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5260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docx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doc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5篇,欢迎阅读参考!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

(1)

  位游客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成为您这次南岳之旅的导游,我将引领您游览南岳古老的小镇,小镇之古,古在它平整的青石路面上,古在它悠久的文化上,古在它悠然不绝的袅袅檀烟上,古在它淳朴自然的民风上,经过一天的游览,想必大家对南岳大庙的雄伟壮丽;祝圣寺的华丽端庄;祝融峰的巍峨挺拔早已惊叹不已。

这些都是组成南岳“五岳独秀”的元素,但是,您来了南岳一定不能不去古镇走一走,虽然,它没有那些雄伟建筑的美轮美奂,但它也有其自己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南岳大庙是仪态万千的大家闺秀,那南岳古镇也不乏为一位秀丽可人的小家碧玉。

  南岳古镇形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了,但是在唐代之前。

因为早在唐代时便形成了香市,那时,香火鼎盛时期,每天往来的香客络绎不绝,您看脚下的这条青石路面,经过千年的洗刷,已经被磨的光可照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宛若在敲击每一位香客心中的那盏香灯。

每一块石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南岳古镇的古还在于北街的那座牌坊,牌坊上挺拔劲秀的“天下南岳”四个字是宋徽宗亲笔所提,当时,皇帝来南岳进香朝神时,踏过的便是我们此时脚下的这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大家不妨发挥一下您的想象,去寻找当年浩大宏伟的场面,牌坊所在的北街也因为皇帝走过,所以身价倍增,被封为御街,如果按我们今天的经济法来看,这大概就是黄金效应了吧!

走过牌坊,古镇的大体面貌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清一色的朱瓦白墙。

高高翘起的屋檐,雕着双龙戏珠的屋尖。

仿古建造的茶楼、客栈、无一不体现出南岳古镇的古朴、清幽、静坐在小镇的茶楼里品一盏清茗,感悟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回味这一天所观所感,一定会受益非浅。

  古镇虽小,却也五脏俱全,饭店、旅馆、甚至还有透着油墨香味的书屋应有尽有,夜晚盏灯时分,家家户户都燃起温暖的灯火,此时,您是否有些饥肠辘辘了呢?

古镇到了晚上还是一条美食街,从街头到街尾,满街都飘着山珍野味的香气,南岳山上物产丰富,南岳人便有了口福,鲜嫩营养的野生蘑菇,口感绝妙的衡山豆腐,去了衡山不尝尝当地的豆腐真是可惜,就像去了西安不看兵马俑、去了北京不看香山、去了天津不进十八街买根花、吃四川麻辣火锅不放花椒一样。

来了南岳不尝尝衡山的豆腐,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古镇有自己的文化,不要小看了那些古老破旧的木屋,说不准哪一幢还是明清时代的文物呢,每一根木梁上的凹凸间都记录着古镇的兴荣,它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真实的向人们诉说当时的繁华与沧桑,古镇上还有一大景观便是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老人们,他们的脸上那一道道的皱纹,那充满睿智的眼睛,那用青丝写成白发的故事,都显示着老人们的智慧与无争,南岳的老人们普遍都是90岁以上的寿星,所以,南岳又有寿岳之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便是献给南岳老人们的寿礼!

  走过了写满沧桑的青石板路,走过了印满历史的古栈民居,走过了一段荡涤心灵的佛教文明之路,您的心里是否也亮起了一盏明灯?

是否对南岳的秀丽又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愫?

南岳古镇的古朴秀丽是否能让您对冠秀五岳的衡山除了巍峨挺拔之外还多了一份人情味、一份耐人的寻味呢。

来源: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

(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

祝愿大家轧过愉快的锋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五岳独秀”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

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

“一览众山小”。

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

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

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

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

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

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

“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

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

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

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

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

  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

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

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

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

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

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

山上既有我国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

坊上刻有一副楹联:

“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

”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原联为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

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

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

南岳的气候素有“三重天”之称,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

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

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

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

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

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

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

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连里枝”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点儿累吧?

那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

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建筑早,规模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

  忠烈神祠建于1939年,落成于1942年,陵园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沿中轴线共有五进建筑,长达320米,宽约60米,四周还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阵亡的国民觉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

前面这就是忠烈祠正门,它为拱形三门重檐牌楼,正上方镶嵌着刻有祠名的汉白玉门匾,上面的“南岳忠烈祠”5个镏金大字是由原国民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题。

  进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奇特的“七七纪念碑”。

碑为全花岗石结构,由一大上小共5颗倒立炮弹组成,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碑的基麻上刻着醒目的“七七”大字,意在警醒全体中国人永不忘国耻之痛!

  穿过纪念堂,大家看到的这是个绿草如茵的山坡,两侧有石级,共分为9层。

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民族忠烈千古”6个大字,衬以邻近的苍松翠柏,更显得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朋友们,让我们怀着敬仰、缅怀之情,继续向上去吧。

  好了,现在我们登上了忠烈祠处--礼堂平台了,不知刚才有没有人注意数了脚下的石级没有?

对,一共276级。

为什么是个数目呢?

这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那么,这些英烈们究竟魂归何处呢?

就在这后一进建筑--享堂里。

  享堂是忠烈主要的建筑,也是过去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正门上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忠烈祠”匾额。

大家仔细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吗?

对,“烈”字下面少了一点。

为什么会少呢?

这里有很多说法:

一说是蒋介石希望今后战争能少牺牲一点儿;一说是他打算抗战胜利后再补上;还有一说是书法中的种艺术处理。

见仁见智,众说不一。

享堂内呈“十”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有佛坛和“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

它的碑文是薛岳于1942年题写,妙在无论横念竖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通。

全文是:

“恭立忠烈祠,以怀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

”现在堂内陈设了大量抗战图片资料,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好了,休息过后,我们继续向上攀登。

前面这是里是半山亭,因为这里恰好是南岳镇到祝融峰顶的一半,故而得名。

这儿还有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留下的“试剑石”和湖南省道教协会所在的“十方玄都观”。

您来看看玄都同门口的一副对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我们到了南天门,据传此地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南天门”。

这里也是观赏衡山色的之处,春观花,夏看云,秋眺日,冬赏雪,赏心悦目,不一而足。

这里还是登上顶峰的后一站,让我们抖擞精神,一起去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祝融绝顶。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岳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祝融峰之高”与“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并称为衡山四绝。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

祝融殿并不大,一进两间,建在巨石之上,花岗石砌墙,殿顶铺以铁瓦,多为宋朝所铸,至今仍光洁不锈。

  好了,参观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

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3)

  各位朋友:

  大家辛苦了。

欢迎大家来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青水秀、幽静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

  1898年11月24日,就在这寻常的小山冲里,诞生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非凡篇章的伟人刘少奇。

有诗曰:

“韶山冲连炭子冲,风雨潇湘起二龙”。

正如和它相距仅30公里的韶山冲一样,炭子冲也因为孕育了一代伟人而成为人民向往的地方,早在1959年,这座故居便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88年现在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80年到现在,这里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的参观者900多万人次。

  大家看到的这一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始建于1871年,它们临绿水、背靠青山,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半、茅屋5间。

经过一个多世经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农舍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将会找到它的谜底。

  请大家抬头看,槽门上的门匾“刘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大家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这个院子里有“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

在这块门匾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在开始的时候,刘少奇同志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的故居很快被封闭,这块门匾连同许多的陈列物均被打的打、砸的砸,有的便堆放在公社的杂屋里,也准备予以销毁。

这时,公社的炊事员怀着对刘少奇同志的敬仰之情,冒着风险偷偷地把这块门匾从杂物中拣了出来。

为了保护好门匾,炊事员灵机一动,把它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就这样,这块门匾经过五位炊事员的巧妙保护终于得以保存下来。

1980年2月,主席家乡人又欢天喜地将这块门匾悬挂在故居的门楣上。

  我们前面提到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1间半,那半间就是指这正堂屋,因为与一夏姓的邻居共用,故称半间。

大家看到这里的摆设颇具江南特色,请看,门檐上有一本老黄历,这本老黄历是房屋改建时安放的,一来记载时间,二来表示吉利。

正是从这本历书上,我们才知道这房屋的确切时间是同治?

辏?

垂?

?

871年。

堂屋的正中供着一个神龛,内置列祖列宗的神牌和各种神佛的神位。

旧时的江南农村,都有在节日盛典烧香的习俗,少奇同志的父母都是勤劳俭朴的农民,也不例外常常在神龛前默默祈祷,祈求人寿年丰,全家安康。

可以想象,在少奇同志18岁即离乡远行、浪迹天涯的那些日子里,他的慈母曾经多少次在此烧香跪拜,为儿子的安危和事业而祷告。

  大家往右走,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的二哥刘云庭的卧室。

少奇同志共有兄妹六人,三位兄长,两位姐姐,少奇同志小。

二哥刘云庭曾参加过湖南新军,担任过班长、排长、连副等职,见多识广,思想进步,给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以极大的思想启蒙。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家人得知少奇同志在长沙带头“闹事”参与学潮,便制造了一场包办婚姻把少奇骗入了洞房,想以此捆住少奇同志。

少奇同志极少反对,新婚夜决定抗婚远征,二哥见他志向远大,便暗中资助他远走高飞,从此,少奇同志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1949年二哥去世后,少奇同志亲撰挽词说:

“你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个帮助者。

”这是1938年,刘云庭送两个孩子去延安锻炼时与少奇同志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刘少奇同志的卧室,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1961年,身为国家主席的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省委和县委要为他安排条件较好的招待所,他都坚决拒绝了,他说:

“我是回乡搞农村调查的,住在招待所的高楼大厦里与群众疏远了,住在自己家里,乡亲们来去自由,顶好。

”整整七天六晚,少奇同志在临时搭起的床铺和儿时常抚的旧书桌旁,思考着国家大事。

1991年,前往参观的江泽民总书记不时推推床架、摸摸桌面,感叹不已。

  靠南角的这间房子是少奇同志的大哥刘墨钦的卧室。

刘墨钦忠厚老实,是父亲死后家庭的主要支撑者。

  接下来,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父母的卧室。

照片上这位慈祥的妇女就是少奇同志的母亲鲁氏。

江总书记参观时曾仔细地端详着画像说:

“少奇同志很像他母亲哟。

”鲁氏是一位善良贤惠、精明能于的家庭妇女,少奇同志的父亲刘寿生于1910年即46岁时去世后,母亲便承担起抚养6个子女的重担。

少奇同志非常尊敬他的母亲。

作为一位致力于救世济民的革命家,他很难尽到为人之子的孝道。

1925年,少奇同志回长沙时,曾把母亲接去治病,并补做60大寿,还专门请人为母亲画了这张像。

这像片陪伴着少奇同志南征北战,度完他整个非凡的人生。

少奇同志母亲于1931年病逝,终年66岁。

而此时少奇同志正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

  这间横堂屋就是农家的客厅了。

它的一面与天井相连,所以光线特别亮堂。

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乡亲们纷纷来到这里座谈、聊天、侃家常。

在少奇同志面前,乡亲们痛快淋漓地说出了许多心里话座谈会上,少奇同志取下蓝布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敬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诚恳地说:

“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生活很苦,我感到对不起大家。

  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

“现在,人民受了这么多苦,要为他们分忧啊,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

”在这里,他深深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生活极端困难的原因的确如乡亲们所说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就在这里,他做出了解散食堂、顶住“五风”这一重大决策,也就在这里,少奇主席办理了一桩私事:

他回乡时,当地政府就修缮故居和创办经念馆的事向他请示,他坚决予以拒绝;同时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几个村的村民无屋可住,他把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说要把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摇头摆手决不接受。

少奇主席恳切地说:

“拜托大家,帮我守屋好不好?

”主席诚心诚意,村民无法推辞,于是六户村民分别往进了刘少奇旧居。

这就是为什么旧居在“”中居然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原因。

这样,也就找到了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一个谜底。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照片就是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时的真实写照。

  与横堂屋相联的是少奇同志的三哥刘作衡的卧室。

刘作衡曾做过湖南政府的参议员。

  这一间是饭厅,1961年回乡时,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说:

“你了不起哟,以前我家来了客人,母亲和小孩子都只能在厨房里吃呢,现在是妇女半边天了……”

  这间十分敞亮的房子是碓屋,这是贮存粮食的板仑,这里有春米的推子、碓子,还有风车。

这是个斛桶,类似北方的斗,是一种量具,一桶30斤。

青少年时期的少奇同志非常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用这个斛桶量米邻居时,总是堆得高高的,遇到贫困的邻居买米时,他还偷偷地把钱埋在米里边。

乡亲们这九伢子心肠太好了(少奇同志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

1961年,王光美随少奇同志回乡时,曾饶有兴趣地在这个斛桶旁留影。

  这里有一间僻静的小屋,窗外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小院子。

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常在这里读书学习,由于他酷爱读书博闻强记,被当地一博学之士誉为“小书柜”,所以少奇同志就有了个“刘九书柜”的雅号。

1917年,少奇同志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寒暑假便在这里学习,在窗外的院子里练棒习武。

  书房的两边是杂屋。

刘家田土不少,农具十分齐备,称得旧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具展览馆了。

那是犁耙、水车,这些农具上也许还留有少奇同志的手纹吧。

那边是猪栏,等会大家在门口还可以看到牛栏。

  迂回曲折地转一圈后,我们又和碓屋隔井相望了。

这中间隔着的是个小天井,小天井是用来采光和排水的。

  少奇同志家里人口多,厨房也就很宽敞,锅灶俱全。

这边还有一间专门放腌菜的杂屋,旧时没有冰箱,旺季的蔬菜经过盐浸处理就能保质到淡季时食用,而现在腌菜已成为特殊的风味小吃了。

隔壁还有个小小的烤火屋。

这个叫梭筒钩,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稀罕物,它利用杠杆原理,下端可以挂水壶、饭碗等,根据火力的大小还可以上下调整。

参观者对此大都格外好奇。

江总书记曾亲自试了一试,还称赞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

  大家往上看,梭筒钩上方横着一根竹竿,农家通常用它悬挂鱼肉,下面的火气一薰,鱼肉黄灿灿、香喷喷的。

这边有菜罐、酒罐,刘家人很好客,一壶米酒、一杯好菜,把客人招待得舒舒畅畅的,现在我们宁乡的农家也都还有这个习俗。

嗨,这里还有一个草鞋马,茶余饭后,可以围在火炉边编草鞋,当时的草鞋用途还蛮大的呢。

少奇同志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勤劳、俭朴而又较为殷实的普通农家里。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前坪,记得1991年江总书记在参观完旧居后感叹道:

“革命前辈真伟大呀!

”这一声感叹也许正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心里话。

刘少奇,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山冲里出发,踏过泥泞的乡间小路,投入到滚滚革命洪流中,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代伟人。

又记得日本中国现代史寻根访问团的友人也曾感叹道:

“花明楼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愿今天的参观能给您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欢迎您再次光临。

  湖南人文景点导游词讲解大全(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

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

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

  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

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

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

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

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

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

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

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

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

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

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

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

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

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

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

  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

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