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7750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docx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修改版

第一篇: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一.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

1.抗震墙的布置原则:

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合理的布置是构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

应遵循“八字方针”即“对称均匀周边连续”外,还须注意:

a.将长墙分成墙段对于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若内纵墙很长,且连梁的跨高比小,刚度大,则墙的整体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墙的剪切变形较大,墙肢的破坏高度可能超过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2001规范规定(6.1.9.1)将将长墙分成墙段,使墙的高宽比大于2。

墙段由墙肢和连梁组成。

89规范也有相同的规定(第6.1.13条)区别在于:

连梁。

89规范为弱连梁2001规范为跨高比不小于6的连梁其目的是:

设置刚度和承载力较小的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坏,屈服。

使墙段成为抗侧力单元,且墙段以弯曲变形为主。

b.避免墙肢长度突变抗震墙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墙肢的截面长度,沿高度不宜有突变,当抗震墙的洞口比较大时,以及一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区,不宜有错洞布置的剪力墙。

2.框支层墙体的布置:

a.对框支层刚度的要求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抗震墙减少,侧向刚度降低,在地震作用时有可能变形集中在框支层。

框支层是使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

对于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为避免框支层成为薄弱层或软弱层,2001规范第6.1.9.3条规定:

框支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上一层非框支层侧向刚度的50%。

(应该说规范的要求并不过分,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这种对抗震极为不利的结构形式。

与建筑师一起努力,为建造牢固的建筑产品而共同奋斗)新规范取消了原89规范对框支层落地剪力墙数量的规定,从设计上讲比原规范抽象但却更加合理,所以我建议:

在平面布置时可以借用原规范的数量控制作为直观的手段,然后进行量化计算。

b.框支墙落地的间距不宜过大框支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落地剪力墙承担.作用在紧邻框支层的上一层非落地剪力墙的水平力亦通过框支层楼板传到落地墙,为保证楼板有足够大的平面内刚度(传递水平力)2001规范规定:

落地墙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4米(第6.1.9.3条)取消了原“四开间”的含糊概念。

另外,新旧规范均对框支层楼板提出了具体的特殊规定(附录E.1)希望能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c.部分落地墙宜设计成筒体,以增加抗扭刚度和抗侧刚度此条在实践中似较难作到,但须与建筑专业很好协调的话,相信效果一定会很明显。

3.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的布置: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最多(对高层而言)布置要点是:

位置和数量抗震墙的数量以满足刚度即满足层件位移限值为宜,位置相对灵活,但应符合规范第6.1.8和6.1.5条的规定a.沿房屋高度,抗震墙宜连续布置,宜全长贯通,避免切断,且洞口宜上下对齐,避免墙肢长度的突变。

对外墙而言较容易作到,这与上述的“八字方针”相统一,内墙有时相对较困难。

b.不宜开大洞口,避免削弱抗震墙的刚度取消了89规范对洞口面积的限值的规定,但在实际中对此条规定较难掌握,由此引起的争执亦屡见不鲜。

c.洞边距柱柱端(注意:

指距柱内侧)不小于300。

以保证柱作为边缘构件的作用和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

d.双向抗侧力的结构形式。

且纵横墙宜相连,使彼此成为有翼缘的剪力墙不但可以增加刚度,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塑性变形的能力e.对于较长的房屋,不宜在房屋的端部设剪力墙以避免温度应力对剪力墙的不利影响。

f.对于一二级抗震墙,其连梁的跨高比不宜大于5。

且高度不小于400。

连梁有较大的刚度,可保证墙体的整体性能良好并能增大耗能能力。

g.柱中线与梁墙中线不宜大于柱宽的1/4。

以减少地震作用对柱的扭转效应。

否则应通过加水平腋。

加强柱内配箍率等方法加以弥补。

4.抗震墙及连梁的截面尺寸的有关规定:

新老规范基本相似,但具体数值并不相同主要包括:

截面尺寸最大剪压比最小墙体厚度等

a.最大剪压比限值:

(89规范无此条)对剪跨比大于2的剪力墙和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剪压比不应大于0.2剪跨比小于2的剪力墙和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剪压比不大于0.15(第6.2.9条)原因是:

剪跨比小的墙和跨高比小的连梁其剪切变形较大,甚至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对剪压比的要求应更严格一些。

实验表明:

剪压比超过一定值时,将过早出现斜向裂缝,增加在、水平筋和箍筋的方法没有作用,在箍筋水平筋未屈服前混凝土即已在剪压的共同作用下破碎。

合理的方法是:

加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加厚墙梁或加长墙的长度,但不宜加高梁的高度在计算墙肢的剪跨比时弯矩和剪力均取地震作用下的效应组合的计算值,当楼曾上下端计算弯矩不同时,取较大值(反弯点不在层高的1/2处或反弯点不在本层的楼层内时)b.抗震墙的最小厚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区不小于200且不小于层高的1/16(老规范无此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其他部位不小于160且不小于层高的1/20(老规范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墙的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端柱组成边框。

其他结构的一二级不小于160且不小于层高的1/20(其他结构的三四级不小于140且不小于层高的1/25其他结构的

一、二级底部加强区不小于200且不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小于层高的1/12)。

2001规范对二级剪力墙的厚度比远规范严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下剪力墙的厚度和

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区的墙厚的要求

第二篇: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结构抗震设计概述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破坏性地震造成建筑结构、桥梁结构的损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

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抗震设计是根据设防要求和规范进行的,而施工要根据设计进行。

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考虑下述原则:

选择坚硬地;结构体形要均匀规整;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

因此,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我们学习结构抗震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震级:

震级就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的度量。

地震烈度,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

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变化,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

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低。

所以烈度是一个综合指标。

一次地震的震级是固定的,随着距离和场地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

抗震设防三水准:

简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受损,但经一般修理仍可使用。

第三水准: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为实现上述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基于多遇地震作用进行强度和变形以及抗震措施。

第二阶段设计,基于罕遇地震作用进行的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对于大多数比较规则的建筑,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或不规则的结构,除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应进行第二阶段设计。

正对框架结构而言,提高构件的延性着手。

提高延性主要由构造措施实现,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

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

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这就是本学期对建筑抗震一些想法。

第三篇:

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

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

这学期通过十二周的学习,对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抗震和减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此这门课的学习心得做一下叙述。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在瞬间就能对地面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区较广,历次地震表明,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但是由于以前学习的课程涉及到地震问题很少,所以对于地震问题认识不足。

为了预防地震灾害,减轻地震损失,众多的学者对于建筑结构抗震及减震控制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逐渐的形成了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及结构减震控制理论。

结构抗震是目前建筑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衡量一个建筑结构是否具有生命力,抗震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历次地震表明,结构抗震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仅能保证不发生倒塌,但是破坏非常严重,这对于较高要求的建筑是难以满足需要的由此提出了结构减震概念来解决问题。

它是通过调整结构自振周期,或者增大结构阻尼,或者施加外力作用以大大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人、设备、仪器、装修的安全并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而产生了隔震体系、消能减震体系、被动调谐减震体系、主动控制体系等。

通过学习之后,感觉这本书还是有很多的特点:

为结构抗震及减震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工具,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逻辑性很强,大量采用数学、力学原理;通过经验总结,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领会到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包括扭转耦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分析、弹性结构随机振动分析、结构延性分析五部分。

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结构抗震理论的一些重要内容,如梁、柱、墙及连梁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刚度矩阵建立,结构延性分析中剪切变形的影响以及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等。

扭转藕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又包括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单层偏心结构的振动多层偏心结构的振动,偏心结构的地震作用,结构时程分析主要概括构件恢复力模型结构时程分析模型和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恢复力模型临界点的判别;结构的静力分析主要是荷载模式和二次矩的影响考虑;弹性随机振动分析主要是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性质,单自由度线性弹性体系的随机地震分析,地面运动加速度谱密度,多自由度线弹性体系随机地震分析;结构延性部分介绍的是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材料截面的变形性能以及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抗震能力评估。

第二就是结构减震控制理论,主要包括结构隔震反应分析、结构消能与被动调谐减震分析、结构主动控制等。

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结构减震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提出了隔震反应谱,给出了隔震结构、消能减震结构、被动调谐减震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另外作者在结构主动控制分析中,提出了能同时控制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线性最优控制算法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

;在结构隔震分析中,有夹层橡胶垫的力学性能分析,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振东方程,单自由度体系隔震效果分析,多自由度隔震结构振动方程的求解,隔震结构的实际计算;结构消能与被动调谐减震分析有消能减震的能量原理、分类以及优越性,结构消能减震机理,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方法,减震耗能装置的恢复力模型,结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单质点结构直接承受简谐的减震控制原理,单质点体系基底受地震激励的调谐减震控制,多质点体系基底受地震激励的调谐减震控制,多质点调谐减震结构地震作用的实用计算,结构主动控制主要有主动控制系统的构成,主动控制的减震机理,最优控制算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渐的形成了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及结构减震控制理论。

再加上,老师在授课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例子给我们讲解,使得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层次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采用大量的数学、力学原理,阐述结构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通过基本原理再去介绍结构减震控制的基本原理,再通过总结,对于微分形式进行改进。

在学习的工程中也学到了一些知识的更新,知识的积累,例如有一部分的内容,隔震结构与传统结构的抗震结构相比的特点:

提高结构地震安全性和舒适感,一般基底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是传统抗震结构的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大大减小了结构的破坏程度,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基本没有损坏,仍处于弹性状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一般仅发生在部分破坏,不至倒塌;降低房屋结构造价,虽然隔震装置增加约百分之五造价,但是由于地震时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大大降低,使得上部结构截面及配筋减少,构造措施施工简单,隔震结构总造价仍可降低。

统计表明,7度区可节省1%~3%,8度区可节省5%~15%,9度区可节省10%~20%;可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确实对于结构的抗震分析和减震控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结构的设计有了关于抗震和减震的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和工作做了铺垫。

第四篇: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一、基本规定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

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

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当一个建筑只在某个区段具有防灾指挥中心的功能时,可将该区段划分为乙类。

④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县、县级市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除上一款规定者,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甲类:

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乙类:

①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甲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

关于使用要求和规模的分级,特级指举办亚运会、奥运会级世界锦标赛的主场;甲级指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的场馆;大型体育场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40000人,大型体育馆(含游泳馆)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6000人。

场馆要同时满足使用等级、规模的要求。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其中,大型剧场、电影院,指座位不少于1200;大型娱乐中心指一个区段内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明显大于1200同时其中至少有一个座位在500以上(相当于中型电影院的座位容量)的大厅。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其中大型商场指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或营业面积10000m2以上的商业建筑,若取平均每位顾客1.35m2计算,则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

这类商业建筑一般需同时满足人员密集、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符合大型规定、多层建筑等条件;所有仓储式、单层大商场不包括在内。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包括商住楼或综合楼,其划分区段按比照原则确定。

例如,高层建筑中多层的商业裙房区段或者下部的商业区段为乙类,而上部的住宅可以为丙类。

还需注意,当按区段划分时,若上部区段为乙类,则其下部区段也应为乙类。

对于人员密集的证券交易大厅,可按比照原则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

其中,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一般使用于各中央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

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二者耐久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在上述展览馆、会展中心中,在一个区段的设计容纳人数一般在5000人以上。

科技馆可比照展览馆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其中,低层建筑是指层数不超过三层的砌体房屋。

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指单体建筑幼儿人数200人以上;人数较多的小学指单体建筑学童人数600人以上。

如果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类型时,抗震措施可仍按原设防烈度采用。

对于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的学校等地震时自救能力较弱人群使用的砌体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此类建筑按人均面积10m2估算,则建筑面积大致超过100000m2,在一个结构单元内集中如此多人数属于高层建筑,其抗震措施一般需要专门研究,即提高的程度是按总体提高一度、提高一个抗震等级还是在关键部位采取比丙类建筑更严格的措施,可以经专门研究和论证确定。

丙类:

住宅、宿舍和公寓。

四、仓库类建筑仓库类建筑中,储存放射性物质及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险品仓库应划分为乙类建筑;一般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除上述乙类建筑外,仓库并不都属于丁类建筑,需按其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由各行业在行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其中,大型剧场、电影院,指座位不少于1200;大型娱乐中心指一个区段内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明显大于1200同时其中至少有一个座位在500以上(相当于中型电影院的座位容量)的大厅。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其中大型商场指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m2或营业面积10000m2以上的商业建筑,若取平均每位顾客1.35m2计算,则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

这类商业建筑一般需同时满足人员密集、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符合大型规定、多层建筑等条件;所有仓储式、单层大商场不包括在内。

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包括商住楼或综合楼,其划分区段按比照原则确定。

例如,高层建筑中多层的商业裙房区段或者下部的商业区段为乙类,而上部的住宅可以为丙类。

还需注意,当按区段划分时,若上部区段为乙类,则其下部区段也应为乙类。

对于人员密集的证券交易大厅,可按比照原则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

其中,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10000m2,一般使用于各中央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

特级档案馆为国家级档案馆,甲级档案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馆,二者耐久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在上述展览馆、会展中心中,在一个区段的设计容纳人数一般在5000人以上。

科技馆可比照展览馆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其中,低层建筑是指层数不超过三层的砌体房屋。

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指单体建筑幼儿人数200人以上;人数较多的小学指单体建筑学童人数600人以上。

如果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类型时,抗震措施可仍按原设防烈度采用。

对于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的学校等地震时自救能力较弱人群使用的砌体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此类建筑按人均面积10m2估算,则建筑面积大致超过100000m2,在一个结构单元内集中如此多人数属于高层建筑,其抗震措施一般需要专门研究,即提高的程度是按总体提高一度、提高一个抗震等级还是在关键部位采取比丙类建筑更严格的措施,可以经专门研究和论证确定。

丙类:

住宅、宿舍和公寓。

四、仓库类建筑仓库类建筑中,储存放射性物质及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险品仓库应划分为乙类建筑;一般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除上述乙类建筑外,仓库并不都属于丁类建筑,需按其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由各行业在行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第五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_学习总结

2010抗震规范已经到货,抽空学习了一下,与去年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课时学的送审稿略有改动,以下简要记述认为对自己设计工作影响较多的修改,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本人接触不多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一、第3章新增3.10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3.10.3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x值(送审稿是放在表

5.1.4-1处的,正式版本不知为何又改到了这里):

6度——0.12;7度(0.10g)——0.23;7度(0.15g)——0.34;8度(0.20g)——0.45;8度(0.30g)——0.68。

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二、4.1.6条,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

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

相应地,表

5.1.4-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三、5.1.4条:

1.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

2.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

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四、5.1.6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

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

五、5.2.5条,增加了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01规范只对7-9度有要求。

六、6.1.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