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9813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一、总则……………………………………………………………2

二、目的……………………………………………………………2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2

四、设备缺陷定义…………………………………………………2

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3

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4

七、设备缺陷分工…………………………………………………4

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5

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5

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7

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9

一、总则

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

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建立设备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

1。

当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消除。

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处理缺陷,必须遵照原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4.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运行部对设备做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检修部、校验部、安装一、二队、计量科、电机部等相关消缺部门(以下简称“检修部门”)生技部应设专(兼)职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设备缺陷定义

指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异常情况。

如:

泄露、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卡涩、松动、断裂、变形、摩擦、缺油、计算机系统程序异常、偏离运行参数等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

1。

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

2。

由于外界原因,构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

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

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

1。

一类缺陷:

是指可以在24小时以内消除的缺陷。

具有备用系统的运行设备所发生的缺陷,若运行方式许可,申请经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消除的缺陷也应填写一类缺陷.若申请未批准则由生技部按规定转为二类缺陷,并向上级汇报缺陷情况。

2。

二类缺陷:

是指需要配合停电(停母线或线路)、停系统或小修等才能消除的缺陷。

这些缺陷需将申请报生技部、系统调度部门批准停止设备运行或纳入检修计划安排解决的。

3。

三类缺陷:

是指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技术复杂解决不了的而不能及时处理的缺陷。

这些缺陷应由设备管辖单位及主管部门组织研究制定技术措施后协调解决,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列入大修或更改工程计划安排解决。

4。

文明生产缺陷:

不满足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文明生产缺陷:

A、各部门的卫生分担区(包括仓库、办公室值班室楼梯走廊等)应符合防火要求,达到窗明几净,各种工器具、备品备件、台帐等定置管理,摆放整齐。

地面无痰迹、杂物,墙壁粉刷干净,无灰网。

B、设备双重名称标志清晰、齐全,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C、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电源、仪表、保护控制盘等柜盘内外干净整洁,沟道、孔洞、盖板完好,遮栏、栏杆齐全,消防设施完整无缺。

电缆沟内无杂物、积水。

D、生产现场照明充足,照明线路、灯具安全可靠,无积灰,布置规范.

E、检修和设备消缺现场做到无油迹、无积水、无积灰,拆下的零部件排放整齐,检修机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

F、生产厂房外观整洁,墙面、门窗完好无损,排水设施完好,没有屋面漏水、地沟堵水的现象.

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

1。

凡属本单位调度管辖的设备发生缺陷,应在一天内消除或列入次日检修计划内解决。

2.技术性复杂或器材供应有困难的三类缺陷,应列入最近检修计划内解决。

3.遇有临时发生的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和经济的缺陷,应申请临时检修或调峰消缺处理。

七、设备缺陷分工

部门

缺陷范围

备注

检修部

电气一次设备,直流系统、照明、电缆头、空调维修、

对讲系统、行车、电话、监控、ups系统、消防电气控制系统

校验部

电气二次设备、微机保护、网络、后台监控系统

安装一队

房屋修缮、门窗、接地避雷、消防管道系统及所辖工地事务

安装二队

水管、给排水、暖通及所辖工地事务

运行部

东方变、华盛变之外的变电站损坏设备报料

电机部

高低压电动机、电焊机、变压器渗油

计量部

系统电能计量

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1. 设备所属单位即为设备缺陷的责任单位。

运行、检修按设备缺陷的相关责任,共同对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负责。

2。

 运行人员必须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巡回检查设备,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查情况,并结合报表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对于可能造成设备停电、损坏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安全运行;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运行人员应根据工作票管理要求,积极为消除缺陷创造条件;跟踪消缺情况,监督设备消缺的及时性。

4.运行部、生技部应对频发性、重复发生和重大缺陷组织技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修订检修计划,重点监控,对长期不能消除或技术性强的缺陷列入问题库,并做好相关记录;召开专业技术分析会进行技术攻关和督办,实行结案制管理。

5。

生技部应掌握设备的缺陷处理情况,对影响缺陷及时消除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做好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技术措施和重大设备缺陷处理技术方案。

对于较大缺陷要进行异常分析,负责协调检修部门相关专业和部门,完成消缺工作。

生技部在缺陷消除后的验收时,应对文明生产不合格的不予验收通过,要求检修人员进行整改后再进行验收。

6 .其他人员发现的缺陷应及时通知运行班长,经运行班长确认后填写缺陷通知单。

7.检修部门负责设备的消缺工作,根据运行人员或点检员下达的缺陷通知单,及时进行排程处理,严格按照缺陷单和任务单要求安排工作,保证消缺的及时性和质量。

按规定做好消缺工作的相关验收工作。

8。

检修部门在消缺过程中应积极协调各专业、配合工作,执行工序优先原则;参与消缺的技术方案制定。

建立缺陷管理台账,总结消缺经验,并报生技部。

9。

生技部、检修部每月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查找缺陷发生的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提前安排设备检修,控制设备缺陷的发生。

10。

 严格执行缺陷汇报制: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应第一时间回报班长,班长现场确认后回报部门负责人。

并安排人员填写缺陷通知单,及缺陷统计记录。

发生特大缺陷,应同时汇报相关领导.

11。

 对于不能及时消除,且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隐患的缺陷,运行班长要及时汇报运行部门负责人,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化,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同时提醒运行人员加强监视。

12。

月底安检要对每月的消缺率进行统计分析,消缺率低于98%的专业,并对相应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

13.生技部应及时修订《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对频发性和重大缺陷组织技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缺陷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掌握设备的缺陷处理情况,安排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设备缺陷的消除,对未及时消除的责任部门进行考核;负责编制、审核重大设备缺陷消除计划及设备小修、临修等的消缺计划;制定和审核主要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技术措施和重大设备缺陷处理技术方案;对缺陷发现的及时性、全面性,质量等进行监督和考核。

14.计划合同部负责备品备件的采购,不应因备品备件采购拖延影响设备消缺。

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1.各检修部门及运行部都应设专用的设备缺陷记录台账。

运行部设备缺陷管理由各变电站运行班长负责管理。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汇报班长,班长亲自核对后由主值记入缺陷记录薄中。

二、三类缺陷还要及时向各级汇报。

2。

检修部门应将运行、试验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由部门技术员登入缺陷记录薄内.

3.缺陷记录填写应准确清楚,发现人应签名,一本缺陷记录记满后,应将未处理的缺陷转入新的记录本内。

4.检修部门在每天上班前查阅缺陷记录薄,了解有无新的缺陷,存在的缺陷及缺陷处理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执行.

(一)、缺陷单填写要求

1、运行人员必须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巡回检查设备,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查情况,并结合报表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缺陷单,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安全运行;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填写缺陷时,要写清设备地点、名称、内容及发现缺陷时间、通知检修人员时间、检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填写缺陷时,缺陷名称一栏要写清设备地点、名称及内容;若无法判定缺陷的所属专业时,可同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会诊,待缺陷的所属专业落实后填写缺陷通知单;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设备所属不清应由生技部重新界定.

对于可能造成设备停电、损坏的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通知设备相关专业安排处理。

2、班长在值班时间内,应经常监督运行人员对其专责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3、根据检查和运行主值汇报,视缺陷的严重性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必要时应立即向运行主任及公司汇报。

4、检查各运行班对本单位或集团公司规定的监视措施执行情况。

5、在运行主任的权限内,创造一切可能条件,督促检修、校验等消缺部门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6、运行主任对当天未能消除的设备缺陷及时向有关上级汇报。

(二)、设备缺陷消除要求

1.检修部门的班组应及时派人到现场拿缺陷通知单,按消缺要求消除设备缺陷(/完成任务)和注消缺陷通知单,并建立班组设备缺陷台帐,详细记录设备缺陷及其消除情况。

2。

检修部门的缺陷管理人员应对照各班组的消缺情况,督促、安排消除缺陷,努力提高缺陷消除和管理水平,使缺陷发生数量逐月下降。

3.对于一类缺陷,要求在发现缺陷或接到缺陷通知后24小时内消除,如有特殊情况(如无备件、受运行方式影响、人员组织等)不能及时消除时,须经生技部批准将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同时对缺陷部位加强监视和采取临时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化。

如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必须制定详细的设备运行预案和消缺方案,且运行和检修要对该缺陷进行跟踪,密切关注缺陷的发展趋势。

运行负责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维护部门在较短时间内将缺陷消除。

4。

对长期存在或涉及多专业、技术复杂的历史性的三类缺陷,列入大修或更改工程计划安排解决.

5。

缺陷消除过程中如果有特殊规定的技术措施要求,则消缺时按有关技术措施要求执行。

6。

检修部门要加强消缺管理工作,班组要建立缺陷管理台帐,记录消缺内容和总结消缺经验;各站建立缺陷分析台帐,提供消缺技术支持和强化消缺质量管理,提高缺陷消除率,降低缺陷发生率。

7。

检修部门应根据每月缺陷消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重复发生的缺陷制定处理方案,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执行。

8。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日要了解本专业缺陷消除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对一类缺陷、设备频发缺陷给予关注和技术上的支持。

9.运行部每日对缺陷进行分析,重要缺陷汇报到生产调度会上及有关部门和领导。

10。

运行部每日要了解各站缺陷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对设备重大缺陷的消除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必要时提出技术措施(方案)和运行配合措施.

(三)、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及要求

1.生技部每月要对全公司缺陷消除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通报消缺情况和消缺质量及考核情况,安排下一步消缺重点,确定设备检修方向。

2.调度中心每月28日上午8:

00组织召开专业缺陷分析会,对缺陷的发生数量、消除情况、发生规律、设备频发缺陷、重复缺陷等进行分析,制定技术措施和消缺要求,将书面分析报告报主管领导,并建立缺陷分析台帐(台帐内容主要包括:

缺陷内容,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缺陷对设备可能造成的危害,解决的具体方法,分析哪些设备还可能发生同类缺陷及采取的对策等)。

3.检修部门每周对本各站缺陷消除的及时性、准确性、消缺质量和水平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消除要求,并报生技部。

每月参加缺陷分析会,落实消缺要求。

4.运行部对设备运行和人员巡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要求和技术支持.由于运行调整、操作原因出现的缺陷,运行部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技术措施。

运行部每月参加生技部组织的缺陷分析会,对设备重大缺陷的消除提出合理的措施,进行判断、分析。

5。

运行部要通过举一反三讨论分析,以避免同类缺陷的发生,使检修人员在检修同类设备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防患于未然.

6。

对于典型的或跨专业的缺陷由生技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设备缺陷分析。

7、安监部监督重大设备安全隐患的处理和缺陷消除执行情况。

8、安监部根据设备缺陷等级,制定反事故措施,防止缺陷扩大造成障碍、异常及事故现象的发生,以指导安全生产。

9.月缺陷消除率及发生率的计算:

计算结果为安检考核消缺单位的参考依据。

1)月缺陷消除率=(当月缺陷总数-当月未消除缺陷总数)/当月缺陷总数×100%

2)缺陷发生率=当月缺陷总数/上月缺陷总数×100%

3)重复发生缺陷:

系指在周期内(一般为一个月)同样缺陷在同一设备上发生的次数.此指标主要考核设备消缺的质量。

缺陷重复发生率=(重复发生缺陷数/当月缺陷总数)×100%

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

缺陷管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行、检修人员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加强缺陷分析和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一)、对运行部的考核

1.运行人员对发现缺陷和填写缺陷通知单的及时性、正确性、准确性负责。

发生因缺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填写混乱,影响缺陷分析和造成缺陷不明确的,扣罚责任人2—5分/次.如果属于运行人员自己维护的缺陷出现在缺陷通知单上,扣罚责任人2-5分/次。

当班没有发现的可能造成停电、设备损坏的缺陷,对责任人扣罚10-15分/次,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2.因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不力和不及时,造成缺陷扩大和消缺延误,扣罚责任人5-10分/次,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3。

设备缺陷处理后,运行人员必须到现场验收,设备投入运行正常后,方可签字注销缺陷通知单,否则扣罚责任人5分/次。

4。

每周进行缺陷统计、分类和存档,对统计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每发生一次错误扣罚5分;运行班组对消缺过程制定和采取措施的完整性及其正确性负责,每发生一次失误,扣罚运行班组5分。

5。

每月26日将缺陷统计上报生技部,逾期考核5-10分/次。

6.未及时落实缺陷责任部门及不按规定进行缺陷登记的,扣罚责任人2—5分/次。

(二)、对检修部门的考核:

1.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对缺陷消除的正确性、消缺质量负责,应及时查阅缺陷通知单,并安排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消除缺陷,无故延误缺陷消除,扣罚责任人10—20分/次,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2。

缺陷消除完,检修班组未及时将缺陷单注销,扣罚检修责任人2—5分/张,缺陷通知单部门存档备查。

3。

到规定期限未完成缺陷消除,且未向生技部提出延期申请,扣罚检修责任人2—5分/次.

4、一类缺陷转为二类或三类缺陷,由生技部认定后,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10—20分/条。

5.经生产副经理批准需停电处理的缺陷不考核。

6.经生技部及以上领导批准延期的缺陷不考核,但未在期限内完成的,要对检修部门相关责任专业扣罚5分/次。

7。

因备件短缺延误消缺的,对责任检修部门扣罚5分/次。

8。

每月26日按时将缺陷统计上报生技部,逾期对责任部门扣罚5-10分/次。

9。

检修部门接到运行人员缺陷通知后,应立即到达现场,确认并领取缺陷通知单,提出处理意见。

要求消缺人员30分钟(夜间40分钟)内赶到现场,东方、大厦站1小时内到达(路途较远)每晚10分钟扣罚责任人5分/次。

10.值班期间,生技部及检修部门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积极组织消缺。

打值班电话找不到人按脱岗论处,每次扣责任人10分,部门领导5分。

确因值班力量不足或其它原因不能处理的缺陷,必须经厂值班领导批准,否则扣罚责任人10—20分/次。

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11.对于24小时内不能消除、需延期处理的缺陷,需由检修部门报生技部批准转为二类缺陷,到期没有转类的考核检修部门5分/次.

12。

消除缺陷前后必须与运行人员联系,办理工作票或必要手续,否则扣罚责任人5—10分/次,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13。

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缺陷,各部门接到缺陷通知后必须同时到现场积极消缺,不及时到现场的扣罚责任人5-10分/次,相互扯皮的,按分工确定责任单位后,扣罚责任人10分/次,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14。

对停电检修、临修中排定的消缺项目,相关检修专业必须按时完成,不能丢项、甩项,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必须出具相应的说明材料(批准的项目变更单),对于没有得到批准而未完成的缺陷项目,按丢项算,每项扣10—20分。

15。

设备检修应办理工作票,消缺工作结束,应联系有关部门对消缺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检修质量;验收不合格将继续检修;直至验收合格。

对于未验收而结束工作者,可要求检修人员返工补验,同时扣罚5分;对于失去补验条件的,每项扣罚10—20分,并由负责人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责任.

16.因组织不力、消缺工期安排不当、消缺质量不佳而影响设备运行,每项扣罚责任部门10—20分。

17。

设备检修后达不到一个运行周期(小修项目在送电后一星期内、大修项目在送电后一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而重复检修的缺陷,每项扣罚责任部门10-20分。

18.因检修人员操作不当造成设备缺陷的,对责任者每项扣罚5-10分;造成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者,另行严肃处理。

19。

因处理缺陷不及时而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每次扣罚10—20分,并承担可能发生问题的相应责任。

20.处理缺陷拆下的仍能使用的零配件,要返回仓库或专业班组工具间存放,以备今后选择使用;无故丢弃的,一般件每件扣罚5分、贵重件(价值超过2000元的)每件扣罚10—20分。

21.因处理缺陷操作不当而损坏零部件,对于故意损坏的,按照备件价格加倍扣罚;影响处理缺陷工期的另行严重处理.

22.因消缺指挥失误、管理混乱造成设备部件丢失、损坏的,每件扣罚5—10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另行严肃处理.

23.在处理缺陷过程中发现异常或新发现缺陷而又无法或无条件处理的,及时反馈本部和生技部,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每项扣5分,隐瞒后造成后果的,按公司有关条款处罚。

24.缺陷记录不全或丢失,消缺提交资料数据有虚假、伪造的,每项扣罚5-10分,并全公司批评。

25。

生技部对各部门的月缺陷消除率进行考核,月缺陷消除率低于98%时,每低1个百分点,扣罚5分。

26.因计划合同部备品备件采购拖延影响设备消缺,每次考核该部5-10分。

(三)、对各缺陷管理部门的考核:

1.生技部对设备分工制度负责,对由于设备分工不清延误缺陷处理的,扣罚5分/次;生技部负责编制设备缺陷分析,对月度缺陷分析的及时性、正确性负责,每发生一次不及时、不正确的,扣罚5分;生技部对各检修部门的缺陷消除及时性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时,扣罚5—10分/次.

2.由于设备或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在大、小修中仍解决不了的缺陷,由设备管辖部门向生技部提出书面报告,经生技部、公司领导同意后另作考核。

3。

安监部对重大缺陷消除过程的安全措施的正确性负责,组织对由于设备缺陷原因造成的一类障碍及以上事故进行分析;每发生一处安措不正确或安措不全面未考核、分析不及时扣罚安监部5—10分。

4。

对于及时发现和及时消除重大缺陷,制定重要措施,避免设备发生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将给予20-50分的奖励。

5.生技部可按本制度对本部门和其它部门的缺陷管理进行考核。

6。

调度中心每月28日上午8:

00组织召开缺陷分析会(特殊情况需延迟,另行通知),生技部、安监部、运行部、检修部、校验部(视情况通知电机部、计量科、安装一、二队)按时参加。

未按时参加部门考核10分/次.

7.缺陷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无故不召开缺陷分析会,对调度中心考核10分/次。

2014。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