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9683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docx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导则

第一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原则要求

1总则

1.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生公寓(宿舍,以下统称为“公寓”)区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住宿学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1.2预案的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总体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注:

学校的安全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安全管理中,涉及诸多工作接口与资源的利用,公寓中心的预案应该是学校总体预案的一部分。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生公寓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注:

本文件的应急事件发生在学生公寓,但应急预案中所涉及的一些管控要点、应急程序不一定属于公寓中心的职责。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

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把保障学生、员工的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4.2预防为主

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提高防范突发事件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研判,争取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失控和混乱。

1.4.3依法规范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应当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与学校有关政策、应急预案相衔接,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1.4.4群防群控

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全体员工、广大学生,发挥各方面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学生、员工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处置工作格局。

1.4.5接口明确

要与学生公寓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有关的学校各个部门建立明确的工作接口。

1.4.6分级负责

按属地管理原则,中心所辖各部门各公寓楼,对本部门、本楼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负责,逐级落实管理职责和应急处置职责。

1.4.7统一指挥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1.4.8快速反应

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4.9宣传先行

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将防火、防盗、防意外伤害,遇突发事件的保护、求助、自救、避险,与日常安全宣传、告知紧密结合。

1.5突发事件的类型

1.5.1按事件性质分类

1.5.1.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暴雨、暴雪、雷电、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和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5.1.2事故灾害

主要包括学生公寓区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如火灾、建筑质量事故、电梯困人,造成重大影响的停水、停电等事故以及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等。

1.5.1.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会造成或可能造成学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学生、员工健康的事件。

1.5.1.4刑事、治安案件

主要包括学生公寓区内发生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及造成的各种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事故。

1.5.1.5群体性事件

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影响公寓区正常秩序的各类群体性事件。

1.5.1.6人身事件

单个学生因自身原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身伤害、急病。

1.5.2按应急时效分类

1.5.2.1紧迫事件

事件发生没有预告或预告不明,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置就会造成后果的事件。

主要包括火灾(火情)、地震、电梯困人、自杀、突发重大疾病、刑事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上下)水管爆裂,以及需要第一时间处置的其他事件。

注:

1)5.1条描述了制定火灾事件的应急预案所要考虑的事项,对其他紧迫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2.2条提出了紧迫事件组织落实的要求。

1.5.2.2非紧迫事件

有一定的预警时间做准备,且有一段时间处置的事件。

2组织结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与职责

公寓管理中心设立突发事件应急组,作为中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机构,组长由中心主任担任。

突发事件应急组主要职责如下:

a)识别、分析各种安全因素,制定、改进各种与安全有关的管理制度(含应急预案);

b)传达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相关信息,参与学校一些应急事件的协调;

c)分析有关安全管理的重要信息、发展趋势,并向上级提交报告;

d)协调或提出协调与应急处置有关的工作接口;

e)统一领导和协调中心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f)根据学校的安排,启动预警预案;

g)组织力量处置突发事件;

h)检查、督促各部门、各楼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准备、落实。

2.2应急响应预案基本要求

2.2.1制度建立

针对高校公寓区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结合本校楼区实际情况,寻找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各种安全因素,分析与学校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接口,建立预防管理和应急预案有关规章制度。

注:

广义的安全预案一般含两个子体系:

一是预防体系,它主要体现对各项安全因素的日常管理和控制;二是应急响应体系,它主要作用是一旦事件发生,立即进行处置,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本文件以“应急响应”的内容为主。

2.2.2组织落实

中心可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时效性,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各种管理因素、应急处置程序,在职责上进行分工。

必要时,建立专业应对小组。

组织落实重点放在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尤其是在节假日、双休日、夜晚等管理人员放假休息时,面对紧迫事件的处置。

紧迫事件的处置往往需要考虑第一时间等迅速投入处置的人员以及这些人员的分工。

应急响应措施应根据不同事件发生的处置预案要求,组织应急力量,直接执行应急响应预案,以避免层层转达导致时机延误。

2.2.3信息传递

2.2.3.1信息传递的准备

各公寓楼应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编制相关的通讯录。

保障通讯手段的完备、快速,与应急工作有关的人员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信息报告员以各楼管理员(楼长)和值班员为主。

注:

通讯录应根据不同的事件所涉及的中心内部和外部人员(或单位)的电话号码,如中心负责人、保卫部门、水电中心、校医务部门、学工部门、电梯维修单位、110、119、120等。

2.2.3.2信息报告员在发现或得知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在第一时间根据应急预案向中心负责人和外部人员(或单位)报告。

2.2.3.3信息报送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

在突发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第一时间报告,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2.2.4培训、演练

根据已制定的预防管理和应急响应预案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培训和演练的结果,不断完善预防管理和应急响应预案有关规章制度。

3预警预防行动

3.1对非紧迫事件,根据学校的要求(职责允许的情况下公寓管理中心可自行宣布)进入预警期,公寓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a)及时向住宿学生、员工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或者劝告,宣传应急和防止、减轻危害的常识;

b)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

c)要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d)准备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

e)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上级要求的其他措施。

进入预警期后,中心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上级工作要求,采取更加严格的防范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3.2中心发布的突发事件警报,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学校的通知,适时调整并重新发布或宣布解除警报。

第二部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基本要求或基本程序

4自然灾害

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在即将遭遇气候恶劣情况时,通知学生注意事项,尽量不外出。

如有必要,可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值班(或应急在岗准备)。

伴随出现的人身伤害事件按第9条采取措施。

注:

公寓中心应对公寓区域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有所了解。

校区区域,了解是否会有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楼区区域,掌握那些楼区可能会因为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等引起建筑物进水。

4.1台风、暴雨

4.1.1预备程序

a)向公寓楼内发布台风警报,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如:

尽量不要外出,关闭寝室的门窗,收回晾晒的衣物和放在阳台、窗台的其他物品等;

b)根据公寓的地势和建筑物、周围道路的状况,准备好道路积水和防止雨水侵入的措施,如:

预备沙袋、抽水设备、停电应急电源、临时通行垫脚砖头等物质;

c)检查楼顶和敞开式阳台的下水管路的通畅情况,公共区域门窗的关闭情况;

d)必要时,调整特殊楼、特殊寝室学生的住宿;

e)准备必要的外伤药品;

f)采取门厅防滑措施(如设置防滑垫、及时拖干积水等)、设置防滑提示;

g)对于危险的空中悬挂物或屋顶材料,及时处理。

必要时上报学校,由学校派专门人员进行处理。

4.1.2过程发生时

a)确保人员到位、通讯畅通,巡视漏水、渗水情况,架空电线有无落地等异常发生(需要巡视哪些事项,各个楼区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b)风雨过大时,应劝阻学生外出;

c)通向外部的道路被淹时,应及时与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

必要时,应用砖块、木板等临时铺设一条通道,方便学生进出,并做好安全提示。

4.1.3发现险情时

a)发生险情的楼区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大致人员财产损失情况;

b)若建筑物在台风中发生倾斜、开裂,应急工作小组立即组织楼内人员撤离,疏散到安全区域,同时切断建筑电源;在危险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注意建筑物及周边状况,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c)水进公寓,组织人员用沙袋等物品堵住进水,必要时开启抽水设备;

d)若发现学生寝室浸水,根据情况进行“堵”、“通”作业,并组织学生将物品转移到安全位置;

e)若发现天花板渗水,马上切断该寝室的照明、楼顶扇电源;

f)若发现架空电线被挂断,马上通知水电中心处理,并在周围设置警戒线,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g)特别注意对学生外出(如外出实习)寝室或空寝室的检查;

h)除非经过中心主任批准,并已采取安全措施外,禁止进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注意建筑物及周边状况,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行户外登高作业和楼顶作业。

4.2雷击

4.2.1预备程序

a)检查建筑物避雷设施是否损坏;

b)提醒学生在雷电发生时不要上网、使用手机。

4.2.2应急

a)当发现雷击或得到雷击报告时,应马上通知中心主任;

b)若发生电气跳闸,在没有检查确认能够送电之前,严禁合闸;

c)在雷击过程中若伴随着暴雨情况,可参照4.1条相关预案应急处理。

4.3地震

4.3.1预警预防行动

在政府发布地震预告后,根据学校的指令,一般采取以下预警预防行动。

a)组织落实,根据地震应急预案落实抢险时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的值班;

b)勘察楼区周围的疏散地点;

c)向学生宣传防震知识、疏散方式方法,开展疏散演练,开启所有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d)加强治安巡视;

e)根据线路的设置,提出切断水电热的方案;

f)必要时(预报强烈地震、公寓楼防震性能低、上级指令),安排学生露宿或转移住宿。

4.3.2应急处置

a)发生地震,立即通过广播、楼外喊话方式通知学生撤离公寓,疏散到相对空旷的区域;

b)发生建筑倒塌或部分倒塌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帮助伤病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

c)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关闭、切断电、热、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d)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向中心负责人报告有无人员受伤、被困,有无建筑物损毁等信息,若发现有人受伤拨打120急救;

e)中心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院系汇报情况,组织抢救;

f)听从学校指挥,投入后续抗震工作。

4.4雪灾

a)通知学生信息以及注意事项,准备扫雪工具;

b)对一些特殊的建筑物,安排专人观察因积雪而造成对房顶的破坏。

一旦发现险情隐患,马上报告中心主任,并组织对区域内的学生进行疏散。

c)采取门厅防滑措施(如设置防滑垫、及时拖干积水等)、设置防滑提示;

d)组织开展管理区域内清扫积雪等工作。

5事故灾害

5.1火灾

5.1.1灭火基本原则

先救人,后救火;发现起火,立即报告。

5.1.2预防措施

5.1.2.1各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方式,对履行防火安全职责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罚。

5.1.2.2注重消防安全要素的控制,具体如下:

a)管理人员、值班员(保安)、维修人员应具备其履行职务所应具备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b)保持消防通道的通畅,消防疏散门的完好,消防登高区域无障碍;

c)保持消防疏散门应能在最短的时间打开(或击破)的手段;

d)杜绝乱拉电线,合理使用接线板;

e)建立大功率电器使用登记、审批机制,把握公寓电气总体容量和分布;

f)开展安全用电的指导;

g)配电房不得堆放杂物;

h)对消防设施、设施的消防安全要求进行检查和操作;

i)检查和禁止违章电器的使用;

j)检查和禁止明火的使用;

k)地下室、架空层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利用,不得影响消防安全通道的通畅和消防设施的使用;

l)保持消防标识的完整、正确;

m)履行消防安全宣传和告知的义务;

n)不得存放易爆、易燃危险品;

o)开展公寓阳台等处堆放易燃品的管理;

p)相关人员熟悉应急联络方法(如保卫部门、119等);

q)制订应急反应预案,开展培训和演练;

r)对住宿学生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

对屡犯者,向学校相关部门通报。

若其违规行为达到学校行政处分程度,应向学校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5.1.2.3中心(或校区公寓管理机构)应根据楼区的地理分布和工作人员的配置,充分考虑到夜间和节假日发生事件的不利条件,进行组织安排。

5.1.2.4对砖木结构老式建筑、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应特别加强。

5.1.3消防应急反应预案

消防应急反应预案在制定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a)房屋的建筑结构(钢混、砖混、砖木,平房、多层、高层);

b)与水电中心等相关物业管理部门、保卫部门的工作接口,如何报告、组织、联动;

c)各公寓楼的位置以及在发生事件时各楼人员如何联动反应;

d)联动反应时的工作分工(在常规工作时间的分工,在双休日、节假日、假期、管理人员下班后等时间段的工作分工);

e)与消控中心的联动(消控中心还涉及许多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消防电梯、通风排烟系统、消防广播、消防水泵、消防隔离门、应急照明的启动、门禁的解除等等。

同时也涉及消控中心的管辖和工作联络问题);

f)消防用水的结构、楼区的供水系统,楼区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的状况;

g)公寓楼防火间隔的设置和疏散通道的设置。

注:

由于火情的应急时间非常紧迫,往往在3~5分钟内要采取决定性行动。

在编制公寓楼区应急预案时,要形成临近楼区互保的机制,考虑到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能够投入应急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分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扑灭初起火情、疏散和抢救火场人员、报告等事项。

靠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力量,往往在时间上不允许。

5.1.4火灾的应急预案的基本构成

火灾应急预案一般应包含以下因素。

并考虑工作人员的分工。

注:

工作人员不一定是公寓中心的工作人员,有可能是与学生公寓火灾应急有关的工作人员(如:

保卫部门、校医院、水电中心、住楼辅导员,消防人员)。

5.1.4.1发现火情,立即核实

楼区工作人员发现或得知火情或火情苗头的信息,必须立即进行实地查看核实,并根据消防应急预案采取联络报告、扑灭初期火灾等等后续行动。

5.1.4.2报告

在扑灭初起火情、疏散和抢救火场人员的同时,必须按应急预案的规定报告。

报告中应说明清楚火情地点、火情大小、是否有人受困。

注:

报告一般有向周围楼区工作人员通知增援,向中心主任、学校保卫部门、消控中心(如果有的话)、水电中心、119、120等单位报告。

具体在什么时候向哪个部门报告,应在应急预案的规定。

5.1.4.3初期火情的扑救

发生初期火情,应迅速利用楼层灭火器具等进行及时扑救。

同时,招呼火场的住宿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在用水灭火(如动用水带、脸盆盛水或水基灭火器)时,应先切断火场及周边寝室的电源。

火势受到控制后,应在火场停留,防止复燃,并向公寓管理中心主任和学校保卫部门汇报情况。

在中心主任和学校保卫部门到达现场后,听从指挥。

5.1.4.4火灾的应急处置

若发现火情失控,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

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全力解救被困人员,组织指挥被困人员疏散或躲避待援。

注意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可根据分工同时开展以下工作:

a)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向中心负责人汇报火情,听从指挥;

b)消防车从校门口到现场的引导;

注:

由于校园的地址不同于街道门牌,消防车进入校园时,应有人引导进入火场;并指示火场周围消火栓、连接器的位置。

c)实施、配合消防部门灭火;

d)有人受困,应立即向消防人员报告;

e)保证消防管路的用水。

注:

有些管路设置需要在应急时开启消防水泵。

有些是通过消防控制系统控制开启的,有些则需要人工在水泵房开启。

5.1.4.5切断电源方案

需要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配电箱的结构是否适用于非专业(没有电工上岗证)人员操作?

(谁去切断电源?

b)该楼的电气保护的设置,是否能在线路受到火灾影响时自动切断局部或整楼的电源?

c)在疏散时,应急照明是否足够?

注:

切断电源时,要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触电、疏散时因照明不良而造成摔伤、挤踏等事故。

5.1.4.6火警发生时的电梯运作见5.3.1条。

5.1.4.7组织疏散

a)迅速打开安全出口门;

b)喊话提醒学生冷静、有序地从就近的楼梯走出公寓,以防拥挤踏伤;

c)优先保障伤员的疏散,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将重伤人员迅速送往附近医院;

d)根据楼层安全疏散图组织学生撤离,首先疏散着火层及以上楼层的学生;

e)疏散学生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等。

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楼旁空地上,指定专人看管。

5.1.5后续事宜

5.1.5.1安排着火寝室住宿人员的住宿。

若生活物资被毁,提供衣被,妥善安置。

5.1.5.2火灾后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调查、协助消防部门和学校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等。

5.1.5.3在没有得到消防部门或保卫部门同意之前,不得清理火场。

5.2公寓停水(停电)事件

5.2.1发生突然停水(停电)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业务主管或中心负责人,或通过其他途径确认停水(停电)故障发生区域、停水(停电)故障发生原因。

5.2.2若是外部原因(如水电中心维修、市区临时停水(停电)等)应详细记录停水(停电)原因、停水(停电)时间、修复时间。

若不是外部原因,联系水电中心维修人员立即到发生故障的公寓进行检查。

5.2.3各楼接到中心通知后,立即在公寓内通知学生停水(停电)原因、停水(停电)时间、修复时间,提示学生离开公寓前关闭水龙头,停电前关闭或拔掉用电器电源。

5.2.4若对学生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的,应考虑对学生生活做出临时性安排,稳定学生情绪。

5.2.5如果公寓晚间突然停电,公寓工作人员应立即打开应急照明灯具,引导学生上下楼梯,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同时提醒学生做好财物安全防范,谨防丢失。

5.2.6停电后要注意对大功率用电设备、设施的管理,如电梯、供水设备等。

停电时电梯的应急处理见5.3.5条。

5.3电梯事故应急措施

5.3.1消防应急时

5.3.1.1启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

5.3.1.2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或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并切断电梯电源。

5.3.1.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5.3.1.4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故。

5.3.2地震应急时

5.3.2.1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5.3.2.2震前没有发出临震预报而突然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

待乘客撤离后停止电梯运行,并切断电梯总电源。

5.3.2.3地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5.3.3发生湿水时

5.3.3.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5.3.3.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电梯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5.3.4电梯困人时应急处理

5.3.4.1值班人员接到电梯报警电话或听到电梯警铃后,应马上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员被困。

5.3.4.2值班人员如果发现有人员被困,应立即联系电梯维修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抢修,同时准备好电梯机房钥匙等物品。

5.3.4.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并立即向中心主任或维修管理人员报告。

5.3.4.4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5.3.4.5在施救过程中,应与被困人员保持对话,稳定其情绪。

若发现有人昏厥、神志模糊、意外伤害、身体不适等情况,应与校医院联系,必要时拨打120电话。

5.3.5停电时电梯应急处理

5.3.5.1若为没有预告的停电导致电梯突然停运时,需确认梯内是否有人被困。

若有人被困,立即联系专业电梯维修人员并参照5.3.4条进行营救。

待被困人员被解救之后,由电梯维修专业人员通过机械操作将电梯控制到顶层。

5.3.5.2若提前接到停电通知时,需在停电前十分钟将电梯控制在顶层,并停止电梯运行,以免突然停电导致电梯困人事件发生。

5.3.6以上电梯应急情况消除后,须经检修且试运行正常后电梯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5.4水(热)管路破裂

5.4.1预防措施

5.4.1.1公寓管理中心应安排对主干管线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防止事故发生。

5.4.1.2为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处置,楼区工作人员应熟悉管阀的控制区域,主管阀做好标识。

5.4.2室内管路爆裂

5.4.2.1发现者立即关闭室内相关水阀,然后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应马上到现场进行维修。

5.4.2.2如漏水点在阀门前,先用毛巾等物进行封堵,尽最大可能降低水管出水量,然后立即报告进行抢修。

5.4.3室外管路爆裂

发现者立即关闭相关阀门,然后立即报告。

中心应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落实抢修。

5.4.4注意事项

5.4.4.1必须关注现场是否有人员受伤(尤其是热水管破裂后有无人员烫伤)。

5.4.4.2必须关注是否有电气进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