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5244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Wor.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Wor

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理综试卷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在减小

B.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没有核仁的细胞就没有核糖体

C.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都需线粒体参与

D.光照下,叶肉细胞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淀粉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体不断吸水,所以细胞液浓度在减小,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是有核糖体,B错误;好氧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中的藻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B.神经元维持静息电位时,排出钾离子与氧气浓度无关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不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

D.新生儿从母乳中吸收抗体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答案】C

【解析】海水渗透压较高,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提高细胞液内的渗透压,以防止海藻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神经元维持静息电位时,排出钾离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与氧气浓度无关,B正确;细胞核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性,C错误;抗体是大分子的蛋白质,新生儿从母乳中吸收抗体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B.细胞凋亡有助于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

C.正常细胞中没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因为细胞中的DNA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A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有助于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每个细胞中都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C错误;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因为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B.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能增加其纤维长度

D.培育无籽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诱发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只能调节生命活动,不能直接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A错误;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错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所以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能增加其纤维长度,C正确;培育无籽番茄利用的原理是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但是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错误。

5.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在种群数量上相互抑制

B.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C.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蜜蜂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D

6.如图表示核苷酸通过脱水形成的多核苷酸链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出现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该图表示DNA分子片段

B.RNA分子结构不同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单体不同

C.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D.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答案】A

【解析】T或脱氧核糖是DNA特有的成分,因此若图中出现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该图表示DNA分子片段,A正确;RNA分子结构不同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单体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脂键相连,C错误;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错误。

7.某兴趣小组将两株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玻璃罩内,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测得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速率如图丙、丁所示。

请回答:

(1)经试验测得甲装置中的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速率应如_________(填“丙”或“丁”)图所示。

一昼夜后,装置__________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

(2)由丁图分析,6-18h,导致图中曲线变化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

f点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如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可使f点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3)丁图中的c点和d点相比,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C3含量较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中ab段和丁图中的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1).丙

(2).乙(3).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5).左移(6).少(7).c点光照强度较d点强,产生的ATP和[H]较多,C3的还原速率较快,而CO2浓度不变,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因此c点的C3含量较d点少(8).不同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甲植物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图丙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图乙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图丁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

(1)甲装置中的植物一昼夜,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先增加,傍晚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有逐渐降低,如图丙所示。

丙和丁图中横轴以上与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净光合强度,因此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2)由丁图分析,6-18h,导致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植物光照强度高、温度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不足。

f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叶肉细胞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如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光合作用增强,可使f点左移。

(3)c点光照强度较d点强,产生的ATP和[H]较多,C3的还原速率较快,而CO2浓度不变,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因此c点的C3含量较d点少。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植物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图乙植物在自然状态下,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装置图和曲线图的分析,根据装置图的条件判断丙丁两个曲线图中曲线下降的原因,并了解横轴以上与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净光合强度。

8.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

实验一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请回答:

(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___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上述实验的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实验中均使用过但质量浓度不同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另有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实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作

根尖1-3mm处

-

+

+

+

根尖1-3mm处

+

-

+

+

根尖5-7mm处

+

+

+

+

a.如果该同学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忘记压片,结果和表中实验人员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相似,显微镜视野中会看到_________现象。

b.___(填“甲”、“乙”、“丙”)实验人员最有可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的视野,理由是___。

【答案】

(1).不适宜

(2).上述两个实验都要进行颜色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本身有颜色,会干扰观察;实验二的目的是观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3).盐酸(4).甲(5).细胞重叠(6).丙(7).丙实验人员取材位置不对(根尖5~7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实验材料洋葱在高中教材实验中的应用,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实验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1)题干中的两个实验都要进行颜色观察,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本身有颜色,会干扰观察,且实验二的目的是观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所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适宜作为上述实验的材料。

(2)观察细胞中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都使用了盐酸,但是作用不同。

(3)a.根据表格分析,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丙同学5~7mm处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

如果该同学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忘记压片,则细胞会相互重叠,与甲的结果相似。

b.据图分析,视野中出现了伸长区的细胞,说明该同学的取材部位不正确,为丙同学的实验结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细胞中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有丝分裂过程,需要染色,需选无色的细胞为材料,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会影响观察效果。

9.现有一只小鼠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

请回答:

(1)如果给小鼠注射_________溶液后症状得到缓解,则说明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血糖偏低,此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来缓解此症状。

(2)另一种原因是:

某部位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TH)含量低,上述症状的出现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具

有___________的功能。

该同学通过测量下列血液中相关激素含量来判定病变部位。

a.如血液中TRH偏多,TSH和TH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__________,可通过注射________来验证该结论,若注射后血液中__________激素含量明显升高,则说明该结论正确。

b.如血液中TRH和TSH含量都偏多,TH含量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用a和b两种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所依据的原理是:

TH的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溶液(3).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或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4).垂体(5).TSH(6).甲状腺(7).甲状腺(8).分级和反馈

【解析】试题分析:

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1)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血糖偏低,可以通过注射葡萄糖溶液缓解症状,也可以通过注射胰高血糖素或者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

(2)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或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若小鼠病变部位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小鼠会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a.如血液中TRH偏多,TSH和TH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垂体,可通过注射TSH来验证该结论,若注射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则说明该结论正确。

b.如血液中TRH和TSH含量都偏多,TH含量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甲状腺。

用a和b两种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所依据的原理是:

TH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和反馈调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尤其是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机理。

10.果蝇的正常翅和展翅是由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当以展翅的果蝇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总是出现出现2/3的展翅,1/3的正常翅。

(1)展翅性状是由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

子代总是出现2/3的展翅,1/3的正常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2)该种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只展翅灰身果蝇与一只展翅黑身果蝇杂交,写出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比例的原因是这两只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答案】

(1).显性

(2).展翅基因具有纯合致死的效应(3).分离(4).展翅灰身:

正常翅灰身=2:

1或展翅灰身:

展翅黑身:

正常翅灰身:

正常翅黑身=2:

2:

1:

1(5).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以该展翅的昆虫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展翅和正常翅,说明是展翅是显性性状,正常翅是隐性性状,展翅由显性基因控制;展翅:

正常翅是2:

1,说明展翅基因纯合致死。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展翅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果蝇的正常翅和展翅是由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

1,说明展翅基因纯合致死。

(2)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与控制展翅和正常翅的基因型不再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由分析可知,展翅存在纯合致死效应,展翅与展翅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展翅:

正常翅=2:

1,灰身与黑身杂交,如果都是纯合子,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身:

黑身=1:

1,因此1只展翅灰身与1只展翅黑身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展翅灰身:

正常翅灰身=2:

1或展翅灰身:

展翅黑身:

正常翅灰身:

正常翅黑身=2:

2:

1:

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中的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后代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判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

1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池塘水中的硝化细菌、蓝藻和大肠杆菌等,可利用选择培养基从池塘水筛选某种微生物。

供选材料:

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试剂、H2O等。

(1)已知硝化细菌可用过将铵盐氧化为硝酸盐来获取能量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则上述供选材料中的________可作为筛选并扩大培养硝化细菌的培养基成分。

配制好的培养基常采用___________法灭菌。

(2)若需检测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可在上述培养基成分的基础上另外添加________等物质,大肠杆菌菌落呈现___________。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_________就是菌落。

(3)若需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

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

对纯化的菌种进行临时保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NH4)2SO4、无机盐、H2O

(2).高压蒸汽灭菌(3).葡萄糖、伊红美蓝试剂、琼脂(4).黑色(5).子细胞群体(6).稀释涂布平板(7).将纯化的菌种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置于4°C的环境中保存

(1)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微生物,培养时培养基成分不需要有机碳,所以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H2O、(NH4)2SO4、无机盐。

微生物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大肠杆菌是异养型微生物,筛选大肠杆菌菌落需要加入有机碳葡萄糖(牛肉膏)和伊红美蓝染液(指示剂),菌落特征为黑色有金属光泽。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

(3)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计数。

将纯化的菌种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置于4°C的环境中保存。

1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拟采用基因敲出技术将小鼠的Ig基因敲出,代之以人的Ig基因,然后用H7N9病毒感染小鼠,得到对H7N9病毒具有免疫力的小鼠,在经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大量的人源化抗体用于诊断、治疗H7N9病毒感染。

(1)长期以来人们获得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然后从动物的________中分离出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得抗体的缺点是_______。

(2)本次基因敲出技术的受体细胞不是小鼠的受精卵,而是_________细胞,再将处理过的该细胞重新植入小鼠脾脏中增殖。

(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常用的诱导因素有OPEG、电激和_________,培养液中共有__________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

该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

利用融合得到________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可通过_______培养基获得这种细胞。

(4)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H7N9病毒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__________杂交技术。

【答案】

(1).血清

(2).抗体产量低、特异性差(3).B淋巴(4).灭活病毒(5).3(6).特定的杂交瘤细胞(7).选择(8).抗原—抗体分子

【解析】试题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制备的过程中的两次筛选考生必须识记。

由于细胞融合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

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因此需要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1)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抗原刺激小鼠,从小鼠的血浆中提取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此处基因敲除技术的受体细胞不是小鼠的受精卵,而是小鼠的B淋巴细胞细胞,因为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3)在诱导细胞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因素有OPEG、电激和灭活病毒,若考虑两两融合,则有AA、BB和AB三类细胞。

该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

利用融合得到特定的杂交瘤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选择培养基获得这种细胞。

(4)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抗体--抗原杂交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