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774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docx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西游记》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1.阅读《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

“这厮放赖不羞!

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

“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

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

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

“泼猴,少要饶舌!

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

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

①②

(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1.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意近即可。

(2分)

②因为红孩儿是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而却被孙悟空降服,使其在观音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虽然是好事,但是出于爱子心切,母亲肯定想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却被孙悟空拆散。

她打心里恨孙悟空。

③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

示例:

《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

(意思相近,选择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2分)

2.名著阅读(5分)

这一夜依旧马不停蹄,躲离了这个地方。

只走到天明,那长老在马上摇桩打盹,行者见了,叫道:

"师父不济!

出家人怎的这般辛苦?

我老孙千夜不眠,也不晓得困倦。

且下马来,莫教走路的人,看见笑你,权在山坡下藏风聚气处,歇歇再走。

"不说他师徒在路暂住。

且说那大仙,天明起来,吃了早斋,出在殿上,教拿鞭来:

"今日却该打唐三藏了。

"那小仙轮着鞭,望唐僧道:

"打你哩。

"那柳树也应道:

"打么。

"乒乓打了三十。

轮过鞭来,对八戒道:

"打你哩。

"那柳树也应道:

"打么。

"及打沙僧,也应道"打么。

"及打到行者,那行者在路,偶然打个寒噤道:

"不好了!

"三藏问道:

"怎么说?

"行者道:

"我将四颗柳树变作我师徒四众,我只说他昨日打了我两顿,今日想不打了。

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罢。

"那行者慌忙念咒收法。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

"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

"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

"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

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

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决莫饶他,赶去来!

"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大仙低下云头,叫声:

"孙行者!

往那里走!

还我人参树来!

"八戒听见道:

"罢了!

对头又来了!

"行者道:

"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

"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沙僧掣宝杖,八戒举钉钯,大圣使铁棒,一齐上前,把大仙围住在空中,乱打乱筑。

(1)选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地名),文中的文中的“道童”分别是指和,“大仙”是,孙悟空为何将四棵柳树变成师徒四人?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

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

(1分)

(3)大仙道:

“……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4分)

参考答案:

(1)五庄观,清风,明月,镇元大仙。

孙悟空用了金蝉脱壳之计。

孙悟空用柳树变了唐僧师徒四人,让那两个道童认为唐僧师徒还在观中,方便他们逃脱。

(2)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

(1分。

意对即可。

(3)情节示例:

①得知“弼马温”就是个养马的官位,打出天门去了②偷吃蟠桃③定住七衣仙女④哄骗赤脚大仙⑤偷吃仙宫玉液琼浆⑥吃光太上老君金丹⑦炼成火眼金睛,蹬倒八卦炉⑧摔倒太上老君⑨偷走仙酒和八珍百味⑩勇斗神兵天将等(2分。

答出两个,意对即可。

)性格示例:

嫉恶如仇,叛逆反抗,桀骜不训,敢作敢当,勇敢无畏(2分。

答出两条,意对即可。

3.名著选段阅读

①那妖魔抵不住猴王,摇身一变,即变得与唐三藏一般模样,并搀手,立在阶前。

这大圣赶上,一样两个唐僧,实难辨认,只得停手。

行者心中不快;又见那八戒在旁冷笑,行者大怒道:

“你这夯货怎的?

如今有两个师父,你有得叫,有得应,有得伏侍哩,你这般欢喜得紧!

”八戒笑道:

“哥啊,说我呆,你比我又呆哩!

你且忍些头疼,叫我师父念念那话儿,若不会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难也?

”行者道:

“兄弟,正是。

(第三十九回)

②那老魔道:

“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拿将唐僧来了!

”叫:

“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个长生。

”八戒听见,战兢兢的道:

“哥哥,你听,那妖精计较要蒸我们吃哩!

”行者道:

“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是把势妖精。

”又听得二怪说:

“猪八戒不好蒸。

”八戒欢喜道:

“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好蒸?

”三怪道:

“不好蒸,剥了皮蒸。

”八戒慌了,厉声喊道:

“不要剥皮!

粗自粗,汤响就烂了!

”老怪道:

“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

”行者笑道:

“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

”沙僧道:

“怎么认得?

”行者道:

“大凡蒸东西,都从上边起。

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

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

”八戒道:

“哥啊,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

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第七十七回)

1.第①段变成唐僧的妖怪是,第②段中的老魔是。

2.第②段中,唐僧师徒临死之前,不讨论如何逃生,而是讨论死法,语言非常,令人忍俊不禁,既缓解了读者的紧张情绪,又暗示了唐僧师徒的结局。

3.请你结合选文两段内容谈谈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正验证了《史记》中的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

1.假国王或青毛狮子精;青狮

2.诙谐幽默大难不死

3.猪八戒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机智聪明,幽默风趣的一面,内容结合略,(2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

“这个亡人!

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

”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

行者道:

“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

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

”八戒道:

“既是兄弟,极该留请。

”行者道:

“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

你去拦住云头,叫道:

‘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

’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

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

A.二将军宫门镇鬼B.小圣施威降大圣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黑河妖B.黄狮精C.九头虫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3)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对你影响较大的还有《》,它教会了你。

参考答案:

(1)①B(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旨捉拿孙悟空,二人大战,孙悟空最终被二郎神降服)②C(九头虫是万圣龙王的驸马,被二郎神的细犬咬掉了头)

(2)前:

不服输,性子急。

后:

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3)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5.名著阅读

(1)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

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4分)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换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

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

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

“是这猢狲了!

他今又在那里哄我。

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

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参考答案:

.简述故事示例:

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

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

性格特点:

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1.⑶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

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示例3:

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6.名著阅读

石猴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唐僧道:

“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

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

”行者道:

“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的你的恩哩。

”唐僧道:

“我与你有甚恩?

”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

“老孙因   ,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得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1)甲段中石猿话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我国儒家经典《 ①》.众猴尊石猿为王,可以体现出他们 ② 的特点。

(2分)

(2)阅读乙段师徒二人的对话,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孙悟空因 ③ (情节)而被如来佛祖惩罚,他所说的“恩”是指 ④ 。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①《论语·为政》 ②守信(或“诚信”)

(2)③大闹天宫   ④示例:

唐僧揭去如来佛祖贴在五行山顶的金字压帖,救出压在山下的孙悟空。

7.名著选段阅读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三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

“你两个吃的三甚么?

”沙僧道:

“。

”八戒道:

“甚么味道?

”行者道:

“悟净,不要睬他!

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

”八戒道:

“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

事情三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②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选项是()

A.高老庄B.五行山C.戏嫦娥D.闹天宫

E.金身罗汉F.净坛使者G.贪吃懒做H.慈悲坚韧

4.示例:

①人参果五庄观镇元大仙观音菩萨②ACFG。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14分)

2015年5月,《西游记》特种邮票在连云港首发。

自1979年以来,《西游记》系列邮票一直深受国内外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

每一张邮票,都讲述一个脍灸人口、扣人心弦的故事,带我们重温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

矢志不yú(渝)的唐三藏,明察秋豪的孙悟空,憨态可jū(掬)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此次发行的《西游记》特种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自封齐天大圣、佛祖收孙悟空、发愿取真经、悟空收心,小型张图案为大闹天宫。

邮票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lín(遴)选,再现了《西游记》的精彩内容。

首发式上,一位资深邮票藏友当场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是:

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下联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灸—炙豪—毫

(3)根据所给上联,补出下联。

(2分)

示例一:

再现经典邮票首发港城

示例二:

普度众生三藏原取真经(符合对联的对仗要求,合乎情景即可)

(4)从“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

(4分)

示例一:

自封齐天大圣:

猴王因嫌弼马温的官职不入流,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采纳独角鬼王的建议,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要求众猴不再称他为大王,只称他为齐天大圣,表示与天宫分庭抗礼。

示例二:

大闹天宫:

猴王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带着仙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猴王。

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被送进了炼丹炉,结果炼成了火眼金睛。

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破坏得一片狼藉,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5)除了邮票,《西游记》的经典形象还常常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写出你知道的两种艺术形式。

你认为《西游记》的题材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3分)

艺术形式:

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雕塑、泥塑、糖人、根雕、皮影戏、剪纸,等等。

原因:

人物形象鲜明可亲,文化精神传递正能量,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9.阅读《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

“这厮放赖不羞!

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

“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

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

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

“泼猴,少要饶舌!

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

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

①②

(2)结合上面两段话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借扇给孙悟空?

后面的故事里谁还因为这件事刁难了孙悟空,具体情节是怎样的?

请具体描述。

参考答案:

.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意近即可。

(2分)

10.以下是某同学读《西游记》时所做的笔记片段,请你阅读后完成⑴-⑵题。

(5分)

【甲】石猴为学长生之道,漂洋过海,历尽千辛,寻访十余年才遇到菩提祖师,学到真本领。

他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乙】菩提祖师教会了悟空七十二变化和筋头云,他是位好老师;唐僧虽然没教个悟空什么本事,但他指引悟空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最后成了佛,他也是位好老师;如来佛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让悟空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明白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他也是位好老师。

我发现,身边的老师也各有特点,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1)读书爱思考就会有很多收获。

从【甲】【乙】两个片段来看,该同学的收获是什么?

(2分)

(3)你在读我国的古典名著时,脑海中也定然闪过思想的火花,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3分)

参考答案.(5分)

(1)(2分)该同学明白了两个道理:

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

要善于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2)(3分)针对人物、情节、环境等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示例1:

关云长看重兄弟义气而千古流芳,吕布不讲信义而遭人唾弃。

所以做人要讲信义。

示例2:

黛玉教香菱做诗时说,诗的立意是最要紧的,不能因词而害意。

我想,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要把立意放在第一位考虑。

11.名著阅读。

(5分)

(1)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

(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

行者暗想道:

“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

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

后米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2)行者笑道:

“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

铁扇仙在那里住?

”老者道:

“你问他怎的?

”行者道:

“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

“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

“他要甚礼物?

”老者道:

“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

“那山坐落何处?

唤甚地名?

有几多里数?

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

“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笑道:

“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

“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

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

莫当耍子。

”行者笑道:

“不用,不用!

我去也!

”说一声,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

“爷爷呀!

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①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4分)

答:

②提到孙悟空人们常说顽劣、反叛,桀骜不驯,但从这段话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请你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牛魔王“以吃斋为同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

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

2.①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1分)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1分)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1分),又被牛魔王骗回(1分);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1分),终于借到芭蕉扇(1分)。

(本题最多得4分)

(1)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1分):

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1分)。

(2)自信、乐观、不惧艰险(1分):

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1分)。

(3)关心民众疾苦(1分):

悟空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1分)。

(4)本领高强,神通广大(1分):

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分)。

(本题最多得4分)

1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A)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

……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

”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

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

“不好,不好!

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

一时拿住,怎生是好?

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B)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

“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

也罢,也罢!

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即整衣撞进去。

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

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

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

大圣喜道:

“此物乃仙家之至宝。

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

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

”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1).A选文以哪些件事来表现孙悟空敢作敢为的性格?

联系《西游记》,另举一例说说他的其它性格特点。

(5分)

答: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B选文的内容:

请填写B选文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各路神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美猴王塞进了(谁)的八卦炉中。

谁知经过天烧炼,美猴王反炼成。

(5分)

1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两游记》第十四至第四十二回说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曾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神通广大。

他听说只要吃唐僧一块肉,就会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

号山是唐僧西天取经必经之路,于是他变成一个被人用麻绳捆住手脚高吊在松树梢头的七岁顽童,骗取唐僧解救,趁机擒拿唐僧。

于是发生了“孙悟空大战红菝儿”的故事。

 

(1)概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故事中的任一情节(不得使用导读材料中“红孩儿用计劫持唐僧”情节答题)。

                   

 

(2)概括故事中红孩儿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1)示例:

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打败孙悟空;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打败孙悟空及四海龙王;红孩儿假变观音菩萨诱擒猪八戒;红孩儿识破假变牛魔王的孙悟空;红孩儿被观音菩萨用计擒获收为善财童子。

(2)示例:

聪明狡黠;狂妄任性;野性难驯;胆大心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