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011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docx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论文:

浅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及对策

教研室是教学研究室的简称,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高校教研活动和教学管理的最基层单位。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高校教研室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以及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教研室工作的状态和水平,可直接反映高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是高校十重要的教学基础组织工作。

但是,目前高校教研室无论从设置,还是教研室工作内容与实效,因种种原因被一定程度削弱,教研室管理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边缘”状态。

鉴此,针对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研室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文献报道的高校教研室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提出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教研室职能和定位

1、高校教研室的定位

高校教研室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中的执行者,又是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承担者,也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践者。

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集教学、科研与师资培养于一体,是构成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2、教研室的基本职能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科研组织,抓好教研室建设,是组织教学、提高科研水平、开展教研教改、加强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与核心。

一般来说,高校基层组织教研室的职能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制定和完善教学文件。

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包括课程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编选教材等。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本校的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大纲和教材,以保证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完成教学任务,完善教学管理。

教研室作为高校“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组织,担负着学校教学的具体工作,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进度的设定、落实和检查,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讲评,课外辅导或社会实践的组织与落实,考核方式的确定及考试命题与成绩评定等。

同时教研室全面执行学校、

院系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优化教师与教学资源配置,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制定各种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运行机制。

(3)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是教研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研室成员学习教育理论、方针和政策,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4)制定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规划。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确定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做好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同时组织本教研加强室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论证和申报工作。

(5)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改善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实验业务技能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6)开展科学研究。

组织本教研室科研课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发挥教研室的群体作用,通过科学研究促进知识更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教研室教师整体的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7)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要通过培养、引进、调整和使用,不断改善和优化教研室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和知识能力结构。

要根据学校、院系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人才引进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

要重视师德和教风建设,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和竞争力。

(8)营造和谐氛围。

健全的教研室可使同事间不断加深了解和沟通,健康的同事友情对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大有益处。

二、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硬件建设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研室建设,形成了教研室管理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边缘”状态。

教研室的问题愈加突出,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对教研室职能性质不明确。

突出表面在有些人把教研室和教学团队混为一体,其实不然,教研室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既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

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学团队强调“团队目标、团队合作、队精神”观念,而教研室主要为一级基层教学组织以完成教学与研究任务为主。

但二者也相互联系密切,在教学、教研、教改任务相同,同时都要承担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任务。

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教学团队代替教研室,而是应以教研室为建设单位,引入“团队”建设与管理理念,克服教研室在构建、运行机制、管理理念上的不足。

当然高校为有利于申报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团队,随意组合教师临时构成最佳“教学团队”。

在实际工作中忽略教学团队建设亦是不足为取的。

2、学校对教研室建设力度不够,没有与教研室直接对话的机制,没有专门的教研室主任工作会议。

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教研室的职能与目标的侧重点不十分明确。

在很多方面教研室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工作,没有完全理顺教研室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偏离了教研室工作“教研”这个核心,既不搞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不搞教学内容的研究,更难搞教学改革的研究,如果有也仅仅局限在一些皮毛上,多流于形式。

二是,教研室的权利真空。

有一定的职责就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而事实上教研室除了职责和义务外,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教研室作为高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责任大,任务重,要完成它的职能必须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力,以对它所属教师进行管理的监督,教研室主任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教研室工作。

教研室没有必要的活动经费,针对教师的简单的奖惩都做不到,更难以建立与其它社会组织必要联系,这就导致教研室活动范围狭小,社会影响甚微,难以获得社会性的支助。

三是,学校对教研室缺乏实质性的支持。

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投入的精力、物力、关心和支持不够。

突出表现在教研室的活动空间拥挤,有的甚至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其设备相对行政部门各科室来说也极为简陋,严重影响了教研室集体活动;教研室主任待遇相对较低,教研室主任面对一线教师,工作内容繁杂,责任重大,但相对来说他们的待遇是很低的,还不如行政部门一般工作人员的待遇,付出与收入极为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研究室活动偏少且内容贫乏。

一是教学活动偏少,制度落实上尚不到位。

基层教研室不是行政组织,高校对其管理比较松散,其任务目标大多没有硬性规定,加上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任务日益繁重,教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教研室针对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或经验交流活动相对减少,教研室活动随机性强,制约了基层教研室作用的发挥。

二是,教研室活动仅局限于内部的“封闭式”活动,与外界其他教研室联合开展教学教研的“开放式”活动较少,造成教师比较闭塞。

教研室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是否有学术活力、教学活力和团队精神优势。

这种基础、活力、优势的集中体现就是教研室的社会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求教师、教研室要扩大与外界的交往,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关注教育教学改革不够。

高校教师在职称晋升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要求则没有“硬性”规定,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即可。

这种职称评聘的导向机制使得许多教师更多地关注课题立项、结题的问题,关心着论文发表和编写教材的问题。

加上新补充的年轻教师大都准备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也不能全力投入教学第一线。

还有一些高校教师除了承担份内教学工作量以外,还有社会兼职,造成在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精力投入不足。

5、团队精神不强,集体作用弱化。

由于有少数教师或是抱着随大流的态度,或是自身性格的原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加上一些教研室在每学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时,没有很好地征求成员的意见,使得教研室活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遭到消极对待。

有的教师对教研室安排的教研活动不感兴趣也不予以配合,从而影响了整体教研室工作质量。

6、学校管理措施不力。

仅对教研室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具体的要求以及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配套办法,或是虽有考核办法但不落实。

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研室的建设。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对策

根据高校教研室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定进一步加强高校教研室的改革与建设。

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教研室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建立新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研工作新机制,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教研室重要性的认识,强调教研室的重要地位,重视对教研室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明确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组织制定教研室工作条例,规范教研室管理。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教研室承担的行政事务,形成教研室的学术氛围,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2、明确教研室的地位。

教研室应有适当的发言权,如在教师培养进修和评聘职称工作中给教研室以发言权。

教研室最了解每位教师的情况,给教研室适当的发言权,有助于教研室地位的提高,有助于代表基层教师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增强教研室工作的凝聚力,提高教研室工作的效率。

3、加强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和选拔,提高教研室主任待遇。

教研室工作能否搞好,学校各项工作能否落实到位,抓出成效,教研室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教研室主任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教研室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教研室主任应是本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管理的内行和专家。

应将那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敢于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教学科研业务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团结带领全室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努力成为本专业或学科的带头人的教师提拔到教研室主任岗位上来,并且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及综合能力。

同时,学校应当制定稳定的政策,大力提高教研室主任的待遇,使最优秀的教师积极参与竞争教研室主任岗位,而不是去争当行政管理干部。

4、营造教研室活动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学研究。

健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当经费支持,才能为教研室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研室活动主要包括:

教案的写法,启发式教学法的研究,怎样结合实际用新的科技成果丰富课堂内容等;组织交流学习教学经验,由业务素质好、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鼓励同专业的新教师随堂听课,以老带新,以好带新,组织教师相互听课,交换意见,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完善教研室功能。

教学和科研是教研室工作中两项重要的职能,二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因此,从学校领导到教研室主任,都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要把科研工作列入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严格管理和考核;制定政策,支持、引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参与项目的研究,增加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优越的条件。

6、加强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每个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都落实在教研室,教研室活动学术气氛不浓,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及人际关系。

可以在教研室内形成若干学科方向,几名教师共同承担一个课题或共同编写一部著作(教材)形成团队,这样要比“单打独战”的收效要快得多。

通过加强教研室的团队建设,给教师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健康的学术氛围,形成教师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

7、进一步完善教研室管理体制。

加强教研室制度建设是提高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这包括教研室活动制度,教研室工作计划与总结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与学生沟通制度,题库建设与修改制度、学校定期召开教研室工作会议制度、学校与教研室直接对话制度等。

同时建立教研室评定等级制度,制定相应奖惩制度,增强教研室的活力。

学校应制定相关“硬性”的评价指标来改变目前教研室各行其事、可有可无的现状。

考评内容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教研室基本建设(含教师风貌、组织建设、人员结构、制度建设、教材建设、文件资料建设);二是教学运行及管理(含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落实、教学工作量、高职称教师上课率、教学改革及成效、教研活动、课程建设、考试管理、实践教学、作业批改及辅导);三是工作成效(含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评优情况)。

考评的办法采取教研室自评,学院考评、学校审核。

对“优秀教研室”和创建优秀教研室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研室负责人,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8、加强教学文件和资料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

教学文件是各个教学环节执行的重要依据,包括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课程教学规范(包括教案、教学进程计划等)、实验大纲、实习大纲及指导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实验室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规划等。

同时实现教学文件和资料的科学化管理,加强教研室科学管理和评估,针对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要求,教研室应不断自查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传万,许万祥.论加强高校教研室教学工作[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3):

86-87.

[2]严运桂,库夭梅,王金琼.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教研室建设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2(4):

35-36.

[3]王秀芬.高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7-18.

[4]宋振东.教研室的教学与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5]高峰等.对高校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

(2).

[6]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9):

163-165.

[7]尚国营.新时期地方院校教研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16-17.

[8]曾莉.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促进教学质量[j].中华文化论坛,2008,(8):

39-40.

[9]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辨析[j].高教论坛,2010,

(2):

97-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