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780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docx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

2011-04-2515:

48:

25   

  

——信仰、知识、方法的有机统一

程美东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10年9期第106~111页

  【英文标题】TheHistoricalOrientationandTheoreticalFrameoftheConstructionofMarxistLearningParty:

  TheOrganicUnificationofBelief,KnowledgeandMethod

  【作者简介】程美东(1969-),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条件、历史方位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广大党员的学习习惯常态化,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的新颖化、科学化。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确立一套包括如下内容的科学的理论架构:

第一个是信仰层次,即围绕着确立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展开;第二个是知识层次,这个层次以工具性的内容为主;第三个是方法层次,这是链接知识和信仰之间的纽带,知识只有化为方法才能为信仰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提供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架构/政党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历史定位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一个真正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态度,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无不是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

他们之所以在自己生活的时代站得高、看得远,深刻地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成功地指导了革命的实践,归根到底还是他们勤奋学习、敏于思考的结果。

对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共产党组织来说,他们的这个崇高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预料的艰难险阻,因此若他们不能掌握这个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以有效地避免来自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困难,那么这个事业就不能成功。

要想达到减少困难、加快成功进程的目的,必须使自己更快地接近认识必然王国,尽量减少盲目性,而这就需要学习,需要向书本、向实践、向社会等各个途径学习。

“如果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其他任何事物,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①所以,重视学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否重视学习是判定其是否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准。

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是说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不重视学习,更不是说中国共产党过去就不重视学习、没有学习的传统,而是今天的新情况、新形势给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她所担负的崇高使命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即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的目的等问题上要有更高、更新的标准。

  比如,今天信息化时代复杂易变的国际环境使得世界各个政党、各种组织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不甘落后的政党和社会组织都把学习视为自己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早在1968年就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美国更是在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

可以说,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社会机构都把建立“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文化战略来对待,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这种做法保证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不断继续领先世界水平。

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新的国际背景下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为严峻。

那些出于意识形态的因素而反共、反华的势力在这个信息便捷的社会里利用发达的科技来制造舆论,散布谣言,往往使我们辟谣不得、听之不能;利用我们加入人权国际公约和世贸组织的契机,对于中国的内政、经济、文化等事务品头品足、指指点点;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不时利用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号来为自己的非法活动寻求合法支撑;一些境外势力打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名义直接间接地为他们的意识形态利益服务……诸如此类,实在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然而,面临这些新花样、新手段,我们必须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学习新东西、不断地学会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国际局势的一种长远的战略决策。

  国内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力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根本动因。

比如,2009年我们的在校大学生是2021万,而1949年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只有11.7万,1978年为85万;1949年时我国的文盲率为80%以上,1982年为22.81%,2008年为6.67%。

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群众与60年前和30年前甚至10年前相比,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区别,因此必然决定了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方式必须作适时的转换,否则就会不适应形势的变化。

又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长期的民族危亡、国家分裂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对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由衷感佩,再加上冷战形成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阻断了一些来自海外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很容易获得群众的拥护,我们在处理国内群众利益的问题上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那个时候我们党的整体在学习内容上就相对要单纯得多,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扫除文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从革命到建设转型的若干管理方式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和思想的日益解放,中国人考虑问题越来越务实,价值多元化倾向也日趋严重。

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依据时代的变化适时作了转换,那就是从过去以强国为中心(一段时期把阶级斗争看做是强国的中心),转到以富国、富民为中心,因此而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党的整体学习内容就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掌握经济管理战略策略为重点,同时针对主要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及国门初开时人们的鉴别力不强而造成的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而开展了一些思想教育活动。

那个时候,由于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如何把经济这个蛋糕做大上,人民内部利益的分化不太严重,所以像腐败、群体性事件、贫富分化问题在当时并不严重,所以那时党的学习重点还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展开的。

  如今,我们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但基于社会利益的分配机制没有健全而产生的社会冲突、矛盾越来越突出,党的自身管理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被一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够坚定者所利用而使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社会阶层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转向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和谐社会,我们党的学习内容自然要发生一个大的转化,即由重科技、重经济转向重分配、重制度建设、重社会建设、重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上来。

  所以,现在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手段、直接目标等方面肯定都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而是需要从全面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学习在今后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永葆生机和活力。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中央适时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构想。

所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基于现时代特殊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而产生的,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第一,通过常态化、全面性的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把学习视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不只是一种入世的工具,从而使全党在新时期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精神,这对于改变某些党员贪图享受、急功近利、丧失斗志的风气,自觉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很有帮助的;第二,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使我们党的广大党员尤其是干部能形成有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形成,为我们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供制度支持。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总体理论架构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但是世界是无止境的,人类要学习的内容自然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一个政党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更是无止境的,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她所要建设的学习型政党在学习内容上要有重点、有层次,绝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习,糟粕的东西、不健康的内容、低级庸俗的内容肯定不要学。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要学习什么?

这个学习内容有个系统的理论架构,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信仰层次,即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展学习,以真正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不可缺少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旗帜;第二个是知识层次,这个层次以工具性的内容为主,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执政党都应当尽可能地有所了解,没有这些广博的知识为基础任何执政党都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三个是方法层次,这是链接知识和信仰之间的纽带,知识只有化为方法才能为信仰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提供保障。

  1.把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基本的学习目的

  信仰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群体最高精神追求的体现,它是人们基于特殊的知识和环境等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指导现实实践的最根本的内在力量,与一般的精神追求不一样的是,它具有超常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人之所以不畏压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就是他们对科学有一种执著的信仰,形成了伟大的科学精神。

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言:

“我们的主要动力是而且也一直是信仰……如果说我有信仰,就是说我业已决定去做某事,并甘愿为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永远是信仰某一事物的行动和追求某一事物的愿望。

”②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的实践比一般的科学研究不知要困难多少倍,在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那么只要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就容易被吓倒。

当然,信仰也是分类的,有基于科学知识和理性判断基础之上的信仰,也有基于感情、非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

作为共产党人,自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自己能形成对于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如果我们的每个共产党员都有了这样的信仰,就不会在金钱、名利面前丧失原则,就不会为私欲所惑而损害公共利益,就不会违法乱纪,就不会专注于些小的利益,就不会津津乐道于暂时的局部的成功,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就会永葆青春、健康的本色,永远保持先进性。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学习来确立共产主义信念更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而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持久的熏陶。

那么,如何通过学习来加快自己共产主义信念的确立呢?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还是毛泽东、邓小平,他们的著作都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内容,学习这些著作对于人们自觉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那么多,不可能要求每个党员都要精读、通读它们,而要学习其代表作,掌握其基本精髓。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

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

”③的确,要求全党干部都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以及其他导师的全部公开的著作,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也不能借口马列著作多而不读。

在过去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很多党员干部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存在,但他们却对于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

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

因为我们的党组织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各级党员的学习、培训。

无论在何时何地,各级党组织都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党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活动,虽然文化程度不同的党员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多少、方式方法上有差异,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教育却是一致的,比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的方法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等等,都是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活动,那么就不可能理解会有千千万万文化程度不高而自觉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战士。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学习马列著作的内容上肯定要比过去宽一些、深一些,但是还是要区别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选取不同的内容,还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把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基本的目标。

  其次,要着重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因为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理论,就不可能具体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就很难在感情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在理性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产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加以持久学习、探索的欲望,那么自然不可能形成共产主义的信仰。

  最后,还要注重学习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尤其是国际共运史、中国革命史,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自觉认识共产主义信念的可靠历史依据。

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才能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

  2.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古今中外一切知识,尤其要学习反映现时代特点的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单位、本行业、本职工作有关的知识

  一般来说,知识作为一种信息、一种存在,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特征,这尤其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

所以,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都可以利用知识来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

而人们掌握知识的结构状况,如内容的多少、深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效果。

作为一个管理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悠久、国情复杂的国家的执政党,要想做到决策的科学、战略的长远、方针的正确,没有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知识的比较全面了解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说过: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④邓小平指出,干部学习,除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

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

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也指出:

“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特别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⑤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注重学习世界经济知识和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提高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上述论断集中表达了一个思想,那就是要中国共产党所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广博、一定要前沿、一定要符合时代需要和国家的需要。

  有人会问:

人类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究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学习广博的知识呢?

首先,要学习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从事社会管理还是直接生产力创造,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其中的个体党员和党组织第一位的学习任务就是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这是作为称职的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的基本条件,自然是广大党员和党组织必须做到的任务;其次,要学习管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

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以来近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的发展脉络、发展趋势,形成管理社会所必需的良好素质;其三,要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学得知识。

学习不是简单的书本学习,人类对于知识的获得也不是简单地通过书本这个途径,根本上来看是在整个社会系统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即通过社会实践而获得的。

已有的书本知识是前人、他人社会实践的结果,这些内容当然需要学习。

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

知识为人类服务需要实践创造,知识的正误与否需要实践检验,知识的更新需要实践提供源泉。

所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把运用知识来改造现实世界、通往美好未来世界作为自己的根本实践活动,并在这个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勘误旧知识。

  3.时时刻刻注重科学方法的学习,使知识通过这些科学的方法能在实践中获得预期的效果,使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信仰能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途径、技巧、中介,它反映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实践技能状况。

一个人无论他的知识有多么渊博、无论他的信仰多么崇高,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的。

十年内战时期我们党内的若干“左”倾思想代表人物,他们所犯错误的原因不是对于革命的信念不坚定,也不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知识掌握得太少,而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出了问题,忽视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因此只能照抄照搬苏俄的模式,从而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所以,在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出深刻总结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特别强调方法对于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⑥邓小平也谆谆教导:

“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

  方法论的内容体系宏大精深,形式多种多样,有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理论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和公理方法论。

就宏观层次看,基本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

作为中国共产党,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哲学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要学习掌握的具体科学方法就是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需要借鉴的各个学科领域工作方法。

  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学习方法呢?

首先,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除了注重世界观的内容,也要关注方法论的内容。

恩格斯说过: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是背诵词句和结论,而是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实事求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重视人民群众、重视阶级分析,等等,就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最应该关注的内容。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时,我们不仅要学习上述哲学方法,还可以学习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归纳和演绎、抽象与具体、形式与内容等等,就是很好的学术研究方法。

《资本论》里面就蕴含着丰富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

  其次,对于一些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具有综合性的前沿研究方法,广大党员和干部也要学习。

具体科学的很多研究方法是可以为执政党提供借鉴的,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里面哪一个没有可以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探讨有益的思想资源的内容呢?

即使在自然科学里,也有很多方法是执政党实现有效决策和管理必须借鉴的。

比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等等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最后,要注重研究现实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会新的适合时代特点的科学方法。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在这个实践进行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很多在方法论方面给予我们正面或反面的启示的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对之加以总结推广和纠正制止。

同时,这个活生生的实践也会有力地检验我们党已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有效性,使我们不会把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固定化、静止化。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4页。

  ②海森伯:

《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5-3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4-285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3页。

  

  【参考文献】

  [1]王伟光:

《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2期。

  [2]沈其新、田旭明:

《学习型政党: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亮特色》,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0期。

  [3]何兆武:

《西方哲学精神》,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