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610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docx

精选教育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知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理解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空间形态及其分布的关系。

(重点)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交通运输与聚落

阅读教材P76~P80,完成下列问题。

1.交通运输概述

(1)功能

(2)现代交通运输特点

运输方式种类齐全,构成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具有高速度、网络化、全方位的特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1)交通便利的地方,利于开展商贸活动,常形成大的居民点。

(2)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及河流入海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较大城市。

3.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

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分布

古代

聚落形成于陆路干道附近

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沿江沿河分布

现代

随铁路、公路兴起,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形态

多呈团块状

多呈带状

4.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镇

①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②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③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市

①铁路是高速度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

②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与繁荣。

石家庄、郑州和株洲的兴起,与其铁路枢纽的区位是密切关联的。

(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正误判断:

(1)高速火车、大型飞机的出现,说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高速化。

(  )

(2)为取水方便,北方城市多临河设城。

(  )

(3)河运的起点和终点易出现城市。

(  )

【提示】 

(1)× 火车、飞机等属于运输工具,铁路、航空等属于运输方式。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出现说明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化。

(2)× 在古代,水运是我国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聚落沿河分布不仅取水方便,而且利于航运。

(3)√ 

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阅读教材P81~P83,完成下列问题。

1.交通运输状况影响商业布局

(1)商业中心

①特点:

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

②交通区位: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对交通运输要求高。

(2)商业网点:

由若干个商店组成,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2.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1)影响商业集聚:

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2)影响商业布局类型:

(3)影响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

主要得益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正误判断:

(1)农村数量比城市多,应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商业中心。

(  )

(2)以市场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应建在居民区。

(  )

(3)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是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中心。

(  )

【提示】 

(1)×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商业中心可以是城市市区的商业活动中心,广义也可指城市。

(2)× 以市场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应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3)× 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是以市场最优原则形成的商业中心。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与聚落

[合作探讨]

石家庄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铁路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1968年后又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石家庄获得了较快发展,现在人口已超过100万。

2019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石家庄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石家庄近期将打通多条通往北京、天津的断头路,着力打造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

探讨1:

石家庄城市发展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什么?

【提示】 交通运输的改善。

探讨2:

推测近几年石家庄的空间发展方向?

【提示】 向北京、天津方向发展。

探讨3:

说明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提示】 影响聚落的形成,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聚落的布局。

[核心点击]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

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地联系起来。

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对外交流和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表是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种类

举例

城市的

形成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诞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水运

杭州、西安

城市的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营、对外交流和发展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

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与铁路枢纽区位密切关联

城市的

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水运、铁路、公路等的变化

扬州、济宁、聊城因运河淤塞,发展受阻

3.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的布局和发展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体验评价]

1.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64490072】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 图示区域的城市的形成与河流密切相关,促使该城市发展的因素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铁路线的建设密切相关。

在图中显示的旧城区中,注意①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应是形成时间最早的。

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分布,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

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修建)。

(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合作探讨]

双十一,每年的11月11日,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光棍节”。

如今商家,尤其是网上商家都会利用这一天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欢节。

据阿里巴巴总部数据显示,截止至11月11日24时,2019年的网络购物节,天猫以912.17亿元的交易额成功收官。

探讨1:

网上购物狂欢节的出现说明了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有何变化?

【提示】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信息网络化。

探讨2:

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核心点击]

1.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比较

位置

组织

形式

商品

种类

专业

性能

交通

作用

商业

中心

区域的

核心位

商业街、

商业小区

突出

便捷

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商业

网点

散布于

居民区

或广大

乡村

若干个

商店

较差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2.城市内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组织形式

区位因素

原因

商业街

市场最

优原则

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原因是市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

人口流动

或居住区

密集,利于

商品流通

交通最

优原则

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

商业小区

居民小区

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服务

3.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发展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中心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

城市交通改善

人们出行范围逐步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等正在推广,并成为现代商业发展的潮流

注意:

随着城市边缘地带商业网点的兴起,传统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出现了衰落,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二是城市中心商业区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

[体验评价]

2.读下图,回答

(1)~

(2)题。

【导学号:

64490073】

(1)图中所示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的是(  )

A.a       B.b

C.cD.d

(2)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D.b>c>d>a

【解析】 第

(1)题,商业街应布局在城市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在图中b处最合理。

(2)题,根据面对的消费人群密度和地形、交通条件可以判断出,b处人口密度最大,交通最为便利,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最高;a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距城市较远,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效益最低,由此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 

(1)B 

(2)D

 我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

 通线路分布

探讨1:

分析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的关系。

【提示】 几乎所有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探讨2:

观察上海市的交通条件,描述上海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提示】 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又处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河海联运便利,有京沪、沪杭铁路相连,加上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读图指导]

阅读该图时应注意“三看”:

一看图例,明确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

二看交通线路和城市密度,明确交通网络密度与聚落分布的关系。

三看人口过百万城市的位置,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即聚落多沿交通干线分布,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体验评价]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64490074】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判断城市形成的早晚,应看城市诞生的主导因素,然后依据主导因素的作用情况做出判断。

影响图中城市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交通形式铁路要晚于水运。

(2)题,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C城市地处通航河流与铁路交会处,与此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九江市。

第(3)题,城市的城区图中,主要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汇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众多。

第(4)题,工业区位的选择应注意盛行风向、河流等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答案】 

(1)B 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航运优势 B 铁路交通的建设晚于河运

(2)C (3)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方便,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4)③ 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方便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交通运输与聚落

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

64490075】

1.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聚落发展初期沿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从1950年起,该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③图中铁路建成于运河挖成之前 ④1950年,该聚落形态呈条带状主要是受长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950年前的聚落面积比较小,沿运河分布;1960年后的聚落面积扩大,向铁路线方向扩展;1990年后的聚落面积进一步扩大,向沿江方向扩展。

在聚落发展的初期沿河布局,主要是因为河流能提供水源,而且水运便捷;1960年之后受铁路的影响,聚落沿铁路布局;1990年以后受长江水运的影响,聚落向长江方向扩展。

第2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沿河城市商贸繁荣。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

【答案】 1.A 2.C

对点训练2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3~4题。

【导学号:

64490076】

3.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

A.交通最优原则B.市场最优原则

C.经济最优原则D.便民最优原则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B.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

C.从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

D.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

【解析】 第3题,图中商业网点分布在路旁,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

第4题,此处是平原,所以商业网点规模大、密度大;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所以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大;交通线的变化会引起集市的兴衰。

【答案】 3.A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建议用时:

45分钟)

[学业达标]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D.团状聚落

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靠近水源用水方便

D.为逃避野兽袭击

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

A.河流B.气候

C.地形D.矿产资源

【解析】 第1题,聚落的外部形态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地形完整、平坦、开阔且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水源充足的地区,村落沿河道延伸,呈带状分布。

第2题,图示村落沿河道分布,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淡水丰富。

第3题,甲聚落沿河流分布,交通和水资源条件好,利于城市形成。

【答案】 1.B 2.C 3.A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4.老城区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

A.河流B.铁路运输

C.气候D.矿产资源

5.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的开发B.人口分布的改变

C.铁路运输的发展D.环境污染的影响

【解析】 第4题,老城区沿河分布,因此影响老城区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河流。

第5题,新城市向东北方向发展,东北方向有铁路经过,因此铁路运输影响了城市形态的发展。

【答案】 4.A 5.C

下图是某山区村镇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6~7题。

6.在铁路修建之前,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7.铁路修通后,最适合建火车站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三条公路的交会处,利于几个村镇的联系,因此在铁路修建之前,是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的地点。

第7题,乙处靠近煤矿,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铁路修建后,可以在此修建火车站。

【答案】 6.C 7.B

8.下列运输方式的最佳选择是(  )

①新疆的石油与天然气运到东部沿海地区采用铁路运输 ②山西的煤运到上海最好选择铁路、海运联合运输 ③从武汉运2万吨大米到上海最好选择长江水运

④珠江三角洲的活鱼运到香港应选择空运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天然气最好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空运运送的应当是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活鱼显然不是。

【答案】 B

9.读下图,回答问题。

【导学号:

64490077】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右图所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市计划在周围地区建一旅游度假区。

请简述你的理由。

【解析】 第

(1)题,城市早期选址和河流有关,河流有供水和航运等功能,由此可知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受交通的影响明显。

(2)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需要广阔的场地以及便利的交通,宜布局在郊区;大型超级市场需要大量消费群体以及便利的交通。

第(3)题,A市布局旅游度假区,可考虑附近的资源——大面积的沙滩。

【答案】 

(1)水运便利 生产、生活取水方便 交通

(2)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②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3)A市临近海洋,附近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

[能力提升]

读区域图,回答下题。

10.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

A.②aB.③b

C.④dD.①c

【解析】 在山区修建公路,公路线最好与等高线平行,c线最合理;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呈“之”字形,①线最合理。

【答案】 D

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11~12题。

11.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  )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

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

12.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解析】 第11题,图像显示,聚落规模越大,其出行期望量越大,其相连的道路等级越高,因此,出行期望量与聚落规模呈正相关,排除B;从距离来看,聚落之间距离越近,往来越方便,居民出行的期望量可能越大,因此排除A、C。

第12题,根据选项全面性来看,出行期望量要受到人口多少、聚落规模、聚落远近的影响,选项D同时包括了选项A、B、C所涉及的三个因素。

【答案】 11.D 12.D

13.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在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进行探究性学习。

读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其所在城市道路交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该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A、C、D中,____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B是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

(3)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交通可能给该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图中A位于市中心,B位于市郊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路口。

城市以铁路为发展轴,沿铁路延伸。

铁路线穿过城区,给城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和污染问题。

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产生躁声,给城市造成污染。

【答案】 

(1)铁路

(2)A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问题,影响市民生活

(4)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处理措施;广种花草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