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227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docx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

瓦检员岗位操作规范

一、操作准备:

1、准备仪器:

下井要带齐瓦斯检测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

2、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的各部件进行检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3、检查药品是否失效:

检查吸收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以及附加吸收管内装的钠石灰的吸收力,药品颗粒直径约为3~5毫米。

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4、气密性检查:

首先检查吸气球:

用右手捏扁吸气球,左手捏住吸气胶管。

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

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

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气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分钟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

检查气路是否畅通:

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

如果漏气、气路不畅通,需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征得上述程序。

5、检查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6、对仪器进行校正:

简单的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1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

否则应对仪器的光学系统进行调整。

7、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每班在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在和零位与指标线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任意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雇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二、操作顺序: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以下顺序进行:

安全检查—取样—记录—现场班组长签字—填牌板—填报表

三、正常操作:

1、将调整零位瓦斯检测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棍伸入气体进入气室。

2、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20厘米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3、按动粗计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4、按动精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5、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6、检查二氧化碳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7、用温度计检查测点的温度。

8、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在待测地点先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转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的玻璃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将三通阀门拨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要求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地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上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样的浓度。

测量一氧化碳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扰。

9、检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及温度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废瓦斯检查员手册,然后未老先衰检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板上,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并由班组长或带班组长在瓦斯检查员手册上签字。

10、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1、巡回检查其他地点,具体操作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12、上井后,要根据瓦斯检查员手册填写的数据,填写瓦斯报表,做到"牌板"、"手册"、"班报"三对口。

四、特殊操作

1、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由矿监护队负责。

2、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放炮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应立即停止放炮。

3、在临时停工地点检查瓦斯时,必须两人同行,携带氧气检测仪,并且相距4~6米,从外向里随时检查瓦斯和氧气浓度;瓦斯浓度达到3%或其他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规定时,必须停止前进,并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规定排放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在24内进行密闭。

4、在临时停风地点检查瓦斯时,不准先开局部通风机再进入迎头检查,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规定、141条规定的要求检查,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不超过1.5%,并且局部通风及其开头附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不超过0.5%时,方可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5、对于可能存在的瓦斯积聚区,要进行瓦斯检查,发现体积大于0.5立方米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6、在瓦斯积聚区测量瓦斯浓度时,用瓦斯检测仪取样后,要在新鲜风流中读数。

7、矿井因为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或通风系统发生重大变化(遭到破坏)后,所有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经过瓦斯检查员的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8、反风演习时的测定工作,可以参考测风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9、井下需要电焊、气焊、喷灯焊时的瓦斯检查,需按照编制的安全措施执行。

五、收尾工作

1、将仪器清理干净,收好备用。

2、交接班要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清当班情况。

瓦检员上岗行为规范

1、严格上、下班点名制度和交接班签字制度,杜绝弄虚做假、空班漏检现象。

2、每班必须按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三遍

第一次━━下井后1小时左右

┏早班11点左右

第二次━┫中班19点左右

┗夜班3点左右

第三次━━下班前1小时

3、建立瓦斯巡回检查图表,并严格执行。

其检查次数为:

采掘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煤仓和巷道每班至少检查二次;机电硐室、已采区、无人工作区域及利用负压通风的煤仓,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按月度巡检图表,严格巡检行动路线。

4、巡检分上、下班,时间间隔不低于3小时,班间隔不超过5小时。

5、认真填写瓦斯牌板,字迹规范,数据准确。

6、作业地点气体测定后,立即通知现场作业负责人,并签字。

7、迎头测定的同时,要校对现场瓦斯便携仪的准确度,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并做好记录。

8、严格执行写实管理,行走路线中发现通防问题(敞风门、风筒距迎头远、破口、隔爆设施状态、水幕使用、随意停风机等),必须制止或通知整改,并记录好。

9、瓦检员检查的项目主要是瓦斯、二氧化碳和温度,采掘工作面(煤巷、采煤岩巷、采煤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一次CO浓度,负责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检查瓦斯的同时,根据要求查巷道风流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并填写在瓦斯检查牌板上。

各采区(片)瓦检员每检查一个地点,都要将检查的时间和结果填写在瓦斯牌板及手册上,升井后再填写在班报、日报表上,做到井下瓦斯检查牌板、手册、日报三对口。

10、现场巡检过程中,发现气体管理方面的问题(瓦斯异常、停风等)必须靠在现场,并及时请示工区,执行工区临时的工作安排。

11、瓦检员必须在规定的井下地点交接班(下井口等侯室)三班进入交接班地点的时间分别为:

夜班6:

45,早班14:

45,中班22:

45,提前进入交接班地点视作早上井。

跟班瓦检员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

交班时必须交清本班情况及下班注意的问题。

如果当班瓦检员发现瓦斯超限,无计划停局部通风机或未处理完瓦斯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

12、瓦检员如发现井下某地点发生局部瓦斯积聚,须停止附近20米内的一切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报告通风区。

13、上井后,及时填写日报,经工区值班领导签字后才视为下班。

14、完成值班领导安排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1、上班前在新鲜空气中校准瓦斯检查器,确定光干涉条纹的零位基准线。

2、检查瓦斯时,每次读数吸气不得少于五次,每个检查点不得少于三点,取及平均值作为标准。

3、瓦斯检查结果必须写在现场瓦斯记录牌上,填写在随身携带的记录表上,并且通知在场人员。

4、检查沼气时,吸气点靠近巷道上部,检查二氧化碳吸气点,靠近巷道底部,检查高低处瓦斯积聚区时,检查人员只准用长柄工具把检定器的辅助管伸入检查,人员不准入内。

5、处理瓦斯积聚的操作方法:

⑴掘进巷道局部冒落,瓦斯浓度不超过百分之三时,一般采用吹散,显充填堵塞(用背板和竹笆背满)冒落空洞。

⑵通风巷道中局部冒落,瓦斯浓度不超过百分之三时,一般采用分风吹散,并按上述方法处理。

⑶巷道岩石裂隙或空洞内有瓦斯溅出,造成瓦斯超限,可采用堵塞(填糊黄泥)或打钻孔安装管路进行排放,或停止掘进采取措施处理。

6、因故临时停电,造成盲洞瓦斯浓度在百分之三以下时,恢复工作面必须瓦斯检查员共同进行排族。

如瓦斯浓度超过百分之三时,应报总工程师拟订处理措施,不准盲目吹放瓦斯。

7、执行下列规定:

⑴交接班工人未能进入工作面前,检查工作面二十米内和回风流中的瓦斯。

⑵打眼前、装矸前、放炮前。

⑶有机械开动地点必须检查瓦斯。

8、巡回检查所有巷道进回风流中的瓦斯,工作的巷道每班不少于三次,不工作的巷道每班不少于一次,有突出危险的工作面设专人检查,不完班漏检。

9、检查结果,如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立即命令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10、巷道恢复通风排放瓦斯时,排放过程中的瓦斯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排放工作由总工程师拟订措施。

11、发现瓦斯变化异常和不稳定时,应及时报告,必要时可通知工作人员撤离工作面。

12、下班以后,(必须即时揭示警界牌,禁止人员入内),填报瓦斯报表,并以电话直接向调度室、安全站汇报。

13、停风的巷道,必须即时揭示警戒牌,禁止人员入内。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瓦斯检查员

一、主要危险源

1.仪器仪表不完好。

2.检查密闭、盲巷、硐室未按规定操作。

3.瓦斯浓度超限未及时断电、撤人,未及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

4.恢复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及供电设备附近瓦斯浓度超限。

5.作业地点支护不完好。

二、适用范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检查。

第2条瓦斯检查员完成以下工作:

1.测定矿井作业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温度。

2.及时准确填报各种记录。

3.在瓦斯等级鉴定、反风演习时,协助测定有关参数,做好有关记录。

4.负责管辖区域通风设施的日常检查。

三、上岗条件

第3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4条瓦斯检查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风量、气体浓度、温度以及对瓦斯检查的规定。

2.所用仪器的性能、参数。

3.熟悉矿井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4.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知识。

5.掌握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机理和规律。

6.掌握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7.熟悉矿井避灾路线。

四、安全规定

第5条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作业过程中必须执行“手指口述”。

第6条按规定对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瓦斯检查。

第7条瓦斯检查地点、检查次数、检查周期、检查方式,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按照确定的地点、次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第8条瓦斯检查地点如下:

1.采煤工作面:

(1)工作面进风流。

(2)工作面风流。

(3)上隅角(工作面下行通风时,检查下隅角)。

(4)工作面回风流。

(5)所有电器设备安装地点。

(6)进、回风巷高冒区及有可能涌出有害气体的裂隙处。

2.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3)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m内的风流。

(4)局部高冒区。

(5)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电器设备安装地点。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

4.采区回风流。

5.机电硐室。

6.爆破地点:

(1)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m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2)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点向外20m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及局部瓦斯积聚处进行。

第9条检查瓦斯次数及顺序:

1.瓦斯检查次数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循环检查瓦斯的顺序和有关规定如下:

(1)采煤工作面从进风巷开始,经采煤工作面下部、中部、上部、上下隅角、回风巷等为一次循环检查;

(2)采掘工作面检查瓦斯间隔时间要均匀,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2次,其相隔时间不允许过大或过小。

第10条瓦斯检查牌板的设置位置以及需填写的内容,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11条瓦斯检查时,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先消除隐患再进行检查。

第12条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先填写瓦斯记录手册,然后填写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并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

五、操作准备

第13条入井前,应携带光学瓦斯检测仪、检查手杖、胶皮管、温度计、瓦斯检查手册及便携式CO、瓦斯报警仪或瓦斯氧气两用仪。

第14条检查光学瓦斯检测仪,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1.检查药品是否失效:

检查吸收管(短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以及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钠石灰(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使用氯化钙)的吸收力,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3~5mm。

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2.气密性检查:

首先检查吸气球:

用一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捏住吸气胶管,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

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手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min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

再检查气路是否畅通:

放开进气球,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

如果漏气、气路不畅通,需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重复上述程序。

3.干涉条纹检查:

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4.对仪器进行校正:

简单的校正方法是,将光谱的第1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5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

否则应对仪器的光路系统进行调整。

5.新鲜空气清洗气室:

每班在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近(温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6.调整零位:

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的零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任意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六、正常操作

第15条操作顺序:

安全检查→取样→读数→记录→现场班组长签字→填牌板→填报表

第16条使用光学瓦斯检测仪测定甲烷的方法:

1.在新鲜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将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检查棍伸入检测地点,挤压气球5~6次,使得待测气体进入气室。

3.测定地点应在距顶板下方0.2m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4.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5.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位数。

6.整数和小位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第17条使用光学瓦斯检测仪测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在检查完甲烷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再按第16条方法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再乘以0.95,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第18条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操作方法:

1.在待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以清洗取样唧气筒;然后再抽取气样,并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到关闭位置;到安全地点破开检定管两端,将低浓度端插入唧气筒胶座,将阀杆打到垂直位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通过检定管,根据变色环的位置直接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

2.根据被测气体浓度选取合适的检定管。

如果被测气体浓度高于检定管上限,可以先稀释气体,然后再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的真实浓度;如果被测气体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则可增加送气体数,或用一支检定管连续测几次,将结果按送气次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或除以测量次数,即为被测气体中的真浓度。

测量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一氧化碳的干扰。

第19条局部瓦斯积聚或临时停风的盲巷内积聚瓦斯时,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由通风队制定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定后进行排放。

第20条瓦斯检查牌板管理标准:

1.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牌板应挂在工作面上(下)口;工作面牌板应挂在距工作面煤壁不超过10m处;回风流牌板应悬挂在距全风压风流混合处10~15m处。

2.掘进工作面牌板应挂在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0m处;回风流牌板应悬挂在距全风压风流混合处10~15m处。

3.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已采区、火区密闭墙、盲巷、硐室等应挂在顶板良好的栅栏处。

4.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温度,还包括检查日期、班次、时间、地点、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

瓦斯检查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设。

第21条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传感器的显示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通风调度。

第22条瓦斯检查员在作业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将现场情况及处理结果向通风调度和矿调度室汇报。

第23条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时,只准在栅栏处检查;必须进入盲巷内检查时,应制定专门措施,由辅助救护队员进行。

第24条严格按便携式CO报警仪和瓦斯氧气两用仪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仪器,在规定地点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第25条每次检查完后,向通风调度和矿调度室汇报所测数据及有关情况。

瓦斯检查做到“牌板”、“手册”、“班报”三对口。

七、收尾工作

第26条清理仪器,收好备用。

在指定地点交接班,交清当班情况。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瓦斯检查员

 

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

1.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

2.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

3.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板及有关报表。

?

4.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在浓度小于3%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

5.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

6.瓦斯检查员应携带瓦检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记录表格。

?

7.在领取瓦检仪时应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检查气密性和螺栓。

?

8.使用瓦斯检定器检查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气泵5?

~7?

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3)在检测地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甲烷浓度;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

9.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操作方法,按本规程火区观测工第10?

、11?

条执行。

?

10.需要测定瓦斯的地点如下

(1)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①?

工作面进风流(指进风顺槽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②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

厘米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空间风流);③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落山侧1?

米处);④?

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

米以外的回风顺槽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⑤尾巷(指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2)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①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②掘进工作面回风流;③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

米以内的风流;④局部高冒区域。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各测风站内进行;(4)采区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该采区各分区风流汇合后的测风站内进行;(5)硐室的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测定在各硐室内进行;(6)设置有电动机(如小绞车、水泵、采煤机、掘进机、移动变电所等)的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检查应在以电动机为中心的进回风两端各20?

米范围内的巷道内进行;(7)放炮地点检查瓦斯的部位有①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

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②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点向外20?

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及本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处进行。

?

11.循环检查瓦斯的次数和顺序是

(1)瓦斯检查次数按有关规定执行;

(2)循环检查瓦斯的顺序和有关规定如下①采煤工作面是从进风巷开始,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栅栏处等为一次循环检查;②双巷掘进工作面由一名瓦斯检查员检查时,一次循环检查瓦斯应从进风侧掘进而开始到回风侧掘进面;③循环检查中,应在采掘工作面上、下次检查的间隔时间里确定无人工作区或其他检查点的检查时间;④采掘工作面检查瓦斯的间隔时间要均匀,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3?

次的,其相隔时间不允许过大或过小,每班检查2?

次的,其相隔时间要求不允许半班内完成一班的检查次数。

?

12.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填写瓦斯记录手册、黑板牌,并随时向调度站汇报。

?

13.局部瓦斯积聚或临时停风的盲巷内积聚瓦斯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3?

%的情况下,可按照制定的排放措施就地排放,但不准一风吹;当积聚的瓦斯浓度超过3?

%时,应报请矿总工程师主持制定措施,并按措施规定进行排放。

?

14.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的吊挂位置,对于回采工作面应挂在进、回风巷的顶板良好处,有尾巷的挂在栅栏处;对于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已采区、火区密闭墙、盲巷、硐室等应挂在顶板良好的栅栏处。

?

15.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

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

16.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通风调度和监测值班员。

?

17.每个地区的瓦斯检查员和专职瓦斯检查员在发现本区域内“一通三防”方面中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将情况向通风调度汇报。

?

18.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

19.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使用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跟机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

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

米内,距煤壁30?

厘米、距顶板20?

厘米范围内的瓦斯。

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

%或采煤机前后20?

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

%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棍、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30?

厘米、距顶板20?

厘米范围内的瓦斯。

当瓦斯浓度达2?

%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凡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  (3)对于使用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当掘进机工作时,应检查掘进机的电动机附近20?

米范围内及风筒出口至煤壁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当瓦斯浓度达到1.5?

%或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

%时,应停止掘进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

20.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

21.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应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放炮。

?

22.对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应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

需进行定点检查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缘、工作面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溜子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