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743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总结.docx

《人文地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总结.docx

人文地理总结

绪论

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的交叉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A、揭示人地关系的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

B、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

C、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

D、研究西方人文地理学,借鉴其新手段和新方法,学习他们的有用经验。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差异;

(2)社会性——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影响人文现象的分布最基本因素,人文现象分布的历史动态性;

(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

(4)复杂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5、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理论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6、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研究者进入被调查对象所处的区域;

2)、比较与分类——区分人文现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常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方法;

3)、类比、归纳与演绎;

4)、分析与综合;

5)、应用“老三论”和“新三论”

(1)、“老三论”:

应用系统论、引入信息论和控制论;

(2)、“新三论”:

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

6)、预测;

7)、地理信息系统(GIS);

8)、建立科学的研究程序。

第一章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

1、人地关系理论历程:

1)、环境决定论:

①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

②核心思想: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2)、人类中心论(又称征服自然论):

①代表人物:

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培根、洛克等;

②实质:

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以人的利益出发。

3)、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①代表人物:

法国的白兰士

②核心思想:

自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愿望、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4)、适应论(又称调整论):

①代表人物:

英罗士培

②核心思想:

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5)、生态论:

①代表人物:

美巴罗斯

②核心思想:

认为人是中心命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认为地理学应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

6)、文化景观论:

①代表人物: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

②核心思想:

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环境就是人文景观。

7)、生产关系决定论:

①代表人物:

原苏联

②核心思想:

生产关系决定论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唯意志论是一种“人定胜天”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力。

8)、环境感知论:

核心思想:

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9)、文化决定论:

核心思想:

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10)、“天人合一”论:

①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古代中国

②核心思想:

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

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且又能与天融合为一体。

2、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①人地系统中的“人”:

作为地理学研究的“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属性的人。

而事实上,人具有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和双重身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②人地系统中的“地”:

“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在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

③地理环境的属性有:

数量上的有限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制约性和可变性、有限的稳定性、层次性和复杂性以及整体性等。

3、人地适应的历史演变(P22):

——人地系统结构的三次重大演变:

1)、从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演变

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

3)、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变

4、现代经济条件:

(1)、经济关系国际化;

(2)、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3)、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

——强烈的地域性、明显的阶段性、明显的季节性。

2、农业经济的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3、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

有时候,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灌溉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是农业政策等;

4、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消极影响:

水土流失、土地沼泽化、盐碱化等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洪涝、旱灾频繁、水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

5、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性2)、专业化与协作化

3)、技术性强,精密度高4)、分布集中

6、工业经济活动的类型: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7、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的原则:

(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以及交通枢纽;

(2)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

(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

(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

(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需要。

2)、工业布局的类型:

①资源型:

制糖、采矿等;

②河湖水域型:

高耗水、高耗电工业;

③临海型:

钢铁工业布局的演变;

④临空型:

“两头在外”的经济区域,如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多布局在沿海,以方便进出口。

8、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

①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工业的发展进程和地域的工业部门结构。

②高耗水工业部门大多分布在大河沿岸或沿海地带。

③有些工业部门必须与可通航水体为邻,如造船工业。

2)、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市场需求等。

9、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

10、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的影响:

(1)、智力资源空间配置对知识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2)、自然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相对减弱,知识、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

(3)、人口劳动力的影响——就业人口的素质。

2)、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主导产业知识密集化;

(2)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优势逐渐削弱或丧失:

能源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

(4)传统产业结构知识化;

(5)就业结构知识化;

(6)智力型经济地域将会出现;

(7)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落后的区域因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展现出新的面貌;

(8)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9)临空型布局将日益突出,太空型布局将会出现。

11、创办科技工业园的条件:

1)、以大学或科研院所为依托;

2)、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且位于城市近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信息方便;

3)、有一批科技创业人才,包括经营管理型和技术开发型人才;

4)、有一批以产品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

5)、管理机构必须高效、精干、廉政,不仅能行使地方政府的许多行政职能,而且是一个协调技术、金融、培训和市场等各方面为企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

6)、有一个以上的“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扶持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创业;

7)、不破坏周围环境,并逐步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口增长的: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状况③医疗卫生状况④文化教育

⑤婚姻、宗教、风俗等因素⑥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2、人口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

(3)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2).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

(2)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3)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4)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低纬、近海、低海拔、城市。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

气候、地形、水、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

(2)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3)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

5、人口素质的内容:

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1)、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

(2)、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生产检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

(3)、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主要包括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念等。

6、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了解)——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7、第三节——名词解释

1)、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的特征(或标志)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

2)、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通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岁)、劳动力组(15~59或64岁)、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

根据这三个组别的人口构成比例,可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类型。

3)、人口产业结构:

人口产业结构的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就业人口总数为100,计算各个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4)、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8、人口移动的规律:

(1)、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动力;

(2)、城乡移动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

(3)、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

(4)、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5)、圈层替补律——人口移动的替补现象;

(6)、双向移动律——正反向移动并存;

(7)、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成正比。

9、人口移动的原因:

(1)地理环境因素;

(2)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影响;

(3)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4)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5)新地区开发的影响;(6)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31、人口迁移的迁移趋势(英国拉文斯坦):

(1)大多为短距离的迁移;

(2)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以男性居多;(6)大部分为年轻人;(7)主要方向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3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

A、生活史;B、迁移类型:

移入、居住、通勤、移出、返回;C、迁移者和逗留者;D、居住的持续时间:

累积居住将产生惯性。

(2)随机方法:

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33、人口迁移原因:

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34、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流动半径越来越大;(3)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4)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5)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

(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35、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为大分散、小集中。

36、农业革命人口增长特征:

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7、人口转变: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38、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原始阶段:

高高低;

(2)过渡阶段:

高高(较原始阶段为低)低;(3)现代阶段:

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仅针对第三序列:

人口增长加速、减速、缓慢。

39、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

(2)早期扩张: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

死亡率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速;(4)低位静止:

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

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40、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西欧模式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北美国家,是自发的演化过程;而日本模式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除了一定的自发性外,同政府鼓励节育是分不开的。

41、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1)加速增长acceleratedgrowing1949—1959;

(2)负增长negative1959—1961;(3)高速增长high1961—1971;(4)减速增长deceleratedgrowing1971—1980;(5)波动增长fluctuatedgrowing1980—1992;(6)持续增长sustainablegrowing1992至今。

4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集中在自然上:

土地、淡水、森林、矿产等

43、人口构成(人口结构):

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1)自然构成:

A、性别构成通常用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B、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中不同年龄的比例关系;

(2)社会构成:

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44、人口政策:

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

4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46、适度人口:

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意义:

(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大意义;

(2)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47、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

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48、人口年龄金字塔:

山型、瓮坛型、钟型。

49、人口老龄化: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逐渐驱于老年型的过程。

50、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1)绝对数量大;

(2)发展速度快;(3)人口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4)耦合性。

原因:

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人口寿命的延长。

对策:

(1)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

(2)发展老年产业;(3)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4)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自养、家庭养老、社会养老);(5)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6)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7)延长退休年龄;(8)关注老龄妇女。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2、城市化原理:

①人口的城市化;②地域的城市化;③观念(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3、城市化的机制:

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

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4、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中心城市化阶段--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

2).郊区城市化阶段

3).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

5、城市化的类型(理解):

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

(1)向心型城市化:

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

(2)离心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

(3)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

大城市周围发育的卫星城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结果。

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

(1)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

(2)乡村地域由于自身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被称为自力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1)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过程直接衍生创造市区;

(2)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和过渡特征,不是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

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

(1)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

(2)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6、村落的类型:

①农业村落;②牧业村落;

③渔业村落;④林果业村落。

第五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1、文化的概念:

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对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被视为“环境的认为部分。

2、文化与文化系统:

1)、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2)狭义的文化:

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文化系统:

在一个地域内,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之集合组成了一个文化系统。

3、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4、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2)、特征:

(1)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文化景观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它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4)文化景观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

(5)文化景观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地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5、文化景观的构成:

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

(1)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

(2)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等。

第七章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1、国家及其空间政治行为:

——首都、边疆、边界、国家实力、国际组织。

2、民族主义:

以民族之名义作出文化与政治主张。

3、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是研究一个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4、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重点):

1).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稳定与缓和的势头;

3).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发展;

5、新世纪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安全战略构想:

(1)立足亚太,稳定周边,采取积极的态度,维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继续大力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构建地缘安全的国际环境;

(3)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的开放与开发,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安全的周边环境;

(4)构筑合理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增强国际地缘安全的国内地缘保障。

第八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的资源:

广义的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2)、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总之,资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2、自然资源的概念:

1)、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既包括人类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源,又包括一般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2)、狭义的自然资源主要指经济资源,具有数量上的稀缺性;

总之,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