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304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docx

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带答案1

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阶段性监测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

S32Al27Cl35.5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

2.在反应C(s)+CO2(g)=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增大CO2浓度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温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铝热反应

C.锌与盐酸反应D.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量数不同

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nB=pC,t秒末,A减少了

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的比值为

A.2∶5∶4B.4∶5∶2C.1∶3∶2D.1∶4∶5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硅可以用做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

D.石英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9.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

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具有+2、+4价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D.将铜放到114号元素的硝酸盐溶液后,会得到114号元素单质

10.向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充入SO2与18O2,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之发生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18O会存在于

A.SO2中B.SO3和SO2中C.SO3和O2中D.SO2、SO3和O2中

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Z

C.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

Al++H+=Al3++H2↑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OH-=[Al(OH)4]-

C.铁与FeCl3溶液反应:

Fe+Fe3+=2Fe2+

D.铝与NaOH溶液反应:

Al+2OH-=[Al(OH)4]-+H2↑

13.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

①a、c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FeCuAlAgMgB.AlCuMgAgFe

C.MgCuAlAgFeD.MgAgAlCuFe

14.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C.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Y

D.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15.金属钛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

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石(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钛,再由二氧化钛制取金属钛,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②TiOSO4+2H2O=H2TiO3↓+H2SO4

③H2TiO3=TiO2+H2O

④TiO2+2C+2Cl2=TiCl4+2CO

⑤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④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⑤表现了金属镁的还原性比金属钛的还原性强

16.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处NaOH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的浓度为0.6mol·L-1

B.在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H)4]

D.图中线段oa:

ab=5:

1

 

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阶段性监测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7

18

19

20

21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7.(8分)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

A.HClB.CO2C.H2OD.CaO

E.NaOHF.MgCl2G.H2

(1)上述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有(填“序号”,下同);

只存在共价键的有;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有。

(2)上述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和E的水溶液发生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得分

评卷人

18.

(10分)某化学反应2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是由

决定的。

(2)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

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使用了催化剂的是实验(填“序号”)。

理由是

(3)实验3在反应进行了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你判断的根据是:

得分

评卷人

19.(16分)A、B、C、D、E代表五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构成A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请依据信息和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A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2)B的化学式为,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

(4)图中反应(填“序号”)能够说明盛装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而应用橡胶塞;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A转化为B的反应条件是。

得分

评卷人

20.(12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元素符号:

A,B,C,D。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

(4)将9gB单质在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得分

评卷人

21.(14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

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等。

仪器:

①,②,③,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3)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6

(4)实验结论:

1.C2.C3.D4.A5.B6.A7.A8.D

9.D10.D11.A12.B13.C14.C15.D16.C

卷(60分)

17.(8分)

(1)DF(1分)ABCG(1分)E(1分)

(2)DEF(1分)ABC(1分)

(3)B(1分)H++OH-=H2O(2分)

18.(10分)

(1)物质本身的性质

(2)2;因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实验2达到与1同样的化学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短,化学反应速率快。

(3)30分钟;30分钟后实验3中A的浓度不再改变。

(每空2分)

19.(16分)

(1)+4

(2)SiO2;SiO2+2CSi+2CO↑

(3)CaSiO3;Na2SiO3

(4)④;SiO2+2OH-SiO32-+H2O

(5)加热(每空2分)

20.(12分)

(1)HCNO(每空1分)

(2)(2分)

(3)N2+3H2

2NH3(2分)溶液变红(2分)

(4)Na+CO

HCO

(2分)

21.(14分)

(1)探究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分)

(2)试管(1分);胶头滴管(1分);烧杯。

(1分)

(3)(每空1分)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B

2Mg+2H2OMg(OH)2+H2↑

2

F

S2-+Cl2=2Cl-+S↓

3

2Na+2H2O=2Na++2OH-+H2↑

4

C

5

2Al+6H+=2Al3++3H2↑

6

Al3++4OH-=[Al(OH)4]-

(4)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或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