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607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

微专题18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a

b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一、人口增长模式

1.图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A级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关键影响因素。

(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其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其死亡率较高。

(3)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也已经属于低-低-低模式,如新加坡、韩国。

(4)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低-低-低模式,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仍然较大。

二、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增长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影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

今后变

化趋势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但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加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政策

(1)主要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④人口老龄化;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人口政策: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b级知识归纳

根据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

模式

4%左右

4%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高—低—高”模式

3%左右

1%以上

2%左右

“低—低—低”

模式

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真题

设问

1.(2017·4月浙江选考)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2.(2016·10月浙江选考)我国于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2025年比2014年

考向

和规律

1.考向:

人口问题、政策及影响、增长模式判断。

2.命题规律

题型:

多以选择题为主

材料特征:

以某个国家近期的人口统计资料(各种统计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载体,呈现题目信息。

设问特征:

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从而提炼出数据所能反映的问题、现象或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等。

选项或答案特征:

围绕材料,结合材料所反映的事象可能会涉及的因素、体现的特征与问题、未来的趋势或影响等设置选项。

其难度不大,但要正确解答,需要对所给材料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

例题

 (2016·9月温州十校联考)读“我国中部某地区常住人口结构图”,完成

(1)~

(2)题。

(1)该地区20~40岁人口比例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引发的伤亡多B.劳动力的大量外迁

C.自然灾害伤亡严重D.国家人口政策变化

(2)该地区户籍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增加

C.留守儿童较多D.劳动力较短缺

答案 

(1)B 

(2)C

解析 第

(1)题,我国中部地区不存在战争问题,A错。

中部地区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B正确。

如果是自然灾害引发,不会只是青壮年人口减少,C错。

国家人口政策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先影响到的应该是少年儿童的比重,D错。

(2)题,该地5~20岁人口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说明留守儿童多,成为最突出的问题,C正确。

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1~2题。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人口

(万人)

131448

132129

132802

133474

134091

134735

出生率

(‰)

12.09

12.1

12.14

12.13

11.9

11.93

死亡人口

(万人)

892

913

935

943

951

960

1.我国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0.48%B.7‰

C.4.79%D.7%

2.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  )

①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②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④人口总数在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1.A 2.B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3~4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3.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37%B.0.885%

C.0.775%D.0.95%

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B.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C.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D.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答案 3.B 4.C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完成5~6题。

国家

现行标准(岁)

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

瑞士

65

64

巴西

60

55

英国

65

60

67(2028年)

意大利

65

60

65(2018年)

5.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瑞士B.英国

C.巴西D.意大利

6.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养老制度

C.婚姻生育观D.医疗技术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本题考查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大多是“三低”模式,如选项中的瑞士、英国、意大利均属于此类;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模式,与上述三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第6题,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生物学规律(传宗接代)、经济基础(发达程度、经济收入等)和上层建筑(教育水平、生育观念、宗教信仰、政策、战争等)等多个方面。

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17·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7~8题。

7.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第8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增长加快,故①、④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9~10题。

9.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B.少儿人口比重

C.老年人口比重D.青壮年人口比重

10.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口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

第10题,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b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c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人口类型

少儿人口比重

(0~14岁)

老年人口比重

(65岁以上)

年轻型人口

40%以上

4%及以下

成年型人口

30%~40%

4%~7%

老年型人口

30%及以下

7%及以上

材料二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注释:

发展中国家数据剔除了中国。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家庭养老。

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

(1)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

原因: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2)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四川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

原因:

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3)不认同。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现在还不能鼓励多生多育。

(语言通顺,符合逻辑即可)

解析 

(1)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

(2)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

(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下面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

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的生育愿望不强

B.②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③阶段,劳动力严重不足

D.④阶段,青壮年负担过重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分析图中纵坐标的数值,结合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即可做出判断。

第2题,20世纪70年代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三低”型,易出现青壮年负担过重的问题。

图1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2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

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

A.快速减少B.缓慢持续增加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4.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接纳外来移民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从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20~2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较大,我国将迎来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此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较小,出生人口数量将下降,因而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

第4题,今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因而可能会采取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适度延缓退休年龄、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等措施;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且人口数量巨大,不可能采取大量接纳外来移民的措施。

(2018届宁波9月十校联考)老年抚养比为65岁(含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读“中国历年老年抚养比变化情况(含预测)示意图”,完成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直接的影响因素是(  )

A.年龄结构B.医疗水平

C.教育水平D.产业结构

6.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最先见效的措施是(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鼓励职业女性回归家庭

C.缩短中小学学制D.延迟退休年龄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明显增加,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从而导致老年抚养比增加,故答案选A。

第6题,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加和老年人口增多及劳动力人口减少有关系,延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退休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口抚养比,D正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增加出生人口的数量,少年人口数量增多,社会负担会加重,对老年人口抚养比影响不大,A错误;鼓励职业女性回归家庭,会进一步减少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会加重老年人口抚养比,B错误;缩短中小学学制,对老年人口抚养比影响不大,C错误。

故答案选D。

(2017·瑞安模拟)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7~8题。

7.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丁→甲→乙→丙D.乙→甲→丁→丙

8.导致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资源匮乏 ②人口制度 ③国内移民 ④社会经济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首先从人口死亡率下降开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然后人口出生率下降,转变成现代型增长模式。

所以最初是丁,最后是丙。

第8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主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制度的变化有关,与人口迁移无关,与资源的关系很小。

(2016·浙江余姚模拟)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平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9~10题。

9.据材料可知(  )

A.2015年前后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韩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50~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

D.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

10.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原因的是(  )

A.生活水平的提高B.医疗条件的改善

C.偏低的生育率D.退休年龄的延迟

答案 9.D 10.D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2001年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A错;韩国大约在1999年以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错;通过曲线斜率大小对比可知,大约在2025年以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慢于日本,C错;虽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没有日本和韩国的高,但人口基数比两国大得多,因此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居世界首位,D正确。

第10题,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故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11.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岁~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

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岁~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岁~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岁~4岁与5岁~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2)2010 (3)1986 1990 (4)0岁~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岁~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0岁~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岁~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解析 

(1)对比2010年和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即可作出判断。

(2)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老龄化阶段所具备的特征。

(3)解题的关键在于时间的计算。

(4)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12.结合上海人口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末上海市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率为5.07‰,自然增长率为2.45‰;常住人口总数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外来常住人口相比2014年末减少14.77万人,这也是十五年来的首次。

下图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化图。

材料二 2015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单位:

万人)。

(1)简述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2)分别指出1995~2010年,2010~2015年两时间段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指出15年后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

(2)1995~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这与外来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有关。

2010~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缓慢,这与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缓慢有关。

(3)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采取措施:

适当鼓励生育,吸引外来人口,完善养老体制,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延迟退休等。

解析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且外来常住人口减少,因而造成了常住人口总量的下降。

(2)结合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化图,可判断出不同时间段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上海市人口增长的状况受人口的迁移影响很大。

(3)从2015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20岁以下人口所占的比重很低,因而15年后上海市将面临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主要从增加人口数量、完善养老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延长工作年限等方面进行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