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5309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docx

硬件培训资料主板

主板

主板,是一台电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把cpu显卡光驱硬盘内存连接起来的一个平台。

一般为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各种电路元件和组成电脑的主要电路系统。

主要组成部分有中央处理器(CPU)插槽,内存插槽,南北桥芯片,扩展插槽。

主板芯片组及其作用: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芯片组将是整个身体的躯干。

而芯片组通常由北桥和南桥组成,也有些以单芯片设计,增强其效能。

这些芯片组为主板提供一个通用平台供不同设备连接,控制不同设备的沟通。

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其中CPU的类型、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而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等,是由芯片组的南桥决定的。

常见和主要生产芯片组的厂家有英特尔(美国)、AMD(美国)这2大家。

南北桥芯片:

横跨PCI-E插槽左右两边的两块芯片就是南北桥芯片。

芯片组以北桥芯片为核心,一般情况,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桥的核心名称命名的(如P45的主板就是用的P45的北桥芯片)。

从主板的命名看出,北桥的地位更为重要

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由于处理的数据量多而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

南桥芯片则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即硬盘,光驱等存储设备,音频,键盘,时钟,电源等控制器和主板的数据流通),离CPU插槽最远,一般在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新出的主板,把南北桥芯片整合在一起,节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芯片组的性能!

主板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及磁盘接口:

DDR2内存插槽

DDR3内存插槽

  内存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SDRAM到DDRSDRAM,发展到现在的DDR2与DDR3,每次升级接口都会有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在外型上不容易发现,如上图第一副为DDR2,第二幅为DDR3,在外观上的区别主要是防呆接口的位置,很明显,DDR2与DDR3是不能兼容的,因为根本就插不下。

内存槽有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果要组建双通道,您必须使用同样颜色的内存插槽。

  目前,DDR3正在逐渐替代DDR2的主流地位,在这新旧接替的时候,有一些主板厂商也推出了Combo主板,兼有DDR2和DDR3插槽。

  主板的扩展接口,上图中蓝色的为PCI-EX16接口,目前主流的显卡都使用该接口。

白色长槽为传统的PCI接口,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接口了,拥有10多年的历史,接如电视卡之类的各种各样的设备。

最短的接口为PCI-EX1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于该接口的设备还不多,常见的有外置声卡。

有些主板还会提供迷你PCI-E接口,用于接无线网卡等设备

 

SATA2与IDE接口

横向设计的IDE接口,只是为了方便理线和插拔

  SATA与IDE是存储器接口,也就是传统的硬盘与光驱的接口。

现在主流的Intel主板都不提供原生的IDE接口支持,但主板厂商为照顾老用户,通过第三方芯片提供支持。

新装机的用户不必考虑IDE设备了,硬盘与光驱都有SATA版本,能提供更高的性能。

SATA3接口

  SATA已经成为主流的接口,取代了传统的IDE,目前主流的规范还是SATA3.0Gb/s,但已有很多高端主板开始提供最新的SATA3接口,速度达到6.0Gb/s。

如上图,SATA3接口用白色与SATA2接口区分。

主板其他内部接口介绍:

4PINCPU供电接口

8PINCPU供电接口

  随着CPU的功耗的升高,单靠CPU接口的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早在Pentium4时代就引入了一个4PIN的12V接口,给CPU提供辅助供电。

在服务器平台,由于对供电要求更高,所以很早就引入更强的8PIN12V接口,而现在一些主流的主板也使用了8PINCPU供电接口,提供更大的电流,更好保证CPU的稳定性。

  这就产生疑问了,一些电源只提供4PIN接口,没提供8PIN,两者能兼容吗?

答案是可以的,如果电源上只有4PIN12V接口,接在8PIN的主板上是完全没问题的,该接口使用放呆设计,只有一边可以接入。

另外虽然有4PIN转8PIN的转接线,但由于是同一条线路输出,转接与否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CPU风扇接口

  Intel从915主板芯片就开始引入了4PIN风扇接口,比起传统的3PIN,该接口最大的改进是支持PWM温度控制,可根据CPU的温度对风扇进行调速,用户可以在BIOS设置这个温度的范围,使散热效能和风扇噪音处于一个平衡点。

机箱接线位

  上图彩色的针脚位是机箱接线部分。

接线时注意正负位,一般黑色/白色为负,其他颜色为正。

其中PW表示电源开关,RES表示重启键,HD表示硬盘指示灯、PWR_LED表示电源灯,speak表示PC喇叭。

MSG表示信息指示灯,与机箱的HD_LED相连来表现IDE,或SATA总线是否有数据通过。

24pin主板供电接口及其他

  目前ATX主板的最新规范是ATX12V2.31,从ATX12V2.0开始,采用了双12V供电设计,主板的电源接口就从传统的20PIN升级为24PIN,兼容传统的20PIN电源。

因为显卡的功耗越来越大,需要外接12V电源供电,为避免大功耗显卡和CPU抢电压而设计12V供电方案,多出的4PIN主要是为PCI-E显卡供电的。

如果不是用大功耗显卡,只接20PIN也是没问题的。

另外LPT与FDD接口基本已经淘汰,普通用户不需要用到。

前/后置接口接线处

  图中的黄色接口是前/后置USB接口的接线处,在高端的主板上还提供了人性化的设计,能避免接错线而烧毁主板,一般用户在接该线时,可以参考主板说明书。

两端白色的是COM口和IEEE1394接口。

主板外部接口介绍:

整合主板的外部接口

  VGA、DVI和HDMI都是视频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

VGA是传输模拟信号,DVI和HDMI能传输数字信号,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

与DVI相比,HDMI主要优势是能够同时传输音频数据,在视频数据的传输上没有差别。

另外,还有一种新兴的视频接口叫“DisplayPort”接口,简称DP接口,同样能够传输音频。

  上图中还有一个光纤音频接口,很多朋友仅知道是光纤接口,但不知做什么用的,是否能插光纤网线?

答案是否定的。

该接口仅为高端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

  e-SATA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外部接口技术标准,简单来说e-SATA就是SATA的外接式界面,拥有e-SATA接口的电脑,可以把SATA设备直接从外部连接到系统当中,而不用打开机箱,但由于e-SATA本身并不带供电,因此也需要SATA设备也需要外接电源,这样的话还是要打开机箱,因此对普通用户也没多大用处。

  e-SATA上面是IEEE1394接口,IEEE1394接口最大的优势是接口带宽比较高,其在生活中应用最多是高端摄影器材,这部分应用人群本来就少;加上更多用户采用USB接口来传输储存卡上的数据。

因此,对于绝大部用户来说,IEEE1394接口也很少用上。

USB2.0与e-SATA结合的USBPLUS接口

  请注意,上图的下端两个接口并不是e-SATA,而是USB2.0与e-SATA结合的USBPLUS接口,外观上比e-SATA更厚点。

USBPLUS接口是爱国者2009年发布的,目的是解决e-SATA没有提供供电的缺陷。

USBPLUS原理图

  通过与USB接口结合,获得5V供电和3.0GB/s的传输速度。

同时,它也可以单独接USB接口或e-SATA接口,十分灵活,因此如今也很受欢迎。

非整合主板的外部接口

  众所周知,USB2.0的理论速度是480Mbps,而SATA2接口也已经是3Gbps,USB2.0早已成技术瓶颈。

而USB3.0的理论速度是4.8Gbps,也就是说性能提升了10倍。

目前一些主板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带USB3.0接口的主板,价格比普通的仅贵50元左右。

但由于刚起步,目前支持USB3.0的设备还很少,现在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意义不大。

基本被淘汰的打印机LPT接口和COM接口仍存在一些主板上

  另外,从有些主板上我们还能看到LPT并行接口(图中很长的粉红色接口)和COM串行接口(9针绿色接口)。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

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

这两个接口的功能基本上已经被USB所取代,普通用户没必要用到。

  音频接口:

       最后我们来看下音频接口部分,它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接口

2声道

4声道

6声道

8声道

蓝色

声道输入

声道输入

声道输入

声道输入

绿色

声道输出

前置扬声器输出

前置扬声器输出

前置扬声器输出

粉红色

麦克风输入

麦克风输入

麦克风输入

麦克风输入

橙色

 

 

中置和重低音

中置和重低音

黑色

 

后置扬声器输出

后置扬声器输出

后置扬声器输出

灰色

 

 

 

侧置扬声器输出

  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主流主板集成的多声道声卡,想要打开多声道模式输出功能,必需先要正确安装音频驱动后,再加以正确设置,才能获得多声道模式输出。

主板厂商:

  一线品牌

  主要特点就是研发能力强,推出新品速度快,产品线齐全,高端产品非常过硬,目前认可度比较高的是以下几个品牌:

  华硕(ASUS):

全球第一大主板制造商,也是公认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实而不华,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频能力很强;同时他的价格也是最高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号也有相对较差的产品。

  微星(MSI):

出货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园行令微星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

其主要特点是附件齐全而且豪华,但超频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号缩水比较严重,使得造假者经常找到可乘之机。

  技嘉(GIGABYTE):

出货量与微星不相上下,一贯以华丽的做工而闻名,但绝非华而不实,超频方面同样不甚出众,中低端型号与微星一样缩水,因此也经常受到假货的困扰。

准一线品牌

三大厂商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Intel方面,而对于销量相对较少的AMD平台多少都有些漫不经心,于是专心做DIY市场的几个主板品牌就崭露头角。

在名气上他们虽然比不上三巨头,但是主板品质丝毫不逊色,因此我们暂且把他们列为准一线品牌:

映泰(BIOSTAR):

世界冠军板,主板界的超频霸主。

主板攻破了数不清的世界纪录,屡屡创造新的奇迹。

映泰主板虽然不是什么一线产品,但是同样是一款明星主板,来自于台系厂商映泰。

映泰主板在超频中的能力是业界公认的,不论在AMD平台上还是INTEL平台上,映泰主板在超频世界纪录排行榜上多次占据榜首位置并保持长久。

  盈通 (YESTON):

作为国内较大的板卡供应商,盈通推出新品的速度都不落人后,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每处于产品发布的先锋部队,带给消费者很多实惠的选择,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价格上的优势令盈通品牌拥有一定的竞争力,所获得的荣誉也是不断,嘉绩频传!

  其它厂商:

七彩虹、斯巴达克、双敏、昂达、梅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