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7546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实验基础复习训练题1精品

下列试管实验的方案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制备乙酸丁酯:

加入正丁醇和乙酸,再滴加几滴浓硫酸,振荡,水浴加热

B.检验甲基橙试液中是否混有微量酚酞:

按图所示上升纸上层析法实验

C.检验醛基:

加入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各1mL,振荡,加入乙醛溶液,煮沸

D.比较苯酚、乙酸、碳酸的酸性:

乙酸和纯碱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制备乙酸丁酯:

先加入正丁醇,然后逐滴加入几滴浓硫酸,震荡冷却后在加入乙酸,A不正确;B、甲基橙与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它们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酚酞易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甲基橙易溶于水。

当有机溶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的点样时,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酚酞的移动速度快于甲基橙,形成不同的色斑,内部的黄斑为甲基橙,外部的红色斑为酚酞,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B正确;C、在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D、乙酸易挥发,生成的CO2气体中含有乙酸,所以在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之前需要除去CO2中的乙酸,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

2.下列常用实验室仪器中,一般不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般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是过滤、蒸馏、萃取或分液,常用的仪器分别是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

根据装置特点可知,A~D分别是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容量瓶和漏斗。

容量瓶常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不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时仪器选择的判断

3.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

A.准确称取0.4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NaOH溶液

B.将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收集,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以此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将滴有稀硫酸的淀粉溶液加热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在该条件下没有水解。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0.40g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体积1L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存在平衡2NO2

N2O4,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降低温度,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C、淀粉水解后应先加入碱中和硫酸,并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在该条件下没有水解,故C错误;D、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防止弄破滤纸实验失败,故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滤;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等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时,选取饱和食盐水可以达到目的,但是气体进入洗气瓶时应该是长进短出,否则气体会将洗气瓶中的食盐水赶出来,故A错误;B、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来稀释溶液、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故B错误;C、碘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HCl易溶于水,吸收时要防止倒吸,故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物质的分离、提纯;尾气处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

5.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g/cm3

B.某元素的原子半径是0.0160nm

C.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mol/L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6.3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气体的单位g/L,错误;B、正确;C、浓度没有那么大,一般是0.几mol/L,错误;D、广泛pH试纸显示pH值的都是整数,错误。

考点:

考查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数据等相关知识。

6.下列实验能很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铝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

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证明溶解性AgI<AgCl

C.向试管中的银氨溶液滴加A物质,水浴加热,若产生银镜,说明A物质是醛类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未知浓度盐酸的c(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NaOH能与Al(OH)3反应,很难做到使铝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错误;B、沉淀溶解平衡向更难溶的方向移动,正确;C、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除了醛类,甲酸和甲酸酯也可以,错误;D、湿润的pH试纸稀释盐酸,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

7.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SO2可以和NaOH反应,因而可被NaOH溶液吸收,利用这一原理可做喷泉实验,A正确;实验室制乙烯一般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在170℃左右,但B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温度,B错;羧酸和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酯,C正确;铜、锌原电池可设计成用盐桥相连的两个半电池,D正确。

考点:

考查常见实验装置。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可能为碳酸氢钠、碳酸钾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等,错误;B、该反应碘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氧化剂KIO3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I2,正确;C、该反应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错误;D、该反应说明ksp(Ag2S)<ksp(Ag2CO3),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原理与现象有关问题。

9.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存放新制氯水时,使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开始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仅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烧杯

D.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新制氯水中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为防止次氯酸分解,氯水应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正确;B、根据c=

可知,当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变,所以配制溶液浓度不变,故B正确;C、酸碱中和滴定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和锥形瓶,故C错误;D、在蒸发溶液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该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不能完全把水蒸干,避免固体分解,故D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氯水保存、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蒸发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某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缓缓注入事先量取的浓硫酸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氨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滴定管洗净后,必须用标准液润洗,然后才能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A不正确;B、某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CO3)2-以及Ag+等干扰,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B正确;C、容量瓶不能原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该先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不正确;酸能使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的气体应该是酸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中和滴定、SO42-检验、稀硫酸的配制以及气体的检验等

1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B.实验室保存苯时,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C.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活常识,正确;B、苯易燃易挥发,保存时与氧化剂分开,正确;C、苯酚有毒,用酒精清洗,正确;D、钠着火用干沙土灭火,错误。

考点:

考查基本生活常识、物质的性质和保存

1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B.制肥皂时,在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析出

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

D.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正确;B、相当于盐析,正确;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吸乙酸,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

因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水解,收集不到产物,错误;D、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等相关知识。

13.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①②③④

A.用①量取15.00mLNaOH溶液

B.用②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C.用③所示的仪器配制1L0.1000mol/LNaCl溶液

D.用④进行Fe2+的检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二氧化氮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配置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该使用容量瓶;D.先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考点:

考查基本仪器的操作,及常见离子的检验。

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少量氨气B.海带灼烧成灰C.分液时取出下层液体D.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石灰能吸收浓氨水里的水,使氨气排出,但用带胶塞的试管,排不出空气,错误;B、用酒精浸泡海带,在蒸发皿中灼烧,错误;C、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途中倒时使上下层液体混在一起,错误;D、倒入水后,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正确。

考点:

考查实验操作等相关知识。

15.为测定碳酸氢钠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学生拟用如图实验装置,以下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B.量气管中液体为水

C.反应完全后,冷却,读取量气管体积数,再减去所加硫酸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气体体积

D.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高,可能是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稀盐酸挥发,引起误差,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量气管中液体不应为水,错误;C、生成的气体体积即为读取量气管体积数,零刻度在上面,正确;D、热胀,CO2体积变大,NaHCO3-----CO2,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高正确。

考点:

考查实验等相关知识。

16.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体积

B.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时,晶体灼烧后在空气中冷却,测得结晶水含量偏高

C.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时,滴定管水洗后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测得的盐酸浓度偏小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俯视读数,液体小于读数体积,错误;B、在空气中冷却,CuSO4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CuSO4的质量变大,结晶水的含量偏低,错误;C、滴定管没有润洗,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小,测得盐酸浓度偏大,错误;D、容量瓶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与误差分析。

17.下列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B.在船底镶嵌锌块和将船体与电源负极相连,二者防腐的方法都称为阴极电保护法

C.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和酸式滴定管盛取碱液,二者的原因是相同的

D.12C和14C与O2和O3,两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漂白粉主要利用强氧化性杀灭水中的细菌,而明矾主要利用铝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使水质变清,错误;B、前者利用原电池原理,后者是电解池原理进行保护。

D、前者是同位互素关系,后者是同素异形体。

考点:

考查STS相关内容,涉及知识有净水原理,电化学保护法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关系。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溶液中会存在Ag+干扰产生AgCl沉淀,错误;B、黄色能遮盖钾元素的紫色,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错误;C、麦芽糖也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错误;D、强酸制弱酸,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有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