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694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docx

安徽省芜湖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评价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13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硕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

  置。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l.  2013年,甲国某企业生产商品出口到乙国获得的收入折算成甲国货币单位为1000万。

    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0/0,但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的汇率升高20%.假设

    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该企业生产的所有商品出口到乙国所获得的收入折算为本国的货币

    单位是

    A.1875万    B.1800万    C.1250万    D.1200万

 2.今年夏季,我国河南省、东北地区发生的6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导致这些地区的玉米大面

    积减产或绝收。

这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的有

    ①玉米供应短缺,全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②养牛成本增加,牛肉供应数量可能减少

    ③小麦需求增加,种麦农户收入一定增收  ④需要兴修水利,重视发展节水农业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我省皖南山区茶叶资源丰富。

某地茶农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

以村民茶园承包经营权或

    资本人股的方式进行,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当地

    茶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农民增收。

这种运营方式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个体经济发展

    ②对于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和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③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④优化了所有制结构,促进私营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4年12月19日,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建设的中泰铁路连接

    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玛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

    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这是两国互利共赢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①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实现货物流通和人员往来

    ②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使中国铁路建设富余产能得到充分利用

    ④是中泰两国加强合作,积极应对日益紧张的南海局势,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  D.③④

 5.2014年6月至9月,芜湖市239个社区居委会和755个村委会顺利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

    工作。

“两委”换届选举

    A.采取差额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    B.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C.是推进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    D.是我国公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标志

  6.近年来,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终于在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由此可见

    ①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

    ③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质询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全国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使这些地区人居环境

    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高,村寨风貌、特色民居得到合理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

    基本建立,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

这充分说明国家

    ①消除民族差别,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权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

会上一些发达国家强调新协议

    “减排”的一面,意在迫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承担更多的减排承诺,在向发展中

    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等方面兴趣不大。

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共同但有区

    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

    的支持。

这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②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活动的出发点④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解决彼此分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有

    ①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④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读右图,漫画《不要抱怨机遇太少,而是我们需要的太多》

    揭示的哲理是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

    B.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C.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做事情要  客观与主观相  合

11.“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去到另

一个地方?

为何当我们在下次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能够迅速查找到这些信息,我们在大脑

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存储的?

”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经过长期大量的

实验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实现定

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

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能动反映

③揭示事物奥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类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

    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实现了对皇权的有限制衡

13.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

“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

    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

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

    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

    会有些什么成果。

”能够体现“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是

    A.唐朝坊市制对商业政策的放宽    B.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元朝海外贸易走向兴盛    D.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的涌现

14.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一百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中国版的“人

    权宣言”,这主要是因为

    A.其思想主张蕴含着主权在民的近代意识.

    B.“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反映了时代前进的要求

    C.他跳出了圣君贤相儒家理想的窠臼

    D.他批判君主专制为近代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5.陈旭麓先生说:

“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日:

‘庚申之变’……中国社

    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

”“庚申之变”后

    20年中,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①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②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③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马陵合在《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一文中指出:

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

    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文明排外不能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

    维持国权与引进外资的两难抉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理性反思    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深入

    C.对近代争取路权运动的基本否定    D.对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正确认识

17.右图是近代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部分).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不重视对对文物的保护

    B.频繁的迁移缘于严重的民族危机

    C.争夺文物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D.迁移路线与战争进程密切相关

18.下图是1979—2007年安徽省GDP增长速度(%)曲

    线图.其增速出现最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

    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

    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

    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

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20.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B.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C.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21.有学者说: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

  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

  世界货币的制高点。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22.《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

导致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C.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遇到严重挫折    D.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下图是我国某天文爱好者夜晚九点钟开始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到的寺庙照片,照片中的弧

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拍摄者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约45°。

据此完成23—24题。

  23.根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者位于寺庙正北    B:

.a恒星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C.照片印证了地球公转    D.该寺庙位于华北平原

  24.照片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0,拍摄者拍摄照片结束时

    A.伦敦繁星点点  B.纽约晚霞满天  C.开罗太阳西斜  D.悉尼曙光初现

    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两个抽象的水库,即“大气水

库”和“地表水库”。

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净输入  B.水汽净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净输入  D.水汽净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

  26.关于流域水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减少了我国地表水库水量  B.大气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植物蒸腾

    C.地表水库仅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    D.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重要影响

    2012年,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在线发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中心的“全球碳计划”2012年度研究成果。

下表为

该成果中反应的2011年全球碳排放量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7-29题。

27.表中数码依次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是

    A.美国、欧盟、日本    B.日本、美国、欧盟

    C.欧盟、美国、日本    D.日本、欧盟、美国

28.中国碳排放总量最多,其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取暖燃煤多  B.工业化加速,矿物能源消耗量大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沼泽    D.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29.与2010年相比,表中数码所示国家或地区2011年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比明显下

    降的主要原因是

    A.清洁能源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B.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C.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持续疲软.D.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第17届亚运会于2014年9月19日-  10月4日在韩国城市仁川举行。

下图为韩国位置与交

通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韩国地理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冰川堆积地貌发育

    D.东西经济水平差异大,西部以二、三产业为主

31.上个世纪60-8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出口主导型”开

    发经济战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

    家,创造了“汉江奇迹”。

“汉江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有

    ①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  ②国家政策主导支持  ③

    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出口商品  ④本国科技教育高度发

    达⑤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  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

    发展契机

    A.①②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和该地区4月16日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2-33题。

 

32.根据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沙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控制有关  B.河流流量小,径流年际变化大

    C。

山峰与城市相对高度不超过800米  D.陡崖绝对高度可能为1850米

33.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天气系统导致的气象灾害可能为,

    A.偏南风暴雨    B.偏南风沙尘暴

    C.偏北风寒潮    D.偏北风  泥石流

第Ⅱ卷(本卷共16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8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4.(3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全长6440千米,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

    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

    2.44米高的大潮。

每当大潮来时,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

    材料二  里约热内卢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也获得2016年第31届夏

    季奥运会举办权。

2010年4月,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

    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

    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材料三  巴西及其周边区域图

(1)图中A、B两区域纬度基本相同,但自然景观差异大,对比分析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并分析成因。

(10分)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10分)

(3)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

(10分)

35.(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环境人类

  利用开发的方式不同。

  材料二  我国局部地区图 

 

(1)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说明甲、乙、丙三地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兰州以上黄河河段主要开发方向,并从环境角度说明开发利

    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o(10分)

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

  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

  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

  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

  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一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

  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

  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

  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

  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

……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一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

其核

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

    极主动外交。

              一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

    来的影响。

(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综合上述材料

    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12分)

37.(28分)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阅读下列材

  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

    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

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

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一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锒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

  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

  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

  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

  经济奴役》的文章说:

“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

  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

  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

“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

  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

  材料四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

人们一般认为:

  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

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

  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

    响。

(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

    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

(8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面临着哪些全球性问题?

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10分)

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10年-2014年前三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

  注:

我国城乡收入比:

2010年为3.23:

1,2011年为3.13:

l,2012年为3.10:

1,2013年为

  3.03:

1,2014年前三季度为2.59:

1。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12分)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

  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

  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12分)

39.(32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全国人民所高度关注。

  材料一  聚焦“党的领导”

    《决定》提出: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

  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

  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16分)

  材料二  热议“法治理论创新”

    《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

  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

  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

  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