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328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docx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一、验证性实验

⑴验证力的对等四边形定那么

1:

目的:

验证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2.器材:

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抵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载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载:

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

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运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分歧,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能够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志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能够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普通取600---1200为宜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

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作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

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需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运动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能够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外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3)验证机械能守恒

1.原理:

物体做自在落体运动,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高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后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讨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那么重力势能的减大批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用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剖析:

由于重锤克制阻力作切,所以动能添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大批

6.易错点:

a.选择纸带的条件:

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二、测量性实验

(1)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原那么

(1)为防止读数出错,三种测量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应以mm为单位读数!

(2)用游标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均应留意从不同方位多测量几次,读平均值。

(3)尺应紧贴测量物,使刻度线与测量面间无缝隙。

2:

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

(1)1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9mm,分红10等份,每等份为0.9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1mm;2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19mm,

分红20等份,每等份为19/2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红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2)读数方法:

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准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螺旋测微器

(1)任务原理:

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那么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准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

先从主尺上读出显露的刻度值,留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

再读可动刻度局部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留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

留意:

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本卷须知:

①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②游标尺运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③假定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留意半毫米线能否显露。

④螺旋测微器的可动局部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2)用单摆测重力减速度

1.实验目的:

用单摆测定外地的重力减速度。

2.实验原理:

g=4π?

2;L/T?

2;

3.实验器材:

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

到10度。

b.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末尾计时。

d.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即:

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

实验原理:

油酸滴在水面上,可以为在水面上构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以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

实验器材:

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

步骤:

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接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动摇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本卷须知:

①实验前应留意方盘能否洁净,否那么油膜难以构成。

②方盘中的水应坚持平衡,痱子粉应平均浮在水面上。

③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接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那么油膜难以构成。

④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

⑤计算分子直径时,留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运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衔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屡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那么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普通选0-0.6安挡。

(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电路图:

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

?

、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普通选0-0.6A档,伏特表普通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普通小于0.5A。

误差:

电动势的测量值?

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6)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留意:

①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

左右)的条件。

②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增加误差

③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经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

④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平均。

⑤校准电路普通采用分压器接法

⑥相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响实验准确水平。

三、研讨性实验:

(1)研讨匀变速运动

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

1.结构:

见教材。

2.操作要点:

接50HZ,4---6伏的交流电正确标取记:

在纸带中间局部选5个点

3.重点:

纸带的剖析

a.判别物体运动状况:

在误差范围内:

假设S1=S2=S3=......,那么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假设*S1=*S2=*S3=.......=常数,那么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减速度:

公式法:

先求*S,再由*S=aT?

2;求减速度。

图象法:

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减速度:

1.原理:

*S=aT?

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高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距离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数据处置:

用逐差法处置数据求出减速度:

S4-S1=3a1T?

2;,S5-S2=3a2T?

2;,S6-S3=3a3T?

2;

a=(a1+a2+a3)/3=(S4+S5+S6-S1-S2-S3)/9T?

2;

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

(同上)

(2)研讨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依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运动滑下。

(3)研讨弹力与形变关系

1.方法归结:

①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

②用列表法来记载和剖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载表格)

③用图象法来剖析实验数据关系

步骤:

①以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树立坐标系

②依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③依照图中各点的散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

④以弹簧的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那么思索二次函数,如看似象正比例函数,那么变相关的量为倒数再研讨一下能否为正比关系(图象能否可变为直线)----化曲为直的方法等。

⑤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意义。

2.本卷须知:

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制

★四、观察描画实验

(1)描画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原理:

在小灯泡由暗变亮的进程中,温度发作了很大的变化,而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故在两端电压由小变大的进程中,描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各点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

2.实验步骤:

(1)开关断开的形状下连好电路(分压器接法、安培表外接)后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使负载所加电压最小的位置

(2)调理滑变,读数记

录约12组值(不要断开电键停止连续测量)(3)断电,折线路(4)树立坐标,选取适当标度,描点,连线(平滑)。

3.本卷须知:

(1)为使实验准确,应尽量多测几组数据(12给左右),且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器接法

(2)安培表内外接法应视灯泡的电阻大小确定,普通是外接法。

(3)为了增加误差,在作图时,所选取分度比例要恰当,应使12个点在坐标平面内散布在一个尽量大的范围内,且疏密水平尽量平均些。

(3)用多用电表所测得的电阻值较在电路中所测得的值普通要大很多(冷态电阻要小)

(2)描画等势线

1.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应用导电纸上构成的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来做实验的。

因此实验中与6V直流电源正极相衔接的电极相当于正电荷;与6V直流电源负极相衔接的电极相当于负电荷。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图订、圆柱形电极两个、探针两个、灵敏电流表、电池、电键、导线。

3.易错点:

(1)从下到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2)只能用灵敏电流计,不能用安培表。

五、仪器的运用类实验

(1)长度的测量(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见前面内容

(2)示波器的运用

1.原理:

(1)示波管是其中心部件,还有相应的电子线路。

(2)示波管的原理:

用在xx'方向所加的锯齿波电压来使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位置距中心之距与时间成正比(好象一光点在屏上在水平方向上做周期性的匀速运动---这称为扫描,以使此距离来模拟时间轴(相似于砂摆的方法);在YY'上加上所要研讨的外加电压(信号从Y输入和地之间输入),那么就可在屏上显示出外加电压的波形了。

2.运用的普通步骤:

①先预调:

反时针旋转辉度旋钮究竟,竖直和水平位移转到中间,衰减置于最高档,扫描置于"外X档"

②再开电源,指示灯亮后等候一两分钟停止预热后再停止相关的操作

③先调辉度,再调聚焦,进而调水平和竖直位移使亮点在中心适宜区域

④调扫描、扫描微谐和X增益,观察扫描

⑤把外X档拔开到扫描范围档适宜处,观察机内提供的竖直方向按正余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波形

⑥把待研讨的外加电压由Y输入和地直接入示波器,调理各档到适宜位置,可观察到此电压的波形(与时间变化的图象)(调同步极性开关可使图象的终点从正半周或负半周末尾

⑦如欲观察亮斑(如外加不时流电压时)的竖直偏移,可把扫描调理到"外X"档。

3.本卷须知:

①留意运用步骤,不要一末尾就开电源,而应先预调,再预热,然后才干停止正常的调理

②在正常观察待测电压时,应把扫描开关拔到扫描档且外加电压由Y输入和地之间输入,此时XX'电压为机内自带的扫描电压以模拟时间轴,只要需独自在XX'上另加输入电压时,才将开关拔到外X档。

(3)练习运用多用电表

1.选择适宜的倍率档后,先电阻调零,再红、黑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两端,停止测量每次换档必需重新电阻调零。

2.选择适宜的倍率档,使指针在中值电阻左近时误差较小。

3.测电阻时要把选择开关置于"?

"档。

4.不能用两手同时握住两表笔金属局部测电阻。

5.测电阻前,必需把待测电阻同其它电路断开。

6.测完电阻,要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7.测量电阻时,假定指针偏角过小,应换倍率较大的档停止测量;假定指针偏角过大,应换倍率较小的档停止测量。

8.欧姆表内的电池用旧了,用此欧姆表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