘结力,在成型后的墙面难以形成平滑面。

  

三、若在结构层完成后再用模板施工,就会使施工变得更加烦琐,且转角处难于灌注混泥土浆。

而且同样难以形成平滑面。

  

四、扇灰都用模板其工序也多了一层,效果不好,造价高,不合理。

而且在中国这个拥有无数廉价劳动力的国度里,太多的机械化未必是件好事。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大全

施工生产实习日记

(2)|返回目录

  12月28日阴雨

  下午三点,经过半个小时的行车(从天河出发)终于抵达将要进行实习的工地——广州市xx高尔夫花圆南区星瑞巨。

该工程建筑面积为5520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a栋17层、bc栋25层、d栋10层,平面图其中bc两栋主楼居中,两栋副楼分居两侧成对称排列。

  初到工地生活区现场,环视四周,建筑工人的住宅、食堂、洗浴间、工地办公室、建筑材料的储存加工区一切都如图纸上所安排一切都井井有条。

地面上的人、车各行其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着。

这些令我有点震惊,虽然读了三年多的大学,也了解到不少关于施工场地的安排内容,但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观察安排得如此有条理的施工现场。

毕竟我印象中的工地还是那种杂乱无章,工人住处简陋,伙食其差无比,到处大小便的现象随处可见的老工地。

  更让我兴奋的是即将进行实习的工程。

带上安全冒、跟随吴工进入现场,经过那些布满各种设施、模板的楼层,踏着那位于半空中的脚手架来到七楼顶面的工作面。

这里是钢筋、混泥土以及模板的天下。

一些工人正在绑扎剪力墙的墙筋,另外一部分则在对给绑好剪力墙钢筋的墙支撑模板。

从现场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剪力墙结构,其上找不到一根传统的柱子,都是用现浇的混泥土墙来替代,当然有些部分还是要有柱的影子,但亦是以异形柱的形式出现。

  吴工给我介绍了工地的概况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安排好在施工现场实习的施工员后。

我们就离开施工现场,进行下一步的实习生活安排。

  12月29日周四

  走下开出大学城的早班车,突然发觉少了昨天的蒙蒙细雨,有点灰蒙蒙的早上不时可以感受到那暖人心肺的阳光,呼吸着xx山脚下的新鲜空气,一切都是那么的怡人。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我单刀赴会自闯施工现场(因为工地是早上7点就上班,而我的早班车是7点才出发,最早我也只能8点才到)。

当我沿着昨天的路线走上楼面即将抵达顶层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支撑挡着我的去路,里面黑呼呼的一片,我只能绕过另外一栋上去。

上到顶面才发现原来从支撑那里走过去还是可以的。

这也许就是没在工地呆过,太缺乏经验了。

  施工现场繁而不乱、紧张而有序。

浇注混泥土、绑扎钢筋(其中扦插着预埋管道的布置)支撑模板分成三个区域同时进行,流水作业。

初到工地,对各个工种都十分感兴趣,东张西望,东一步西一步,但都看不出什么门路来。

但工地给自己的感触还是满多的。

  1、速度惊人。

昨天才进行浇注剪力墙的楼层,今天已经进入了梁钢筋的布置绑扎。

  2、剪力墙模板的制作是整面墙的进行,而不是分段进行,也不是采用升模系统,或许这样做更为合理。

  3、箍筋的距离弯钩的方向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

  4、钢筋的锚固长度也十分讲究。

  12月30日周五阴天

  为了看放线,早上7点赶到施工现场,施工员正给东侧两栋(cd两栋)楼进行。

其大原则是先对外墙大框架的定位,再根据外墙线对里面的房间过道的墙体进行定位。

不过其中的小技巧不少。

  西侧两栋正进行梁板钢筋的布置和绑扎。

板筋的布置一般先根据图纸的规定用粉笔将其距离与大小标注在板上,再由工人将钢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

底筋须做到长筋在上短筋在下,两端必须伸入墙体或梁的相应位置,以保证起锚固受力。

在施工过程中,我发现小部分底筋的长短方向调换。

当时我想把它调整过来,但是因为施工秩序的原因,要调整必须大面积的返工,于是不做调整。

  在板筋布置之前先把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并用工具将其安置到梁模板中。

梁的箍筋要求绑扎稳固,间距也很严格在两端较密(受到的剪力比较大),中间的比较梳,而且数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出现箍筋出现偏移的时候必须调整,有时候甚至要把梁提起来重新绑扎。

为了保证梁的受力筋、腰筋、架立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要加焊一些辅助的钢筋条。

  12月31日周六阴天

  在昨天绑扎好的楼板、梁钢筋的模板上进行混泥土浇注。

浇注混泥土前先用水将楼板浇湿,其目的是避免干模板吸走湖泥土中以致水泥不能获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充分水化而出现麻面、蜂窝、孔洞等不良现象。

板、梁的混泥土全部采用泵泵送,其反冲力相当大。

除了模板的支撑,我并没看到工人采用什么特别的措施避免墙的侧移,或过大的应力。

  因施工的需要,综合脚手架在进行九、十层的搭建。

同时因为工作的先后关系,a、b栋铁工组休息一天。

  1月1日周六阴天

  今天a栋八层绑扎剪力墙钢筋bc栋浇注梁板的混泥土d栋进行楼面养护。

梁板混泥土的浇注采用的是商品砼,先由运输车从混泥土搅拌站把混泥土运过来,再由高压泵送到工作面。

  为了配合实习的需要,我们借来数码相机拍了一些工地的实际情况。

工程采用的是流水作业施工方案,同一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工作面上施工。

为了拍到更多的照片我们整天满工地跑,拍了不少照片,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隔墙的砌筑

  工程采用流水施工,当楼层建到八九层的时候,底层的装饰装修以及水电安装各种工种都陆续进场施工。

  我们还特意观察了内墙的砌筑,发现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彻底的遵循着砖墙的施工原则:

横平竖直、沙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的原则。

对隔墙、楼梯扶手等的砌筑,工人首先根据施工员定好的尺寸,利用吊垂、墨线对墙体的竖向、平面进行定位、砌筑。

该工程内隔墙采用的是空心混泥土砌块和灰沙砖混合砌筑。

其中空心混泥土砌块作为主要的填充材料,灰砂砖作为辅助材料。

当空间不能满足布置空心混泥土砌块的时候,特别是砌筑到与梁板接近的位置就用上了灰砂砖。

在这个时候只有用比较小的的砌块才能保证砂浆的饱满。

  预埋件“移动位置”,剪力墙遭殃,工人累苦

  在拍照片的过程中,突然听到附近的房间传来阵阵猛烈的锤击声,令人感到惊奇。

于是我们几个人走过去看个究竟,一问,原来是工人在用锤敲击剪力墙以找出预留孔道的位置。

以便修复在浇注混泥土的时候堵塞预埋的管道。

(对于预埋管道的质量,我一直都怀疑它的工艺是否能完美的实现其预期目标。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施工员,但是他给我的答案是:

如果在浇混泥土后发现管道出现破坏影响使用的情况,只能敲开混泥土从新铺设浇注。

只是对不同种类的管道的处理面积不一样而已,如果是水管的处理就相对电线管道的要麻烦!

)对于采用巧击的方法是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不过这次没什么效果,施工人员本来想采用冲击钻探测的,但当时因为害怕伤害到墙体而没有采用。

这次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已经填满了管道,或者是管道偏离的位置实在太远了!

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是不是应该直接凿开管道预先设计部分外加一条管道,再进行浇注。

不过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墙体的抗裂性能。

  个人认为出现墙体破坏的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种:

  一.预埋件没有绑扎牢固通常预埋件必须用扎丝将其绑扎牢固到钢筋网或者模板上,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牢固从而出现偏移的情况。

  二.预埋件本身质量有问题也许是因为预埋件本身的质量有问题,本身的强度满足不了施工中的需要,在浇混泥土的时候发生破坏。

  三.在浇混泥土的时候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在浇混泥土施工的时候,工人为了使混泥土密实而用力过大从而导致预埋件破坏或者偏预定位置。

  “假记者”,引虚惊

  当我们在对搅拌机进行拍照的时候,现场的工人急忙问我要干什么,并慌还张张的把电箱盖上。

他这紧张的行为让我感到很纳闷,不知和解。

几分钟后他们有急急忙忙的跟那个管理人员打招呼,极为紧张的样子。

好在哪个管理人员认得我,告诉他原因。

并把我们叫过去,告诉我们在工地不要乱拍照,要拍也要叫上一个施工员做指导,被误认为是记者就难办了。

被这样一说,我也醒悟了。

现在有关部门对建筑的不规范现象处罚的比较严厉,轻者罚款,重者勒令停工加罚款。

停工后工人本身的收入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当然不规范的操作也不能单方面的指责某方面,毕竟事物都是由大多数因素引起的。

  在工地上每个实习生都应该注意细节问题,。

也许无意中的一个很小的行为也许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当然小心不等于畏首畏尾的,但多加小心尤其重要。

  1月2号星期日晴

  “放线”试水

  依然如往日,六点中起床,乘坐首班车赶到工地。

跟着施工员给剪力墙、门洞放线。

随后,他叫我门跟他一起去五楼“平水”。

刚听到“平水”二我一头雾水,到了现场才知道是进行水平线的定位。

  现场施工的时候,施工员问我要不要试一试。

如此好的机会,岂有不试之理,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实际操练的机会。

对于水准仪的操作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操作过,但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

熟练程度就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还是犯了不少错误。

  错误

一、在观测基准线的时候不是把尺的下端贴住基准线,而是想的到一个整数而去调整标尺。

这是明显的概念不清晰。

好在施工员及时的给我提出来。

  错误

二、在十叉丝模糊的时候,未能及时的使用目镜去调整其清晰度。

  我看“平水”

  “平水”其实就是将标准的水平标高引向将要施工的墙体。

即画出墙体的某个对施工定位极其有意义的水平线。

一般情况下采离楼板一米高,当然这要从首层的水准点引上来的。

  “平水”其实是水准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应用。

平水的过程首先是选择测站。

测站的选取要保证标准水准点与测站和测站与所要“平水”的墙体间的视线畅通无阻,而且尽可一次测量到尽可能多的墙体。

随后,支架水准仪,调平、调焦、读出标尺的读数。

接着,根据读数和水准仪把水准点引到其他墙体上并用红色铅笔作出标记(一般每墙一面画两个点,分别在墙的两侧)。

最后利用两点一线弹好墨线。

  弹墨线的小技巧

  通常墨线的粗细可以看出一个施工员放线的熟练程度,优秀的施工员弹出来的线又细又清晰又准确。

要使墨线又细又清楚的小方法有一个:

  a、将刚焦了墨水的线从墨斗里拉出来在空中拉紧,然后轻轻的弹一下。

这样可以把墨绳上过多的墨水弹出来,从而避免了弹出来的墨线变得太粗。

  b、弹墨线的时候,用力把墨绳拉紧,这样弹出来的线就可以又细又清晰了。

  凝固后的混泥土板出现扩张的情况

  今天在跟随施工员检查已浇注好的混泥土楼板的时候发现有一块板的混泥土向外扩张了2cm,靠边上的剪力墙墙筋也向外偏离原来的位置2cm,即墙筋处在原来的外墙边上了。

究其原因有:

  

一、模板的侧向支撑不够稳固,在浇注混泥土的时候产生过大的侧向力引起侧向位移,导致钢筋、墙体最后偏离预定位置。

  

二、摸板在施工的时候没有把尺寸量准确。

  处理方法有:

  

一、在支上部墙模和浇注时即使矫正钢筋和剪力墙的位置

  

二、在装修阶段若出现影响到外观尺寸需要时候,可以凿去部分钢筋,但不可仪伤及钢筋。

这种处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施工员说在理论上影响到钢筋保护的问题,但是局部的处理对整体的影响还是相当微小的。

  1月3号星期日晴

  模板的安装

  按计划a、b栋今天进行模板的安装。

b栋进行的是里支撑和板模板的安装。

a栋则在进行剪力墙钢筋的绑扎和墙模板的安装。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首先是根据图纸放好线,木工按照所放好的线钉下固定墙模板的板块(墙厚为200,模板的厚度在20mm左右,左右两块所以线的距离是240mm);再根据剪力墙的图纸拼接模板。

剪力墙浇注时候的距离由绑扎在剪力墙墙筋上垂直与剪力墙长200mm的钢条控剪力墙制,而控制剪力墙向外张开则由对拉螺栓拉紧和外部的模板支撑来保证,外部斜支撑更多的是保证墙体的竖直。

  1月4号星期一晴

  今天c、d栋的二三层进行墙面扇灰、铺地板砖和水电安装。

  墙面扇灰

  扇灰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技术也极为成熟。

但我总是觉得扇灰的效果好坏主要在于工人的技术和本身拥有的感觉。

在和其他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同学说如果用模板制作,一次成型,又快又漂亮。

我个人认为这种办法是可以用变通的方法实现,但是在现浇混泥土剪力墙结构中实际操作还是挺难的。

  

一、结构的梁板变化较大,模形制作比较困难,其造价必将加大。

吃力不讨好!

或许你认为在浇注梁模板的时候就一次成型结构层和垫层。

但这不现实,毕竟结构层与垫层的材料不同在浇注的时候会形成相互的渗透,材料的互混,虽然相互的黏结力较大,但难于达到很合理的效果。

  

二、混泥土与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