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80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docx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B卷试题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化学试题(B卷)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自来水中加入氯气与污水中加入明矾的原理相同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是利用了Cu2+能使蛋白质盐析

【答案】A

【解析】

【分析】

A.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明矾水解形成胶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

D.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详解】A.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对自来水消毒;明矾水解形成胶体,可以净水,故两者原理不同,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

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D错误。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

B.室温下,7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是NA

C.室温下,2L0.05mol·L-1NH4NO3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目是0.2NA

D.256gS8(分子结构如图

)含S—S键数目为7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每个D2O分子含有10个质子、10个电子,2.0gD2O物质的量n=

=0.1mol。

B.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为CH2,计算7gCH2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即可。

C.2L0.05mol·L-1NH4NO3溶液中所含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NH4NO3溶液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氮原子数目是0.2NA。

D.每个S8分子中含8个S—S键,256gS8中n(S8)=

=1mol。

【详解】A.每个D2O分子含有10个质子、10个电子,2.0gD2O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A正确。

B.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7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可通过计算7gCH2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n(H)=

×2=1mol,氢原子数目为NA,B正确。

C.室温下,2L0.05mol·L-1NH4NO3溶液中所含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NH4NO3溶液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氮原子数目是0.2NA,C正确。

D.每个S8分子中含8个S—S键,256gS8中n(S8)=

=1mol,1molS8含S—S键数目为8NA,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C.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A.2-甲基丁烷支链为一个甲基、主链有4个碳原子,共有5个碳原子。

B.乙烯与溴水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烷烃中碳原子形成的四个共价键为四面体结构,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根据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详解】A.2-甲基丁烷共有5个碳原子,可称为异戊烷,A错误。

B.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烷烃中碳原子形成的四个共价键,连接在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正确。

D.根据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乙烯和乙醇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不同,D错误。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实际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可用食醋除去水瓶内的水垢

B

NH3具有还原性

作食品加工的制冷剂

C

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

可利用银镜反应制玻璃镜子

D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以判断出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葡萄糖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具有醇、醛的化学性质。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详解】A.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以判断出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A正确。

B.液氨汽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作制冷剂,B错误。

C.葡萄糖中含有羟基和醛基,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正确。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NaHSO4熔化或溶于水时电离出来的离子总数均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22g二氧化碳气体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NA

D.20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1.84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A.NaHSO4熔融状态只能电离出Na+、HSO4-。

B.0.5mo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mol,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以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C.常温常压下,22g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1.5mol。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不能与铜继续反应。

【详解】A.NaHSO4熔融状态只能电离出Na+、HSO4-,1molNaHSO4熔融时电离出来的离子数为2NA,A错误。

B.0.5mo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mol,标准状况下,11.2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B错误。

C.常温常压下,22g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NA,C正确。

D.若参与反应的浓硫酸物质的量为3.68mol,生成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84mol,但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不能与铜继续反应,生成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小于1.84NA,D错误。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D.本装置为电解池,铁连接电源正极,通电才能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正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能除去NO2中的NO,C错误。

D.本装置为电解池,铁连接在电源负极,铁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D错误。

7.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合物X中含有羧基,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等反应。

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

【详解】A.分子中两个苯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该碳原子上连接苯环的碳碳单键中有一个可以旋转,两个苯环不一定共面,A错误。

B.化合物X中含有羧基,有酸性,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B正确。

C.化合物X中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

因为有机物为环酯结构,所以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正确。

D.化合物X中含有羧基、酯基可与NaOH反应,酯基水解可生成酚羟基和钠盐,酚羟基也可与NaOH反应,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D正确。

8.下列各项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推论

A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B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白纸变黑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导致纸中的纤维素炭化

C

把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D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

试纸变蓝

该气体是氨气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A.Fe(NO3)2加稀硫酸酸化过程中,亚铁离子被硝酸根氧化。

B.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溴水具有氧化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

【详解】A.Fe(NO3)2加稀硫酸酸化过程中,亚铁离子被硝酸根氧化,不能判断Fe(NO3)2是否变质,A错误。

B.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溴水具有氧化性,把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的水溶液显碱性,常见气体中,只有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而显碱性,D正确。

9.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工业设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接电源负极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减小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13.44L时(标准状况下),有0.2molCr2O72-被还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据图分析,右侧电解槽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阴极,B连接电源负极。

B.左侧铁板为阳极,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溶液中的Cr2O72-离子氧化。

C.右侧为阴极,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

D.n(H2)=13.44L÷22.4L/mol=0.6mol,得电子1.2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Fe2+)=1.2mol÷2=0.6mol,结合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被还原的n(Cr2O72-)=0.6mol÷6=0.1mol。

【详解】A.右侧电解槽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B连接电源负极,A接电源正极,A错误。

B.左侧铁板为阳极,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溶液中的Cr2O72-离子氧化,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B正确。

C.右侧为阴极,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C错误。

D.n(H2)=13.44L÷22.4L/mol=0.6mol,得电子1.2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Fe2+)=1.2mol÷2=0.6mol,结合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被还原的n(Cr2O72-)=0.6mol÷6=0.1mol,D错误。

10.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W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X、Y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Z为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B.W与X、Y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沸点:

X>Y

C.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W、Y、Z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答案】D

【解析】

W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则W为H,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即Z为Na,X、Y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其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则X为N,Y为O,,A、根据上述分析,Z为Na,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B、若X为N,Y为O,则氢化物是NH3、H2O,H2O的沸点高于NH3,故错误;C、Y为O,形成的化合物是Na2O和Na2O2,Na2O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错误;D、形成化合物是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本题的突破口是W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推出W为H,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四种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以及原子序数增大,则推出Z为Na,则Y、X为第二周期,单质常温下为气体,有N2、O2、F2,但F2显淡黄绿色,因此是N和O,从而作出合理推断。

11.图表示25℃时,稀释HClO、HCOOH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Ⅰ为HCOOH、Ⅱ为HClO

B.图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

相等(HR代表HCOOH或HClO)

C.图中a点酸溶液浓度大于b点酸溶液浓度

D.相同浓度H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c(Na+)>c(HCOO-)>c(ClO-)>c(OH-)>c(H+)

【答案】C

【解析】

【分析】

A.酸性越弱,在稀释时水解程度增大,pH变化较小。

B.

=

C.根据稀释起点pH相等可知,起点c(HClO)大于c(HCOOH),a、b两点HClO、HCOOH稀释倍数相同,c(HClO)大于c(HCOOH)。

D.HClO酸性较弱,相同浓度H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c(Na+)最大,ClO-水解程度较大,所以c(HCOO-)>c(ClO-),HCOO-、ClO-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

【详解】A.酸性越弱,在稀释时水解程度增大,pH变化较小,HClO酸性较弱,Ⅰ为HCOOH、Ⅱ为HClO,A正确。

B.图中a、c两点处的溶液温度相同,均为HCOOH的pH曲线,Kw、Ka均没有变化,B正确。

C.起点pH相等,起点c(HClO)大于c(HCOOH),a、b两点HClO、HCOOH稀释倍数相同,c(HClO)大于c(HCOOH),图中a点酸溶液浓度小于b点酸溶液浓度,C错误。

D.HClO酸性较弱,相同浓度H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Na+浓度最大,ClO-水解程度较大,所以c(HCOO-)>c(ClO-),HCOO-、ClO-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

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c(Na+)>c(HCOO-)>c(ClO-)>c(OH-)>c(H+),D正确。

12.已知某镍镉(Ni-C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放电总反应式为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OH--e-

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A.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i(OH)2生成NiOOH,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

B.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放电时,负极反应,Cd+2e-+2OH-=Cd(OH)2。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A.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i(OH)2生成NiOOH,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阳极反应为:

Ni(OH)2+OH--e-

NiOOH+H2O,A正确。

B.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

C.放电时,负极反应,Cd+2e-+2OH-=Cd(OH)2,负极碱性减弱,C错误。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

充电为电解池,放电为原电池。

溶液中的酸碱性变化可根据电极反应中的离子变化来判断,如C中负极碱性判断,负极反应,Cd+2e-+2OH-=Cd(OH)2,氢氧根被消耗,负极碱性减弱。

13.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M>Y>Q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C.电解RM2水溶液可得到R单质

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前20号元素中,Y只有-2价,肯定为氧元素;M有+7、-1价,只能为氯元素;X、Q化合价为+1价,X原子半径最小,为氢元素,Q原子半径大于氧元素、氯元素,为钠元素;Z有+5、-3价,原子半径在钠元素、氯元素之间,是氮元素;R有+2价,原子半径最大,为镁元素。

A.氯离子、氧离子、钠离子中,氯离子电子层数多,半径最大,氧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

B.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可组成:

HNO3、NH3·H2O、NH4NO3。

C.电解氯化钙水溶液,由于钙离子氧化性强于氢离子,不能得到钙单质。

D.氮元素和氯元素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硝酸、高氯酸,为强酸。

【详解】A.氯离子、氧离子、钠离子中,氯离子电子层数多,半径最大,氧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简单离子半径:

M>Y>Q,A正确。

B.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可组成:

HNO3、NH3·H2O、NH4NO3,分别为酸、碱、盐,B正确。

C.电解氯化钙水溶液,由于钙离子氧化性弱于水中的氢离子,不能得到钙单质而是得到氢气,C错误。

D.氮元素和氯元素的最高价化合物的水化物为硝酸、高氯酸,均为强酸,D正确。

14.甲酸为一元弱酸,在15mL0.1mol/LK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甲酸溶液,溶液的pH变化和所加入的甲酸的体积关系描绘成如图所示曲线。

下面有关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在A、B间的任意一点上都存在:

c(K+)>c(HCOO-)>c(OH-)>c(H+)

B.在B点:

c(K+)=c(HCOO-)>c(OH-)=c(H+),且a=7.5

C.在C点:

c(HCOO-)>c(K+)>c(H+)>c(OH-)

D.在D点:

c(HCOO-)+c(HCOOH)=2c(K+)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刚滴加甲酸时,氢氧化钾过量,c(OH-)>c(HCOO-)。

B.滴加甲酸7.5mL时,氢氧化钾和甲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为强碱弱酸盐,,HCOO-会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

C.C点甲酸过量溶液呈酸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OO-)>c(K+)。

D.D点甲酸过量,加入甲酸物质的量为0.02L×0.2mol/L=0.004mol,KOH物质的量为0.015L×0.1mol/L=0.0015mol,根据物料守恒进行分析。

【详解】A.刚滴加甲酸时,氢氧化钾过量,c(OH-)>c(HCOO-),A错误。

B.滴加甲酸7.5mL时,氢氧化钾和甲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OH-)>c(H+)。

B点pH为7,甲酸应该稍过量,a>7.5,B错误。

C.C点甲酸过量溶液呈酸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OO-)>c(K+),在C点:

c(HCOO-)>c(K+)>c(H+)>c(OH-),C正确。

D.D点甲酸过量,加入甲酸物质的量为0.02L×0.2mol/L=0.004mol,KOH物质的量为0.015L×0.1mol/L=0.0015mol,根据物料守恒c(HCOO-)+c(HCOOH)>2c(K+),D错误。

15.NaNO2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NaNO2能发生以下反应:

3NO2-+2H+

NO3-+2NO↑+H2O、NO2-+Ag+

AgNO2↓(淡黄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

(1)制取NaNO2反应原理:

Na2CO3+2NO2

NaNO2+NaNO3+CO2、Na2CO3+NO+NO2

2NaNO2+CO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B中溶液的pH>7,否则产率会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反应结束后,B中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等操作,可得到粗产品晶体和母液。

 

(2)测定粗产品中NaNO2的含量

称取mg粗产品,溶解后稀释至250mL。

取出25.00mL溶液,用cmol·L-1KMnO4酸性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VmL。

已知:

2MnO4-+6H++5NO2-

5NO3-+2Mn2++3H2O

①稀释溶液时,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填字母)。

 

A.250mL容量瓶B.量筒C.胶头滴管D.锥形瓶

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滴定达到终点。

 

③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母液中含有NO2-:

____________________(限选用的试剂:

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钡溶液)。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如果pH<7,亚硝酸盐会转化为硝酸盐和NO气体(3).2NO+O2=2NO2(4).过滤(5).AC(6).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7).

%(8).取样,加硝酸,若有气泡,且生成的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即可证明溶液中含NO2-(或取样,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即可证明含有NO2-)

【解析】

【分析】

(1)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