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49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百强中学培优讲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

百强中学莲塘一中2015届培优讲义

(一万两千字,依据十二年教学经验编写)

一、生物的特性1

二、绚丽的颜色5

三、神奇的作用5

四、绝美的极点6

五、鲜活的数据7

六、灰色的疾病7

八、缤纷的酶9

九、荷尔蒙荟萃10

十、元素大本营11

十一、超级“水”族馆11

附录:

生物复习方法浅探12

一、生物的特性

1.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多样;▲蛋白质的多样性:

由DNA分子多样性决定,结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肽缠绕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功能多样性(细胞组成成分,催化如酶,调节如激素,运输如载体和血红蛋白,免疫如抗体等);▲生物多样性: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物种是概念中心。

▲酶的多样性:

因为酶有专一性,而新陈代谢的反应一般都需要酶,所以细胞内的酶多种多样。

2.应激性:

条件(受到刺激,做出反应),属于生理学范畴,▲植物应激性:

向性运动(与生长素调节有关,根据受刺激的不同分为向光,向重力,向水,向肥等,主要原因是受单向刺激后生长素横向运输引起生长点激素不均而弯曲生长),感性运动(不定向刺激引起的局部运动,如花叶的开合);▲动物应激性: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获得,形式固定,不消退);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形式多样,易消退)

3.适应性:

生物性状与环境相适应,长期的自然选择产生,属生态学范畴,分为形态结构的适应(如北极熊的体毛白色,这种不是应激性),另有生理功能的适应(如变色龙改变体色,生理学上为应激性,生态学上为适应性;仙人掌肉茎贮水功能很强,这就只是适应性,因为不是受刺激产生的现象)

4.变异性:

▲大小问题:

有性生殖变异性大,因为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外还有基因重组,不利于保持亲本的性状,但有利于提高子代生命力,对进化更有利;无性生殖变异性小,因为不能基因重组,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但不利于提高子代生命力和进化。

▲遗传问题:

由突变和基因重组改变遗传物质的属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改变未改变遗传物质的属不遗传变异(如生长素诱导单性结实)

5.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属结构特点,磷脂和蛋白质是运动的,表现在内吞、外排、细胞变形、吞噬、变形虫伪足运动,细胞融合等);▲细胞质的流动性,速度与新陈代谢旺盛程度和自由水含量正相关。

6.伸缩性: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都具有伸缩性,细胞壁的伸缩决定植物吸水和失水的伸长和缩短。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更大,当植物细胞失水时,首先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收缩,当细胞壁收缩至极限,原生质层继续收缩,就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7.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选择吸收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没被选择的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物质运输的方式有:

▲自由扩散: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水因为是溶剂故从低到高)扩散,不要载体和能量,速度和浓度差正相关,如水,苯,气体小分子,低级醇,脂溶性小分子等。

▲主动运输:

与浓度差无关,需要载体和能量,速度与细胞呼吸正相关,如三种营养分子(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带电离子等。

8.选择性: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选择性培养基:

能够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9.半透性:

半透膜所具有,它的孔隙只允许小分子通过。

生物膜和原生质层都可以看成是半透膜,但半透膜没有选择性,而生物膜与原生质层除具有半透性外还有选择性。

10.全透性:

植物细胞壁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由纤维素和果胶的构成;如果细胞突然死亡,细胞内的物质比如色素就可以出来,因为死细胞的生物膜已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11.统一性和多样性:

▲生物界没有特有的生命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因为生物以无机环境为物质基础。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共有的元素中,含量相差很大,体现出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有其特殊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大致相同,但含量也有一定差异;细胞内不同种类的生物膜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还是有一定差异。

12.还原性:

除蔗糖外大多数单糖和二糖一般属于还原性糖,可以使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13.决定性:

▲细胞核:

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细胞生命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生产者: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细胞膜为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起着决定性作用。

14.稳定性:

▲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来完成;▲通过有丝分裂的间期复制和分裂期的精确平分,保证遗传性状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与自动调节能力相关,以生物多样性和营养结构复杂性为基础);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超过了自动调节能力)后,一定时间后恢复原状;▲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与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原则等有关,稳定性大于蛋白质。

15.黏着性:

细胞癌变之后,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减小,故癌细胞易分散转移。

16.通透性:

▲细胞趋于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色素积累;▲发酵工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时会出现反馈抑制,为了解除抑制,有必要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抑制物释放出来;▲基因工程中,常用CaCl2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17.高效性: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结果,少量的酶就可催化大量的反应;▲激素也具有高效性,极其微量但作用很大。

18.专一性: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19.活性:

也就是酶的催化能力,▲酶在高温、强酸、强碱时会不可逆的失去活性,而在低温时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酶在适宜的温度酸碱度下活性最高;

20.特异性:

▲激素:

作用于专门的耙器官或耙细胞;▲DNA:

不同DNA携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次级代谢产物,不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不同;▲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出生后才产生的,可以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其它抗原;▲抗原的特异性:

由抗原决定簇决定,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和抗体结合时也有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

一种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DNA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点上切割DNA。

▲DNA探针:

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以进行基因诊断和环境监测,可以特异性的监定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或病毒。

21.异物性和大分子性:

抗原一般是外来的物质(自身细胞癌变或损伤也可成为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22.非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分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外分泌液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3.双向性: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当刺激纤维中部时,冲动双向传导。

24.单向性: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因为释放出去的热能等能量再不能被生物所利用,食物链中的食物关系也不能倒流。

25.运动性和听觉性:

运动性失语症:

大脑言语区S区(speak)受损,能听懂别人说,但不能说话,听觉性失语症:

大脑言语区H区(hear)受损,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26.全能性:

动植物细胞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后,细胞核仍然保持了物种遗传性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比动物细胞更容易表达出来,依此原理发展出了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技术。

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生殖细胞>连续分裂的体细胞>不再分裂的体细胞。

27.两重性:

植物的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促进发芽,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

生长素具有不代表其它植物激素也具有。

28.全球性: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所以各国控制环境污染应加强国际合作。

29.局限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因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为个体水平,而有所缺陷:

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解释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的作用;▲动物的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没有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泛,但它作用时间短,迅速而准确。

30.周期性:

细胞有丝分裂时许多变化是周期性的,如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建,染色单体的形成、出现和消失,染色体染色质的相互转变。

31.完整性:

▲细胞只有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不同功能的细胞,与细胞内所含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如分泌细胞的高尔基体较多。

▲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才有可能完成反射。

32.先天性和后天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通过后来学习训练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后天性的;▲先天性疾病和后天性疾病都可能是遗传病(如色盲为先天和谢顶为后天),但遗传病多为先天性的。

33.植食性和肉食性:

以植物为食的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以动物为食的生物至少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34.显性和隐性:

细胞核遗传中,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所以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显性(分为完全显性、共显性和不完全显性),表现隐性性状的一定为纯合子。

35.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广泛存在的,自然发生的叫自然突变,人工诱发的叫诱发突变。

36.随机性和低频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

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37.不定向性和定向性:

▲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所以说基因突变有不定向性。

但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为不同方向的突变中只有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突变方向才能保留下来;植物的向性运动是由单一方向刺激导致的定向运动,运动(生长)的方向取决于刺激的方向。

▲人工诱变是不定向的(当然诱变后的筛选是定向的),而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是定向的。

38.通用性: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表,无论是病毒、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是通用的(线粒体基因的表达除外)。

所以人的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得到人的蛋白质。

39.简并性:

信使RNA的三联体密码有64个,表达氨基酸的除三个终止密码外有61个,而氨基酸只有20个,所以大部分氨基酸各自有多个密码子,因此发生基因突变时,可能会造成表达的氨基酸相同,不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40.敏感性: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大,根首先被抑制,然后是芽,最后是茎,所以敏感性是:

根>芽>茎。

41.抗性:

▲抗逆性:

某些细菌遇到恶劣的环境(如干旱),会产生抗逆性休眠体——芽孢,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萌发,从而渡过逆境,但芽孢不算繁殖体,不能使菌体数目增多。

利用基因工程还可以培育出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抗药性:

滥用杀虫剂或抗生素,会使害虫或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不是环境诱发的结果,而是害虫和病原体本身就有抗药性变异,环境只是起到筛选的作用。

42.盲目性:

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而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

43.不亲和性:

因为远缘植物间有很大的生殖隔离,因而杂交育种难以克服这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44.连续性:

▲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分为直接相连(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和线粒体外膜)和间接相连(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间通过小泡间接相连)。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是连续的,而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是间断的,交替分布着外显子和内含子,只有外显子才最终决定氨基酸序列;▲连续培养:

微生物培养时,培养基可以是流动的,这样可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排出部分有害产物,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45.优越性:

▲单克隆抗体比血清抗体,产量大、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

▲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比有性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定向的改造比不定向的诱变育种,克服了盲目性。

二、绚丽的颜色

1.紫色: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蛋白质在碱性的环境下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观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中,不需要染色,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本身就是紫色的;▲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龙胆紫染液可把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紫色;▲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在光谱中的蓝紫光部分有个最强吸收区;

2.红色:

▲叶绿素在光谱中的红光部分有个最强吸收区;▲脂肪颗粒可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3.橘黄色: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4.蓝色: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用到了硫酸铜溶液,因铜离子而呈现蓝色;▲用碘蒸汽处理光合作用后的叶片,发现曝光的叶片则呈深蓝色,因为碘遇淀粉变蓝;

5.砖红色:

现配现用的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在沸水浴加热后,最后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班氏试剂与之相似。

6.橙黄色:

胡萝卜素的颜色,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所以在滤纸条的最上层。

在叶绿体色素中含量最少。

7.黄色:

▲叶黄素的颜色,层析时溶解扩散力仅次于胡萝卜素;▲蛋白质遇浓硝酸会显黄色;

8.蓝绿色:

叶绿素a的颜色,层析时溶解扩散力次于叶黄素,但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

9.黄绿色:

叶绿素b的颜色,层析时溶解扩散力最低,位于滤纸条最下层。

三、神奇的作用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

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

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

CO2+C5→2C3b、C3的还原:

2C3+[H]+ATP→(CH2O)+C5+H2O光合作用[H]的载体是NADPH,兼有能量。

2.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

①场所:

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H2O→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

①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少数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分别产酒精和乳酸。

3.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条件是有半膜以及两侧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成半透膜,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般大于外界浓度所以可以渗透吸水。

4.受精作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

双受精: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被子植物特有)。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5.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植物体内95%~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

它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还有光照,湿度,风速,叶的气孔数及表面积大小)。

6.吸收作用: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以渗透吸水为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需要载体和能量,所以和根部细胞膜所含载体种类和细胞呼吸供能情况密切相关;▲动物消化食物后的吸收,以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吸收后一般进入血液循环,但脂溶物多进入淋巴循环后回到血液循环。

7.分解作用:

腐生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以把有机物逐渐彻底的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再利用。

参与碳循环时产生二氧化碳,参与硫循环时产生二氧化硫或硫酸盐。

8.共同作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作用的,但可以找出其起作用最大的即为主导因素。

9.生物富集作用:

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一般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10.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合成代谢):

利用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分解自身物质并排出体外,释放能量。

11.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增强效应(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12.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细胞吸收外界大分子和颗粒物时,内陷成小囊,包围物质而成小泡的过程叫胞吞作用;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使内含物排出细胞外叫胞吐作用,细胞通过胞吐分泌物质,分泌物可以是大分子如蛋白质,但也有小分子如神经递质。

四、绝美的极点

1.原核生物中最小的生物体——支原体(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壁)。

2.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胞核。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4.细胞干重最多的物质——蛋白质。

5.细胞鲜重最多的物质——水。

6.细胞有丝分裂期最明显的变化——染色体的变化。

7.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最清晰的时期——中期。

8.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的时期——胚胎时期。

9.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

10.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

11.调节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1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联会形成四分体。

13.生物变异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

14.生物进化的最初原材料——基因突变。

15.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最主要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16.最先在世界上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中国。

17.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主要原因——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1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

19.生物体的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

2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1.提供濒危物种生存的最后机会——易地保护。

22.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

最常用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

最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肝菌。

23.全能性最高的细胞——受精卵。

24.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最主要的区别——培养基成分的不同。

2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制备单克隆抗体。

26.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25~37度,其中37度生长速率最快。

27.人体消化酶的最适PH——唾液:

6.8,胰肠液:

8~9,胃液:

2左右。

五、鲜活的数据

1.果蝇有4对8条染色体,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

2.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总共24条DNA(22A+X+Y),30亿个碱基对,3万多个基因。

3.人的生理盐水:

0.9%的NaCl溶液。

4.血糖浓度:

0.8~1.2g/L正常血糖。

5.ATP的能量:

30.54kJ/mol,38molATP的能量:

1161kJ。

1mol葡萄糖可释放能量:

2870kJ。

6.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37.5度左右。

7.动物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可至10代左右,传代培养至40~50代称为细胞株,还能再传下去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称为细胞系。

六、灰色的疾病

1.骨软化病和佝偻病:

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影响骨组织的钙化,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儿童表现为佝偻病。

2.肌无力:

血钙过高可引起。

3.抽搐:

血钙过低可引起。

4.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进入细胞及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肝糖元分解增多,出现高血糖,当血糖高过肾糖阈1.6至1.8g/L时,糖就从肾排出出现糖尿。

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5.低渗性脱水:

脱水的一种类型,一般可由高温工作、剧烈运动或是上吐下泄引起,使人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因失盐多于失水而使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症状。

应对办法:

及时补充生理盐水。

6.过敏反应:

相同的过敏原第二次刺激机体时发生的反应。

机体在过敏原第一次刺激时未发生反应,只是产生了抗体并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7.自身免疫病:

自身的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被攻击造成损伤出现的症状。

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8.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

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的,艾滋病为后者,HIV病毒攻击T细胞而使患者基本丧失一切免疫功能最终死亡。

9.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只要HLA不同,器官移植就会受到排斥,但只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10.癌症:

内因:

原癌基因被激活(发生基因突变);外因:

三种致癌因子(物理射线和辐射、化学物质如砷苯煤焦油、某些病毒)癌细胞三大特点:

无限增殖,形态改变,表面变化。

11.白发和老年斑:

细胞衰老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白发,老年斑是因为衰老细胞色素积累。

12.低血糖:

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血糖含量降低至0.5~0.6g/L,而得不到充实,就会出现头昏心慌等症状,称为早期低血糖。

但如果继续低至小于0.4g/L,就会出现惊厥和昏迷的晚期低血糖的症状。

应对措施: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13.肥胖:

供能物质的摄入大于消耗所致,有可能是脂肪摄入太多,也可能是糖类和蛋白质转化过多所致。

体重表现为超过标准体重的20%。

应对措施: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14.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导致。

表现为身体异常消瘦,全身或局部浮肿,浮肿的原因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浓度偏低而组织液吸水增多所致。

食物不能长期缺少蛋白质的原因有三:

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入,活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应对措施是补充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氨基酸的种类比植物性蛋白较完整。

15.巨人症、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紊乱所致。

幼年分泌太多导致巨人症,太少导致侏儒症,成年分泌太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16.大脖子病、呆小症和甲亢:

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所致。

原因分别是:

成年缺碘(I)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幼年缺甲状腺激素导致智力和身体发育迟缓,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新陈代谢异常加快。

17.呼吸暂停:

由过深的呼吸或其它原因导致,因深呼吸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脑干部的呼吸中枢不能兴奋所致,因此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但不是激素。

如果病人昏迷,应在输氧的同时添加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以对呼吸中枢以有效刺激。

18.失语症:

详见本讲义前面的“运动性和听觉性”。

19.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以致不能合成黑色素,表现为毛发白色,皮肤淡红,畏光。

20.红绿色盲:

伴性遗传病,不能分辨红和绿。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表现为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色盲的儿子和父亲一定也是色盲的特点。

21.血友病:

与色盲遗传相似,表现为血液不能凝固,出血时极易造成血流不止。

22.镰刀型细胞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