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5291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新高考新题目

2013-03-201732

浙江省嘉兴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测试 (2013.3)

语文试题

来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疴(kē)   氤氲(yūn)     渎(dú)职      诘(jié)屈聱牙

B.赡(shàn)养  靡(mǐ)费     誊(téng)写     光阴荏(rěn)苒

C名宿(sù)     取缔(dì)      勖(xù)勉        逸兴遄(chuán)飞

D.抵牾(yǔ)    挑衅(xìn)    迸(bèng)发      玲珑剔(tī)透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反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寰宇之内、举国上下形成了捍卫主权、伸张正义的强大声势,有理有据的驳斥、有利有节的反制,展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 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忠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金上自命不凡的枷索,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岗位上,掌控庞大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自重心,失去了积极生活的信念。

C. 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波诡云谲,大国博弈不断走向纵深,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型期的中国,面临挈机和挑战,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

D.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也是时代陚予每个公民的责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总担心被黑被挤被“打酱油”,就会使普通百姓竟至整个社会缺乏对公平竞争的信心,提出“平安中国”,就是让老百姓身心都安全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B. 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途中不慎碰坏了他人轿车后视镜后,留下了一张道歉纸条,他从善如登的诚信举止让人深受感动,也向社会传递着一种托举向善的正能量。

C. 党的十八大壁画了把新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努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规划,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也伴随文化的昌盛。

D. 针对候鸟迁飞之路临深履薄的现状,由知名媒体人邓飞发起、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等参与的全国护鸟网络公益项目一“让候鸟飞”于1月8日在北京启动。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微革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醒目的文化标签,微电影、微博、微小说、微访谈等碎片化的文本形式不断涌现,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C. 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遭受挑战,诚信危机在不断挑战国人的承受极限,重建道德规范势在必行。

D. 当“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在源头廓淸了发展的目的之后,“全覆盖”这一创新理念,在最近十年间化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为亿万民众幸福掸腰的制度体系。

5. 下图是2004年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测算情况统计表。

请你读图后,用简明的文字概括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不超过35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所给材料的语境,参照画横线的句子,在下面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4分)

浪池月小、天山月明,是九州之辽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明月照我还,是春恋之深切.在中秋这个盛大的节日里,牵动着人们心愫的,不仅是亲友欢聚,更是家国的情感、民族的情怀.

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文章或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

请根据下列一封读者来信内容,写一条编者按。

(S分)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

我叫李非,是一名80后的北漂族.四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月收入翻了一倍多,居住条件也大有改观.但在物质改善的同时,一个疑问却一直压在我心头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会越来越难?

我的父母一直教导我,要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

多年来,我努力尽己所能地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同事和朋友.但现在我却渐渐感觉到,我做一个好人的愿望和行为,常换来一肚子的委屈•我做完一件好事后,不仅听不到对方发自内心的感谢,有时还会给自己招来大大小小的麻烦.我向朋友倾诉,但他却说好人难做哦,以后别总做傻事!

我不服做好人有错吗?

因为有了无数好人,这个世界才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美好.可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在当今社会,想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会越来越难?

编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o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礼文化之大成基础上,提出仁学,把礼乐制度文化上升为礼义精神文化,以仁导礼,仁内礼外,使礼文化具有了鲜活的内在人学生命,昭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人本主义方向.在孔子之前已有“仁”的词语,但孔子把“仁”理论化了.他指出仁之本为孝悌,仁之义为爱人,仁之方为忠恕,仁之行为安百姓,仁之象为恭宽信敏惠,仁之制为礼乐教化.孔子发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仁爱之心,倡导人们经由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这种爱心去爱亲友,爱他人,爱社会,爱万物,使天下走向太平.仁学是孔子儒学的精华所在,也是儒学实现当代型中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然而儒学史上,大多数儒家学派总是偏离仁学主脉而另立核心,使仁学不能以浩大气势直贯而下•

孔子仁学是生命的学问,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推广爱心、怎样做君子并向圣贤看齐,它是人生体悟和智慧的理性表述.孔子仁学是对人的本质的伟大发现,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了人之异于高于禽兽的道德本质,也找到了人类社会高于动物世界丛林规则的人道普世价值.新仁学直接上承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广引诸家之精要,开渠疏道,务使仁学如一江春水,沛然而流淌,用以灌育今世诸多生命,使之健康成长.它的口号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护养生命,提升生命.

新仁学不等于旧仁学,没有门户之成见,广纳儒、道、墨之经典而奉之,此其为新仁学之由也.老庄道家尊道贵德、清静逍遥,以返璞归真弥扑«家人文化成之不足,有益于防止人性异化.墨家兼爱之说比儒家爱有差等更具平等精神,而其“兼相爱交相利”之说更能与现代社会相街接•佛家属宗教范畴,其慈悲情怀、平等精神、中道哲学,亦能够拓展仁爱意蕴,皆足以成为新仁学营养.

西方文化的优长是科学理性曰益发达、个人权益普受尊重、自由竞争呈现活力;其弊病是强权政治主导、一神信仰排他、功利主义流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是中西文化交会中必须解决的问題。

从构建新仁学而言,要重点吸收西学以下优长第一,学习其理性精神与科学方法,改变儒家学说中“智”依附于“仁”的状态,使智性有独立的开展;第二,吸收其人权至上、个性解放的理念,改变儒家学说中重社会轻个人、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清除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认同自由、平等、民主,把儒家仁学中本有的普遍伦理发挥出来,提升为普世价值。

(选自2012年11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8.  下列对“孔子仁学对中华文明重大意义”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孔子仁学把礼乐制度文化上升为礼义精神文化。

B.  孔子仁学使礼文化具有了鲜活的内在人学生命。

C.  孔子仁学昭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人本主义方向。

D.  孔子仁学发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仁爱之心。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老庄道家以返璞归真弥补儒家人文化成之不足。

B.  墨家兼爱之说比儒家仁学更能与现代社会相衔接。

C.  佛家慈悲情怀、平等精神也能丰厚仁爱意蕴。

D.  西方文化有益于改变儒学重社会轻个人的倾向。

10.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新仁学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5题。

(20分)

賊光消失的时候 林清玄

朋友从意大利进口一批老水晶灯,遨我们去欣赏.

满满一屋子的老水晶灯,悬空而挂,点亮后使人仿佛里身在中古欧洲的草原上,满天的星星.看完星星,走入古堡,草原的星光也被带入了屋子,王子与公主正乘着小步舞曲的乐音,在大厅中旋舞.

这些星光与舞曲,在时空中漂流,流到了台北.

细数着老水晶灯的来历,我们都听得痴了.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些古堡,准备翻修,正在出售堡内的灯具,特别请意大利的朋友去标购,把已有百年历史的古董水晶灯全数买下,总共有三百多盏,运回台北,准备与有缘的朋友分享.

老水晶灯全部是施华洛奇的作品,打着一百多年前的徽章,从灯架、设计、水晶,无一不是廉峰之作•使我惊奇的是,通常在一个空间,只要有两盏主灯,有的会互相排斥,有的会互相消减光芒,而这些老水晶灯却不然,几十盏在一起,互相协调、互相照亮、互相衬托,就像花园的百花那么自然,一点也没有人工的造作.

朋友说“那是因为,这些水晶灯的贼光消失了!

当贼光消失的时候,宝光就会生起!

什么是贼光呢?

賊光就是会互斥互抢的光,是不知收敛的光,是不含蓄、不细腻、不温柔、不隐藏的光.”

然后,我们就在賊光已经消失的水晶灯下,谈起贼光.

有人说现代的工匠或者也能做出精美的作品,因为贼光太盛,与其他的东西摆在一起,不是抢走了光芒,就是互相碍眼.

有人说明式家具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賊光消失,在陋室,不减其光芒;在皇宫,也不刺眼

有人说我就是见不得现代的水晶和琉璃作品,賊光旺盛,价位也充满了賊光.

有人恍然大悟地说从前看古董,内心会感到特别优美和安静,一直在内心感动着,也疑惑著,原来是賊光消失的缘故呀!

现在人崇尚华丽、精致,所做的器物无不以豪华为能事,但是豪华到了顶点,重形式胜过内涵,贼光也就不能隐藏.一定要经过许多时间的考验,许多东西被淘汰,只剩内涵形式并美的东西;再经过一段时间,贼光隐没,宝光生起,就能与周遭的一切相容并蓄,并且随着日月,一天比一天优美•

我想,这就是不论中外古董的華;^吧!

我们看拍卖场上的瓷器、珠宝、家具,并不像现代的作品光芒換发,却能以数千倍于现代作品的价格拍卖出去,因为那种真宝之光,只有经过时间与空间的磨洗,才会产生.

人也是这样,年少的时候自以为才情纵横,英雄盖世,到了年岁渐长,才知道那只是贼光激射.经过了岁月的磨洗,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贼光才会收敛.等到賊光消失的时候,也正是宝光生起之时.

宝光生起的事物,自然平常,能与一切的外境相容,既不夺人,也不夺境,却不损自己的光芒.

宝光生起的人,泰然自若,沉静谦卑,既不显露,也不隐藏,他与平常人无异,只是在生活中保持着灵敏和觉知.

这世上比较可悲的是,賊光容易被看见,致使一般人认为賊光是有价值的,反而那些宝光涵容的人和事物,是很少被观见的.

宝光之物,乃宝光之眼才能看见.宝光之人,唯宝光之心才能相映.

一旦有一粒微尘扬起,整个大地就在那里显现.一个獅子的身上显示千万个獅子,千万个獅子身上也显示一个獅子•一切都是千千万万个,你只要认识一个,就认识千千万万.这是慈明禅师的话语.要认识换发宝光的人事物,不一定要学习认识和鉴赏,只要自己賊光消失,宝光生起,一切不都是那么鲜明吗?

水有许许多多的源头,水的本质只有一种.千江有水都映着月亮,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

我看着那些美丽的古灯,賊光早就消散,宝光靉靉,想起自己在青年时代自以为光芒万丈的情景,经过许多许多年,那些賊光才隐藏了.

当贼光消失的时候,放眼望去,总是一片繁华,仿佛坐在一片漆黑的山顶,看见华灯万盏的倾城夜景,虽身处黑暗,心里也是华光一片.

賊光旺盛,则红尘暗淡.賊光消失,世界就亮了起来.

11.说“我想,这就是不论中外古董的魅力吧!

”请说出这种“魅力”是什么。

(3分)

12. 文章第二段写观看老水晶灯点亮后的感受,在笔下,灯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13.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4分)

14. 简要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

(4分)

水有许许多多的源头,水的本质只有一种.千江有水都映着月亮,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

15. 阅读文章,从对“贼光”和“宝光”的描写议论中,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枣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①自岳降,傅说②为列星。

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责,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④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⑤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琢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缚、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亊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元丰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遣之,使歌以祀公。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琪略>•有删改)[注]①申、吕申伯,周宜王时功臣。

吕侯,辅周穆王有功。

岳降指他们是四岳所降生。

②傅说(音悦)商朝大臣.传说死后化为星宿。

③浩然之气即正气,刚正至大的气概,④良平张良、陈平,西汉谋臣.贲育孟贲、夏有,古代武士.仪秦张仪、苏秦战国辩士.⑤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陏.此时骈文盛行,文风袞敗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笑而麾之                       麾指挥。

B.而不能弭皇甫馎、李逢吉之谤   弭顺服。

C.能信于南海之民               信取信。

D.潮之士皆笃于文行             笃专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生也有自来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盖三百年于此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而塞乎天地之间                             知不可乎骤得

D.潮人之亊公也                                填然鼓之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碑文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对他忠心耿耿、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示钦佩和崇敬,对他政治上的不遇和人生道路的坎坷表示深切同情和悲哀。

B.  苏轼认为韩愈的人格、思想、精神之所以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他能行天道,而不会尽力去钻营,不容于世俗的缘故。

C.  碑文写得感情澎湃,气势充沛起笔两句劈空而来,柰迈替策;接着列举事例作对比,然后连用几个排比句,一泻而下,一级一急,很有感染力。

D.  碑文将议论、描述、引证、对话等熔铸于一炉,髙论卓识,雄健奔放,骈散兼施,文情并茂,是风格雄浑、气势磅礴,既作不平之鸣又真切感人的碑传名篇。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4分)

(2)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1     —22题。

(7分)

[中吕]满庭芳•武林感旧

(元)汤式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

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

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21.这首元曲描写屡遭兵难创伤的杭州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的感叹。

(2分)

22. 请赏析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特色。

(5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1)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2)

23. (I)

(2)两则材料中都表现出孔子“仁”道的什么特点?

(2分)

24. 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___(《论语》)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

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魏晋时期的名士殷浩与大将军桓温齐名,皆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殷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桓温战功赫赫,盛名堪比王谢(王导、谢安)•《世说新语》中记栽,桓温常有竞心,总是想与殷浩一较高下,一日问殷浩“你和我相比怎么样?

”殷浩淡然答道“我与我较量长久,宁可作我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抄袭、套作。

 

 

 

4.B(A.搭配不当。

“人口”可以说“增加”或“减少”,但不能与“改善”搭配。

C.成分残缺。

“熟人”前加“倚仗”之类的动词。

D.①介词误用,应为“从源头廓清了发展的目的”。

②“廓清”与“目的”搭配不当。

5.(3分)参考答案我国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达2.85%,比2010年增加2427亿元(或“达到历年来的最高点”)。

(每点1分,共3分)

6.(4分)参考答案秦时明月、汉时边关,是历史之悠远;月点波心、松排山面,是风物之优美。

(每句2分,得分要点为每句中必须写到“月”,内容上前后要关联)。

7.(5分)编者按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无数好人,用他们的善良、无私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丰富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明,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物欲泛滥,拜金潮汹涌,道德缺失,好人难当,成了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李非“做个好人,为什么越来越难?

”的疑问,正代表了许多有向善之心的好人们的共同疑问。

  (阐明好人对于社会的意义,2分;分析现实社会好人难做的原因,1分;说明李非疑问的代表性,1分。

表意清楚,语言流畅,1分。

8.C(A项说明孔子仁学对“礼乐制度文化”的提升,B项说明孔子仁学对“礼文化”的贡献,都只涉及“中华文明”的部分内容,都不属于“‘孔子仁学对中华文明重大意义’的说明最恰当的项”。

D项“孔子仁学发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仁爱之心”答非所问。

9.B(原文“墨家兼爱之说比儒家爱有差等更具平等精神,而其‘兼相爱交相利’之说更能与现代社会相衔接”。

10.(3分)①接续孔子仁学,突出人生哲学的特色。

②以孔子仁学为主,吸收诸子百16.B(弭停止,消除。

16.B(弭停止,消除。

17.A(A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B于,介词,到;介词,对于。

C乎,介词,在;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调节音节,表示停顿。

D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用在动词后补足音节。

18.C(“接着列举事例作对比”错,应为“接着列举事例作衬托”,文章举出申侯、吕侯是岳神降生,傅说死后变为列星的古代传说来说明这类伟人降生到这世上来是有目的的,从这世上逝去也是有所作为的。

这就为下文论述浩然之气作了充分的铺垫,蓄足了气势。

是为了衬托韩愈的浩然正气。

19.(3分)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答对两处给1分。

误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

(1)(4分)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

(“而”1分,“法”1分,“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2分。

没有译出判断句,扣1分。

(2)(3分)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

(“所以”1分,“一”1分,句意通顺1分)

21.(2分)萧条冷落 昔盛今衰(一点1分)

22.(5分)①对比(1分)“钱塘”三句起笔就进行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接着“其间……荒祠”数句,运用了三个具体的对比,波澜迭出,有力地突出了昔盛今衰之叹。

(1分,举出一处对比并分析作用,即可得1分)②化用前人诗句(或“用典”)(1分)前三句暗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突出今日之衰。

接着依次化用。

用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句,表达而今江山残破之意;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句,叹如今到处皆无美景可写;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表达而今游人稀少、祠堂荒烟衰草无人凭吊的荒凉。

(2分,举出两处诗句并分析作用,即可得2分)

23.(2分)爱人、恭敬。

(一点1分)

24.(3分)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

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

(1分)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1分)。

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1分)。

25.(6分)

(1)出则弟 泛爱众而亲仁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共6分,每空1分。

只选3小题,若全选,按前3题计分)

26.作文立意参考充实自我 提升自我 超越自我 坚守自我 吾厚吾德  做最好的自己

(提示单纯写“与世无争、消极避世”类,应视为不切题。

 

【参考译文】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