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318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docx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10篇)

一、阅读理解。

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

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变得开心起来。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

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没有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

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

再后来他进入了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4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

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扇窗就是换一种,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一扫而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声大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讲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教室里,小男孩在教室最后一扇窗看到的景色是,换了一扇窗看到的景色是,他的心情从变成了。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4.“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玛丽亚老师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玛丽亚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她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怎样的观点,你认为换一扇窗就是换什么?

填在文中的“”上。

7.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吗?

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

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

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

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

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

他们不是不想离开那儿,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

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

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

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

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里。

1.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______)

2.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

(______)

3.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

(______)

2.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语句,写在下方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没有选对方向最后失败,短文列举了两个事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为什么“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

请你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

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

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

”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

”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

“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

“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姿态    ________的歌声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3.“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断;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4.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想一步

①对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种种现象,人们常因为熟视无睹,而难于发现其中的奥秘。

事实上,你只要能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就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②斐塞司博士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

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

随着阳光的转移,每隔一段时间母猫便会醒过来,伸伸懒腰,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接着打盹儿。

猫的这些举动唤醒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③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

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

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

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④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

不久,日光疗法在世界上诞生了。

⑤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面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

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或许想,这猫该产小猫了,怎么还不产呢……或许什么也不想。

⑥生活中的许多“金点子”也是源于多想一步的。

厦门市民马达经常在风光旖旎的环岛路上跑步锻炼,跑过会展中心,跑过椰风寨,跑过景州乐园……跑着跑着,他思索着:

环岛路这么美丽,能不能把它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呢?

能不能在环岛路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呢?

⑦这个想法使这位热心的市民激动不已,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

市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举办了“4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4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⑧厦门环岛路上跑步锻炼的人并不少,可为什么只有马达想到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主意?

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

可能我们都只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还在于能否比别人多想一步。

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

___________

2.短文讲述了两个事例,请概括出事例主要内容。

事例一:

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两个事例能不能支撑观点?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发现第①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这两个段可以交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远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狂,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只听见满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布鲁斯老师挤进教室时,狂风席卷而入。

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布鲁斯先生一反常态,满脸严肃,甚至冷酷,就像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安静下来,学生们惊异地望着布鲁斯先生。

③“请同学们放好书本,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发出疑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布鲁斯继续说。

④即使布鲁斯先生说出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这样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健壮的男生没有走出教室。

⑤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边是一口水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使人睁不开眼。

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⑥学生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布鲁斯先生没有说什么,面对学生们站定,脱下羽绒服,毛衣脱了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站好。

”布鲁斯先生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学生们说。

谁都没有吭声,学生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上排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布鲁斯先生只穿了一件白衬衫,衬衫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学生们规规矩矩地站立着。

五分钟过去了,布鲁斯先生平静地说:

“解散。

⑦回到教室,布鲁斯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在教室里,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这场风雪。

事实上,叫你们站半个小时,你们也能顶得住,叫你们只穿一件衬衫,你们仍然能顶得住。

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⑧我庆幸自己没有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学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1.联系上文,解释词语。

1.一反常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吓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环境描写,然后选择其中一处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布鲁斯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中,作者说“我学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请你说说这一课作者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处人物描写细节,简要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霓虹色的碎影。

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一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⑤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文章结尾中“昏沉的夜”暗喻了_______________;这里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____________,即不管多么暗的夜,总会过去的。

2.“我就要凝视他们……”一句中,“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_)整齐——(_______)

4.怎样理解选文第4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做出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这句话说明作者向往的世界是不切实际的,只在天上,不在人间。

(______)

2.“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指的是黑暗的反动势力对革命的阻挠。

(______)

3.“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一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惆怅。

(______)

七、阅读理解。

地球在呻吟

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

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四种颜色——()、()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太空中。

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同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

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假如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那么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

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千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骤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

“我好痛……

1.请在第3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第2自然段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现代文明”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___________。

4.题目“地球在呻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让地球母亲再次发出呻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中加点的两个“这里”具体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____________,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的_____________,表现了“我”的____________心情。

3.画“﹏﹏”的句子运用了运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请你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句子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________________。

九、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把具体描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的句子画上“”。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这句话表面是写伯父自夸记性好,实际是写伯父委婉地批评“我”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读一读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A.伯父只夸他自己而不夸“我”,“我”感到失落、不满

B.“我”读书太马虎了,伯父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感到羞愧和悔恨。

C.“我”觉得伯父的记性好,而自己的记性差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这句话指__________。

6.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一定也读过《水浒传》>吧,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和他(她)的绰号、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伯父送“我”两本书,说明_______,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说明_______。

十、阅读感悟。

神奇“鱼医”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并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

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yáo)美餐的。

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

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

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

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之,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地方后吐出来。

总之,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

由此可见,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大大减少。

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现象。

一遇这种情况,鱼医也会()、撤手不干,躲到清净的地方去。

而此时,病鱼也常常()地把它拦住,()之际,鱼医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

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

为了证实鱼病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

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

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

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

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

“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hái)边。

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10条病鱼。

1.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门口或庭院里像市场一样,形容来往的人众多,非常热闹。

(______)

2.日夜不停,加紧工作或学习。

(______)

3.令人难以相信。

(______)

2.将下面成语还原至文中括号内。

前呼后拥无可奈何勃然大怒

3.文中画线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以“神奇‘鱼医’”为题,你从哪些方面看出了鱼医的“神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

2.一个小男孩因天生的大鼻子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闷闷不乐。

老师引导男孩换一种方式看自己的大鼻子,男孩受到鼓励,参加话剧演出,获得成功,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滑稽明星。

3.一些人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