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9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docx

中学生物竞赛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整理

2011-2017年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竞赛真题汇总

2011年

69.下列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哪些属于相对密度调查方法?

(2分)

A.去除取样法B.单位时间(距离)内记录到的动物数量

C.痕迹计数D.标志重捕

70.雄性棘鱼在看到另一条雄鱼的红色腹部时,通常会发起攻击行为。

而当看到大的红色

腹斑时,雄性棘鱼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由此,大的红色腹斑是:

(1分)

A.保护色.警戒色C.超常刺激D.反常刺激

71.外源性刺激来自:

(1分)

A.脑垂体B.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C.外部环境D.神经与内分泌系统

72.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包括下列哪些项?

(2分)

A.减弱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B.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C.破坏酶的活性及使蛋白质变性D.使原生质膜破裂

73.在繁殖季节,雄性麇鹿具有把尿喷洒在自己的身体表面,并引起其他个体嗅闻的行为。

由此,尿喷洒行为的作用最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1分)

A.是传递发情状态的信号B.对抗捕食者

C.领地标记D.防暑降温

74.灰林鹗在繁殖期间每一对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林地,而且是终生占有,不允许其他个体

进入。

灰林鹗的这种行为属于:

(1分)

A.觅食行为B.领域行为C.学习行为D.生殖行为

75.在我国一些地方,人们从宠物市场上买来巴西龟放入当地的河流和湖泊中,结果发现随着巴西龟数量的增加,当地的龟类和鱼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导致巴西龟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2分)

A.当地的气候适宜巴西龟B.当地没有巴西龟的天敌

C.巴西龟繁殖率高D.巴西龟是捕食者

76.在自然环境中,下面各类型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层最厚的是:

(1分)

A.温带草地B.北方针叶林C.阔叶灌木林D.热带雨林

77.下列可用来判定小兽是否适应缺水生境的最明显性状是:

(1分)

A.基础代谢水平B.体色C.鼻腔的构造D.褐色脂肪组织

78.某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很大一部分流向捕食食物链,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

(1分)

A.森林生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79.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1分)

A.某一特定年龄个体的数量

B.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数量比例

C.对种群中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划分

D.种群中处于繁殖期个体的年龄占个体平均寿命的比例

80.加拉帕戈斯企鹅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其个体较生活于南极洲的阿德

利企鹅和皇企鹅小很多。

这一现象可作为下列哪些特征的具体实例?

(2分)

A.竞争性B.适应性C.遗传性和变异性D.应激性

81.下列哪些选项可构成生态系统:

(2分)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置于阳台上的水箱,内有金鱼、蟹、水草、沙石、水、金鱼食物

C.一块生活有鼠类的草地

D.生活有小鱼、大鱼、浮游植物的池塘

82.关于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学模型:

dN/dt=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如果N趋向于零,则几乎全部空间已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不能实现

B.如果N趋向于K,则几乎全部空间尚未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能力能充分实现

C.当种群N由O逐渐增长到K值,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程度逐渐提高

D.当种群N由O逐渐增长到K值,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程度逐渐降低

83.下列哪些植物不能作为欧亚草原指示种:

(2分)

A.针茅属植物B.蒿属植物C.双子叶植物D.羊茅属植物

84.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发的污染使所有的植物死亡,在可以测量的变

化中首先降低浓度的是:

(1分)

A.二氧化碳B.硝酸盐C.氧D.磷

85.云南洱海原有22种野生土著鱼,其中包括名贵的.大理弓鱼等8种洱海特有物种。

由于人们为追求渔业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向洱海投放了当地原来没有的青、草、鲢等鱼苗。

20年后,青、草、鲢等鱼类的产量增加了,但大理弓鱼绝迹了,其它几种优势土著鱼也已灭绝或濒临灭绝。

青、草、鲢鱼在洱海发展的这一过程生态学上称为:

(1分)

A.生态入侵B.迁移C.蔓延D.再引入

86.在印尼苏门答腊群岛火山爆发灾难中,有个人被困在一个岛上,岛上除充足的可饮用

水外,很难找到可吃的食物。

还好他身边尚有3公斤谷物和一只1公斤重的母鸭。

请问要

维持最长生存时间,以获得救援,他应该怎样做?

(1分)

A.用3公斤谷物喂鸭,吃鸭蛋,然后吃鸭B.先吃母鸭,再吃谷物

C.吃2公斤谷物,用l公斤谷物喂鸭,吃鸭蛋,然后吃鸭D.先吃谷物,再吃母鸭

87.在研究田鼠行为的实验中,观察者选定了一个家族群作为观察对象,每天从6:

00至18:

00按顺序观察每个个体20分钟,观察期间记录全部行为。

这种取样方法包括了下列哪些项?

(2分)

A.点取样B.扫描取样C.目标取样D.随意取样E.连续记录(取样)

88.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其中③最可能代表的是:

(1分)

A.生产者B.分解者

C.消费者D.二氧化碳

89.在分析长白山一棵古树的年轮时,发现年轮间距在某一段异常加宽,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1分)

A.相应年份生长季异常温暖

B.相应年份降雨量异常少

C.相应年份与该树木相邻的树木死亡,竞争压力减小

D.相应年份对该树木遮荫的上层树木死亡,光照条件改善

9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发育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特征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成熟生态系统的矿物质营养循环相对更开放

B.成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较高

C.在发展期的生态系统中,抗外部干扰能力良好

D.在发展期的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较低且各物种生态位较宽

91.动物为集群生活所付出的代价有哪些?

(2分)

A.竞争随群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B.增加疾病和寄生物传播的机会

C.容易发生近亲交配D.被捕食的机会增大

92.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1分)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在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是处于主要地位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小

D.在食物网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2012年

35.如果一项研究,专注于了解不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它们的耐受,那么这个研究属于哪一层次上的研究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36.关于高等动物种群中性别比例,下面论述中错误的是

A.大多数种群倾向于使出生性比趋近于l:

1B.老年组往往雌性多于雄性

C.出生的时候,往往雄性多于雌性D.种群性比与世代长度直接相关

37.社会性寄生是指

A.寄生在动物社会中是普遍现象B.寄生只发生在特定社会等级的动物中

C.社会性昆虫中发生的寄生行为D.强迫寄主动物为其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

38.关于外来物种,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是入侵种,都是有害的

B.外来物种可以依靠风、鸟、昆虫等自然因素入侵

C.有些外来物种是人类有意引入的

D.入侵物种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长久的破坏

39.适合度是指

A.动物单一行为的适应性B.动物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合于生活在当时的环境

C.动物的总体繁殖成功性D.最适合动物生活习性、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

40.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动物的行为节律

A.候鸟随季节的迁徙B.哺乳动物晨昏活动习性

C.细菌生长速度随营养物浓度起落而快慢变化D.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汐变化而变化

41.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需要一定温度的,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单选2分)

A.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动物机体的体温,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B.当外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昆虫就停止生长发育,这一温度阈值称为发育起点温度

C.动物的发育速度总是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

D.昆虫发育的有效积温是发育历期乘以发育期的平均温度,然后求和

42.下列有关水生群落演替的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A.水生群落的演替一般会依次经历裸底期、浮水植物期、沉水植物期、挺水植物期、湿生草本植物期等阶段

B.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池底逐渐变浅,最终向陆地变化

C.挺水植物根系往往较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

D.浮水植物的叶子漂浮在水面,影响到水下光照,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

43.关于固定行为型,下述论述正确的是(多选2分)

A.固定行为型被特定的外部刺激所释放B.每一个物种都有物种特异的固定行为型

C.固定行为型一旦释放就会持续到底D.固定行为型是一种先天行为

44.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严格定义行为类型是研究工作的基础。

现有一只在黑暗中完全不动的昆虫,当受到微弱光刺激时便开始微动,光强度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阈值时,昆虫便活跃起来,光强度进一步增加,昆虫的活动性也随之增加,当光强度达到上限阈值时,昆虫活动便停止。

这一行为可以严格定义为

A.反射B.趋性C.动性D.趋光性

45.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来考虑,利他行为(altruisticbehavior)提高了动物的广义适合度(inclusivefitness)。

以下的利他行为可以提高其广义适合度的包括哪些(多选l分)

A.母鸟假装受伤引开捕食者以保护雏鸟

B.白蚁社会中的兵蚁全力以赴帮助喂养幼虫

C.哺乳类中一些个体在面临危险时发出尖锐刺耳的报警声

D.工蜂用蛰刺攻击入侵者

46.地松鼠的雄性个体在每年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在广大的范围内到处跑动去寻找发情的雌鼠,并和多个雌鼠交配。

在交配期内,雄鼠的搜寻速度可达5000m2/小时,是平时的5倍。

雄鼠的这种交配模式属于

A.保卫资源的一雄多雌制B.保卫妻妾的一雄多雌制

C.争夺竞争式的一雄多雌制D.求偶场式的一雄多雌制

47.以下属于互惠共生(mutualism)的两种生物是(多选2分)

A.蓝细菌与蕨类植物B.土壤杆菌与杨树C.墨鱼与费氏弧菌

D.弗氏放线菌与沙棘E.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48.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岸,夏季热而多雨,冬季少雨而寒冷,年降水量在1000一1500mm,森林结构简单,高度不高,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为主。

这种森林类型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49.草原田鼠新受孕的雌性若移离原配对的雄鼠,而与其他陌生雄鼠共同生活24小时以上,会导致孕鼠的妊娠中断。

大多数雌鼠会在1周内恢复性周期,与新雄鼠交配,所产仔鼠为第二次所配雄鼠的后代。

该实验说明

A.雌鼠以此行为保证其生殖成功最大化B.草原田鼠的交配制度属于一雌多雄制

C.多次受精可能是增加基因变化和后代适应性的对策之一D.在生殖过程中,雌性的投资大于雄性

105.一个群落中物种的数目,我们称之为(单选1分)

A.物种的均匀度B.物种多度C.物种丰度D.物种的优势度

106.“第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第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定义的是:

A.消费效率B.同化效率C.生产效率D.林德曼效率

107.在生物地化循环中,不完全的循环是(单选1分)

A.水循环B.碳循环C.氮循环D.磷循环

108.动物集群生活的好处有(多选l分)

A.防御捕食者B.提高觅食成功性C.提高种群遗传多样性D.更容易找到配偶

109.下列哪个方法不能用于测定陆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A.收获量测定法B.pH值测定法C.CO2测定法D.原料消耗量测定法

110.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属于(多选2分)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进行性演替D.逆行性演替

111.下列哪些特征属于群落的基本特征(多选1分)

A.物种多样性B.优势度C.年龄分布D.物种相对多度

112.如果一个种群具有以下哪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测这个种群具有指数增长的特征(多选l分)

A.世代分离B.世代重叠C.有一个环境最大容量D.资源充足,没有容纳量的限制

113.盐沼中生长的完全寄生植物菟丝子能严重抑制这一生境中优势物种的生长,这将怎样影响生境中植物物种的组成

A.没有影响B.提高植物物种的丰富度C.降低植物物种的丰富度D.无法推断

2013年

46.(单选1分)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ofPi)讲述了轮船失事后,一只孟加拉虎和少年Pi一起漂流227天的生存历险故事。

起初孟加拉虎攻击性很强,后来经过少年Pi的驯服,变得能与他和平共处与狭小的救生艇上,并最终抵达陆地。

这个故事最能说明以下哪一点?

A.孟加拉虎生性善良B.动物的行为是可塑的

C.少年Pi比孟加拉虎攻击性强D.大海使动物变得胆小

47.(单选1分)下列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低的是

A.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

48.(单选1分)下列有关长江江豚的生态保育工作方法中,最恰当有效地是

A.定期追踪、记录种群的数量增减,数量一有减少,便立即补足至原有数量

B.保护其栖息的长江水道与溪流及其周围环境

C.以人工的方法繁殖后,再进行野放

D.将所有的江豚捕捞,放在一个保护区内加以保护

49.(单选1分)目前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国情下的一项基本国策,从种群动态角度讲,决定我国人口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出生率与死亡率B.性别比例与迁出率

C.人口密度与年龄结构D.年龄结构与迁入率

50.(单选1分)科学家经过对土壤的检测,发现某块地中营养物质对于某种作物的产量的作用,其中氮可维持400kg产量,钾可维持270kg产量,磷可维持55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400kg左右B.270kg左右C.550kg左右D.1620kg左右

51.(单选1分)下列定律或法则中描述植物种内竞争随密度增高而影响到植株存活率的是

A.最后产量恒值法则B.阿利氏法则

C.贝格曼法则D.Yoda氏-3/2自疏法则

52.(单选1分)下列关于生命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表是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B.动态混合生命表是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C.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D.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53.(单选1分)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

A.s²/m=0B.s²/m=1C.s²/m显著大于1D.s²/m略小于1

54.(单选1分)我国钓鱼岛海域盛产飞花鱼,倘若该海域飞花鱼的环境容纳量是15000吨,且飞花鱼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为0.04吨/吨/年,请问逻辑斯蒂模型估算该海域要持续获得最大收益,每年捕获的飞花鱼做多不应超过

A.7500吨B.600吨C.300吨D.150吨

55.(多选2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层次包括

A.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C.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E.遗传多样性

56.(单选1分)下列有关生态位理论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种生态位可随发育而改变

B.互利共生倾向于扩大基础生态位

C.生态位指种群在系统中所处的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D.缺乏竞争者时,物种可扩大其实际生态位

57.(单选1分)与种间竞争无关的现象或动物行为是

A.动物的优势等级

B.动物的领域行为

C.栖息在夏威夷潮间带同一生境的8种芋螺,每种都有自己最偏爱的食物

D.特征替代现象

58.(多选2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能量。

对于光合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不同植物可以有不同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谱中不同波段的光,如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蓝紫光

B.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不能积累干物质

C.在光饱和点以上,增加光强,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非常少

D.在同一株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光饱和点保持稳定不变

103.(单选1分)与非冬眠时相比,动物在冬眠时

A.心率会显著增加B.警戒行为变得更强

C.体温显著上升D.呼吸频率显著减慢

104.(单选1分)通过奖惩训练使动物做出特定行为反应的过程是

A.习惯化B.行为动机C.试错学习D.友好行为

105.(单选1分)许多箭毒蛙的表皮颜色鲜艳,多半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攻击者不敢靠近它们。

它们鲜艳的颜色属于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超常刺激

106.(单选1分)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属沉积型循环的是

A.碳和氮B.碳和硫C.氮和磷D.硫和磷

E.碳和磷

107.(单选1分)下列对种群大小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的是

A.捕食B.竞争C.严寒D.传染病

108.(多选2分)杜鹃将卵产在柳莺等多种鸟的巢中,与寄主的卵颜色很相似,且小杜娟孵出后也类似寄主的雏鸟,使寄主无法分辨,进而抚养这些冒牌的幼鸟。

这种现象称为:

A.贝茨拟态B.韦斯曼氏拟态C.巢寄生D.类寄生

109.(多选2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高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B.热带雨林恢复力稳定性高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没有差别

D.热带雨林恢复力稳定性低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110.(多选2分)森林里的松鼠数量暴增,将威胁树木增长。

下列何种做法符合生态保育原则?

(多选2分)

A.在某些地点架设陷阱,适度减少松鼠数量

B.无论松鼠数量再多,都要加以保护

C.适量增加猫头鹰等松鼠的天敌

D.适度开发狩猎,适量捕捉森林里的松鼠

111.(多选2分)下列属于自然种群基本特征的是

A.空间特征B.数量特征C.形态特征D.遗传特征

2014年

41.草食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捕食类型,下列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单1)

A.被捕食者只有部分机体受到损害,剩余部分有再生能力

B.被捕食者没有能力逃脱捕食

C.被捕食者可以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通路实现防卫

D.被捕食者可以通过行为调节避免捕食

42.生物多样性中物种的α多样性一般包含的因素为(单1)

A.物种相对多度和丰度B.物种相对丰度和均匀度

C.物种均匀度和异质性D.物种相对数量和丰度

43.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对动物的生理和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已知的可能产生明显的直接效应是(单1)

A.影响鸟类的生殖节律B.影响哺乳动物的共生菌的组成

C.促进动物分布区向北扩展D.影响昆虫的生殖和发生

44.下列关于信息流动表述正确的有(多1)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部分归功于信息传递

B.生物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

C.动物以尿来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的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

D.动植物的异常表现和行为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45.我国从1997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来防治棉铃虫,其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包括哪些?

(多2)

A.外源基因逃逸到杂草中,产生抗虫杂草

B.棉铃虫产生抗性,影响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效果

C.其他昆虫受抗虫棉的毒杀

D.F2代棉种产生的植株不具有抗虫性状

46.集群行为的有利之处包括哪些?

(多2)

A.易于获取食物或其他资源B.利于繁殖

C.利于防御自然界中的危险和天敌D.易于控制流行病

47.标记重捕法常被用来估计种群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的比例,可以估计种群的数量,这就是Lincoln指数法。

使用该方法无需遵守下列哪条假设?

(单1)

A.种群在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B.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或者即使有,但可以计数

C.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被捕机会

D.标记需要维持足够的时间,至少在重捕期间不能脱落

48.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表述为(单1)

A.生态系统越复杂,稳定性越强

B.生态系统越简单,稳定性越强

C.生态系统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会造成稳定性的降低

D.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49.年龄金字塔是一种分析种群年龄结构的有用方法,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单1)

A.年龄金字塔由一系列横柱组成,横柱位置表示不同的年龄组,横柱的高度表示该年龄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

B.增长型种群金字塔呈钟形,上下宽度大体一致

C.稳定型种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平衡

D.下降型种群金字塔基部较为宽阔,而顶部较为狭窄

50.下面有关磷循环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单1)

A.磷很容易随着水由陆地到海洋而很难从海洋返回陆地,因此磷循环是不完全的循环

B.磷在陆地上主要以有机磷的形式贮存于植物体内

C.海鸟捕食鱼虾可以使得海洋中的磷重返陆地,由于海鸟大量减少而使得磷循环成为不完全的循环

D.海洋中的磷被软体动物以钙盐的形式形成贝壳而保留,因此称沉积型循环

51.在生产力的研究中,估计各个环节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十分重要,下面相关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单1)

A.入射到植物上而被光合作用利用的那部分光能,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的比例,称为同化效率

B.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称为生长效率

C.某营养级所消费的能量占该营养级的净生产能量的百分比,称为消费效率

D.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比例,称为生态效率

52.黑白瓶法是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方法,其基本过程是从水体中取得一定水样,测定其初始溶氧IB,然后将水样灌入两个瓶子中,一个白瓶完全透光,另一个黑瓶完全不透光,然后放回原来水层,一般24小时后取出,分别测量白瓶和黑瓶中的溶氧值LB和DB,从而可以计算水体的总生产量、净生产量和呼吸量。

某次实验中意外损坏了黑瓶,而无法测得DB,那么哪些数据无法获得?

(多2)

A.总生产量B.净生产量C.呼吸量D.黑瓶盛水量

53.下列有关种群空间分布型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单1)

A.对均匀型分布抽样,每个小格中的个体数是相等的,所以方差和平均数比值为1

B.对随机型分部抽样,每个小格中的个体数出现频率符合泊松(Poisson)分布

C.对集群分布抽样,每个小格中出现很少个体数和很多个体数的频率较低

D.对集群分布抽样,每个小格中的个体数出现频率符合正态分布

54.热带雨林是一种很重要的生物群落类型,下列哪个不是其特点?

(单1)

A.年降雨量充足,温度较高B.物种多样性很高

C.地面光线充足,光合作用旺盛,群落生产力很高D.有机物质分解迅速

55.下列有关演替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多2)

A.次生演替进展得较快,而原生演替进行得十分缓慢

B.外因性演替是由于外界气候条件变化引起的,而内因性演替时外界气候条件完全不变

C.地质演替是以地质年代来计的,而生态演替一般不过数百年

D.群落中生产量大于群落总呼吸量时,演替属于自养性的,反之则为异养性的

56.r-选择与K-选择是种群增长的两个基本对策,下面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多2)

A.K-对策者种群数量通常接近其环境容纳量,而r-对策者其种群数量通常处于增长阶段

B.r-对策者通常体型较大,以适应高的繁殖率

C.K-对策者繁殖时间较早,从而可以使种群数量迅速接近环境容纳量

D.K-对策者通常具有较长的寿命,而r-对策者通常寿命较短

57.群居生活的动物,雄性在争夺配偶的过程中常采用的行为对策有(多1)

A.仪式化的争斗

B.使用致命的武器如毒牙、利齿等置对手于死地

C.在求偶场炫耀亮丽的外观以吸引雌性

D.避开优势个体,伺机偷袭交配

108.哪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说明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增长?

(单1)

A.Malthu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